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为大型棕色猛禽,作为雕家族中的一员,其因漂亮的尾羽和高超的猎杀技,被称为是神雕 “海东青 ” 的原型。体长84~91cm,体重约 3.5~7.5千克,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白色,呈楔形。[2]

白尾海雕属世界濒危鸟类,在中国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格陵兰岛、中国和日本等地,在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北部繁殖,迁徙或越冬于东部沿海、华中地区、西藏和云南等地。[2]

白尾海雕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喜在有高大乔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活动,主要捕食鱼类,也捕捉野鸭等其他小动物。[2]

中文名

白尾海雕

别名

白尾雕

体重

雄性2800~3780克

外文名

White-talied Sea Eagle

体长

雄性840~850毫米

鹰科

动物界

亚纲

今鸟亚纲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

鸟纲

海雕属

白尾海雕

拉丁学名

Haliaeetus albicilla

亚科

雕亚科

亚种

2亚种

体征

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鹰形目

形态特征

白尾海雕形态特写

白尾海雕成鸟形态特征明显:白色的尾,淡色的头和巨大的、淡黄色的嘴,极易辨别。体羽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的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部、颈部的羽色较淡,为沙褐色或淡黄褐色。飞羽黑褐色。下体颊、喉淡黄褐色,胸部羽毛呈披针形,淡褐色,具暗褐色羽轴纹和淡色羽缘;其余下体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色,具褐色斑;翅下覆羽与腋羽暗褐色,尾羽呈楔形,纯白色。虹膜、嘴、蜡膜、脚和趾均为黄色,爪黑色。[2]

白尾海雕雌雄同色,鸣声各异。雄雕叫声宏亮,尾音略带斯声。声如“A~,A~,A~”。雌雕鸣声低而急促,声似“ga~、ga~、ga~”。[6]

白尾海雕(幼鸟)

五月龄幼雕雌雄同形,雌雕体形较小。全身体羽下部白色。上部棕色而具棕褐色或棕黄色的菱形或圆形端斑。从头顶到背部羽毛色泽由棕褐色变为棕黄色,眼先被稀疏的须状羽。尾羽端部棕褐色。基部灰白色而具棕褐色斑点。翅覆羽与背同色。尾下覆羽纯白色。仅在羽端有一深棕色菱形小块斑。初级飞羽羽干白色。羽片基部灰白。端部棕黑。次级飞羽棕黑。嘴前部青黑。后部黄色。蜡膜青黑。虹彩黑褐。附礁金黄。上半部被羽。爪黑色。底面具沟。[6]

幼鸟特征不明显,通常全身暗褐色,带有不同程度的斑点,嘴黑色,尾、体羽、虹膜、蜡膜为褐色,发育过程中尾由略杂有白色变为完全白色。不同年龄的亚成体羽色深浅和斑纹多少均有变化,特别在下体,鉴别较困难。幼鸟体羽接近成鸟羽色需要发育5年以上,而头要达到典型成鸟的淡黄褐色或沙褐色、蜡膜为黄色则需要8~10年。[2]

相似种玉带海雕体型较小,头、颈颜色更浅,呈白色,嘴不为黄色,尾不全为白色,仅尾中部有一宽阔的白色横带。区别亦明显,容易辨认。[2]

八种海雕特征辨别图

白尾海雕的大小量度

[2]
雄性(♂)雌性(♀)
体重(克)2800-37803750-4600
体长(毫米)840-850860-910
嘴峰(毫米)45-5548-58
翅(毫米)580-589605-690
展开表格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白尾海雕白头海雕虎头海雕草原雕
外观

体长雄性840~850毫米、雌性860~910毫米约71~96厘米--
体重雄性2800~3780克、雌性3750~4600克约3~6.3千克--
分布区域-加拿大、美国全境以及墨西哥的北部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黑龙江、库页岛北部分布于欧洲东部、非洲、亚洲中部、印度、缅甸、越南等地
食性肉食性肉食性肉食性肉食性
展开表格

栖息环境

白尾海雕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活动。[2]

白尾海雕在水边栖息

生活习性

习性

白尾海雕在白天活动,单独或成对在大片广阔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可见3~5只结伴在高空翱翔。捕猎时发现目标后,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并在最后一刹那嘎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休息时停栖在岩石和地面上,有时也长时间停立在高大乔木枝头上。常见越冬地在贵州草海的西北部及江西鄱阳湖,营巢在海岸的峭壁上或高大的树上。[5]

白尾海雕食性

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爪伸入水中抓捕。自然捕食食谱包括:狗鱼、江鳕、鲤、鲱、拟鲤、鲑等多种鱼类和兽类中的黄鼠、旅鼠、仓鼠、麝鼠、幼鹿、野兔、狍子等中小型动物,冬天也攻击家畜,还捕食较大的鸟类,如野鸭、天鹅、大雁、大鸨、黑琴鸡、雉鸡、松鸡等。有时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2]

白尾海雕捕食野兔

人工救助幼鸟食谱有:各种家鱼和土著鱼类,如叶尔羌条鳅等;灰雁、绿头鸭、赤膀鸭、赤颈鸭、欧鸽、紫翅掠鸟和几种麻雀等。据观察海雕最喜欢吃活的鱼和幼鸟,也吃鸟蛋。不采食植物。[3]

投喂白尾海雕活鱼

迁徙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的白尾海雕,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为波兰的国鸟。这种鸟在中国境内不多见,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游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地区为冬候鸟。冬季于10—11月迁到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4月离开越冬地。[4]

