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华,汉,女,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导演。

领导的《曲苑杂坛》栏目组已是“全国十佳摄制组”,多次荣获全国优秀节目一等奖、优秀栏目奖。1995年被评为主任播音员。1998年被评为高级编导。

中文名

汪文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55

星座

金牛座

生肖

籍贯

河北省保定市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省保定市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婚姻状况

已婚(有配偶)

职业

导演

经典语录

不求当面乱鼓掌,只求背后暗点头

主要成就

2003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

家庭成员

公公、婆婆、丈夫、女儿

代表作品

曲苑杂坛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54万次播放06:47曲苑杂坛为何突然停播?与丈夫分居17年,离开央视后汪文华去哪了

汪文华发言

197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担任话剧演员和报幕员。后又考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

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自开播以来可谓“人气颇旺”,那优美动听的琵琶、京韵十足的弹唱及节目中那一个个传统的精彩艺术表演令观众们耳目一新。是什么原因使这个3周才和观众见一次面的栏目如此魅力无穷呢?

演艺经历

汪文华节目照

1982年开始涉足电视,主持地方台每年一度的春节幽默晚会和其他文艺晚会。

1983年,汪文华从武汉军区调到北京空政文工团,担任曲艺演员。[3]

1985年春天,汪文华主播的18集评书《神州打擂》在中央电视台亮相,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部长篇评书走上荧屏。

1991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曲苑杂坛》并任《电视书场》栏目导演。同时,还主持过各类文艺晚会,并连续六年在香港主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大型文艺晚会。

1995年被评为主任播音员,1998年被评为高级编导。

现任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文艺部“曲艺杂技组”组长,《曲苑杂坛》制片人、导演、主持人。

主持特点

汪文华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导演兼主持人。由她创办的《曲苑杂坛》露面机会不多,而收视率在文艺栏目中仍名列前茅,在国际频道所有栏目包括新闻在内的收视率大排行中高居榜首,在海外销售的文艺节目中深受欢迎的,足见在海内外均有广大观众。

曾经走上荧屏的《曲苑杂坛》被观众赞为“大有生气”,揉进MTV手法的弹词开篇、场景极美的琵琶弹唱,传统的艺术精华和现代的表演方式令观众开怀而笑,称奇不已。这些节目之所以叫得响,除了精妙的创意外,还靠了演员们出神入化的表演。多年来,《曲苑杂坛》推出一批又一批“新面孔”,这些“新面孔”很快就被观众认可并为社会吸纳。所谓“灵芝在山,珍珠在海”,汪文华等为寻找新人、新节目遍访各地。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独具艺术的慧眼,给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栏目赋予了时代的动感和青春的活力。

创作

汪文华是出名的大忙人。也难怪,她们这个栏目组加上她才一共3个人,再说,她不但承担《曲苑杂坛》的编导,而且还有天天播出的《电视书场》栏目,当我问她累不累时,她不禁爽朗地笑了:“不累是假,但我喜欢这种累,有时,忙碌也是一种幸福啊!”

军人出身的汪文华果真爽快,话题一聊开便滔滔不绝。1991年底,本来在中纪委干得挺好的汪文华突然想尝试另一种生活,也许是出于对电视的偏爱,她选择了中央电视台,创办《曲苑杂坛》和《电视书场》这两个栏目。由于人手少,从策划、选题、选演员,制作节目再到人物塑造、灯舞服装、上机切换、录制合成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她全都亲自去做,面对新的竞争,她时时感到一种危机。她深知要想把节目做好,节目制作人的素质至关重要,所以,不管平时多忙多累,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学习。

《曲苑杂坛》、《电视书场》迄今她已做了10年。10年的艰辛,10年的风雨,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如今缤纷的节目中,这两个栏目一直占中央台一套的黄金时段,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当我问她其中的奥秘时,她又笑了:“首要原因归结于节目本身独特的创意,另外还有我们栏目组同事共同拼搏所凝成的人格魅力。作节目如同作人,只有以诚换诚,以心换心,节目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

家庭生活

汪文华有一套朴素的人生哲学:生活好了是为了工作,工作好了反过来也是为了生活。正是这种心态,使她的生活既忙碌又充实,既平淡又绚烂。

工作中,她是导演、主持人、制片人;生活中她又是妻子、儿媳、妈妈。丈夫常年在日本工作,10几年来家里家外全是她风雨一肩挑,家,在她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不论多么疲惫,多少心事,多重的情结只要一踏进家门,顷刻便被那浓浓的亲情所融化。她说:“每个女人都是要有家的,只有家庭稳固,走到哪心才会踏实。”汪文华是难得的孝顺媳妇,公婆年事已高,汪文华床前床后细心照顾着,从未与公婆红过脸,为此,她多次被评为“五好儿媳妇”。

谈起女儿,她的语气充满了怜爱。女儿十分懂事,乖巧得令人心疼。有一次她出差在外,女儿在学校不慎将胳膊摔断了,老师把她送到了医院,恰好汪文华晚上乘末班飞机返京,回来后她直奔台里做后期编辑,直到深夜做完节目回家才知女儿摔伤一事,她又匆匆赶到医院,此时女儿的胳膊已打上石膏,正一人在病床上躺着,看到妈妈她既高兴又难为情:“妈妈,对不起,您这么忙,我还给您添这么大的麻烦。”那一刻,汪文华抱住女儿,眼泪不禁汹涌而出。那些日子,她白天作节目晚上陪床,累得简直脱了形。说真的,汪文华也渴望有一个避风港,有一个厚实的肩膀分担重负,早在1994年日本政府就批准了她和女儿留居日本的签证,但她舍不得《曲苑杂坛》和她的同事们而最终留在国内。正因为对电视的这一份热爱,使她在全国大赛中荣获“金话筒奖”,在十佳制片人中被评为“全国十佳制片人”,还被广电总局、中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又被文艺界评为“德艺双馨”代表……

听汪文华讲话,你会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情随她的话语而上下波动,这,也许就是她所讲的人格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