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中心,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安徽凤阳所营建的一座都城,由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并主持全部工程的设计工作。

明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明中都占地总面积为382.30公顷,其宫城比北京故宫大12万平方米。明中都的建设按照《考工记》设计,具有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布局特点,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全城。朱元璋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时,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明中都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文名

明中都

外文名

Ming, middle all

地址

安徽省凤阳县

占地面积

50多平方公里

定都朝代

明初陪都

城门数量

17门

都城周长

30公里

营建时间

六年

中都兴衰

1368年明朝建立,同年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对南京、关中、洛阳、开封、北平,建都利弊分析,明太祖认为南京离中原太远,难于控制;中原又民生凋弊,物力和人力均依靠江南。于是在洪武二年九月下诏选择在濠州(今凤阳)西二十里山南陂上建中都中立府,“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中都的营建工程由李善长主持,洪武三年动土启造,开始营建皇城。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墙和基础基本建成,中都外城也已筑成。洪武八年由于中都营建工程浩大,工匠发起斗争,并发现有工匠在凤阳宫殿下诅咒,朱元璋将工匠杀的仅存千余人。明太祖在当年四月以“劳费”为由放弃了建都凤阳的计划。不再新建中都的其他建筑,未完成的工程还在继续。此后从洪武八年十月改建中都城附属建筑和修建皇陵,洪武二十六年修筑中都外城城门,至三十年中都营建工作完工。明太祖停建中都后,中都未用作京师,被定为明朝陪都,皇子宗室经常在凤阳历练、练兵,居住在中都城,后由于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距凤阳遥远,不再像洪武年间那样,常有皇子到中都生活居住,宫殿逐渐荒废。

历史沿革

明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明中都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并参考《宫室图》规划建设,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在凤阳营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

洪武二年,诏建中都宫阙。

洪武三年,建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洪武四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太庙。

洪武五年,建百万仓。

同年六月,置兵马司指挥司分司于中都。

同年七月,立钦天监、观星台于独山。

同年十一月,诏建公侯第宅于中都,共六公二十七侯,六公:韩、魏、郑、曹、卫、宋;二十七侯:长兴、南雄、德庆、南安、营阳、蕲春、延安、江夏、济宁、淮安、临江、六安、吉安、荥阳、平凉、靖海、永嘉、颍川、豫章、东平、宜春、宣宁、河南、汝南、巩昌。

洪武六年三月,建军士营房。凡二十一卫军士营房,三万九千八百五十间。

同年三月建皇城城墙

同年,立功臣庙,历代帝王庙,中都城隍庙。

洪武七年筑中都外城墙。

同年建会同馆

洪武八年,建中都国子学

四月罢建罢作中都役,但未完工的工程仍在继续。其后,鼓楼、钟楼建成。

同年十月筑皇陵城。

洪武十一年,改建皇陵,建十王四妃坟。

洪武十六年建龙兴寺。

洪武二十六年,建中都外城中都城外城郭的洪武门、朝阳门、涂山门、北左甲第门,四座城门,十八水关。

洪武三十年,建南左甲第门,前右甲第门、长春门、独山门、朝阳门、后右甲第门。

景泰五年(1454年)修缮外城墙,景泰年间开始修建凤阳高墙(皇家监狱

乾隆二十年因建设凤阳府城拆除禁垣,凤阳县治由山后街迁至皇城。

1961年,明中都遗址被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期间皇城被拆除三分之二,宫殿、坛庙遗址被拆,这些原因致使明中都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至20世纪70年代,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0月,国家有关领导对修复“明中都遗址公园”进行了审批。

2004年,国家文物局又将方丘、圜丘、观星台、涂山门四处附属建筑遗址并入明中都皇故城和皇陵石刻国保单位中。

2012年11月17日,明中都皇城城墙与南京城墙等8处古城墙被国家文物局联合“打包”为“中国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踏上了“申遗”之路。

201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17年12月2日,明中都皇故城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物局正式授牌。

