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翅目(学名:Hymenoptera)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下的一个目,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三大的目(次于鞘翅目和鳞翅目)。膜翅目是最低等的完全变态类昆虫,和其他全变态类昆虫是姊妹群关系。膜翅目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相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膜翅目的名字来自于其膜一般的,透明的翅膀。膜翅目中的昆虫体长0.1~65毫米、翅展0.2~120mm,是昆虫中最小的。

中文名

膜翅目

体征

翅膜质,透明,两对翅质地相似,后翅前缘有翅钩列与前翅连锁,翅脉较特化

电子产品类别

全世界约12万种,中国2300余种

超目

膜翅总目

膜翅目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拉丁学名

Hymenoptera

亚门

六足亚门

亚纲

有翅亚纲

总目

膜翅总目

亚属

中国有亚属11亚属属亚属

亚种

中国有亚种100亚种余种亚种

下级分类

膜翅目分为2-3个亚目,49-89个科。按照经典分类方法膜翅目分为细腰亚目和广腰亚目。广腰亚目实际上不是一个统一的族,而是多个进化线的总称,它们的幼虫一般是食植物的,与蝴蝶的幼虫相似。

广腰亚目

科目图片

腹部与胸部相接处不收缩为细腰状,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中室、亚中室、亚臀室)。转节2节。幼虫植食性,具胸足3对,多数有腹足,但没有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

锯蜂总科Megalodontoidea

扁叶蜂科/卷叶锯蜂科Pamphiliidae

鞘蜂科/长节锯蜂科Xyelidae

锯蜂科Megalodontidae

叶蜂总科Tenthredinoidea

筒腹叶蜂科Pergidae

锤角叶蜂科Cimbicidae

三节叶蜂科Argidae

四节叶蜂科Blasticotomidae

叶蜂科Tenthredinidae

松叶蜂科/锯角叶蜂科Diprionidae

六节叶蜂科Acorduleceridae

树蜂总科Siricoidea

长颈树蜂科Xiphydriidae

茎蜂科Cephidae

树蜂科Siricidae

杉蜂科Syntexidae

寄生树蜂总科Oryssoidea

寄生树蜂科/尾蜂科Oryssidae

细腰亚目

腹部基部紧束成细腰状,或延伸成柄状,腹部第1节向前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转节1-2节。后翅有1-2个基室。幼虫无足。分为

