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港,又名塘沽新港。为了更好地发挥港口枢纽作用,1951年8月24日,中央政务院决定继续塘沽新港,成立了以交通部长章伯钧为主任委员的“塘沽建港委员会”。1952年10月17日,塘沽新港举行开港典礼,万吨级轮船“长春号”、“北光号”、“海安号”等驶靠码头装卸。

中文名

塘沽港

外文名

Tanggu port

运营机构

塘沽建港委员会

港口性质

货运

所属国家

中国

泊位数

150个

所属地区

天津

岸线总长

10200米

塘沽港的修建

1937年日本侵占华北以后,疯狂推行“以战争培养战争”的侵略方针,大肆掠夺军需资源,先后侵占了中国的阳泉、大同、开滦、井陉等十几个大煤矿和龙烟、太平、金岭镇铁矿,山西的钒土矿,长芦盐场以及大片的棉、粮产区,他们掠夺的这些资源除满足当地军需或就地加工成成品运给各战场外,余者运回日本国。因此,原天津的内河港口不敷运输需要加上有些木结构码头因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急待在华北修筑一个海港。1938年日本内务省曾派人在河北沿海地区实地勘察,翌年5月“兴亚院”制定了“北支那新港计划案”,以塘沽位置居中、背靠津城、交通方便之优势,力主在海河口北岸距离海岸线5公里的海面处修筑新的港口“塘沽港”。6月19日,日本派高西敬义在北平设立“北支那新港临时建设事务局”,隶属“兴中公司”,坂本任总设计,1940年7月31日,该局由北平移设塘沽,同年10月25日正式开工,此为塘沽新港兴建之始。1941年10月,“兴中公司”解散,“北支那新港临时建设事务局”改称“塘沽新港港湾局”,隶属“华北交通株式会社”。

工程的进展

修筑塘沽新港依据日本人原来的计划要建30公里的南北防波堤,开挖长13.4公里、宽200米的航道,建码头12座,船闸一座,年吞吐量2700万吨,全部工程拟于1947年竣工。由于日本发动的太平洋侵略战争屡屡失败,原计划三次缩减,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完成计划不及一半。其完成的主要工程有:填筑工程312万立方米,航道开挖2/3,南北防波堤共完成11公里和横堤的一部分,一码头完成700米以及二码头和驳船码头护岸,船闸完成85%的工程量,修筑铁路11公里、公路17公里以及装煤机、船坞、水井、房建等工程,总共用去伪币8500万元。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紧急兴工的同时,利用原有的紫竹林码头、塘沽码头和新建的新港码头大量掠运华北物资,仅从天津港掠夺煤1365万吨、海盐205万吨、铁矿石40万吨、棉花299万担以及大量的粮、毛皮等农畜产品。

修建到终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3日美国第三军团1.8万人从大沽口登陆,“协助”国民党政府抢先占据塘沽新港、紫竹林和塘沽码头。接收了天津海关,恢复了天津航政局,成立了私人“引水公会”(后并入航政局)。接管后,美国军队以塘沽新港为兵站基地,占驻港口所有房屋和仓库。其间,天津港海关业务由美国控制,贸易被美国垄断,1946年至1948年美国在天津港进出口贸易中,分别占65%和62.9%。1946年,国民政府为扩大港口通过能力,将日本时期的“新港港湾局”改组成“塘沽新港工程局”(即今天的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对原日本筑港工程进行维护性建设,至年底,船闸告竣试航,浚挖航道至-3.5米,第一、二码头前沿-4米——6米,修整了库场,恢复了津青、津秦等部分航线,1947年初,新港勉强能靠船装卸。此后又制定了筑港三年计划,但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经济贫困,筑港进度缓慢,三年筑港(1946-1948年)用去工程费23000亿元法币(折小米3亿公斤),但新建项目甚少,只搞了一些零星工程的整修。至1948年底,航道、港池淤浅严重,轮船不能进出,加之国民党军队逃跑时的破坏,新港已成“死港”。从此,塘沽港成为历史。

