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道情在陕西陕北地区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民间。

中文名

清涧道情

发源地

在陕西陕北地区

艺术风格

道情唱法

来源

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

艺术类型

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

使用乐器

二胡、低胡、四音胡、三弦

概述

陕北民歌中有一种叫道情的唱法,听起来不同凡响,唱起来震撼力很强,最好的莫过于那首耳熟能详的《翻身道情》:“太阳一出来哎咳咳海呀,嗨呀、嗨呀、嗨呀,嗨、嗨、嗨——满山——红哎哎嗨哎嗨嗨哟——”这首《翻身道情》最初是1943年由王岚、林农编剧,刘炽编曲的秧歌剧《减租会》中的一段唱腔,是以清涧为中心区域流行的陕北道情基础上改编而成的。1945年中共"七大"庆祝晚会上首次以独唱歌曲出演,后由安波重新配词、刘炽修改而定名。

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究竟何为道情呢?相传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道人们以道学为意创音谱曲,作出了一种用于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叫道曲,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渔鼓和简板等伴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又将历史故事,神仙鬼话编成各种曲种,这一来果然被众人广为传唱。人们将这道曲与酒曲、爬山调以及哭死人调进行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道情”。

其特点是以唱腔为主,有时也会间以宾白的方式。道情在陕北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曲调有:平调、十字调、耍孩调、西凉调、一支梅等,其易学易演有着很多信天游式的随意性特征,这也是道情之所以广为流传的原因。表演时男角身着道袍,手执拂尘,女角身穿五彩服,一手持扇一手持帕,生旦相对,阴阳相配,边扭边唱,有时也有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陕北一带的二人台、秧歌等都与道教有关,至今沿用的道教伴奏乐器:板胡、二胡、低胡、四音胡、三弦、笛子、管子、铰铰、碰铃、简板以及枣树梆子等,道教乐器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

流布地域

清涧道情主要流传分布于榆林地区的清涧、子洲、绥德、米脂、横山、榆林、佳县和延安地区的子长、延川、安塞、甘泉等县(市),以清涧、子洲、子长、延川为著;山西石楼西部亦有分布。清涧素称道情窝子,639个行政村都会演唱道情,知名者约70余村。

石嘴驿镇 寺则河、盘石岔、拓家湾、王家砭、徐家河、糜山河、惠家河、上槐卜,石场沟。

折家坪镇 陈家坪、西袁家沟、清水湾、折家坪、白家坪、冯家沟。

解家沟镇 王家坬、解家沟、白家川、叶则嘴。

郝家墕乡 杨小慕家沟、贺家岔、曹家塔、驼巷、郭家嘴。

乐堂堡乡 乐堂堡、坡家沟、陈家河、赵家沟、麻则岔。

师家园则乡 大岔则、小岔则、陈家塔、石台寺、柏树坬。

下二十里铺乡 八斗岔、营田。

李家塔乡 西惠家园则、长柏沟、李家坪、李家沟。

店则沟乡 峪口、张家圪台、暖泉坬、吴家河。

东拉河乡 韩家坪则、曹家坬、榆树刬、西王家山、郝家沟、东陈家山。

老舍窠乡 惠家石、邢家沟、辛家河、官厅河、白家渠村、王宿里。

玉家河乡 刬里、王家坪。

双庙河乡 前惠家河、双庙河、赵家河、安家畔。

高杰村镇 高杰村、袁家沟村、崖头、木家山、胡昌坪、高家坬、河口村。

二郎山乡 南沟、大马家山、二郎山、杏坬里。

寨沟乡 寨沟、刘家塔、党家川。

石盘乡 黄沙峁、上喜畔。

基本内容

一:腔调

清涧道情素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但真正罗列起来却很难一一对应。根据搜集整理,其腔调共有[平调]、[十字调]、[凉腔]、[一枝梅]、[耍孩儿]、 [五花腔]、[跌落金钱]、[滚白]、[介板]等九大类。

1、[平调]

平调又称“七字调”,为上下句结构型,是陕北道情唱腔中最基本的调式。平调唱腔从抒情需求上可分为花音平调、立调、苦腔调等;从节奏和板式上分为大起板、慢板、哭板、还阳板、二流水、一道腔、二道腔、三道腔、送板、落板、载板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道情唱腔中起、承、转、合、绕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2、[十字调]

