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中文名

佛光寺

获得荣誉

亚洲佛光

地理位置

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县城东北方向约30公里)

所属地区

中国

建造时期

471年 至 499年(北魏孝文帝时期)

宗教

佛教

占地面积

34000 平方米

外文名

Foguang Temple

著名景点

千年油松古树

所属市

山西省忻州市

开放时间

全年 8:00~18:30

门票价格

15元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

1-0080-3-033

保护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261万次播放06:35中国第一国宝,藏在山西深山里4906次播放02:04没欣赏过这“唐代四绝”,别说去过五台山佛光寺!2230次播放03:47一座佛光寺,它的发现可追述至唐朝。

简述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见于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法,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宣宗复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金代于寺内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元代补修殿顶,添配脊兽;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清末普贤殿焚毁;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今日规模。

佛光寺

详细描述

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

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

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

元代,佛光寺补修殿顶,添配脊兽。至正十一年(1351年),文殊殿重修。

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文殊殿重新装绘过。

清末,普贤殿焚毁。

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现存规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国当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建筑特色

28万次播放03:09中国仅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其中要属这座最经典1886次播放01:29来#五台山 我会推荐您到佛光寺,因为她是存世不多的唐代古建!

结构

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第一层平台较宽阔,建有金代建筑文殊殿;第二层平台上是近代建造的次要建筑;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建正殿(俗称东大殿),东大殿后侧紧邻山体。东南侧有师祖塔。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特点

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郎,主次分明。佛光寺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都各具特色。

佛光寺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对比,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

主要景观

综述

佛光寺主要景点有东大殿、文殊殿、祖师塔、唐幢等。

东大殿

佛光寺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外观简朴大方,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

佛光寺

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成的。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

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点九五米至五点三米不等。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此外,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二百九十六尊。这些罗汉像原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冲蚀,被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

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等,字迹非常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

文殊殿

在寺门内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进行了补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更显珍贵。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三点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点九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寺外,还有唐代和尚塔。寺后东山坡上,有唐代大德方便和尚塔、无垢净光塔;寺西北五百米许,有唐代华严宗大师解脱和尚塔、金代杲公和尚塔。这些塔,或六角形,或四方形,均为砖砌。在无垢净光塔处,先后出土了汉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叶、阿难和小菩萨像等,均为唐代遗物,大殿内展出。

祖师塔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佛光寺被毁留存代建筑物,也是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

祖师塔的平面呈六角形,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仅假门。塔座由逐级收分的六层青砖砌筑,第六层上再起台阶三层。上置六角形塔身,正面开有扁平的拱卷门,顶上饰以莲瓣形的火焰,室内供有禅宗的无名、慧明两位祖师塑像。第一层塔檐是由一层叠涩、一层砖砌斗拱,再一层叠涩和三层密排着的莲瓣及三层叠涩构成,檐顶再用反叠涩逐层收进,整个塔檐显得深远重厚。其上有下面为四层叠涩和九瓣覆莲、上面为三重莲瓣、中间为仿胡床式的束腰须弥座,承托着仿木结构的六角形小阁。小阁开有火焰形的假券门,门扇相错,犹似半开之状;小阁上还开有直棂窗,并绘有木结构的额枋、短柱和补间辅作;小阁四角柱的上、中、下饰以捆束莲花。整个小阁的装饰带有印度风格和南北朝遗风。塔刹的下部是两层仰莲承托着六瓣形的宝珠,宝珠上又覆莲瓣两层,顶端再冠以宝珠。该塔造型殊异,风格独特。

唐代石雕佛

唐代石雕佛像为汉白玉石雕释迦牟尼佛像,通高1.08米,宽0.52米。须弥座高1.43米,束腰雕莲瓣花卉,座上雕幔帐似平铺下垂,褶皱清晰。释迦佛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面颊圆润丰满,双眼微闭,如入定静修。发卷为犍陀罗式,弯曲盘旋。袒胸披衣,衣纹缓曲,线条清晰。须弥座下台山基石高约1米,基石前面阴刻字曰:“大唐天宝四载十一月十五日,博陵径邑西子口村为国敬造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玉石释迦牟尼佛一躯”。可知佛像雕于唐天宝四年(745年)。

释迦单尼佛像两侧阿难、迦叶亦为汉白玉所雕。阿难像高0.82米,迦叶像高0.87米。两像线条简洁,衣纹流畅,略施彩绘,站于莲台。阿难面容沉稳持重,迦叶则显年轻英俊,皆端庄站立,微闭双眼,一副谦恭之状,亦为唐天宝年间所刻。

