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马拉(Masai Mara)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的马赛马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野生动物园之一,是大自然生态的理想模范,是生态旅游者的乐园。

中文名

马塞马拉

外文名

Masai Mara

地理位置

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

所属地区

肯尼亚

地方特产

是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野生动物园之一

概述

马塞马拉

肯尼亚马塞马拉。肯尼亚的马塞马拉稀树草原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维持着世界草食动物最大规模的迁移。每年七月,130万只角马,以及大群斑马和瞪羚由塞伦盖蒂平原向北迁移至马塞马拉牧场。降雨模式的改变威胁着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

风光简介

马塞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位于肯尼亚西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地区,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动物保护区相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堪称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王中王”。

这里是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色彩的荒原,狮子、豹、大象、长颈鹿、斑马等野生动物生生不息。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独特的原始文化,草原日出、日落的仙境般的美妙,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烦恼,完全融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种回归的轻松与快乐。马拉河是众多尼罗鳄和河马的家园,也是野生哺乳动物的生命线。

每年马赛马拉都会上演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动物大迁徙。

从7月到10月,位于北方的马赛马拉因连绵的降雨而孕育出新鲜青草地,芬芳的青草气味,将一百三十万原居于

马赛马拉

南面赛伦格堤的牛羚深深吸引,使之汇聚成为动物世界最大的一组移动群体,并且,无惧水里那凶猛的大鳄鱼,前仆后继的,前呼后拥的横河跨境,进入新天地。它们越过坦肯边境进入开阔的马赛马拉,在广袤的地平线上如浪潮般一波又一波涌进来。如斯景象,也造就了独步天下,举世无双的牛羚(角马)大迁徙。

马赛马拉(Masai Mara)是大自然生态的理想模范、是生态旅游者的乐园。在马赛马拉千万不可错过乘坐热气球,在宁谧平静的晨曦中,于空中飞越忙于觅食的各种不同大小动物,飞浮于凶猛又或温驯动物之上,享受一次别类的探险旅游。

马赛马拉生物链完整,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从天上飞的到地上爬的,从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一条完整的生物链及自然界完美的动态平衡。

野生保护区

大象

该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动物繁多,数量庞大,约有95种哺乳动物和450种鸟类,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禁猎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访问过这里,并于1935年写了一本名为《非洲的绿色群山》的书,生动地描述了这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生活。著名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的许多镜头拍摄于此。

马赛马拉还是一个巨大的保护完好的风景区,低矮的丘陵绵延起伏,宽广的草原一望无际,巨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散落其间,马拉河的众多支流纵横穿越,景色美轮美奂。乘一辆旅游专用车驰骋于原野上,常可见斑马成群结队,南非羚羊走动其间,非洲野牛徘徊,大象环顾左右;道路上时有东西挡住去路,乍一看以为是石头,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旱龟匍匐不动;抑或从草丛中窜出一两只猎豹、豺狗,让你领略其速度之外,惊出一身冷汗。

狮子

年发生着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即“马拉河之渡”。届时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匹角马前赴后继,从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中横渡马拉河的壮观场面,体会动物世界中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大小仅次于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和东非大裂谷之间的赛林格蒂大草原,总面积4000平方公里,其中2500平方公里在坦桑尼亚境内,另外1500平方公里在肯尼亚境内。

花豹

这里杂草丛生,一望无际。马拉河及其支流逶迤其间。旱季时,这些河流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流经之地一片苍翠;雨季时,它们便大发淫威,裹着泥沙、卷着树枝甚至动物的尸体,横行荒野。

每年9到10月,几十万头角马和成群的羚羊、斑马、大象和犀牛,都踏着满山翠色,从坦桑尼亚北部的赛林格蒂大草原,自由自在地“漫步”到肯尼亚西南的马赛马拉。而紧随着这些食草动物游走在这片漫漫草原上的就是狮子、猎豹等食肉动物。

马赛人

马赛人

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属尼罗-撒哈拉语系沙里-尼罗语族。相信万物有灵。马赛人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成年男子按年龄划分等级。从事游牧,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近年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已有一小部分人转为半农半牧,并有少数人进入城市谋生。马赛人以肉、乳为食,喜饮鲜牛血,每个大家族都饲养几十头牛,专供吸吮鲜血之用。马赛人盛行一夫多妻制。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近年来,定居的马赛儿童开始上学,已出现少数马赛人知识分子。

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几乎全部依靠牲群的肉、血和奶为生。他们的村庄用带刺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园形篱笆,环绕一圈泥屋构成,可容纳4∼8个家庭及其牲畜。

