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读音dú lì zì zhǔ ,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依赖别人。[3]

中文名

独立自主

外文名

unenthralled and self-centered

拼音

dú lì zì zhǔ

出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释义

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

例句

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用法

褒义,谓语

结构

联合式

近义词

独当一面 自力更生 自立门户 自食其力

词语释义

成语:独立自主

拼音:dú lì zì zhǔ

释义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4]

出处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4]

典故

独立起来,自己做主,不依外力。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4]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立门户、独当一面[5]

反义词

仰人鼻息、身不由己、寄人篱下、依草附木、不由自主、受制于人、三从四德[5]

用法搭配

例句

我们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6]

灯谜:一往无前

英文翻译

unenthralled、self-centere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主要概念

毛泽东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图1)

独立自主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独立自主的理论依据:“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毛泽东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全部活动中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词语由来

形成

毛泽东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图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逐步形成的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始终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实际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了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论”的束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了教条主义者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盲目执行上级指示,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些观点的提出,标志着独立自主原则的初步形成。

发展

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参加的日内瓦会议

1935年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共产国际代表在军事上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独立自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共产国际控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和领导组成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斗争的反复考验,随着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终于摆脱了幼年的稚气,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了。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过去多灾多难、屡遭挫折的被动局面,走上了胜利发展的坦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表明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从某种教条出发,照搬共产国际决议和指示了,而是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总结经验,独立自主地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中国革命问题。1942年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打破教条主义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公式化、神圣化的斗争,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左”倾错误思想和右的干扰,走上了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好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次运动实际上是纠正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错误,整共产国际通过王明等人刮来的教条主义之风,谋求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自身建设的又一范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讲到对外关系时强调,要坚持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这就是说独立自主是中国政府对外交往中的一项基本国策。至于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则提出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干涉别国党内事务的原则。探索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中国曾经照搬过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发现了这一模式的弊端,经过实际调查,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开始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1958年6月17日,毛泽东在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所做的批示中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和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主义,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科学涵义

周恩来与印度总理赫鲁共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原则的

科学涵义

就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走什么样的道路,关系到这个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成败,而

适合本国情况和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和决定,不能由别国的政党和领导人来代替。

由于各个国家情况不同,历史的文化背景不同,在探索国家解放的途径上,这个国家能办到的,另一个国家就不一定能行得通。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从而才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保证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不但要由人民选择自己的道路,而且还要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去进行。中国共产党从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一贯强调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依靠中国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因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不加分析的拿来主义,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照搬外国经验;其二是关门主义,把独立自主理解为闭关自守、自给自足、关起门来搞建设,这实际上是对独立自主的曲解。[1]

基本内容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独立自主:一是独立,不依附与任何国家和集团;二是自主,自己的事情和国际事务,自己做主,作出正确的判断。独立自主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立足本国实际;走适合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必须结合自己的特点来探索和选择适当的道路,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经验。在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经有过把共产国际指示、苏联经验神圣化、教条化的倾向,并招致了巨大的挫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又开辟了与苏联等国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践的经验表明,是否从本国实际出发去寻找革命或建设的道路,最关系和决定着革命和建设的成败。

2、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源泉上,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民主革命时期,尽管条件艰险恶劣,由于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地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走过了农村根据地的艰难时期,最终迎来了胜利,新中国诞生后,也因为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封建锁、禁运、孤立所形成的种种困难,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可靠途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和拒绝外援,而可以相互结合和统一,关键是必须分清主次轻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要把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成功的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只是辅助性方式和手段。

词义灵魂

意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依据这一基本原理,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就要从客观事实出发,从本国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用这个观点观察和处理革命和建设问题,就不仅要注意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要着重研究各国自身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从中找出与其相适应的解决办法,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和用。因而,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从自身寻找动力,立足于自力更生。历史唯物论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主要以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从事革命和建设活动。毛泽东正是把以上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独立自主的光辉思想,并且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作用

只有坚持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效地解决本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引导无产阶级事业走向胜利。所以,独立自主的问题,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不是权宜之计。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无疑是重要的,“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然而,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之所以有力量,首先在于各国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斗争,这是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力量源泉和实际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强调指出,无产阶级事业是国际性的,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援。但是完成这个事业,首先要求各国无产阶级立足本国,把本国的事情办好。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才能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才能有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存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要求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独立自主地探索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而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否则,脱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思想僵化,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只能把革命和建设引向歧途,导致失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正是毛泽东及其他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精神,创造性地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实际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独立自主的原则,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

一方面,一定时期党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都是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而提出来的,都是独立自主地探索和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的结果;另一方面,党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的立足点都是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民主革命时期,在党的各方面工作中,都强调独立自主的原则。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统一战线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在军事、经济、政权建设等问题上,都把独立自主作为立足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顾帝国主义的封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终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则,对于这些原则的应用,每个国家要因地、因时而异。由于各个国家具体的历史条件不相同,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的方式也就不同。寻求解放的革命道路也就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革命,离不开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互相支援、互相帮助。但最根本的要靠本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苦心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奋斗。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外国经验神圣化,而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有条件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状况,最能直接体验实践经验,从而最有可能找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毛泽东说:“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整个地说来,是由中国人认识的,不是由共产国际管中国问题的同志们认识的。共产国际的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不很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民族,中国革命。对于中国这个客观世界,我们自己在很长时间内都认识不清楚,何况外国同志呢?”总之,中国的事情要由中国人自己按中国情况来办。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内多次出现“左”倾和右倾错误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没能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而是受外国党的操纵和干预,照抄照搬别国的理论和经验,结果给党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几乎葬送中国革命的前程。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就要实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革命时期如此,建设时期更是如此。争取外援,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坚持独立自主的实力。单纯依靠外援,不仅象中国这样的大国不行,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立足点应该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既然主要是靠自己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而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又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那么就只有靠艰苦奋斗。事实上,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从来不可能唾手可得,必然要靠艰苦的奋斗。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是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根本保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时必须尊重别国党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尊重别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霸权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独立自主地享有内政、外交的权益;独立自主的同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