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第一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划分;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一战区所辖范围为河北北部及山东北部,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一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中文名

抗日战争第一战区

时间

1937年8月

地点

北平

抗争对象
大调整时间

1938年、1939年、1944年和1945年

历任司令

蒋介石、刘峙、程潜、卫立煌、蒋鼎文、胡宗南

第一次划分

自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政府主要进行了二次大规模的战区划分。

第一次是在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了最高国防会议,制定了抗日战略,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区划分。根据抗日以“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的作战指导方针,抗战最高统帅部军事委员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程潜为参谋总长,将南北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

第一战区以冀省和鲁北为作战区域,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刘峙副之,辖宋哲元、刘峙、卫立煌3个集团军  ;

第一战区(辖区:平汉、津浦两铁路线,共26个师又6个旅。)

司令长官,蒋介石(兼);

副司令长官,刘峙;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

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  。

1937年9月中旬,战区司令长官改由刘峙继任。下辖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团军,旋出师阻击沿平汉、津浦路南下的日军,并侧击南口之敌  。

中国战区的首次划分是于1937年8月;在日军迅速占领北平与天津,且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与日谋和落空之后。1937年第一战区的划分是以河北山东两省尚未被日军占领区域为主要战区范围。第一战区总司令本为委员长蒋介石身兼,之后不久,蒋介石因全心投入淞沪会战,将第一战区总司令交由刘峙担任    。

第二次划分

1938年,增援日军迅速于华北取得优势,并在占领上海后,切断中国军队之华北运输线。为此,同年1月发表的1938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当中,将第一战区的区域略作更动,变成 以北平至武汉的连接线为主,也就是平汉铁路沿线带状扩张区域。而所辖军队以商震率领的第20集团军与宋哲元带领的第1集团军;共25个步兵师,2步兵旅,2骑兵师为构成部队,以整编师8000人计算,人数超过20万人。

1938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第一战区部分

司令长官:程潜

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兼)

骑兵第14旅张占魁

第1集团军宋哲元

第53军万福麟

第77军冯治安

第181师石友三

第17师赵寿山

骑兵第3军郑大章

第68军刘汝明(直属)

第92军李仙洲(直属)

第106师沈克(直属)

第118师张砚田(直属)

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

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

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

第三次划分

卫立煌

自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至1945年初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只作过一次大规模的战区划分变动,其间进行过若干次调整。

这次战区划分于1939年初完成。这是由于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其战线过长,兵力日益分散,便把“确保占领区”作为主要战略目标,并将进攻重点转向了敌后战场。同时,由于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蒋介石于1938年至1939年先后在长沙、南岳、西安等地召开军事会议,检讨了第一期作战的得失,制定了第二期作战的战略指导方针。方针指出:“国军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后方为前方,迫敌局限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制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调部队轮流整训,准备总反攻。”根据这一方针,军委会以蒋介石为委员长,何应钦为参谋总长,以陕、甘、青、川、湘、桂、黔、滇、康等省为抗战基地,重新划分了战区并任命了司令长官: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辖皖、豫各一部 

作战地区:河南及安徽一部份

第2集团军:孙连仲

第40军庞炳勋(战区直辖)

第3集团军孙桐萱

第76军李铁军(战区直辖)

兵力:12步兵师、1步兵旅、1骑兵师、1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第四次划分

胡宗南

司令长官:胡宗南

作战地区:陕西南部

第31集团军王仲廉

第4集团军孙蔚如

商南指挥所主任郭寄峤

豫省警备总司令刘茂恩

第34集团军李文

第37集团军丁德隆

第38集团军童钊

直属特种部队

1944年国民政府着手准备战略反攻前,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调整了一次战斗序列,以及第六、七战区恢复建制和增设昆明行营、苏鲁皖豫边区总司令部、重庆卫戍司令部外,战区还有以下变化:

第一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调换。第一战区卫立煌调任远征军第一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于1942年继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第五次划分

1944年5月25日洛阳失守后,淦关告急,国民政府将陕西划入第一战区,陈诚、胡宗南分别任第一战区正副司令长官,辖39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及其它特种部队  。

司令长官:陈诚

副司令长官:胡宗南

作战地区:陕西南部

第31集团军王仲廉

第4集团军孙蔚如

商南指挥所主任郭寄峤

豫省警备总司令刘茂恩

第34集团军李文

第37集团军丁德隆

第38集团军童钊

直属特种部队

第六次划分

1945年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利,其败局已定。日军在中国战场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战役上的胜利无法改变其战略上的失败。同时,为接受美援,配合盟军对敌展开攻势,国民政府决定重新划分战区,准备战略反攻。

这次战区划分始于1944年冬在昆明成立的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军委会参谋长何应钦兼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及整训西南各战区诸部队,并将兵力缩编为四个方面军及昆明防守司令部。卢汉、张发奎、汤恩伯、王耀武依次任四个方面军的总司令,云南、粤桂边界、黔、湘西分别为其作战地区。此外,陆军总司令部还有直属部队6个军。

1945年4月,为了进一步适应对日反攻作战的需要,最高统帅部调整了战区的划分,并公布了三大行辕、十大战区及六个绥靖区的战斗序列:军委会委员长赣州行辕主任为顾祝同(辖第三、七、九战区),汉中行辕主任为李宗仁(辖第一、五、十战区及冀察战区),昆明行辕主任为龙云(辖23师等)。

十大战区的司令长官是: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代),辖陕甘宁及豫西,计6个集团军  ;(又称:第一战区的辖区为豫西、豫北和陕南、陇东部分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