明中都

建筑格局

中都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云霁街为副轴线贯通东西。中轴线长十三里,由正南洪武门前凤阳桥起,穿洪武门进入中都城,经洪武街、大明门、承天门入禁垣,再经外金水桥(外五龙桥)、午门入皇城,进奉天门至奉天殿。奉天殿是中轴线中心。再往北,经玄武门出皇城,经禁苑,越凤凰山顶至北安门,出禁垣,下凤凰山,迳北直指中都城正北玄武门,主控南北。副轴线云霁街东起鼓楼,西至钟楼,长六里,东为中都城隍庙、金水桥、国子监、鼓楼;西为功臣庙、金水桥、历代帝王庙、钟楼,东西对称。

洪武 三年(1370年)在午门前建中央官署,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洪武四年(1371年)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诸坛和太庙。圜丘,方丘南北对称;日、月二坛东西对称。[鼓楼、钟楼建于宫城东西两侧,正对南左甲第和前右甲第二门,北通后右甲第及北左甲第二门,高大雄伟。

中都以万岁、凤凰、月华三山东西相连,长达十里。山顶建园林及庙宇,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种树木,茂密如荫。

外城

第一道城为中都城外城,周长60里余,呈东西扁长的长方形,西南隅为将凤凰嘴山包入城中,还修建了一个凸角。共开辟城门九座,水关十八座。中都开九门:南面正中为洪武门,左为南左甲第门,右为前右甲第门。东城墙自北向南为长春门、独山门、朝阳门。西城墙开一门,涂山门。北城墙自东向西为北左甲第门、后右甲第门。

禁垣

第二道城为禁垣,周长19里,开四门:南为承天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承天门北距午门435米,南距洪武门1185米。门内向北约200米为外金水桥。

皇城

第三道城为皇城,周长7里,开四门: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位西华门,北为玄武门。

坛庙

太庙:午门东侧

社稷坛;午门西侧

历代帝王庙:位于云霁街,皇城西。

开国功臣庙:位于云霁街,皇城西,历代帝王庙东侧。

中都城隍庙:位于云霁街,皇城东。

天坛(圆丘):洪武门东侧。

地坛(方丘):后右甲第门东侧。

官署

兵马指挥司:位于城北,洪武五年建,洪武十三年凤阳县治迁于此。

中都留守司:位于城西,原为行大都督府,统辖留守中都的八卫、一千户所。清康熙年间卫所并入州县,仅留凤阳、凤中、凤左右、长淮四卫。雍正四年凤阳右卫并入凤阳中卫,乾隆十五年凤阳中卫并入凤阳卫。

中都国子监:位于皇城西门桥北侧,洪武八年设置,洪武十五年改为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撤,师生并入京师(南京)国子监,旧址改为凤阳府学,崇祯四年毁。1952年改为安徽省第四监狱,1975年改为凤阳县委党校。

中都百万仓:洪武五年建,洪武十一年改为广储仓,后撤废。中都演武厅:又称校场,建于洪武十四年,广四里,为中都八卫所官兵操练之所。清末废除。

高墙

凤阳高墙位于禁垣东侧,用于禁锢明朝宗室罪犯。分为东高墙(9宅)、中高墙(13宅)、西高墙(19宅)、四高墙(7宅)、五高墙(10宅)五处。“崇垣深渠,门楼敌台,不减郡县城郭规制,且在宫阙左掖,五墙不时修葺”。高墙门禁甚严,并专设“高墙军”警卫看管。

街道

中都在洪武五年确定基址时,初步规划街二、坊十六。天顺、成化年间修《中都志》时,记载街道24条、坊104个。至万历末年修纂《凤阳新书》时,主要街道共二十八条,皆纵横排列对称,坊减为94个。洪武街:自洪武门至大明门。玄武街:自外城玄武门向南。左辅街:自南左甲第门经鼓楼至九华山。右辅街:自前右甲第门经钟楼至马鞍山。东城街:在左辅街之东。西城街:在右辅街之西。左甲第街:起自九华山,为左辅街延长线。右甲第街:起自马鞍山,为右辅街延长线。云霁街:大明门前东西横街,连接鼓楼和钟楼。父道街:云霁街鼓楼以东延长线。子顺街:云霁街钟楼以西延长线。顺城街:洪武门里侧东西横街。子民街:外城玄武门里侧东西横街。泰安街:顺城街北横街。东华街:东华门外横街。西华街:西华门外横街。朝阳街:朝阳门(后改独山门)内东西向干道。涂山街:涂山门内东西向干道。长春街:长春门内东西向干道。台衔街、志士街、工艺街、淮南街、光天街、化日街、刚毅街、清淮街、永福街等:具体位置不详。

