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斑马,学名:Equus quagga (Boddaert, 1785),马科马属的一种动物。是东非和南非大草原上分布最广的一种斑马。跨越了热带及温带地区。平原斑马已经确认拥有六个亚种,而随着1883年斑驴绝灭后,到2013年只剩下五个亚种存活于世。

平原斑马有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主要社会单位包括单一的雄性,和1-6个雌性组成小群。全年可繁殖,高峰期主要发生在雨季,雌性孕期360-396天,每胎产1仔。小马驹一生下来几乎立即能够站立,并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吃草。是高度适应性的物种,能够在营养价值很少的粗植被区域生存,通常生活在没有树木的草原和热带原林地。高度依赖于水,所以斑马群通常会在距离水源区25-30公里处活动。有时,平原斑马会形成大群,在同一地区一起吃草、睡觉。

中文名

平原斑马

别名

平原斑马

外文名

Plains Zebra、Common Zebra

德国

Steppenzebra

南非

Vlakte sebra / Bont sebra

塞索托语

Pitse ya naga

索萨语

Iqwarhashe

法国

Zèbra de Burchell

祖鲁语

Idube

马科

动物界

奇蹄目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马属

平原斑马

拉丁学名

Equus quagga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洛齐语

Pizi

亚纲

兽亚纲

亚目

马型亚目

亚属

斑马亚属

亚种

6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Boddaert, 1785

保护级别

近危

物种学史

平原斑马

平原斑马和山斑马一样,是斑马亚属(Hippotigris)中的一员,DNA及分子生物学的数据显示,斑马有其独立的起源,但和马与驴同属马科马属。在肯尼亚及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地区,平原斑马经常跟细纹斑马共享同一块土地。

在1778年的接下来的50年之间,许多生物学家和探险家陆陆续续地对许多斑马做出描述。它们最初被归类为斑马的“物种”,但透过分类学家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有绝大多数都是平原斑马和山斑马的“亚种”。斑驴是史上第一个受到DNA研究的已绝灭动物,而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一次的基因研究结果证明,斑驴并不是一支独立的物种,而是平原斑马的亚种,但其基因在29-12万年前和平原斑马产生了些微偏离。史密森尼学会表示,斑驴的学名应该改为Equus burchelli quagga 。但是为了符合双名法的规则,学者们将学名改为现在所使用的Equus quagga quagga。

形态特征

平原斑马

平原斑马是非洲数量最丰富的,具有标志性的斑马。头体长217-246厘米;尾长50厘米;肩高110-145厘米;重量175-385千克。由于亚种众多,该物种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多样性。平原斑马具鬃毛,整体有条纹覆盖,通常具有比较广阔的黑色条纹,身体的前部为垂直条纹,向后部逐渐过渡为水平条纹。

雄性略大。是体型中等规模的马属动物。腿相对较短。它们的身体为黑色和白色条纹,并且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它们也有黑色或深色鼻口。北部品种条纹更窄一些,南部品种腹部、腿部和臀部条纹数目更少一些。南部品种在白色和黑色条纹中间间杂褐色条纹,而北部品种则没有或者很少。

栖息环境

平原斑马是高度适应性的物种,能够在营养价值很少的粗植被区域生存,通常生活在没有树木的草原和热带原林地,跨越了热带及温带地区。不过,它们一般不会在沙漠、茂密的热带雨林和永久性湿地生活。此外,它们也会生活在肯尼亚山中海拔高度约4300米的地方。由于平原斑马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水,因此它们会随时往降雨的地方移动,且它们一次可以走上1100千米来寻找食物。平原斑马高度依赖于水,所以斑马群通常会在距离水源区25-30公里处活动。

生活习性

平原斑马有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主要社会单位包括单一的雄性,和1-6个雌性组成的“后宫”。这种典型的家庭群族,保证了后代有唯一的雄性基因,但它必须击退来自其他单身雄性的挑战。战斗是激烈的,会发生撕咬、踢踏。胜者成为族群的首领,保证了最强的基因传续。

有时,平原斑马会形成大群,在同一地区一起吃草、睡觉。这时由单身汉组成的群体会在家族群的雌性之间移动游荡。这种多层次的社会组织比其他的有蹄类动物是不同寻常的,和灵长类,譬如狒狒更具特色)。

平原斑马的主要天敌是狮、斑鬣狗和渡河时容易遇到的尼罗鳄。非洲野犬、猎豹和豹也会捕食斑马,但它们对平原斑马的威胁较为次要。当平原斑马受到攻击时,群体会形成一个半圆的面来抵对捕食者,会撕咬或撞击,并围绕和保护受伤的同伴。

