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画派:学院派画派是美术史上十分重要的艺术流派,16世纪源于意大利,而后流行于欧洲,18、19世纪盛行于美术界。学院派画派崇尚古典主义美学,古典主义美学追求匀称、比例、简洁、明确、朴实、平衡、统一和和谐;学院派画派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其绘画题材多取材于历史、神话等古典题材或者取材于人物和自然。学院派画派强调绘画人员应在美术学院经历循序渐进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强调继承性的重要,在美术界具有相当的势力和影响。学院派画派受到官方的保护和支持。正因为如此,学院派画派被批评为保守和阻碍新生画派的发展。明显的例子是在印象画派出现时,正是学院派画派将其贬抑地称谓为“印象派”;学院派画派也被认为重于临摹,少有创新和少将画家的个人感情融入到绘画中。尽管如此,学院派画派艺术家们在美术史上的巨大贡献是绝对值得赞扬的。

学院派最后走向没落,也正是由于其绘画主题的局限性及艺术方法的墨守成规和保守性,终于为浪漫派、写实派和抽象派所取代,但学院派在艺术上的贡献是不能忽视、不能磨灭的,它的许多精品将永载丹青史。学院派画派的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古典主义绘画作品,为代代世人所喜爱。

中文名

学院画派

领域

美术界

盛行时间

18、19世纪

兴起时间

16世纪

发源地

意大利

不同解释

1.“学院派”一词是“国立音专”的代称。其本义概念应指以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为核心的音乐 流派。

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因此,学院派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

2.学院派又称“学院派美术”,“学院派服饰”或“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上泛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

起源发展

作为美术史上的学院派,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而后流行于欧洲,盛及到十八、十九世纪的各个美术学院。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美术在出现了明显衰落现象的同时,又受到巴洛克艺术的冲击。

为了捍卫文艺复兴已有的艺术成果,反对巴洛克艺术对古典艺术的取代以及世俗化的倾向,在官方的支持下欧洲出现了许多“学院”,其中最具影响的是 1580 年由意大利的美术世家卡拉齐家族的卡拉奇兄弟在波伦亚建立的卡拉齐学院。因其建在波伦亚故又称波伦亚学院。

这些学院在授徒方面,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要求极为严格。既要求把古代作品的形式规律和文艺复兴大师的艺术视为永恒的不得稍加超越的规范,又要反对巴洛克艺术对形式的追求。

但由于本身的顽固不化和反对革新,结果走上了脱离社会生活,缺乏生气的程式化道路。因而学院派意味着严谨和规范,也意味着因循保守。

波仑亚学院的功绩在于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而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其后的美术学院强调要继承文艺复兴时的古典艺术,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典雅。重要的代表画家有卡拉奇、列尼、布朗、布格罗、大卫、安格尔等等。

学院派始于16 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的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由于对规范的过分重视,结果导致程式化的产生。

学院派排斥一切粗俗的艺术语言,要求高尚端庄,温文尔雅,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讲求理智与共性。学院“ Academy ”一词最初含“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因而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这些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

写实特点

在摄影出现之前,绘画主要是要写实,因此学院派其实是写实派的大本营。现在我们讲学院派,也就是指老式的写实主义训练方式。1850年代摄影出现,写实训练就成了大问题,因为无论你如何惟妙惟肖地描绘,还是不如照片来得准确,何况照片快得多,学院的教育中心原来是写实技法的训练,突然面临这样的局面,不知道如何反应。1860年代前后,巴黎出现了各种画家的私人工作室,挑战学院派。印象派的出现,其实也是挑战学院派,原来具有官方色彩的“沙龙”,还是由学院派把持,但是库尔贝在沙龙外面搭个棚子,搞了个“落选者沙龙”,抢了沙龙的风头,学院派就进一步衰落了。到徐悲鸿来留学的时候,学院派基本已经穷途末路,他却在此时挑学院派来学,并带回国内作为唯一体系推广,令人疑惑。