十字调是三、三、四词组结构的唱腔,每句十个字,两个相同的句子构成一个循环。其板式有慢十字调、快十字调、十字调倒板、十字调落板数种。

3、[凉腔]

凉腔又叫“冒凉腔”,在陕北方言中特指有“昂扬之气”的意思。此腔结构独特,在开头部分是一个由低向高的七度音程上翻,中间部分由两个对称句组成,可自由反复,结尾是前两部分旋律经节奏变化之后的再现,整个唱腔高亢嘹亮,叙事性较强。板式有高音凉腔、乍腔、平调凉腔、抢句子凉腔、半凉腔等。

4、[一支梅]

一枝梅是一种很独特的调式。开头和结尾节奏自由舒展,延长音多,中间段节奏铿锵有力,乐句方正对称。

5、[耍孩儿]

在陕北道情音乐中属于较大型的唱腔,其唱词为长短句,曲调由两个大乐段组成,前段平和、深沉,后段激起明朗,一般适合单独演唱。众多的“湘子戏”里多用曲调。板式有整终南、乱终南等。

6、[五花腔]

五花腔亦称“花花调”,是不断吸收接纳各种时兴小曲而形成的一种腔调。包括梅花调、太平调、八板调、清客调等。

7、[跌落金钱]

是陕北道情中仅存的一种古老唱腔。它音调低而深沉,节奏舒缓自由,与前面的其他腔调有些许相近,但又独成一体。是地方特色音乐里的“活化石”。

8、[滚白]

是无固定节奏和速度的吟咏和叙说,开头即无板式过门引领、也无器乐伴奏,每句的最后一个延音上锣鼓重乐器由弱到强、由快到慢地渐入,表现力极强。

9、[介板]

介板有板无眼,节奏急促有力,音调高亢简明。

道情腔调源于道乐,因源渊不同分为东路调、南路调。南路调亦称老调,东路调亦称新调;

二、曲牌

道情的曲牌分丝弦、唢呐两个大类,

1、丝弦曲牌有:[八板]、[六板]、[六八板]、[正一句]、[反一句]、[一句半]、[留板]、[大阴司]、[小阴司]、[紧不乍]、[杀姬][洒水]、[满天星]等,这些曲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经艺人们的不断创造,使每个曲子形成许多变异的奏法。

2、唢呐曲牌有:[摆场]、[地留]、[过场]、[大摆队]、[将军令]、[狮子令]、[跌落金钱]等。

道情曲牌来源于生活,种类很多,可根据剧情的需要选择演奏。

历史渊源

道情原名“黄冠体”,源于《九真》《承天》等唐代道曲。道曲(经韵)吸引了词调曲,演变为民间演唱的新经韵即道歌,道歌分为诗赞体说唱道情和曲牌体说唱道情。清涧道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清涧道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世的萌发期;唐至宋代道情演唱由清唱到乐器伴奏的改进,促成道情风格的形成期;宋至明清由坐班演唱发展为舞台综合表演的定型期;以及明清到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

具体地说,清涧道情最早为坐班清唱,后来各种器乐陆续进入,内容由道教经文演变为反映道教思想的故事,搬上舞台,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性说唱艺术。

“五·四”运动以来,清涧道情演唱的内容经历了由传统旧戏向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剧”的转型。建国初至90年代同样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作品。2004年,清涧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道情之乡”。

所在区域

清涧古为雍州西河之地,秦属上郡,北魏始设朔方县,唐置宽州,金改青涧,明加水作“清”改为清涧。

清涧县位于陕西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在黄河的中游、无定河的下游。北接绥德、子洲县,西南和延安市子长、延川县相连,东临黄河,与山西石楼县隔河相望。乾隆《清涧县续志?地理志》记载:“北延沙漠,南扼全明,东控河东,为全秦要户,诚要害之雄区”。

全县下辖7个乡8个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10880人。是闻名全国的“红枣之乡”。

清涧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除有小面积川台地和残塬地外,绝大部分是峁梁沟壑;地势西北偏高(海拔高度900~1200米),东南较低(海拔570~900米);河流沟道相对切割深度150~200米。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平均气温为9.6℃,年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共有大小河流314条,其中主要河流有黄河、无定河、秀延河。