港口的接管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7日塘沽解放),当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区军事管制委员会交通处以进驻军代表的形式,遵循“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管”的方针,开始对天津航政局、天津招商局、塘沽新港工程局、渤海仓库有限公司、政记轮船公司、大沽海军造船所、葫芦岛港务局、天津材料储运处、天津氧气厂、天津木工厂、天津钢铁配件厂等港航单位及所属的19个码头、106座仓库、163艘各种船舶、1062部机械设备和一批厂房逐步实施接管。4月1日成立华北航务局,统一领导上述各单位,并对外商和民营航运业实施指导监督,对华北各水系的交通实行管制。当月,塘沽新港工程局组织各方面力量抢修港务设施,迅速恢复了港口生产。7月2日成立天津市运输公司,统一领导和管理港口及全市的搬运工作,。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并接管了华北航务局,1950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交通部天津区港务局(原华北航务局所辖各港航单位的部分码头、库场、船舶等设备及本局秘书处及天津航政局一并划归天津区港务局),为港航合一体制,专门管理港口航政、港政和装卸仓储业务,是天津港口有史以来第一个实行统一管理的政、企合一机构。

新港的开港

9月新港工程局全面开工,次年10月一期工程告竣。新港第一码头的4个3000吨级泊位改造成4个7000吨级泊位;第二码头安装浮码头81米;浚深新港航道至-6米,修补了防波堤、库场、道路;检修了装煤机、船闸等,总投资1859万元(人民币),新增港口生产能力130万吨。周恩来总理为此题词:“庆祝新港开港,望继续为建港计划的完成和实施而奋斗”。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塘沽新港。至此,塘沽港成为天津港的一部分。

港口的发展

塘沽新港开港是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转折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遵照政务院统一管理航务、港务的指示,天津港所辖区域共有泊位150个(含外商、合营、私营中小泊位127个),码头岸线总长10200米,库场32.7万平方米,总容量31万吨。其中天津区港务局的新港、塘沽、天津(市内)三个作业区共有海轮货运泊位23个,码头岸线长2600米,库场9.3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4.5公里,装卸机械6台(含2台装煤机),职工6720人,承担着天津口岸90%以上的内、外贸进出口任务。1952年港口吞吐量完成74万吨,比1949年增长1倍多。1953年8月20日,经交通部批准,天津港正式公布了《天津港港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继上海港之后沿海港口公布的第二部港章。是年,天津港口吞吐量完成136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1倍;1957年达到289万吨,又比1953年增长1倍多,居全国港口第四位。1957年12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津港港区范围为:水域:自海河解放桥以下到新港船闸至大沽锚地的高潮线为界。陆域:天津河西、河东码头及仓库区;陈塘庄危险品仓库区;塘沽海河北岸自8号码头沿海河往下至一号公路为界;海河南岸,自大梁庄往下至旧大沽修船厂;新港,从卡子门以内至南、北防波提。

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内、外贸运输,1957年将塘沽9号码头改造成5000吨级的货运泊位,1958年又在新港1号码头东侧继建第5号泊位(万吨级),并完成海河节制闸工程。翌年,中央及河北省正式决定第二期扩建天津新港,成立了以副市长宋景毅为主任委员的天津市建港委员会。当年4月开工,至1961年5月,完成万吨级泊位5个(今14-18号泊位),码头上首次安装了4台门式起重机,完成库场5万平方米和一部分配套设施。由于塘沽新港码头扩建,增加7个泊位(其中万吨级6个),库场、装卸机械分别比1952年增长2倍和46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39万吨,1961年港口吞吐量完成479万吨,比开港时的1952年提高了5.5倍。1964年天津港又在塘沽建成2个5000吨级泊位(即5-6号泊位),增加港口吞吐能力44万吨。

继续发展

1971年以后,由于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与美国建交,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海上外贸货运量以每年平均11.8%的速度迅速递增,出现了全国性的压船、压货、压港(即船到港不能及时靠码头装卸;进出口货物不能及时疏运和集港;造成港口堵塞)局面。为解决港口“三压”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1973年周恩来总理向全国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当年3月,成立了以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孙敬文为总指挥的天津市建港指挥部,4月13日天津港第三期大规模扩建工程正式开工。这期工程计划宏伟、工程量浩大、持续时间长,参加这期建港的有来自甘肃、陕西、河北、山东、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几十个施工单位的2万多人,到1976年,先后完成25个泊位的主体工程(含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中小型泊位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5000吨级泊位2个,新建库场2.9万平方米,改造塘沽火车站、新建新港三百吨客运火车站和两个分区车场,铺设铁路线72.5公里,完成燃油供应设施和11万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天津港面貌得到初步改观。1976年6月,紫竹林以下河段修建光华桥,海河断航,兴盛了100多年的天津紫竹林码头正式宣告废弃(改建为海河公园),天津港区完全移至海河下游的塘沽新港,此为港区重心第三次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