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菊是葡萄牙的第二国花(第一国花是薰衣草),别名为石竹、绣竹,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石菊茎光滑多枝,叶对生,花朵单生,有粉红、紫红、白或复色等品种,花期在每年5月至10月。石菊象征着纯洁的爱,也象征着富有才能,大胆的自信和勇气。

中文名

石菊

被子植物门

木兰纲

菊目

植物界

菊科

菊属

植物简介

石菊花的形成

石菊又被称为石菊花

石菊

石菊

石菊花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浏阳民间盛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在 很久以前,浏阳河畔有一秀才,酷爱菊花,经常赏菊吟诗,并把最喜爱的女儿取名“菊花”。“菊花”与书童“菊石”相爱,封建思想严重的秀才百般阻挠,菊花与菊石宁死不屈,在重阳节的夜晚,手挽手投入碧波潭中,从此,潭中的岩石上绽开出一朵朵洁白晶莹的菊花。这个故事毕竟是古代人们对石菊花成因认识的一个神话,并不是科学。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如何来认识它呢?现代科学界认为,早在两亿多年以前,,浏阳永和一带是一片浅海,几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自然界逐渐形成以硅质燧石结核,青石放射性集体,以后又被方解石即碳酸钙置换填充,形成了白色方解石组成菊花瓣的石菊花。还有人认为,石菊花是一种古生物化石。石菊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待科学界进一步探究。

石菊花花形多种多样,有蟹爪菊、绣球菊、竹叶菊、蒲叶菊、金钱菊等;有单瓣重瓣,全开、半吐之分;花有大小之别,大的直径60公分以上,小的仅2公分。好花形体完整,形态美而多变,花色洁白晶莹,质地坚硬细腻,花瓣能表现阴阳向背,疏密有致。雕琢艺人利用菊花石的这些特点,采用镶空、浮雕、圆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精工雕琢,理出花瓣,添枝加叶,浮雕成丛丛菊花。或精巧构思,立体造型,将人物进入这一独特的工艺品,赋予天然石材以生命,使之成为一件件艺术珍品。

据传,浏阳菊花石发掘于清代乾隆年间。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便取回家中供奉厅堂,或者陈设于书案。后经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使之成为砚台、笔筒、花瓣之类工艺品。千百年来,世代遗传的石雕工艺巧夺天工,随形遐想,着意于心,一件件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艺术珍品在他们手中诞生,于是石菊花便成了贡品,被历代朝廷、宫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据《浏阳县志》史载,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的绝创“映雪”花瓶,“梅、兰、竹、菊”屏风参展,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想开花”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195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尊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北京人民大会堂,供各族人民观赏。1997年、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港,澳门回归,浏阳人民特意创作了两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分别献给了香港、澳门政府。

中国人素来喜爱菊花。唐代元稹赞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晋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芳千古;南宋陆游“收菊作枕”;清代蒲松龄因自称“我昔爱菊成菊癖,传种不惮求千里”而被誉为爱菊之居;吴砚耕数年沉溺于栽名菊之瘦西湖,暮鼓晨钟,与菊为邻,为友,为师,画菊300多种。

石菊花,一个神奇的名字,一朵神奇的花骨,一片神奇的灵石,携鸟兽草木之灵,挟自然万物之奇,沛然独美。令喜爱菊花的国人,更钟情于这融自然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石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