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赛伯伊人是伊斯兰教以前时期,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民族,赛伯伊(Saba;《圣经》作希巴)王国的缔造者。

(图)赛伯伊人

解析

赛伯伊人是首先开化的阿拉比亚人。晚期的楔形文的文献中有关于他们的描写。希腊文献中提及他们的,当以提奥夫拉斯塔(公元前288年卒)所著的《历史新技》为最古。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隅,是赛伯伊人早期的故乡。

阿拉伯半岛西南隅,得天独厚;每年有适量的雨水,土地肥沃,距海很近,扼印度交通的咽喉:这些都是与这个地方的发展有关的决定因素。这里出产乳香、没药等香料,有可供人民调味用的,有可供朝廷大典和教堂仪式中焚香之用的;制焚香的材料,最为重要,那是古代商业上最有价值的货物。那里有很希罕的和很珍贵的产品,如从波斯湾来的珍珠,从印度来的香料、布匹和刀剑,从中国来的丝绸,从埃塞俄比亚来的奴隶、猿猴、象牙、黄金、驼鸟毛,都是从这里转运到西方的市场上去的。《红海周航记》一书的著者给我们遗留下一张鸟瞰图(公元50—60年),由此可以窥见莫扎(即现在的穆哈)市场的概况:

输入此地的货物,包括紫色布,粗的和细的都有;阿拉比亚式的、有两只袖子的衣服,有朴素的,有平常的,有绣花的,有织金的;番红花、骆驼草、薄棉布、斗篷、毯子(不多),有些是朴素的,有些是仿本地式样制造的;各色的腰带,芬芳的香油(分量是适中的),酒和小麦(不多)。

赛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他们了解南海的路线、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的难以捉摸的季风,因此,在公元前1250年间,他们能独占南海的贸易。亚历山大的海军大将尼查斯说,绕阿拉比亚航行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阿拉比亚人却已成为现实了。据希腊—罗马的领港人看来,“乳香国”是“关山险阻的”。《红海周航记》说:“沿着整个的阿拉比亚海岸航行,是很危险的,因为那里没有海港,锚地又坏,而且有许多暗礁和岩石,故闭塞难入,每条航路,都是可怕的。”

红海里的主要航线,是从曼德海峡航行到埃及中部海岸的瓦迪哈麻麻特。在红海里航行,特别是在红海北部航行,有种种无法克服的困难,故赛伯伊人发展了也门与叙利亚间陆路的交通,即沿半岛西岸向北行,经过麦加和皮特拉,在陆路的北端,分为三条支路:一条到埃及,一条到叙利亚,一条到美索不达米亚。到叙利亚去的支路,可以直达地中海的港口加宰(加沙)。哈达拉毛所产的乳香,特别丰富,贩运乳香的队商,从哈达拉毛到赛伯伊的首都马里卜,然后沿着主要的商路北上。有几个赛伯伊的殖民地,是建立在这条南北交通的要道上的。亚述和希伯来的文献中所描写的赛伯伊人,就是从这些殖民地来的。《创世记》(37:25)里给我们保存了一个历史的速写镜头:“有一伙米甸的以实玛利人,从基利来,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要带往下埃及去。”

南方的阿拉比亚人所获得的成就,是商业上的。他们所建立的王国,并非军事的国家。欲知他们的历史梗概者,可以参看上面所述古代的闪族典籍和希腊—罗马的文献,也可以参阅保存在早期伊斯兰教徒文献里的那些半传奇的故事——特别是在瓦海卜·伊本·穆奈比(约公元728年卒于萨那)、哈木丹尼(公元945年卒)、希木叶里(公元1177年卒)等人的著作里,而阿莱维和格勒泽尔在当地发现的铭文,却是最可靠的参考资料。但这些本地的南方阿拉伯文献,都是金石文字。用来记载商业事务、历史故事或严格的文学作品的一切易损的物质,都消灭了。已被发现的最早的铭文,大半是右行左行交互书写的,所记年代,在公元前八、九世纪。

赛伯伊人的记载,可以分为下列五种

(1)还愿的,把还愿辞刻在青铜版上,安置在寺庙里,供献给易勒木盖(即艾勒麦盖)、阿斯台尔和舍木斯;

