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补给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它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情势。研究河流补给有助于了解河流水情及其变化规律,也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文名

河流补给

外文名

feeding of a river

形式

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

性质

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

简介

河流补给(feeding of a river)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最终的来源是降水。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补给类型

雨水

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关,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洪水期与夏秋多雨相一致,枯水期与冬春少雨相符合,河流年径流量,雨水补给占70—90%。

冰雪融水

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喀□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见冰雪融水径流)。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例如,我国东北松花江就有明显的春汛,流量有所增大。在高山永久积雪区,冰雪夏日消融,成为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例如,青藏高原上的某些河流冰雪融水补给量占60%以上;天山、祁连山等山区河流,以及塔里木、柴达木、河西走廊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以高山冰雪消融补给的河流,水量比较稳定,这是因为冰雪消融与气温关系密切,而这些地区气温年际变化是很小的。

湖泊和沼泽水

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地下水

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例如,西江水量丰富,除大气降水丰富外,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埋藏较浅,与降水关系密切,承压水水量丰富,变化缓慢。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不过,地下水与河流补给关系比较复杂,例如有的是地下水单向补给河流;有的是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有的是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积雪融水

主要发生在春季。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不同地区的河流、同一地区的不同河流和同一河流在不同季节的主要补给形式和补给数量各不相同。在高山和高原地带,河流水源还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混合补给

河水补给来源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河流以雨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有些大河,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河流补给;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巨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