清涧地处“南原北漠”之过度区,汉唐时期,道教在这一带流传甚广。这一宗教文化的传播,在影响人们思想的同时,道人们“坐班清唱”的道教音乐给人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人们在看道场、听道曲的基础上,结合陕北民歌、小调、说书等音乐元素,逐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演唱艺术——道情,代代传唱,延续至今。

基本特征

清涧道情,从可考资料看,其曲调产生于唐朝,道情戏始于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演绎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主体韵味的原始性:道情曲调由古代道士传经布道吟唱而形成,所以其主体风格是柔和婉约、平静典雅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气韵,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虽经历代传唱,这一主体风格始终保持不变。

2、唱腔细节的随创性:由于传唱历史悠久,传承体系在民间,传唱群体松散无序,所以道情唱腔在传唱过程中,在一些细枝末节有着较为宽松的随创性。

3、音乐元素的包容性:清涧道情在传承中,从演唱形式到演奏器具,以至演唱风味,不可避免地受到秦腔、晋剧及陕北民歌的影响和渗入,体现了非主体音乐元素的包容性。

4、情感表达的多样性:清涧这一地域,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的生存状态艰辛,所以道情腔调里,既有一些悲情哀怨与无可奈何的愁愫,如《苦腔》、《泪板》等,如泣如诉,也有少许不满现实、与命运抗争的尖锐呐喊;同时还有表达喜庆欢快的旋律和节奏。

5、表现形式的灵活性:道情演唱既可在盛大节庆场面上,文武场排开、一板一眼的规模演唱,也可众人席地而座,三弦一引,轮流演唱,如“闹窝铺”,还可以一个人在田间地头荒腔野板式的自唱自娱。

6、音律韵味的独特性:道情的主奏乐器三弦、四音、管子、梆子、渔鼓等,全是民间自制而成,虽造型粗砺,但音色特殊,韵味别致。

发展概貌

五四运动以来,清涧道情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1919年5月至1942年5月,旧戏统治着道情舞台,革命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同民间道情艺人极少往来,暂称为旧道情时期;1942年5月至1990年,道情艺术经历了历史性变革,蓬勃发展,可称之新道情时期。

1942年5月至1949年9月,为新道情开创阶段。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为群众服务,边区文艺事业开了新生面。1943~1944年之交,鲁艺秧歌队在米脂用道情曲调编演了反映减租斗争的秧歌剧《减租会》,很受群众喜爱,其中一段独唱被称之《翻身道情》(贺敬之词,刘炽曲)流传至今。鲁艺创演的大型秧歌剧《惯匪周子山》,剧中运用道情调8次,在延安演出后,广为传唱。不久,文艺界、理论界知名人士艾青、艾思奇和周扬等先后在讲话或文章中论及道情。在延安新秧歌运动推动下,农村群众性秧歌和道情活动方兴未艾。1944年春节,清涧18班秧歌于县城会演,乐堂堡秧歌队演出《做军鞋》等4个道情戏,受到嘉奖。10月,安波在《解放日报》著文,介绍子洲驼耳巷区的道情活动。1949年建国前夕,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中国代表团李波演唱的《翻身道情》、《兄妹开荒》和郭兰英演唱的《妇女自由歌》分别获二、三等奖,民族革命声乐首次在世界上争得荣誉。同年,35首歌曲被灌制为人民唱片,其中有《东方红》和《翻身道情》等4首民歌,《翻身道情》月均销售438张。这首道情歌曲唱遍全中国,唱至全世界,“唱得人回肠荡气”(贺敬之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道情进入发展阶段。1952年冬,清涧惠万年和白树林一行数人,赴省排练道情,拟于翌春上京汇报演出,后因斯大林逝世作罢。1953年,第一部清涧道情专著——梁文达的《陕北道情音乐》问世,填补了一个空白。1956年8月,白秉权在“全国音乐周”演唱她同安全合作的《陕北道情联唱》(后改称《幸福的歌儿永远唱不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继储入唱片。1964年春,中共清涧县委委托副书记艾维光,领衔编导大型道情剧《赛畜会》;4月,清涧县人民剧团代表榆林地区在陕西省第二届戏剧创作观摩大会演出,誉满省城,中央和陕西等广播电台录播,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和省委领导人接见演职人员。该剧在音乐设计上,既保持传统特色,又作了改革尝试。1965年2月,清涧首届业余文艺会演大会演出节目35个,其中道情15个。秋,县委书记郝延寿亲笔修改道情剧本《供应粮》。70年代以来,县剧团、文化馆和榆林地区文工团移植和创作小型道情剧(曲)目10余个。地区文工团的《杜鹃山》(选场),在音乐设计和运用中西混合乐队伴奏道情方面作了有益试验。1981年9月,榆林地区代表陕西省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大会(北方片)演出《王秀兰送烟》(王伟培文,航海曲),获二等奖,《天津日报》称赞其为“脍炙人口的地方曲种”。1981~1984年,陕北地区创作道情剧10余本。1983年3月,延川县人民剧团进京演出《刘拴回头》(曹京平、曹伯植编剧,曹伯植编曲),广获赞许,中央电视台录播。1984年3月,清涧创作演出的《接婆姨》(郑光前编剧,樊奋革、郝震川配曲),在陕西省1983年度创作剧目展览中受到好评,被省电视台录制为电视片。这是本县继《赛畜会》之后,道情改革又一新成果,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等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人员。80年代以来,乐堂堡业余道情剧团自编自演,颇为活跃。1987年,榆林、延安两地区分别成立陕北道情学会,清涧剧团改为道情剧团。次年12月,延安地区道情集成编印成册。1990年,榆林地区系统录制道情音乐。