里坊

《中都志》所记104坊:

泰和、里仁、顺城、辅德、善庆、崇德、中和、安静、阜民、居仁、新民、平、安泰、顺化、仁英、咸亨、通顺、永庆、丰乐、英灵、感应、明伦、广惠、怀德、务本、节受、武定、文治、仁爱、克勤、治安、长乐、懋功、世德、广和、寿宁、嘉惠、长安、尚贤、显英、安定、景福、惠吉、凤凰、云从、仁寿、利贞、会同、允安、宣化、俊□、五福、人和、鼎新、养贤、思善、日新、孝友、德润、宣文、利用、正德、化成、施仁、来远、居仁、信、遵教、同仁、志道、永安、明德、大安、安济、美化、志善、崇庆、承宣、平政、厚俗、春辉、昼锦、立教、迎思、守礼、声教、福延、志德、仁智、安业、会通、大有、永济、宝善、惠政、敬信、育德、允中、积善、从善、钦崇、德厚、恭让、淮阳。

明中都

其他附属设施

街道

中都在洪武五年确定基址时,城内已有“街二”、“坊十六”。

随着明中都工程的不断进展,街坊修建越来越多。据成化年间成书的《中都志》记载,当时共有街道24条:

“洪武街 玄武街 左辅街 右辅(弼)街 左甲第街

东城街 西城街 顺城街 安泰街 云济街

台 衔 父道街 子顺街 志士街 长春街

东华街 西华街 光天街 刚毅街 淮清街

工艺街 子民街 淮南街 永福街”

至天启初年修纂《凤阳新书》时,记载街道有28条,皆纵横排列对称。其中《凤阳新书》所载为《中都志》所未有的街名有:朝朝(阳)、涂山、右甲第、化日、泰安、清淮6条;而《中都志》所载为《凤阳新书》所未有的街名有:安泰、淮清2条。很有可能安泰街即是泰安街,淮清街即是清淮街。

里坊

《中都志》所记104坊:“

泰和坊、里仁坊、顺城坊、辅德坊、善庆坊、崇德坊、中和坊、安静坊、阜民坊、居仁坊、

新民坊、惇平坊、安泰坊、顺化坊、仁英坊、咸亨坊、通顺坊、永庆坊、丰乐坊、英灵坊、

感应坊、明伦坊、广惠坊、怀德坊、务本坊、节受坊、武定坊、文治坊、仁爱坊、克勤坊、

治安坊、长乐坊、懋功坊、世德坊、广和坊、寿宁坊、嘉惠坊、长安坊、尚贤坊、显英坊、

安定坊、景福坊、惠吉坊、凤凰坊、云从坊、仁寿坊、利贞坊、会同坊、允安坊、宣化坊、

俊义坊、五福坊、人和坊、鼎新坊、养贤坊、思善坊、日新坊、孝友坊、德润坊、宣文坊、

利用坊、正德坊、化成坊、施仁坊、来远坊、居仁坊、惇信坊、遵教坊、同仁坊、志道坊、

永安坊、明德坊、大安坊、安济坊、美化坊、志善坊、崇庆坊、承宣坊、平政坊、厚俗坊、

春辉坊、昼锦坊、立教坊、迎思坊、守礼坊、声教坊、福延坊、志德坊、仁智坊、安业坊、

会通坊、大有坊、永济坊、宝善坊、惠政坊、敬信坊、育德坊、允中坊、积善坊、从善坊、

钦崇坊、德厚坊、恭让坊、淮阳坊。”

