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为江苏省级报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于1986年元旦创刊。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新华日报社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管,隶属江苏省属国有企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四个字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报社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扬子晚报》系江苏报业日发行量排名第1,中国报业日发行量排名第4,世界报业日发行量排名第21。是江苏地区唯一入选中国500强价值品牌的平面媒体,排名第15、唯一入选亚洲500强价值品牌的平面媒体,排名第175、唯一入选“中国报纸移动传播十强”、唯一入选“大学生最爱十大报纸”。位居江苏媒体微博影响力之首。

《扬子晚报》已发行10000多期,日发行量达200余万份,现拥有约1千万读者。200余万份发行量中,南京地区约78~85万份,苏州地区约25~32万份,无锡地区约23~30万份,常州地区约24~31万份。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报纸发行量中均为第1。

《扬子晚报》每日在江苏省内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以及上海市、安徽省部分地区同步发行。

《扬子经济时报》隶属《扬子晚报》,已在苏州、无锡、常州连续十年出版《苏州城事》、《无锡城事》、《常州城事》,并于每周二至周五出版。本报在苏州,无锡,常州均为发行量最大报纸。

2015年6月,经世界品牌实验室统计《扬子晚报》品牌价值达165.28亿。

中文名

扬子晚报

创刊时间

1986年

类别

新闻

语言

汉语

主办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直属事业单位新华日报社

主编

历任主编:刘守华,现任主编:王文坚

外文名

Yangtse Evening Post

国内刊号

CN—32—0055

邮发代号

27—59

定价

1元

主管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东中路369号

邮编

210092

报刊信息

扬子晚报标识

“扬子晚报”四个字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扬子晚报》由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主办。二十多年来,《扬子晚报》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逐步形成了导向正确、信息密集、热点集中、服务到位、可读耐读等特色和优势。《扬子晚报》版面由最初的4开4版增至4开16版、24版、48版、64版、72版、80版、104版,南京地区最多时超过200版,其中的宝贝周刊、声色周刊、成长周刊、生命周刊、电视周刊、环球博览、主妇时代、风尚特刊、商界大观、教育资讯、扬子楼市以及家居、美食、旅游、数码等专刊、周刊也深受读者喜爱,创刊以来,发行区域不断扩大,主要密集覆盖南京和江苏地区,日发行量保持在200余万份左右,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广告营业额已跻身全国报界前4名。[1]

《扬子晚报》在总编辑主持的编辑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报社设有总编办公室、考评办公室、流程督察办公室、时政部、财经部、教卫部、南京采访部、苏州记者站、无锡记者站、常州记者站、热线新闻部、区域新闻部、国内部、国际部、专副刊部、要闻编辑部、文化部、体育部、网络新闻部、信息部、广告出版部、视觉部、版面部、校对部、发行部、广告经营中心等。[2]

南京城事

《扬子晚报》在江苏13个地级市以及北京、上海设有记者站,在江苏各省辖市和周边地区的上海、安徽等地共设有17个分印点,每天凌晨同步传版印刷,清晨上市。《扬子晚报》积极创建新媒体,1998年开通扬子晚报网,2001年被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为江苏首家新闻网站,每日点击率达到500万PV;2002年创建了华东地区首家新闻媒体的呼叫中心,同时,陆续开通手机短信、手机报、WAP站点、视频直播报网互动等业务,是中国最早涉足全媒体的新闻单位。[3]

发行量

无锡城事

2008年6月12日,第61届世界报业大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会上公布了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扬子晚报名列第21位,在中国报纸中排名仅次于《参考消息》和《人民日报》,再次成为江苏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特别是对比上一年,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又增加了4.2万份,彰显了强劲的持续发展力。[4]

2010年8月16日,世界报业与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巴黎发布了“2010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扬子晚报》以发行量173.8万份排名世界第22位、中国第4位。[5]

2012年10月,世界报业与新闻出版者协会发布了“2011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扬子晚报名列第21位,排名较上一年上升一位;在上榜的中国报纸中,列《参考消息》(第5位)、《人民日报》(第12位)、《南方都市报》(第18位)之后,排名第4;在上榜的中国晚报中,排名第一;是江苏地区唯一进入百强榜单的平面媒体。[3]

下属刊物

苏州城事

《扬子经济时报》隶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在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均设有记者站,并于每周二——周五出版(节假日除外)《苏州城事》、《无锡城事》、《常州城事》(当地新闻专版)发行量在当地报纸媒体中均为第1。截止2013年,《苏州城事》、《无锡城事》、《常州城事》均创办有十年时间。

报刊职能

在新闻竞争纵深化、立体化的今天,新闻产品虽仍强调记者个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但产品的生产已经从过去的“个人作坊”走向“集约化大生产”,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强大的编辑平台为一线记者提供强力支撑,使新闻产品的生产能够适应现代竞争的要求。