相关器具及制品

传统道情的乐器分文场、武场两大块。文场四大件,武场四大件,所用乐器大多数是民间自制。

文场四大件:

1、小三弦

小三弦是一种长120公分的弹拨乐器。三根弦以前全用丝弦,琴筒是一个直径约20公分、高约10公分的发音鼓,鼓腔的掏空为成人的一个拳头大小,鼓皮用七层麻纸膘胶蒙制而成。制作三弦选用木料以木质坚硬为佳,当地人大都用枣木制作;用杏核做得“拨子”进行弹奏。一支道情乐队通常是两把三弦分“上下手”配合领奏。

2、四音

四音是一种形似二胡的四弦弦乐。琴筒是用椿树根经水泡七天,土埋七天阴干而制成。一、三弦同定为“6”音,二、四弦同定为“2”音,一根粗弓绑两股平行的弓毛进行演奏。

3、管子

管子是用苇杆制成的一种管乐。长约20公分,正面有六孔,背面一孔,“哨子”是用更细的苇杆制作,音域一般为一个八度。

4、梅笛

梅笛是指音色低沉浑厚的曲笛。

传统武场四大件:

1、梆子

梆子是一种木制的节奏打击乐。主“打”者是一根长约18公分、直径约4公分的圆形木棒;被“打”者略短,截面为椭圆形,当地人一般用枣木制成,音色尖锐清脆,能传送很远。

2、铰铰

铰铰是一种用纯铜制作的“袖珍”钹,铰碗特小,铰面直径只有10公分左右。急促碎击,沙沙作响;

3、渔鼓

渔鼓是一种用一粗一细的两根竹子制作的手鼓。长约60公分,粗的直径约12公分,细的约8公分,鼓面用猪膀胱或驴耳皮蒙制,声音低沉,独具特色。

4、介板

介板是一种由竹、木两种原料均可制作,其长60公分,宽6公分,厚0.5公分。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文武场又加入板胡、二胡、底胡、鼓板、牙子、手锣、堂鼓、、碰铃等。道情中的主奏乐器是三弦,特色乐器是四音、管子、铰铰、简板、渔鼓等,其演奏方法为:

两把三弦为主奏,四音摸滑长弓走。

梅笛过门作显露,管子句尾把腔搂。

梆子始终打节奏,铰铰在弱拍上零碎抖。

渔鼓间着梆子打,介板在空间随意插。

主要价值

清涧道情传承历史悠久,根植于民间,内涵丰富,表现力强,是陕北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发掘、抢救、保护清涧道情,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1、学术价值:清涧道情既不属于我国目前已成形的某一剧种的派生产物,也不属于民歌或民间小调,其丰富的内容和一脉相承的口头传唱渊源,以及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性,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是十分独特的,也是非常稀有的,保护和研发清涧道情,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2、戏剧价值:清涧道情从最初的坐班清唱,到打击乐的不断丰富,到特殊器乐的配入,再到篝火式的民间舞蹈的渐入,到后来的舞台表演规模的成型,将来有望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剧种,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保护和研发清涧道情,对于拓展中国戏剧种类,完善和振兴戏剧市场有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3、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清涧道情,对于推动陕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保护计划

