桄榔属(学名:Arenga Labill.),乔木或灌木,单生或丛生;叶大,羽状全裂,小叶基部有耳1-2;佛焰花序生于叶腋内,多分枝;下垂;雌雄花单生且生于不同的花序上,有时3个聚生,中央的为雌花,两侧的为雄花;雄蕊多数;雌花近球形,萼扩大,退化雄蕊多数或缺;果近球形,有种子2-3颗。

11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其中桄榔A. pinnate(Wurmb. )Merr. 和A. engleri Becc 2种,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亦产之。桄榔植后约12年便抽出花序,此时将花序刈伤即有液汁流出,收集而蒸发之便成砂糖,故有砂糖椰子之名,此后可产糖4-5年始枯死,每一株树每年可产糖约20市斤,印度和斯里兰卡广为栽植,我国少见栽培,其髓心春烂可提取淀粉;叶柄基部的棕衣为一很好的纤维,可编绳或做刷子。

中文名

桄榔属

拉丁学名

Arenga Labil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棕榈目(Arecales),该目仅棕榈科一科.

棕榈科(Arecaceae)

桄榔属

中国植物志

13(1):108

描述

乔木或灌木状。茎上密被黑色的纤维状叶鞘;叶通常为奇数羽状全裂,罕为扇状不分裂,羽片内向折叠,近线形至不整齐的波状椭圆形或近菱形,基部楔形,在一侧或两侧常呈耳垂状,先端通常不整齐的啮蚀状。花雌雄同株或极罕见为雌雄异株,多次开花结实或一次开花结实;花序生于叶腋或脱落的叶腋处,直立或下垂,花序梗为多个佛焰苞所包被,多分枝或罕为不分枝;花单生或3朵聚生即2朵雌花之间有l朵雄花;雄花花萼3片,圆形,覆瓦状排列,花冠在极基部合生,具3片卵形至长圆状三角形顶尖的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罕为6-9枚,通常多至15枚以上,花丝短,花药伸长,药隔有时延伸成一个顶尖;无退化雌蕊;雌花通常球形,花萼与花冠在花后膨大,萼片3片,圆形,覆瓦状排列;花瓣3片,合生至中部,顶端三角形,镊合状排列;退化雄蕊3-0;子房3室,能育室2-3,柱头2-3。果实球形至椭圆形,常具三棱,顶端具柱头残留物。种子l-3颗,平凸或扁形,胚乳均匀。

本属模式种:砂糖椰子 Arenga saccharifera Labill.

1) 属的别名:砂糖椰子属(台湾木本植物志)

产地

桄榔属

约18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部至大洋洲热带地区。我国产4种,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西藏等省区。

所有物种

双籽棕 Arenga caudata (Lour.) H. E. Moore

山棕 Arenga engleri Becc.

小花桄榔 Arenga micrantha C. F. Wei

桄榔 Arenga pinnata (Wurmb.) M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