那么,这一强大的编辑平台究竟该如何构建,并最终实现为记者采写优质稿件导航的目的呢?《扬子晚报》通过改版,尝试构建新闻选题管理流程及流程督察机制、考评机制,试图通过这几个首尾衔接的流程和机制颠覆传统的记者前方写稿、编辑终端把关的模式,将新闻质量管理贯穿到新闻产品制作的前端、中端、末端及售后的整个过程。

关于选题——数码集成,控制全过程质量

所有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这是ISO9000关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如今,ISO9000过程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质量认证体系。对新闻来说,虽然其管理流程有其特殊性,但过程管理较之终端管理,在新闻产品生产上仍然具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意义。

作为支持改版的重要措施之一,《扬子晚报》启用了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该项目利用数码科技革新媒体传统的选题会模式,使新闻选题的管理环环相扣,大大提高了选题汇集、分配以及定稿、定版的办报效率,为选题的高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6]

选题汇集:部门管理量化

部门选题是整个报纸选题的基础,而部门选题又出自每位编辑和记者。因此,《扬子晚报》此次设置的选题集成系统,就是以各部门选题的汇集作为基本资源。在这一系统中,汇集好本部门的选题是部门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

据《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介绍,每天下午4:30是报社雷打不动的编前会,梳理汇集本部门的选题,是各部门主任每天编前会前必须完成的刚性任务。为使部门具有高质量的选题,部主任每天开会前都要与部门内每位编辑、记者保持沟通,然后将部门初定的选题整理成选题文本,通过局域网传送至第二个模块——编前会“选题库”。

由于部门选题的生成过程全都是述诸文字且具有档案功能,一些部主任感慨地说,过去报选题口头说说,好坏无人记录追究,有时难免敷衍走过场。但现在不同了,部门每天的选题都是一份部门当天工作的成绩单,促使部门管理更重实效。刘守华也坦言,所有选题都要做到有标题、有提示、有责任人,这种汇总的方式就像是“过堂”,“逼着”主任们必须认真做好准备。

投影确认:集体决策把关

每天下午4:30,由值班总编主持、报社采编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编前会都会在《扬子晚报》准时举行。会上,各部门汇总的选题通过电脑投影等设备在现场实时展示,与会者不仅可以共享选题,还可以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选题最后由值班总编定夺。

“以前各部门报选题,就是你说说、大家听听,现在所有选题都打在投影仪上,大家既能听你说又能看到内容梗概,印象会更深。选题到底是做还是不做,是做大还是做小,做了以后放在哪个版,这些都要经过集体决策来把关。”刘守华介绍说,编前会上,有的选题很快就通过了,有的被当场“毙掉”,有的要增加内容,有的要置后处理,有的应与其他选题整合归并,有的诸如文体新闻版块报上来的选题会安排到社会生活版面上去,等等。编前会开完,所有选题都会得到妥善处置,得到确认的新闻选题连相应的版面都会确定下来。

刘守华表示,选题通过投影形式让各部门共享,使得每个部门既能知局部又能知全局,对于部门稿件该如何处理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掌握。一些热点新闻发生时,各部门可能会同时出击,通过选题汇总和编前会及时谋划,各部门信息能够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效率。[3]

选题公示:信息及时反馈

扬子晚报

编前会结束时,要闻编辑室要将所有得到确认的选题及确定下来的相应版面汇成《选题目录》进入第三个模块——编委会“选题公示库”,让所有编辑、记者通过局域网共享并监督。

刘守华表示,对记者来说,选题网上公示能使他们对自己所报选题的处理结果了然于胸,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对稿件处理的版面意识,在形式及内容的把握上也更准确。此外,由于所有过程中的信息全体编辑、记者都可以共享,因此,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监督者,使新闻的导向把关更加严密,也使得虚假新闻及关系稿无处遁形。

晚上6:00后,各编辑室编辑和版面组组版员便开始按照“选题目录”组版,值班总编则会根据《选题目录》对版面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把关与调整,同时通过局域网随时了解组版情况。若遇重要的突发性新闻,值班总编还会根据目录进行临时性的调整。“对值班总编来说,这种方式大大强化了对版面即时调度指挥的功能。”刘守华说道。[3]

关于评报——公开评报,不断提高质量

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的应用,虽然在新闻产品制作过程中对新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已经入户、上摊的新闻产品是否真正符合受众的需求?与同城媒体相比,自己的新闻质量有没有差距呢?