分布范围

世界

白尾海雕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在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等区域越冬,于北欧及亚州大陆繁殖。在20世纪60~70年代期间,白尾海雕在欧洲多处地方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灭绝了,但通过采取保护措施及恢复自然资源等有效措施,白尾海雕在欧洲的数量呈缓慢回升态势。1975年,白尾海雕被成功引入苏格兰的拉姆岛(IsleofRum),在整个外赫布里底群岛(OuterHebrides)和韦斯特罗斯(WesterRoss)海岸繁殖。2007年夏季,白尾海雕开始被引入爱尔兰共和国,其种源来自于挪威,投放于爱尔兰西南部的凯里郡(CountyKerry)基拉尼国家公园(KillarneyNationalPark),截至2018年,全欧洲最大的白尾海雕族群位于挪威海岸。[5]

白尾海雕分布图

中国

白尾海雕在中国整个分布区南北跨越30个纬度带,东西横跨40个经度带(95°30″~135°20″E)。南北呈带状分布,北起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东部被黑龙江、乌苏里江及中国东南部沿海贯穿在一起。[5]

主要繁殖区域为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周围及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长江下游一带有少量繁殖个体。白尾海雕在迁徙时遍布于中国沿海各省,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5]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及年代

白尾海雕指名亚种Haliaeetus albicilla albicillaLinnaeus, 1758
白尾海雕格陵兰岛亚种Haliaeetus albicilla groenlandicusC. L. Brehm, 1831

繁殖方式

白尾海雕的生长繁殖[2]
择偶白尾海雕在四五岁时性成熟,会在空中示爱,找到配偶后会跟对方共处一生,若其中一方意外死亡,另一只会很快寻找新的配偶。

白尾海雕(求偶)

筑巢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偶尔营巢于悬崖岩石上。巢呈盘状,巢位和巢都甚固定,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发现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会越来越庞大,有的直径可达2米,高达1~1.5米。

白尾海雕(巢穴)

产卵白尾海雕的繁殖期为4-6月,一对白尾海雕每年可生1~3只卵。卵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土色斑。

白尾海雕(卵)

育雏雄性和雌性均会协助孵卵工作,卵从离开母体至孵化需要38天左右。雌性白尾海雕承担大部分孵卵及喂雏工作。

白尾海雕(繁育)

雏鸟发育雏鸟在出生五六周后,一般能立即自行进食,11~12周后长出羽毛,但仍会留在巢中依赖父母捕猎维生,经过约70天的巢期生活,雏鸟具有飞翔和离巢能力,17~19周后可以开始自立。

白尾海雕(雏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白尾海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

濒危原因

由于白尾海海雕处于食物链顶端,受到甲胺磷等剧毒农药的侵害,它们多是食用了人们药杀野鸭、环颈雉、野兔等尸体所致的“二次中毒”。在国外,白尾海雕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等人为因素,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4]

20世纪初,由于化学杀虫剂“滴滴涕”的广泛使用,身处食物链顶端的白尾海雕成为最大受害者,受“滴滴涕”影响,鸟蛋的壳变得非常脆弱易碎,白尾海雕的繁殖能力急剧下滑。英国乃至欧洲大陆其他地方的数量也急剧下滑,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禁止“滴滴涕”的使用,并努力加大白尾海雕栖息地的保护,历经磨难的白尾海雕才迎来艰难复苏的春天。[4]

据中国鸟类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郑作新调查,20世纪50年代,每年至少有千只白尾海雕被猎杀,羽毛被制成装饰品销往海外。1988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后,将所有猛禽都列入保护名列,白尾海雕的捕杀行为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是种群元气恢复艰难。[4]

白尾海雕(翱翔)

保护措施

1、合理规划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白尾海雕失去部分赖以生存的适宜生境,被迫选择边缘地带,如不采取有力措施,最后一片繁殖地也可能消失。建议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控制开发力度,减少人为影响,尽可能保护好现有白尾海雕的种群及其生境。在区域围垦时,事先做好规划,适当留出一定面积沼泽湿地、树木和水域,这对农业发展及白尾海雕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围堤造田行为,使区域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5]

2、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护保护

生物学研究表明,保护区是拯救和保存濒于灭绝生物物种的重要场所,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储源地。在中国东北地区白尾海雕的主要分布地,有关部门已建立了洪河、兴凯湖、三江等以保护湿地珍禽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恢复现存白尾海雕个体及其栖息、繁殖生境。地方工农业等经济开发要与白尾海雕的保护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为物种保护保留足够的湿地。对已发现的白尾海雕巢穴,要不惜人力、物力加以管护,确保其繁殖成功。在白尾海雕迁徙季节,要加强主要停歇地的巡护。在白尾海雕的繁殖区,对缺少适于营巢树木与巢材的区域,可以采取人工筑巢招引方式,对增加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是切实可行措施。[5]

3、加大白尾海雕科学研究力度

要定期开展白尾海雕分布、数量、繁殖、迁徙等科学考察工作,尤其在白尾海雕重要的栖息地三江平原、嫩江下游地区,应开展长期监测工作,以掌握其种群动态、繁殖、迁徙规律,为白尾海雕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要深入开展白尾海雕人工招引繁殖试验。[5]

发现记录

2022年3月1日,壤塘县摄影家爱好者们在境内采风,首次拍摄到“白尾海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