(2)建筑上的,在寺庙和其他公共的大建筑物的石壁上刊刻文字,以纪念建筑人或捐款人;

(3)历史的,报告战争的经过或宣布战争的胜利;

(4)警察的,把警察的规章刊刻在门口的石柱上;

(5)葬仪的,坟墓上树立的碑碣。有少数法律文件,是有特别意味的,我们从这些文件,可以窥见一个很长的宪政的发展。

尼布尔于公元1772年首先宣布南方阿拉伯语铭文的存在。自迦拉斯(公元前24年)以来,阿莱维是访问也门的纳季兰的第一个欧洲人(公元1869—1870年),他曾在三十七个不同的地方搜集到六百八十五件铭文。公元1882年和1894年,格勒泽尔曾四次到也门去作科学考察的工作,获得了两千多件铭文,有些是还没有发表的。总而言之,现在我们已有此类铭文大约四千件,论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马里卜废墟的发现者阿诺于公元1843年冒着生命的危险,拓了六十多张铭文。英国的海军军官韦尔斯特德于公元1837年发表了奈盖卜·哈哲尔铭文中的一部分,欧洲人才有初次看到南方阿拉伯书法的机会。这些铭文的译解,是由哈雷人勒迪格尔和格泽纽斯于公元1837年和1841年分别完成的。

这些铭文告诉我们,南方的阿拉伯语(或称为米奈—赛伯伊语,也称为希木叶尔语),有二十九个字母。这些字母,可能是西奈字母的一种早期的分支,而西奈字母原是腓尼基字母与其埃及祖母间的桥梁。这种字母(木斯奈德字母),是对称的,呈直线形的,说明它有长期的发展史。这种字母,象其他的闪族字母一样,只有辅音字母。就名词的构造法、动词的活用法、人身代名词和词汇等方面来说,南方的阿拉伯语同阿卡德语(亚述—巴比伦语)和埃塞俄比亚语(阿比西尼亚语)之间有某些渊源。但这种语言有不规则的复数式,这是北方的阿拉伯语的特性。阿卡德语、南方的阿拉伯语和埃塞俄比亚语,在某些方面,是闪族语言较古的形式。自也门文化衰落以后,南方阿拉伯语,实际上已消灭了,北方阿拉伯语遂取而代之。北方的文学集会,如乌卡兹集市(sūq‘Ukāz),多神教徒每年一次的克而白(Ka‘bah)朝觐,以及同麦加间商业的关系,这三件事曾加速了这个代替过程。

通过对于南阿拉比亚古文物的模糊的认识,可以辨认的最早较大的王国,是赛伯伊王国和米奈王国,这两个王国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是同时代的。这两个王国,起初都是神权政体,最后才变成了凡俗的亲戚关系。

阿拉伯半岛南部的赛伯伊王国

赛伯伊国(公元前750~前115年)

赛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也是南阿拉比亚家族中最卓越的一个支派,他们最初的故乡赛伯伊是位于也门地区纳季兰的南面。远古时期古人从波斯湾乘芦苇船南下,远洋到半岛南部地区及世界各地,形成了半岛南部地区的许多原始部族,腓尼基人是其后裔家族中最卓越的一个支派。他们了解南海的路线、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难以捉摸的季风,早在公元前1250年间他们就已经独占南海的贸易,并开辟了从也门到半岛北方叙利亚的三条陆路商道。即沿半岛西岸北行经过麦加和皮特拉,在陆路的北端分为三条支路:一条到埃及;一条到叙利亚;一条到美索不达米亚。到叙利亚去的支路可以直达地中海的港口加沙。

赛伯伊王朝的年代,据主张低(或短)年表的阿拉伯学家说,约自公元前750年继续到公元前115年,约当公元前610年时,王号曾发生过变更;米奈王朝的年代,约自公元前700年继续到公元前三世纪。穆卡里卜(Mukarrib)是作为国家元首的神王的尊号。两位早期的赛伯伊王朝的穆卡里卜的名字雅塔儿·艾麦尔和卡里巴·伊勒,曾出现于萨尔恭二世和西拿基列的皇家亚述编年史中,这两位穆卡里卜,一定是在公元前八世纪晚期和七世纪早期在位的。赛伯伊王朝国王,在他们的全盛时代,把自己的霸权扩张到整个南阿拉比亚,把自己的邻国米奈王国,变成了附庸。西尔瓦哈位于马里卜西面,相距一日的路程,是赛伯伊的首都。首都的主要建筑,是月神艾勒麦盖的庙宇。这座庙宇主要的遗址,现在叫做哈里卜(废墟),是能容纳一百人的村落。据一件铭文的记载,这个遗址的围墙,是一个早期的穆卡里卜雅达儿·伊勒建筑的。另一件铭文记载着克里伯·伊勒·瓦塔尔(约在公元前450年)几次胜利的战役,他是首先采用赛伯伊王(MLK)的尊号的。

