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为古汉语常用词汇,拼音为bā dài wáng,注音为ㄅㄚ ㄉㄞˋ ㄨㄤ,现多见于文学或是影视作品中,日常较少使用。

中文名

八大王

别名

八贤王

拼音

bā dài wáng

释义

指德高望重的人;西北方言

属    性

影视中的角色

注音

ㄅㄚ ㄉㄞˋ ㄨㄤˊ

其它译名

小尕爸

含义

指德高望重的人

出处

《明史·张献忠传》

解释

1.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王(赵元俨)性严毅,威望著於天下,士民识与不识,呼之曰‘八大王’,犬戎尤惮之。”后小说戏曲中多称“八贤王”。参阅《宋史·周王元俨传》。

2.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称。

《明史·张献忠传》:“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1]

分析

刚开始“八大王”是贬义,八实际是疤或巴,指无赖的意思,既无赖大王。后来是褒义,既八门大王。实际意义的变化,也表明八大王人生准则的变化。它有两个意思:

一、八大王的意思是刚毅,有威望的意思,是褒义的。八大王是指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七不参王,八不辞王。

二、八大王是心毒手黑,杀人如麻,残暴著称。如明末张献忠自称“八大王”,他在征战四川建立政权时,臭名昭著。

延伸

八大王是西北方言,兰州老话里有疤或巴的意思,只是时代变迁,已经不被年轻人知道了。另外,八大王还有别称,“尕八”,“小尕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