2003年,县政府划拨专款5万元,用于搜集整理清涧传统道情的各种腔调、各种曲牌及传统道情剧的文本整理工作;2004年县政府筹款100万元,修建了以道情剧演出、道情自乐班活动为中心内容的秀延艺术广场。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要把保护和研发清涧道情这一文化产业所需投入的经费(每年不低于3万元)逐年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一、主要保护内容

为保护清涧道情,制定十年保护计划。此计划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制定,清涧县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文体局负责组织实施,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文化厅负责检查督促。保护计划要点如下:

(一)静态保护

1、组织一批有相当文史知识的、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队伍,深入基层各“道情窝子”,通过摄像、录音、文字记录等方式,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搜集工作,把清涧道情的各腔调、各曲牌及代表性唱段唱词原汁原味地集合起来。

2、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音乐本体研究;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本进行出版。

(二)动态保护

1、建立穆家山村、安家畔村、坡家沟村、郝家畔村、马家沟村、学武村6个道情文化生态保护村,并对26名道情老艺人实行重点保护。

2、成立“清涧县道情协会”,制定章程,组建乐队,发现和培养道情演唱人才,组织骨干力量,专门从事清涧道情的研究与开发。

3、委托清涧职业中学开办培训班,专门从事道情演唱艺术的培训,对学员的声乐、器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为道情艺术的发扬光大积蓄后备力量。

4、县文体局联合县广电局、道情协会,定期举办“道情演唱电视大奖赛”,为宣传和展示清涧道情创建平台。

二、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3年,县政府向省文化厅申报“中国道情之乡”,2004年2月获得省厅授牌命名。

2、2004年8月,县政府召开了“振兴清涧道情,树立文化品牌”的专题座谈会,并策划了《振兴清涧道情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县文化局、广电局、宣传部及相关单位要把清涧道情作为特色文化,制定相应措施,全力保护、弘扬。

3、2005年,清涧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政府把发掘、抢救和保护清涧道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三、十年保护目标

在上级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力争强化措施,全面开发,使“清涧道清”这一文化品牌,走出清涧,走向全国,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四、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6年 组建队伍,对传统道情的腔调,曲牌剧目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归档;成立“清涧县道情协会”。

2007年 开办培训班,编写道情演唱艺术教材;建立道情文化生态保护村;举办道情演唱大奖赛。

2008年 开展理论研讨,创作有时代特色的道情剧目。

在这三年里预期达到目标:1、完善搜集整理工作;2、开展道情演唱的普及教学;

2009-2010年 2009年 道情演唱教学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情理论研究上高度,道情剧目创作上档次;组建清涧道情艺术团,利用现代化声光技术包装道情、打造精品、拓展市场。

在这二年里预期达到目标:1、通过道情文化生态村的建立和道情理论的研讨;2、创建知名文化品牌;3、振兴清涧道情,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政府县长为组长的清涧道情保护领导小组。(现已建立)

2、设立以县文体局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清涧传统道情搜集整理小组。(现已建立并开始工作)

杨树强办起免费道情培训中心

3、委托县职业中学代办培训班。(现在正在协调中)

4、成立清涧道情协会,组建文武乐队。(现已成立和组建)

5、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清涧道情文化产业

6、县政府保证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六、建立机制

在实施五年保护计划中,必须坚持四大原则。建立六大保护机制,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保护意识,逐步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1、四项原则:保持传统性,有味道;讲究艺术性,有价值;把握时代性,有前景;注重群众性,有市场。

2、六大保护机制:战略上“定向”,规划时“定项”、班子内“定人”,队伍中“定责”,投资上“定额”。

3、构建老艺人与新生力量紧密衔接,专家学者与广大群众互动互补的队伍建设机制。

4、实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与提高技艺、发展创造相结合的机制。

5、发展由传统道情的保护向道情文化产业迈进,而以产业实体为依托,以打造道情演唱的精品节目为目的的艺术市场营运机制。

七、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本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政府每年拨经费5万,远远不能达到保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