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间竞争(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种间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具有相似生态习性的植物种群,在资源的需求和获取资源的手段上竞争都十分激烈,尤其是密度大的种群更是如此。植物的生长速率、个体大小、抗逆性及营养器官的数目等都会影响到竞争的能力。

中文名

种间竞争

外文名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提出者

达尔文

提出时间

1859

竞争

两种

取决于

种的生态习性

定义

指两个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同一资源(食物、空间或水体等)而展开的竞争。当两个竞争种的生活习性越相似时,竞争就越尖锐。也就是说,同属不同种之间的竞争,要比异属各种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因为它们的生态需求重叠得更多些。种间竞争在自然界屡见不鲜, 在*化石记载中也不断出现。地质历史上,有不少植物或动物在某个时期全部绝迹,其中许多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达尔文(1859)指出,生活要求类似的近缘种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竞争。他例举了一方消灭另一方的若干事实。后来洛特卡(A. J. Lotka, 1925)和沃尔特拉(V.Volterra,1926)用数学模式对此加以考察,高斯(G. F. Gause, 1932)也对此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根据对自然界近缘种间的相互关系的考察,以及侵入种取代当地种的实例和从近缘种的分布、形态的比较中所得到的一系列间接证据,结果得出了竞争排他法则。克莱门茨(F. E. Clements, 1916)+ 分重视植物的种间竞争,把它看作是植物演替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应用方面,作物与杂草间的竞争也一直在研究中。

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异同

不同点

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种内竞争的实质是密度效应。种内竞争通常较种间竞争激烈,主要类型有争夺竞争、分摊竞争和副竞争等。

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各方面都力求抑制对方,结果给双方带来不利影响,谓之竞争。

相同点

都是为了争夺同样有限资源和空间,给双方带来不利影响。

种间竞争作用方式

利用性竞争

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举例:(Gause)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间的竞争

(Tilman)两种淡水硅藻——星杆藻和针叶藻间的竞争

两种达尔文雀——勇地雀和仙人掌地雀

藤壶和小藤壶

干扰性竞争

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开展竞争

举例:最明显的是动物为了竞争领域或食物进行的打斗。

种间竞争与他感作用

德国学者H.Molisch于1937年提出了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他认为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个概念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赞成。这种作用是种间关系的一部分,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内关系也有此现象。在Molisch的著作发表后,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