高墙

凤阳高墙位于禁垣东侧,用于禁锢明朝宗室罪犯。《凤阳新书》载高墙共5处,内有58宅,分为东高墙(9宅)、中高墙(13宅)、西高墙(19宅)、四高墙(7宅)、五高墙(10宅)五处。“凤阳五处高墙,崇垣深渠,门楼敌台,不减郡县城郭规制,且在宫阙左掖。五墙不时修浚,······”。高墙门禁甚严,并专设“高墙军”警卫看管。

残毁现状

1.外城:中都外城,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都仍“九门高峙,周围基址宛然”乾隆二十年拆九门和包砖城墙修建凤阳府城,中都城遂沦为废墟。

2.禁垣: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拆除禁垣墙体,取砖修筑凤阳府城。现禁垣城墙仅北垣保存有墙基断面和凸出地面的残迹,其他各段城墙多为道路或房屋所占。承天门现存土台中部为大道所切割,俗称“双古堆”,东古堆上植柿树,残高2.3米,西古堆被剥成平缓土丘,残高1.5米。东安门遗址原为长方形土堆,1974年取土夷平。西安门,1974年3月为挖掘水沟而平毁,原址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的松木桩,直径10至20厘米不等,有些上面带有墨书,“吕中所赵景玉”、“百户陈王”等等,但都被农民做成家具、农具,无一存留。北安门位于凤凰山主峰之阴,门址宽120米,布满黄绿色琉璃瓦和砖砾。

3.皇城:1966年初,驻凤阳“四清”工作组发动凤阳居民拆除皇城城墙,取砖修井筑坝。1968年凤阳县成立拆城领导小组,开始大规模拆城卖砖。至1970年,已拆除皇城东城墙全段、北城墙全段、午门两翼及南城墙东段,仅存午门、西华门两个城门的台基,和1100米的城墙。

4.宫殿: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将中都一部分宫殿拆除,用于修建龙兴寺。天顺三年(1459年)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处建筑500余间,用于重建龙兴寺。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攻陷凤阳,焚皇陵。

奉天门遗址南距午门约205米,1971年扒拆,现仅存一土丘。

奉天殿遗址南距奉天门约255米,台基呈十字形,东西宽76米,南北长101米。清康熙二十五年在台基上建凤阳县学,1950年拆毁。

文华殿遗址位于奉天门东,文华殿桥后,原有20多块石柱础,70年代损毁,现辟为农田。

武英殿遗址位于奉天门西,与文华殿对称。遗址现为农田,地面遍布琉璃瓦屑,有石柱础遗存。

后宫遗址位于皇城北部正中,地面上散布琉璃瓦残片,尚存夯土层和水井遗迹。东宫遗址位于文华殿北,建筑格局、名称未详,明中都考察报告称为“后宫东宫遗址”,经勘探发现墙基、石础和大量琉璃瓦残件。

后宫西宫遗址位于武英殿北,考古发掘时发现成排竖码的大黄琉璃瓦,推测为建筑备料。

内金水河自皇城西北隅入城,距西墙35米直线南下,经西华门桥折向东,过武英殿桥、奉天门西桥、内金水桥、奉天门东桥、文华殿桥、东华门桥,向南经皇城西南的出水涵洞流入护城河。出水涵洞内西侧原尚存约100米长的石砌泊岸,1970年扒拆。内金水桥形制类似南北京故宫,为五座石桥,其中对着左右掖门的两座于日伪时代扒拆,中央正对午门三门的三座石桥于1974-1975年扒拆。

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北距明中都城5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明洪武十二年(1379)竣工。他的三位兄长和嫂子,以及两个侄儿的坟墓都祔葬于此。洪武二年2月荐号英陵,五月改称皇陵。至此,昔日的民家坟,已扩建成一代帝王陵寝。