膜翅目

寄生类Division Terebrantia

姬蜂总科Ichneumonoidea

长尾姬蜂科Megalyridae

冠蜂科/冠头姬蜂科Stephanidae

高背瘦蜂科/举尾姬蜂科Aulacidae

棍棒瘦蜂科/褶翅姬蜂科Gasteruptionidae

瘦蜂科/旗腹姬蜂科Evaniidae

小茧蜂科/茧蜂科Braconidae

姬蜂科Ichneumonidae

Agriotypidae

Alysiidae

腹蜂科/钩腹姬蜂科Trigonalidae

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长尾小蜂科Torymidae

榕小蜂科Agaontidae

小蜂科Chalcididae

褶翅小蜂科Leucospididae

刻腹小蜂科Ormyridae

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

巨胸小蜂科Perilampidae

蚁小蜂科Eucharididae

肿腿小蜂科Cleonymidae

跳小蜂科Encyrtidae

金小蜂科Pteromalidae

Miscogastridae

扁股小蜂科Elasmidae

Leptofœnidae

釉小蜂科/羽角姬小蜂科Eulophidae

赤眼蜂科/纹翅小蜂科Trichogrammatidae

缨小蜂科/柄翅小蜂科Mymaridae

异卵蜂科/柄腹柄翅缨小蜂科Mymarommatidae

细蜂总科Proctotrypoidea

长腹细蜂科Pelecinidae

纤腹细蜂科Monomachidae

柄腹细蜂科Heloridae

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

离颚细蜂科Vanhorniidae

细蜂科Proctotrypidae

Belytidae

锤角细蜂科Diapriidae

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

分盾细蜂科Ceraphronidae

广腹细蜂科Platygastridae

瘿蜂总科Cynipoidea

枝跗蜂科/枝跗瘿蜂科Ibaliidae

瘿蜂科Cynipidae

环腹瘿蜂科Figitidae

痣翅瘿蜂科Pterostigmatidae

齿股瘿蜂科Oberthuerellidae

隆盾瘿蜂科Eucoilidae

光翅瘿蜂科Liopteridae

长背瘿蜂科Charipidae

Aspiceridae

Anacharitidae

针尾类DivisionAculeata

Bethyloidea

刺角蜂科/刺角土蜂科Rhopalosomatidae

蚁形蜂科/肿腿蜂科Bethylidae

螯蜂科Dryinidae

梨头蜂科Embolemidae

短节蜂科Sclerogibbidae

青蜂总科Chrysidoidea

尖胸青蜂科Cleptidae

青蜂科Chrysididae

曲角青蜂科Alienidae

Scolioidea

裸蜂科/寡毛土蜂科Sapygidae

毛角土蜂科Plumariidae

土蜂科Scoliidae

小土蜂科/臀钩土蜂科Tiphiidae

Anthoboscidae

拟柄土蜂科Sierolomorphidae

Thynnidae

刺臀土蜂科Methocidae

节腹土蜂科Myrmosidae

蚁蜂科Mutillidae

Apterogynidae

Formicoidea

蚁科Formicidae

胡蜂总科Vespoidea

胡蜂科Vespidae

Pompiloidea

蛛蜂科Pompilidae

Sphecoidea

长背泥蜂科Ampulicidae

细腰蜂科/泥蜂科Sphecidae

捕蝇蜂科/结柄泥蜂科Mellinidae

滑胸泥蜂科Gorytidae

角胸泥蜂科Nyssonidae

短翅泥蜂科Trypoxylidae

大唇泥蜂科Stizidae

Dimorphidae

沙蜂科Bembicidae

小唇沙蜂科Larridae

完眼泥蜂科Miscophidae

大头泥蜂科Philanthidae

节腹泥蜂科Cerceridae

瘤腿泥蜂科Alyssonidae

短柄泥蜂科Pemphredonidae

银口蜂科/方头泥蜂科Crabronidae

刺胸泥蜂科Oxybelidae

蜜蜂总科Apoidea

地花蜂科/地蜂科Andrenidae

隧蜂科Halictidae

拟蜜蜂科/分舌蜂科Colletidae

毛脚花蜂科/准蜂科Melittidae

切叶蜂科Megachilidae

蜜蜂科Apidae

形态特征

翅膜质、透明,两对翅质地相似,后翅前缘有翅钩列与前翅连锁,翅脉较特化;口器一般为咀嚼式,但在高等类群中下唇和下颚形成舌状构造,为嚼吸式;雌虫产卵器发达,锯状、刺状或针状,在高等类群中特化为螫针。

头部明显,正面观横形,有时几成球形,颈部细小,可自由转动。触角形状多变化,有丝状、棒状、膝状、栉状和扇状等,通常以雄性为发达,多为13节,雌性较短,多为12节,少数种类节数减少到6—8节。复眼1对,较发达,位于头部两侧。单眼3个,位于额的上方,呈三角形排列。少数种类单眼退化或缺如。口器多为咀嚼式,各组成部分的形态构造以及下颚须和下唇须的节数、形状、长短常可作为分类特征。蜜蜂总科的口器为嚼吸式,下颚、下唇延长成喙,用以采食花蜜。

膜翅目

胸部包括前、中、后胸及并胸腹节。前胸一般较小,横形或不明显。头与前胸之间有颈,有的前胸前缘明显锋锐,将前胸与颈分开,有的前缘消失。中胸背板分中胸盾片及小盾片。盾片有的平整无沟缝,有的则有1对完整或部分消失的盾纵沟,有的中部下陷成槽或隆起。小盾片一般圆形、三角形、卵圆形或舌形,有的很短,有的末端延长或具叉状突起。并胸腹节是由腹部第1节并入胸部形成的,其形状、大小、长短、倾斜度等变化很大。许多种类(细腰亚目)腹部第2节缢缩成细柄状,称为腹柄或“腰”。

多数种类都具有两对正常的膜质翅,且前翅显著大于后翅,仅少数种类的翅退化或变短。前翅前缘通常有翅痣,其形状多有变化。多数种类的翅脉较复杂,纵脉多愈合或变形,并与横脉围成若干翅室。对脉序和翅室的命名,各学者意见不一,较常用的为康氏系统(Comstock和Ross系统)。有的种类翅脉极为退化,翅脉在膜翅目分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胸足3对相似。但某些寄生性种类的转节为2节;有的前足腿节膨大,如肿腿蜂;有的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如小蜂科的某些种类;蜜蜂总科的后足则特化成携粉足。跗节2—5节,末端具爪1对。