马塞人

在较老的马赛男人中间一夫多妻现象较为普遍,同一年龄组的男人之间可以借妻,娶亲要用牲畜做聘礼。

马赛人有许多父系氏族集团构成两个等级或部落分支。社会结合的基本制度是年龄组制。按照这种制度,相同年龄的集团在相同时期接受割礼进入成人生活;由此形成的年龄组是个永久不变的集团,贯穿它的成员终生。他们透过等级制度晋升,每一级大约持续15年,包括那些低级武士、高级武士和低级长老,直到他们成为被授权为部落做出决定的高级长老。马赛人社会极平等,从未出现过奴隶占有现象。

马塞人

年轻男子在大约14∼30岁时,传统上称作“磨难人”(morans)。在这个生活阶段,他们孤独地住在丛林里,学习部落的风俗并锻鍊体力、勇气和耐力——马赛武士以这些特征闻名於世。礼仪大事由典礼专家(oloiboni)主持,他虽然没有政治权力,却是其人民的宗教领袖。目前肯亚和坦尚尼亚政府正在鼓励马赛人定居务农,放弃磨难主义生活方式,接受正规教育和在更大的程度上同化。

土著民族马赛人就生活在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如角马、羚羊等经常与马赛人的牛羊混在一起进食,但马赛人从未猎捕过。

有关报道

野生动物的天堂

渤海早报

野生动物的天堂

在马赛马拉,低矮的丘陵绵延起伏,宽广的草原一望无际,巨大的金合欢树和波巴布树散落其间,景色美轮美奂。无垠的草地上散布着成群的斑马、长颈鹿、羚羊和转角牛羚;洋槐树林中处处可见鸟类和猴群;大象和非洲水牛在宽广的姆西阿拉沼泽地里打着滚;玛拉河中游曳着众多的河马和鳄鱼。这自然的一切隔绝了同喧嚣城市的联系。

走进马赛马拉,很多人想看狮子,不用着急,这些威严、强有力的猎食动物主宰着草原。

在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大象、狮子、犀牛、野水牛被称为保护区的“霸主”,但狮子是这个动物王国当之无愧的国王。游客乘坐专用旅游车进入保护区,便可以见看见狮子,小狮子们摆出各种造型,戏耍着,而强劲有力的雄狮总是不紧不慢地寻找着目标,不知哪一只可怜的动物将成为它的晚餐。

“玛拉河之渡”

“玛拉河之渡”

提到狮子的晚餐,就不能不提著名的“玛拉河之渡”。玛拉河是众多鳄鱼和河马的家园,也是野生哺乳动物的生命线,在这里,每年都会发生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

与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相连的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动物群栖居地之一。每年七月至九月间,马赛马拉因连绵的降雨而孕育出新鲜青草地,芬芳的青草气味,吸引了生活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等食草动物。为了寻找食物,他们将渡过鳄鱼出没、杀机重重的玛拉河,成群结队地向肯尼亚方向迁徙。它们的天敌狮子、豹、狼等也聚集在那里,等着享受一顿丰富的食草动物“盛宴”。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由此展开,而战斗没有结束,到了十月份,动物大军又向相反的方向迁移。

非洲大草原

据说,在每年长达几千公里的迁徙中,因饥饿、干渴、体力不支或被天敌猎食,只有不到一半的角马才能回到它们的出发地。但是在大雨季来临前,又有几十万只角马诞生。新生命的诞生和弱者的淘汰,每年都在这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壮观景象,也被称为“天国之渡”。所以七月到九月是马赛马拉旅游的黄金期,但届时马赛马拉的旅店早已被预订一空。

体验非洲大草原为给游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近动物的机会,马赛马拉还有很多活动。紧靠着保护区的边界,设有许多小型露营地以及旅舍,那里设有步行、骑马、乘车或热气球观光等活动。

马赛马拉不仅是动物的家园,更是马赛族人的家园。马赛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族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蓝天白云背景下,马赛牧民扬起俏皮的长鞭,成群结队的牛羊往前赶,别有一番非洲草原风情。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品位独特的文化,欣赏草原日出、日落,可以使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忘记一切压力与心事,充分投入到奇妙的大自然怀抱中。

非洲大草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0月18日第七版)

“不看看马赛马拉,你们等于没来过肯尼亚!”甫抵肯尼亚,当地朋友便建议我们去游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