皇陵有内、中、外三道城。最里面的一道为皇城,“砖垒,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红土泥饬”;中间的一道为砖城,“里外砖筑,高二丈,周六里一百五十八步,开四门,俱有楼”;最外面的一道为土城,“周二十八里,开六门”。其中主要建筑物多坐落在中轴线上。一出中都城南门,踏上西南大道,进入皇陵外城北门正红门,向南依次为红桥、棂星门、砖城北明楼、神道、御桥、皇城金门、享殿、皇城后红门、坟丘、砖城南明楼、土城南门。经过这样的设计,“壮丽森严”的皇陵建筑群可与“豪华雄伟”的中都宫阙遥相辉映。

皇陵建成后,由于有明一代锐意守护,且不断兴工修缮,因此始终保持着宏大的规模。皇陵“神道”全长257米,其两侧对称地排列了31对石象生。这些石象生别具一格。首先,其数量之多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帝王陵前神道上的石象生数量,历代都有一定的制度,明皇陵多达31对,堪称一绝。其次,皇陵石象生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很独特,可以说它们是上继唐宋、下开明清、代表元朝的大型石刻艺术珍品。最后,华表的放置不同于唐宋诸陵,不列于石兽之前,而置于石兽与石人石马之间,这是一个特例。其含义不清,以至影响了后建的明祖陵和明孝陵。

神道南端为御桥共5座,现桥毁,2000年时复建了一座,其余桥基没入金水河中。过御桥,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规格形制相同,由碑首、云盘、碑身、驼峰和鳌坐5个部分组成,通高7.05米。皇陵碑文是洪武十一年由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1105字,以追述其艰辛身世和戎马生涯,并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想给子子孙孙作为训典。600余年来,此碑仍屹立原处,是一件非常宝贵的文物。再南为正殿,即皇堂,又称享殿。正殿是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之一,“九间,丹陛三级,黄琉璃,青碧彩绘。”

越过正殿遗址,南行240米便是朱元璋父母的坟,现为一椭圆形土丘,其上,松楸葱郁,蔚然成林。

龙兴寺

龙兴寺,坐落在安徽省凤阳县城北里许第一山南麓,建于明洪武六年(1383)。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龙兴寺一直是国内名刹之一。

龙兴寺的前身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寺址在龙兴寺西南7.5公里的二十郢村南。元至正十二年(1352),寺被焚毁,现遗址尚在。

朱元璋登基之后,一直没有忘记於皇寺,总想把它修建起来。寺成之后,朱元璋赐名龙兴寺,命善杞法师为开山住持,用来纪念龙兴之地,也藉以表达衣锦还乡的意图。初建的龙兴寺,“殿宇楼阁,规制宏丽”,加之朱元璋御制的《龙兴寺碑》、御书的“第一山”3字,勒石建亭树立,制极高邃,就更增添了龙兴寺的威严。

龙兴寺建后不满60年,于正统五年(1440)焚毁。天顺三年(1459),拆中都城内中书省等衙门500余间,依式重建,此后屡毁屡建。清末民国时期,战乱频繁,龙兴寺已多年失修。康有为到寺游览,感慨不已,曾作《题朱元璋画像》一诗。民国三十一年(1942),对寺院又进行过一次维修。

解放初,党和政府于1959年拨款修龙兴寺,基本保持光绪年

规模。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龙兴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拨款进行维修,并制作3个小型展览室对外开放。1993年,为了开发旅游,凤阳县政府又收龙兴寺划为宗教部门管理,九华山宗教人士又筹资修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经楼及念佛堂、禅堂、寮房等200余问。现龙兴寺已成为皖东北最为著名的礼佛寺院和旅游景点。

申遗

2012年底,凤阳县明中都皇城城墙与国内其他7座古城墙“捆绑”一起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标志着明中都城墙已经拿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通行证”。

作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位于县城的凤阳明中都皇城,在艺术上继承了宋元时代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时代的新风格,是中国城市建筑史的重要例证,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城建筑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鼓楼台基、皇城午门台基、西华门台基、逾千米长的城墙和大量的遗迹,规模宏大、布局精妙、工艺华丽、名冠天下。有关专家、学者称其城为“东方巴比伦,明代第一流”、“中国最美丽的古城墙”、“集2000多年中国都城建筑之大成、最为豪华侈丽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