腹部通常10节,少的只可见3—4节。细腰亚目的第1腹节已并入胸部形成并胸腹节,第2节通常很小,或呈柄状。雌虫第7、8节腹板变形,形成产卵器。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极度特化,适于锯、钻孔和穿刺等,同时有产卵、蜜刺、杀死、麻痹及保存活的动物寄主食物的功能。产卵器的形状变异很大,有的呈长针状,有的呈短锥状,有的自腹末伸出,有的自腹末前方腹面伸出,有的只作为防御器官而已失去产卵作用。雄性外生殖器由第7、8腹节腹板及生殖节组成,生殖节主要包括生殖突基节、阳茎、阳茎腹铗及生殖刺突等,部分隐藏于体内,一般种间变异很大,是种类鉴别的重要特征。

膜翅目

根据食性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将膜翅目幼虫分为两类。一类为蠋型幼虫:体型近似鳞翅目幼虫。即体表通常有毛斑,头部骨化程度强,上颚强大,具触角及下颚须,常有侧单眼,除胸足正常发达外(少数退化),还具腹足。与鳞翅目幼虫的主要区别是,腹足数目在6对以上(如叶蜂类为6—8对),无趾钩。蠋型幼虫多营自由生活,植食性。第二类为无足型幼虫:如腰亚目的幼虫。体无色斑,无足,头部骨化弱,口器及触角退化,触角柔软不分节,下颚须乳突状,上颚弱,无单眼。多营寄生或拟寄生生活,或生活于由母蜂准备好的饲料中或由工蜂喂食,少数在寄主植物上造成虫瘿。

生活习性

胡蜂、蚁、蜜蜂等高等膜翅目昆虫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生活习性,有的已形成习性、生理及形态上的分级现象。如后蜂(蚁)专司产卵繁殖,雄蜂(蚁)通常于交配后不久死亡,工蜂(蚁)专司采集食物、营巢、抚幼等职,蚁科中有专司保卫的兵蚁。社会性种类在成虫和幼虫间还存在“交哺”现象,如胡蜂成蜂饲喂幼虫时,幼虫分泌—种乳白色液体,供成蜂取食。蜜蜂巢群中的不同级型,分工明确,不同级的幼虫巢室大小不同,饲育方式也不同,如后蜂幼虫期一直被喂以王浆,直至化蛹。蜜蜂等为了群体的觅食、繁殖及维持其稳定性,群体内各成员间通过各种发达的感官接受和传递信息,如通过不同的“舞姿”传递蜜源植物的方位、与巢的距离等。同巢蜂群的特定气味是维持本群、防止异群进入的指示气味,守卫蜂即通过嗅觉在巢门口守卫本群。蜂群的稳定性是通过后蜂上领腺分泌的外激素“后蜂物质”来维持的,该物质可抑制工蜂生殖腺的发育和新后蜂的产生,从而避免发生分蜂现象。蚁是通过腹部腹面在爬行过程中留下的踪迹外激素指示同巢成员找到食物及归巢路线的。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相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繁殖方式

全变态。一般为两性生殖,也有的行单性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单性生殖较为普遍,如蜜蜂已交配的蜂产的未受精卵,产生雄性个体;胡蜂及叶蜂的一些种类未交配过的雌蜂产的未受精卵,可产生雌或雄两性个体。多胚生殖多见于茧蜂、小蜂及缘腹细蜂科中的一些种类,如多胚跳小蜂1个卵可产生2000多个后代个体。

主要价值

膜翅目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传粉昆虫和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昆虫,只有少数为植食性的农林作物害虫。植食性者如叶蜂科幼虫食叶,茎蜂科幼虫蛀茎,树蜂科幼虫钻蛀树木,瘿蜂科幼虫形成虫瘿等。寄生性者包括细腰亚目大部分种类,其中又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类。捕食性者主要包括胡蜂、泥蜂、土蜂等科的成虫。以花粉和花蜜为主要食物的蜜蜂有助于作物授粉,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并为人类提供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