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通过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从而把固体物料润湿。

中文名

润湿剂

外文名

Wetting agent

应用学科

化学

所属

表面活化剂

作用

使固体物料易被水浸湿

定义

润湿剂

润湿剂是通过降低其表面能,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的表面活性剂。

如磺化油、肥皂、拉开粉BX等,也可用大豆卵磷脂、硫醇类、酰肼类和硫醇缩醛类等。润湿剂正日益被陶瓷工业所使用,一般通用的是一种具有很高耐水硬度的聚氧化乙烯烷化醚类(Poly-oxyethylene alkylate ether)。而磺化油、肥皂等都具有中等的润湿性能、优良的去垢能力和增溶的倾向。

相关概念

水滴在洁净的玻璃上回展开成一薄层,而滴在涂有蜡的玻璃上则称为球形。前者称为润湿,后者称为不润湿。

能被水润湿的固体称为亲水性固体,如硅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石英、金属氧化物等。不能被水被水润湿的固体称为憎水性固体,如蜡、石墨、硫化物及多种固体农药。

原理

水能浸湿玻璃是因为玻璃的硅酸盐都是极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作用强而能互相贴近以降低水的表面能。水不能润湿是因为蜡是非极性物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弱而不能相互贴近以降低水的表面能。当表面能高时,水便自动收缩成球形。

润湿剂属于表面活性剂,都由亲水基及亲油基组成。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亲油基附着于固体表面,亲水基向外伸向液体中,使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连续相,这就是润湿作用的基本原理。

分类

根据作用强弱

(1)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溶剂,包括乙醇、丙二醇、甘油、二甲基亚砜等。

(2)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某些多元醇型表面活性剂(司盘类,吐温类)、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

根据给药途径

(1)在外用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得到的醇类。

(2)口服制剂使用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甘油、吐温类等。

(3)注射给药的润湿剂,包括表面张力小并能与水混溶的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等以及吐温-80。[1]

根据性质

润湿剂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类最新型的硅醇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称润湿剂,特点:分子量低,多疏水基呈伞形对称结构,与传统活性剂相比较,润湿、渗透性表现极为优异、高效,是革命性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动、静态表面张力极低,含双羟基,反应型活性剂,化学性质为惰性,一般不参与体系的化学反应,耐酸碱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典型的型号是:GSK-588/582/585等系列。

应用

当农药是憎水性固体粉末时,其表面不易被水润湿,难以溶于水而下沉结块。若加入润湿剂,由于润湿分子定向排列在固体的表面上,降低水的表面能,使水能润湿这些固体,使固体粉末分散在水中成为稳定的悬浊液。又如,植物叶片和昆虫表面上都有蜡质,药液喷上去是,由于不能润湿而成为球形滚落或水分挥发后形成要办。为了使药液有良好的润湿性能而铺展在植物叶片和昆虫表面上,以充分发挥效力,常需要在农药中加入润湿剂。润湿作用在化学实验中更有实际意义,做完实验后,玻璃仪器必须洗净。洗净的玻璃仪器壁上应不挂水珠而铺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若玻璃器上挂着水珠,说明油污未干净,必须重洗。

选用

一般情况下,对疏水性不很强的药物常用乙醇、丙二醇、甘油等与之研磨即可达到湿润目的;而对于疏水性强的药物或药材,一般选用HLB值为6~15之间的表面活性剂。亦可通过以下任何一个指标进行选择

接触角

润湿剂

接触角(contact angles):是液滴和铺展表面间的夹角,所选润湿剂应能降低疏水性药物接触角,使其小于 90°。接触角为0时,完全能湿润;接触角为0~90°时则能润湿,为亲水性药物;接触角为大于90°而小于180°时不能润湿;接触角为180°时则完全不润湿,为疏水性药物。界面张力

接触角(interfacial tensions):某些润湿剂改变疏水性 药物与溶剂的界面张力。

润湿量

润湿量(wetting point ):润湿点是指恰好使100g疏水性药物润湿所需溶剂的量,加入润湿剂可以使润湿点下降,即减少溶剂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