大约是在公元前750年,也门的阿拉伯望族赛伯伊人建立了赛伯伊国。起初以绥尔瓦哈(距今也门萨那以东约80公里处)为首都,公元前610年迁都马里卜(距萨那市以东约88公里处).此后,赛伯伊国国王萨木胡·胡里·叶努夫和他的儿子叶斯阿·艾木尔·贝纳相继执政时,修建了著名的马里卜水坝。赛伯伊王朝的全盛时代是把霸权扩展到整个南部半岛,米奈王朝也变成了其附属国,首都西尔瓦哈位于马里卜的西面。

在赛伯伊王朝的第二个时期里(约当公元前610—115年),统治者的神职似乎被剥夺了。马里卜,在萨那东面,相距约六十英里,这时已变成了首都。这座城市,拔海3900英尺,只有几个欧洲人去访问过,其中有阿诺、阿莱维、格勒泽尔。这座城市是一个交通枢纽,把乳香的产地和地中海的各港口,特别是加宰(加沙)联系起来。海木达尼在他所著《花冠集》(IKLīl)里提到马里卜的三座卫城,但是,使这座城市特别著名的,却是那座大水坝——马里卜水坝。这个惊人的工程和赛伯伊人其它的公共事业,使我们看到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那个社会,不仅在商业方面,而且在技术方面,都是极其先进的。这座水坝较古的部分,是在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建成的。根据几件铭文的记载,这座水坝的主要建筑者是萨木胡阿勒·雅诺夫和他的儿子雅塔儿·艾麦尔·贝寅;这座水坝的修复,是在舍赖哈比·伊勒·雅耳夫尔(公元449—450年)和阿比西尼亚人艾卜赖哈(公元543年)的时代。但是,哈木丹尼和后来的麦斯欧迪、伊斯法哈尼、雅古特等人,都认为神秘的人物鲁格曼·伊木·阿德是大水坝的建筑者。

马里卜水坝利用自然地势把洪水蓄在山谷中,形成天然大水库。坝身高15米,宽13米,长650米,用每块重达数吨的巨石相砌而成,砌得非常整齐。马里卜水坝是该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坚固,存在时间最长(历时一千多年)的水坝。水坝兼有蓄洪和灌溉的效用,它不但有效地控制了洪水的泛滥,而且使广大地区成为沃野,曾对王国的农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6世纪中叶,马里卜水坝被罕见的特大洪水冲毁,但部分坝身犹存。

赛伯伊时代发展了航海贸易,此时的阿拉伯商人得以更多地了解沿海的水文知识,掌握了印度洋季风的变化规律,他们的船队把货物远销到东非和印度。他们还发展了自也门沿红海海岸北上,经麦加到佩特拉的商路。他们沿商路兴建的一些商站,后来发展为商镇和商业城市。

埃塞俄比亚的赛伯伊人时期

从西元前6世纪至西元1世纪左右,赛伯伊人(Sabaean)的影响从阿拉伯半岛南部传到埃塞俄比亚海岸和高原。这些影响包括星灵宗教、神圣王权和社会体制、精耕细作的农业、建筑和艺术。埃塞俄比亚采用了赛伯伊人的书写文字,改编成一种与阿拉伯赛伯伊人语言十分近似的语言;埃塞俄比亚正教会在礼拜仪式的吉兹语中保留了这种语言及其书写形式。

在西元前最後几世纪,埃塞俄比亚还受到仿希腊风的埃及的影响。托勒密的舰队在埃塞俄比亚海岸建立贸易据点,由此运入「现代」商品,这是商业的开始,还传入了一些仿希腊风的艺术和希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