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果,中药名,生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为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种子。具有和胃消食,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翻胃吐食,虫积腹痛,疝痛,小儿烂头疡。

中文名

凤眼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锦葵目

梧桐科

苹婆属

苹婆

分布区域

中国南部和苏门答腊

采收时间

果实成熟时采收

二名法

Sterculia nobililis

拉丁学名

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enat

形态特征

乔木,树皮褐黑色,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叶薄革质,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浑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3.5厘米,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长达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长约10毫米,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顶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

蓇葖果鲜红色,厚革质,矩圆状卵形,长约5厘米,宽约2-3厘米,顶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个;种子椭圆形或矩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厘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1]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1]

分布范围

产广东、广西的南部、福建东南部、云南南部和台湾。广州附近和珠江三角洲多有栽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多为人工栽培。

繁殖方法

苹婆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高压繁殖、根蘖繁殖和播种育苗法。

扦插繁殖

苹婆的枝条生根容易,多用扦插繁殖,半木质化枝条、木质化枝条甚至老枝均可扦插成活。一般选用2~3a木质化枝条,插条剪成约15cm,春秋两季扦插于苗床。

为了提高成活率,也可作生根激素处理,扦插入土约3cm。只要保持好空气及土壤的湿度,1个月左右即可发根。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当瞢荚果成熟开裂时,及时取出种子,即采即播,避免暴晒脱水。沙床湿度不 能太湿,沙的湿度以手抓成团,指缝无水滴为宜。播种前沙床和种子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灭菌处理,用点播法播种。播种后注意要遮荫保湿,7d后可出芽,第二年春植株可达20~40cm,3~4月便可移栽。

栽培技术

播种

当凤眼果果成熟开裂时,即可带果采下,剥出种子,不宜在日光下曝晒,不能脱水,应即采即播,沙床不宜太湿,以免影响发芽率。种子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灭菌灵等进行杀菌处理,用条点播法播种,1个星期即发芽。在种子刚发芽的萌动期即移入营养袋,可提高移植成活率,减少管理工作。

扦插

因凤眼果的枝条生根容易,因此,繁殖多采用扦插法,简单易操作,且生长迅速。可于春、秋两季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或二、三年生的本质化枝条,甚至老枝均可扦插成活。扦插枝条剪成长约1.2~1.5米,扦插入土约0.3米;在材料较少的情况下,也可剪成20~30厘米,只要保持好空气及土壤的湿度,约1个月即可发根。[2]

根蘖苗

凤眼果根系较发达,再生力较强,常露于地面部分的根系,可萌生根蘖苗,挖取定植,也很简便。

定植

以春季为宜,株行距为4米×5米较适宜,亩植33株。挖穴大小为80厘米×80厘米×60厘米。以有机质肥料为主,结合少量化肥,施下基肥,以促进苗株早生快发,早投产。[2]

施肥

幼龄树一般年施肥4~6次,每2~3个月一次,有机肥或化肥均可。成年结果树需要较多营养,为防止树势衰弱,年施肥2次以上。即在冬末春初施一次,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用20~30千克有机质粪肥。第2次于8~9月采果后施一次果后肥。以化肥为主,每株施用0.5~1千克,散施于植物根圈内。

花期管理

依据其生长习性,凤眼果树耐涝不耐旱,在花期和幼果期要求有适当的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俗称“晴天芒果,落雨凤眼果”。因此,在开花期间,若遇到干旱天气,应给树冠喷洒水分。增加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和着果。[2]

修枝整形

若树势生长旺盛而开花结果少,必须适当修枝整形,以利于树冠内部通风透光,即可减少木虱以及由其引发的烟煤病,也有利于开花和着果。即在采果后疏剪去部分蜜生枝、弱枝和病枯枝。对于树顶主干枝条也应加以控制。也可在夏、秋季刻伤枝干,促成春季开花。

采收

定植后3~4年结果,15年达盛果期,产量趋于稳定,30龄生株产果实125千克。正造果3~5月开花,7~9月果熟,次造果8~10月开花,12月中开始果熟。采收时宜用带铁钩的竹竿,将挂于树枝上暗红色的果荚钩落地面,收集、晒干。[2]

注意事项

日照:

凤眼果对日照非常敏感,因此应格外注意,特别是在其种粒采集进入播种期阶段。不能让种粒接触到阳光,不然会造成种粒流失水分,影响种粒出芽的几率,在播种时应实行遮阴处理。而凤眼果后期阶段的发育对日照的依赖性很大,需要有足够的日照,这样才可以增强其产量,并且结出的果实口感很好。

密度:

为了维持田园的透光和通风能力,在种植时需要确定好栽培的密度。在栽培条件达标的情况下,每亩可以栽培33棵,一般为行间距为5m、株距大约4m。同时为了保持株体间的密度,在凤眼果发育过程中,还应科学的实行修剪枝叶,不但要疏掉弱枝、密枝、枯枝、病枝,而且对树干上部的主枝也应实行控制。

湿度:

凤眼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座果期以及花期阶段。在发育过程中,应要做勤灌水,维持空气湿度以及土地湿度。在夏天凤眼果树对水分的吸收性较强,因此要早晚实行浇灌,特别是在干旱气候,尽量对全株树冠都实行浇灌,这样可以增进其结果开花。

营养:

凤眼果的幼树发育时期,在施肥时应遵循勤施薄肥的原则实行,每年最少施肥4-6次,基本60-90天施肥一次。而幼树生长肥其实没有太大的限制,可以施用农家肥、化肥以及有机肥等。等结果以后,每年差不多施肥3次即可,分别为花期阶段的促果肥、采果后的养护肥以及冬天的基肥。一般基肥主要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而促果肥要以磷钾肥为主,则养护肥可以施用复合肥或堆肥。[2]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维生素含量高

凤眼果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含量都比较出色,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既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能消除炎症,特别是维生素a被人体吸收以后,能保护眼睛,预防视力下降,而维生素c被人体吸收以后,则能保护胃黏膜,和呼吸道黏膜,能减少胃炎和呼吸道炎症发生。[1]

温胃杀虫

凤眼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它还含有大量药用成分,能消除人体胃部的炎症,也能驱除胃寒,能减少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发生,除此以外,它还有明显的驱虫作用,平时出现寄生虫病时,可以多吃一些凤眼果,就能把身体内的寄生虫消灭,并让它们排出体外,因精虫引起的腹痛也能很快减轻。

药用价值

凤眼果不单营养价值出色,它的药用价值也特别高,它入药以后能消炎止痛,平时出现跌打肿痛或者骨折以及外伤出血时,都可以直接用凤眼果进行治疗,治疗时需要把新鲜的凤眼果盐成泥状,然后直接外敷在患处。另外痔疮和关节炎以及中耳炎时,也能用凤眼果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适量凤眼果加清水煎至以后服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