代表人物

1、霍加斯(1697年11月10日-1764年10月26日):1697年在英国诞生了英国第一位著名的学院派画家和版画家霍加斯(WilliamHogarth)。他的绘画技巧吸取了古典主义精髓,绘画的主题是社会问题,譬如他的《时髦的婚姻组画》(6幅),揭露和讽刺英国贵族男女间以权、钱为基础的非自由婚姻悲剧。霍加斯年轻时是位善于学习和模仿的人,他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但通过其自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主要作品:1)1730年前后他创造了一种把许多肖像集中于一幅画中的谈天画,这种画着重人物心理刻画,极富戏剧性,代表作《征服墨西哥》(又名《印度皇帝》)、《乞丐歌剧之一场景》。还画了许多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连续性组画,如《妓女生涯》、《浪子生涯》、《文明结婚》等

2)威廉·霍加斯的第一件版画作品是1724年的《化妆舞会与歌剧》;第一幅油画作品是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乞丐的歌剧》(1728年)。真正显示出他的油画技巧的成熟,应该说是他于1731年创作的《征服墨西哥》了。 1748年后,他的版画更趋成熟了,重要作品有《啤酒街》、《杜松子酒巷》、《四个残酷的舞台》等,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上述两套组画。

2、密莱司(1829-1896):另一位英国学院派代表人物是密莱司(JohnEverettMillais),他的油画《奥菲丽娅》的题材选自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王子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丽娅。画家以细腻的笔法绘出了美丽的奥菲丽娅因经受不了哈姆雷特王子突然“精神错乱”和父亲猝死的刺激,而神情恍惚,溺水身亡的感人情景(伦敦泰特美术馆)。画家的另一幅油画《盲女》(伯明翰美术博物馆)是描绘流浪中的盲女用心感受雨后的美丽乡村景色的。

3、莱顿爵士(

1830——1896

):莱顿爵士(LordFredericLeighton)是英国19世纪最著名的学院派画家,一位追求古典完美主义的画家,画风严谨,作品典雅。莱顿爵士本人并未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过,他曾在布鲁塞尔、巴黎和法兰克福接受过绘画训练;之后到了罗马,意大利的古典主义绘画给了他极大的影响。后来回到英国,晚年曾任伦敦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受封为男爵。莱顿爵士的许多绘画作品都很著名。譬如,描绘女教师俯身帮助一小女孩调试六弦琴的《音乐课》;描绘一位可爱少女在椅子上卷曲小睡的《炽热的六月》;描绘一位女孩坐在地毯上专心欣赏绘画的《阅读》;描绘一位少年面对平静的海湾,为两位美少女吹铜笛的《陶醉》;描绘海边捡拾海螺和贝壳的《海边的希腊少女》;描绘希腊神话美女普赛克沐浴场景的《洗浴的普赛克》(图117);还有维多利亚女王收藏的绘画(笔者不曾有机会欣赏该画)等等。莱顿爵士笔下的女性极具美感,她们面容娇好,身材苗条优美,身穿艳丽、柔软、飘逸的衣衫,举止文雅从容。

4、雷诺兹(

1723~1792

):创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位院长雷诺兹(JoshuaReynodls)是相继出现的英国学院艺术派肖像画画家。他将现代人物肖像画与古代神话相联系起来。使现代人物具有古典美,他的油画《蒙哥马利爵士的三个女儿》(图113)将三个贵族女性画成了希腊女神式人物,极具古典美。雷诺兹作为一位学院派画家,却深刻地指出了学院派发展的致命弱点,是位有见识、有胸怀的学院派画家。学院派主张准确的、精确的模仿和描绘自然,将古典艺术视为典范。雷诺兹认为,不要过分逼真地摹写自然,一个限于模仿自然的人,永远不能创造出任何伟大的事物。

5、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作品注重装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