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口旋螺(学名:Peristernia nassatula),是新腹足目旋螺科Peristernia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礁岩地区。

中文名

紫口旋螺

新腹足目

动物界

旋螺科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拉丁学名

Peristernia nassatula

名称类别

紫口旋螺

【物种名称】紫口旋螺

【拉丁学名】Peristernia nassatula

【命名者】 Lamarck, 1822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旋螺科

外形特征

贝壳中大  型,坚固,前水管沟长。壳表有后的轴肋和螺旋雕刻,通常有柔软光滑的壳皮覆盖。壳口卵形。外唇没有增厚,在内壁有螺旋纹。口盖叶状,核在下

紫口旋螺

方。软体部位红色。齿舌的中央齿狭窄有3齿尖。侧齿宽有许多栉状齿尖。肉食性。壳略呈菱形,体层略膨胀。壳上密布螺纹,各体层有膨胀粗纵肋,略呈棘状突,肋间为褐色。壳口为淡紫色。轴唇具皱摺。口盖角质,深褐色,具螺纹,核於下方与壳口约等大。

分布范围

海南,西沙,南沙,印尼,台湾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东沙岛,南沙太平岛,花莲石梯坪,兰屿,花东海岸,屏东县东港,屏东县恒春半岛半岛,大树房,台湾东北角,宜兰县苏澳

习性环境

肉食性。栖息于潮间带礁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