唐幢

佛光寺

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东大殿前,大中十一年(857)镌,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另一幢在山门内庭院当心,唐乾符四年(877)造,总高4.9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两幢相较,前者造型工艺尤佳。墓塔

寺内外墓塔7座,东大殿左侧六角形砖塔1座,名祖师塔,是创建时主持禅师墓塔。塔两层,总高12米余,塔形为国内所罕见。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形制和构造与敦煌壁画上魏齐间古塔多同,当是寺宇创建时的遗物。寺外东山坡上墓塔3座,皆单层。一为大德方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贞元十一年(795)建;一为志远禅师塔,八角束腰式基座,覆钵形塔身,唐会昌四年(844)建,已残;一为无垢净光塔,平面八角形,天宝十一年(752)建,现仅存基座,塔下发现汉白玉石雕像数躯,乃建塔时制作。寺西北里许,亦存墓塔3座,一为解脱禅师塔,方形,唐长庆四年(824)建;另二为六角形,雕饰式样相同,一有铭文,金泰和五年(1205)造。上述诸塔,形制奇特,建造技艺亦佳,且年代确切,实为有价值的一批古塔遗物。

价值意义

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471~499年)曾路过这里,看到一团佛光,于是下令新建寺院,名为“佛光寺”。

佛光寺被当地人称为“台外寺”,由于地处偏僻,不在当年战火纷飞的战场中心,故而主殿自唐代建造起,尚未翻新。

文物价值

寺内唐代木构大殿、彩塑、壁画、墨书题记、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经幢等,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排名第三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在五台县的南禅寺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

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早的唐代殿堂式木构建筑。东大殿绝大部分建筑构件保持了唐代初建原构,并且保留了众多创建时期遗留下来的泥塑、壁画和题记,整体结构完整,蕴涵丰富,完整性和真实性较高。

佛光寺大殿,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正是它,打破了外国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木构建筑遗存的最重要代表之一,与东大殿同时期及更早期的经幢、墓塔等构筑物,以及区域内早期的地下遗存与东大殿一起作为寺院整体的遗存本体,对于了解和研究唐及唐以前的文化具有比较重要意义,也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49年后,五台县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

1953年,文殊殿进行补修。

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7年,佛光寺东大殿多处漏雨,山西省文物局现场搭设防雨布、防雨棚,险情初步得到控制。

2019年,佛光寺划定保护范围:东自围墙以外至佛光梁约300米;南自围墙以外至南山梁约300米;西自大门外至闫家寨河约2千米;北至围墙以外至北沟水心约平均15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各向外辐射100米。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

开放时间

08:00~18:30(1月1日~12月31日)

门票价格

15元。[3]

交通信息

五台县坐公车5路到锭子桥车站再转9路车。

邻近景点

南禅寺(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观海寺

尊胜寺

金阁寺

圆照寺

翠岩峰

般若泉普化寺

秘密寺

镇海寺

观音洞

挂月峰

佛母洞

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广济寺

获得荣誉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同在五台县的南禅寺)。

地理环境

中国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寺东南北三面环山。寺宇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

寺庙位置

佛光寺地处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处的佛光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唐代的山腰大殿为正殿,坐东向西,称东大殿。东大殿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1]

东大殿采用梁柱木结构作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樟卯固定接头,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已接近于现代框架结构。房殿式屋顶,屋檐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缓,显得舒展平稳。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在整个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结构作用和装饰效果。柱子向内倾,倾斜度由里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稳定大殿的作用。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紧密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

佛光寺的文殊殿,其年代之久、规模之大,仅次于东大殿。它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为节约木材,扩大空间,采用了金元时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减柱法。佛光寺的建筑堪称瑰宝,佛光寺的唐塑、壁画和墨迹也久负盛名,它们与建筑合称为寺里的四绝。仅大殿内的佛坛上就有主像5尊,胁侍24尊,罗汉500尊(后部分毁损)。这些塑像布局合理,姿态各一,面目浑厚圆润,生动逼真,线条自然流畅。正殿内现存的十几平方米唐代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其中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人物姿态都极优美,富有唐代特征,而其颜面、胡须笔法则部分保留了汉画的风格。大殿左右四梁下均有唐人题字,这些墨迹字迹清晰,笔法沉劲,实在不可多得。南禅寺在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西侧,初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平梁下保存的墨书题记可以证明它重建于唐朝建中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