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距首都内罗毕西南200多公里,我们乘车前往。

马赛马拉

汽车出城不久,跃下一个长长的陡坡,便进入举世闻名的东非大裂谷。从坡顶望去,数十公里宽的裂谷如同一条大沟槽。据说,这条沟槽由南向北绵延5800公里,与赤道相交,因此又有“东非十字架”之称。从宇航员在9万公里高空拍摄的照片看,裂谷如地球上一条细细的裂缝。就在这条裂谷里,不久前考古学家发现了35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于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有理由在这儿寻根问祖。

裂谷内地势平坦,长颈鹿、斑马、羚羊……立于路边向我们行注目礼。直到马赛马拉,100多公里沿途,一群群的野生动物,一群群的牛羊等家畜及身裹红色围裙的当地土著马赛人,融洽相处,相安无事。当地球别处野生动物早已种下了远避人类的基因,肯尼亚的许多地方一如亿万年前,仍属野生动物的乐园,我们不能不为此而震惊!

马赛马拉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它与坦桑尼亚赛拉更特动物保护区相邻,一同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保护区。我们乘一位黑人司机兼向导驾驶的观光车,向保护区深处进发。

眼前丘陵起伏,一棵棵伞状的金合欢树,散立于因少雨而枯黄的草原上。一棵大树上,垂吊着许多香肠状的大果子。

马赛马拉

几只狒狒正在树梢上把果子摘了扔下来。地上的狒狒们各自抱着一只“香肠”,正在甜美地大咬大嚼。

棕黑色的角马,在浅黄色的草原上尤显突出。它们喜爱群居,而且队伍最为庞大。有的山岗上,密密麻麻聚集着一大片,起码上千头。有的角马群正与斑马群混合编队,似在准备迁往新的草场。从它们整整齐齐排成单行的长长队伍旁经过时,我们感觉仿佛是在检阅一支大军!

前方不远处,几辆载着世界各地游客的观光车正向一处聚集,我们的黑人司机见有“情况”,立刻驱车前往。嘿,是两只雄狮!这两位“兽中之王”,正懒洋洋地趴在草丛中睡觉。见人们都已作好了准备,它们才缓缓地进入“角色”:先把伏在地上的高贵的头慢慢抬起,转向人们,再睁开惺忪的双眼。此时,照相机的快门声响成一片。待我们都拍下了满意的照片,它们方才缓缓起身,迈开脚步,不紧不慢走进丛林,仿佛一名演员完成了全套动作,由台前返回了幕后。

马赛马拉的动物可真不少,仅短短几个小时,我们便见到了大象、野牛、猎豹、犀牛、穿山甲、蜥蜴等。有人统计过,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的哺乳动物就达95种,鸟类450种。

马赛马拉

夜幕降临时,我们回到旅舍。建于1965年的这间小旅舍,全为平房,四周并无遮拦。晚间我很快进入梦乡,忽被门外粗粗的喘息声惊醒,拉开门帘,一匹斑马正立于门外,朝我连连点头。见我并无开门揖客之意,它才怏怏离去。早起向朋友打听,知马赛马拉多年来并无野生动物伤人事件,这是当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又一例证。

马赛马拉野生动物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得益于肯尼亚政府多年来的悉心保护。

目前,联合国环境开发署把自己的办公地点设在内罗毕,这绝非偶然。世界环保界对自然保护早有共识,那就是这种有效的保护不仅可以使现代人类有可能持续地获取最大利益,同时要能造福子孙后代。从生机勃勃的马赛马拉,我们便能看出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及其显示的美好前景。

旅游小提示

住宿:在马赛马拉住宿有营地和丛林酒店两种选择。一般营地的条件较为简陋,却有荒野探险的气氛;而丛林酒店则有设计精美的园林、舒适的客房和一流的酒店服务,当然价格也较贵。

美食:马赛马拉是马赛族人的聚居区,在营地可以尝到马赛族的特色饮食。而丛林酒店一般会提供正宗的西餐。和饮食本身相比,进餐的环境更为吸引人,以无边无际的丛林和旷野为餐厅,野生动物就在不远处漫步,这种体验不是在一般的地方能够获得的。

交通:肯尼亚航空(Kenya Air)经营从内罗毕到马赛马拉的这条支线,但是这条支线没有固定的航班时刻,一般人满起飞,以预定为主,在预定时协调人数和班次。走公路的话,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公路到达马赛马拉需要6小时的颠簸车程。

气候:马赛马拉地处肯尼亚西南,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早晚气温较低,准备露营或清晨观察野生动物的话应该准备防寒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