分布范围

平原斑马的分布相当广,六个亚种有重叠分布。分布范围从非洲东部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南部开始向南延伸,其范围包括赞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最后到达南非东部以及位在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

在人类的捕猎活动兴盛之前,布隆迪和莱索托也曾是平原斑马的栖息地。而在时间更早一点的新石器时代,阿尔及利亚也有可能是它们的栖息地。

原产地:博茨瓦纳、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索马里、南非、南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可能灭绝:安哥拉;地区灭绝:布隆迪、莱索托。

平原斑马分布图

繁殖方式

平原斑马全年可繁殖。断奶在7-11个月之间,在16-22个月到青春期。在一至三年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小马会自愿从家族群分散,加入他雄性组成的光棍组,直到4年左右性成熟后参预交配的竞争。

已经进入第一个发情期的雌性,会采用标志性的独特的姿态,与头部放低,竖起尾巴和腿跨会有分泌物滋生。在分布区所有的雄男性会激烈进行竞争,并可能从已有家族的后宫中绑架雌性。一旦交配成功,雌性不再发情。

亚种分类

格兰特斑马

格兰特斑马(学名:

Equus

quagga boehmi

亦称:贝姆斑马,Matschie, 1892,英文名称:分布于赞比亚,卢安瓜河以西;西至卡里巴,刚果(金)的沙巴省北部的Kibanzao高原,北至坦桑尼亚,从Nyangaui和Kibwezi到乌干达西南部、肯尼亚西南部的Sotik和肯尼亚以东,东非大裂谷,进入埃塞俄比亚南部,也可能达索马里的朱巴河流域。 

塞卢斯斑马

塞卢斯斑马

(学名:

Equus quagga borensis

亦称:塞氏斑马、社氏斑马,Lonnberg, 1921,英文名称:Selous' Zebra分布于肯尼亚西北地区,从Guas ngishu和巴拉戈湖,到乌干达和苏丹的卡拉莫贾区东南部,东至尼罗河北部,限制在北纬32°。 

布契尔斑马

布契尔斑马(学名:

Equus quagga burchellii

亦称:布氏斑马、伯切尔斑马。Gray, 1824,英文名称:Burchell's Zebra曾经分布于瓦尔/奥兰治河以北,经博茨瓦纳南部延伸西北方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和Kaokoveld,东南至夸祖鲁——纳塔尔和斯威士兰。现在分布地区的中间区域已经灭绝。亚种达马拉兰斑马( Equus quagga antiquorum)已包括在该亚种中。 

查普曼斑马

查普曼斑马(学名:

Equus quagga chapmani

亦称:查氏斑马, Layard, 1865,英文名称:Chapman's Zebra分布于南非东北部,从约南纬24°S,东经31°E,北至津巴布韦,西到博茨瓦纳约南纬19°S,东经24°E,纳米比亚的卡普里维地带和安哥拉南部。 

克氏斑马

克氏

斑马(学名:

Equus quagga crawshayi

亦称:克劳塞斑马、尼亚萨兰斑马,De Winton, 1896,英文名称:Crawshay Zebra, Nyasaland Zebra赞比亚、尼亚萨湖西部高原、卢安瓜河、马拉维、坦桑尼亚鲁夸湖东部和莫桑比克。 

斑驴

斑驴(学名:

Equus quagga quagga

Boddaert, 1785,英文名称:Southern Couagga、Cape Quagga曾经分布在南非卡鲁和自由州的南部。野生动物最后的消失的日期未知,但在阿姆斯特丹阿蒂斯动物园(Artis Magistra Zoo)的最后一头斑驴死于1883年。 

平原斑马已经确认拥有六个亚种,而随着1883年斑驴绝灭后,到2013年只剩下五个亚种存活于世。1958年,生物学家在索马里一带发现可能是第七个平原斑马的亚种:。这个亚种可能是有效的,而2014年尚无更多证据能够证明其为平原斑马的亚种。

种群现状

除了野驴(藏野驴),平原斑马是唯一的非濒危野生马种。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物种很普遍常见,并且没有面对足以使其数量广泛下降的任何重大威胁。尽管如此,有些亚种还是受到了栖息地丧失,狩猎,并与畜牧业草和水的竞争程度不同的影响。生活在坦桑尼亚的平原斑马种群,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代中期。已经下降了20%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发展和农业种植的结果,栖息地丧失的程度在该物种分布范围的南半部最高,而偷猎在北半部更为普遍。尽管有这些威胁,平原斑马是非常有弹性,而且在其保护区,它已经从过度捕猎取其肉和皮的损失中迅速恢复。

在平原斑马其的分布范围内,人们建立了一些保护区,包括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津巴布韦的万基国家公园,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和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也建了许多保护区。这些措施给大量的平原斑马为防止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提供了宝贵的庇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