在启动新闻选题数码集成系统的同时,《扬子晚报》制定了每天公开评报的机制。这是新闻产品见诸市场后的自检与反省,通过这样的自检与反省,每一个参与新闻产品制作的编辑、记者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推动报纸质量的持续改进。

考评办评报:比较同城媒体

《扬子晚报》组建了新闻考评机构——考评办公室,该办公室直属总编辑领导,不与任何部门发生利益关系,考评办主任由富有一线采编经验的资深编辑担任,考评办成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同城各家报纸。

每天中午11:00,《扬子晚报》都要召开由值班总编、编委、考评办主任、全体编辑部主任参加的评报选题会。会上,首先由考评办主任发表评报意见,通过自身纵向比较、与同城媒体横向比较,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把问题和不足讲透,以不受任何干扰的读者立场比较各报内容、形式的短长。

刘守华坦言,有时考评意见非常尖锐,但正因为有这种不受任何干扰的第三方声音,使评报摆脱了参与产品制作者可能有的主观倾向,变得更加公正、客观。

全员评报:点评报道得失

考评办评报之后是部门自下而上的评报。部门由于是新闻产品的直接制作人,了解新闻制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及背景,他们有时候对来自考评办乃至编委会的意见能够接受,有时候则不能接受,这使得评报会常常变成一场辩论会。“正是在这些辩论中真理越辩越明,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新闻的认识与把握。”刘守华说道。

在考评办和部门的意见说出来之后,包括值班总编在内的值班编委会根据前一天晚上看稿的情况点评得失。刘守华表示,每天每个过程都夹杂着得失和甘苦,值班总编把这些端出来和与会各部门交流,各部门对编委会的编辑思想及政治导向、稿件内容的把握与制作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及时调整前方记者的采写和后方编辑的定位。

除评报会外,《扬子晚报》每天还安排三四个采编人员轮流在内网上评报。据了解,参加评报的采编人员早晨要自己去买报纸,将当天《扬子晚报》与同城媒体和外地媒体的报道进行比较,下午把评报内容直接发到内网上,所有采编人员都可以跟帖。

速录员实录:评报信息成教材

与评报同时进行的是现场实录,这是《扬子晚报》对评报制度的一项创新。评报会上,当大家热火朝天进行辩论的时候,一名速录员会将所有人的评报意见逐字逐句录入电脑,并在会后以第一时间在评报栏上张贴,同时上内部网公布,报社所有人都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评报信息。

“评报信息准确率、到达率的提高,强化了所有部门重视评报会的意识,促使评报会的气氛越来越活跃。”刘守华介绍说,评报会上,有时大家为一篇稿子、一个策划争执不下,回办公室后还念念不忘,要在网上点开评报意见,再看看自己说得是否在理;记者的稿子见报后非常想知道大家的评价,也会及时上网看看评报意见。“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这个评报内容。现在,每天阅读评报意见已经成为‘扬子人’的一项必修课,网上点击率天天过百。应该说,这样的业务研究氛围大大促进了编辑、记者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因为有速录员实录,评报人发言时都认真对待、言之有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报质量。”

关于考核——刚性制度,为提高质量导航

如果说评报是一种柔性业务研讨,那么,与评报相配套的考评标准则成为一种刚性的制度。此次改版时,《扬子晚报》制定了《采编人员绩效考评章程》,并与北大方正共同设计、安装了《考评章程》执行软件。

每天考评:11个等次细分稿件

根据《考评章程》,《扬子晚报》将所有稿件分为A、B、C、D、E共5个大等。其中,A、B、C这3个大等又各自分出上、中、下3个小等,每个等次都对应一定的分数,每个等次的分数又对应相应的奖金收入,D则为零分,E为倒扣分。整个考核系统充分体现出“质量为主、兼顾数量”的内涵和价值倾向。

刘守华介绍说,考评办公室每天会根据5个大等共11个等次的标准和要求,给当天见报的每篇稿件、每个版面评定等次。对于获得A等以及D等、E等的稿件,考评办都必须给出评判理由。打等结果要经过值班总编的审核,再由总编辑签字确认,三道程序、三重把关。考评结果确认后,次日上墙、上网公布。

如今,《扬子晚报》编辑部走廊的评报栏里每天都张贴着前一天出版的报纸,与其他阅报栏不同的是,这些报纸结果的每个版、每条稿都盖着各个等级章,经常会有编辑、记者围在评报栏前议论打等情况,这已经成为《扬子晚报》编辑部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守华坦言,由于稿件等级直接影响编辑、记者的个人收益,因此,其等级的评定就成为一种最为直观的导向,这种导向逐渐成为编辑、记者的一种群体意识,使记者能够自觉不自觉地修正着自我的新闻实践,把新闻的准确性、思想性、可读性等要素作为自身新闻实践的导航仪,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申诉制度:修正考评偏差

《考评章程》是刚性的,完全以稿件质量为标准,而新闻写作的特殊性,又决定在很多情况下,一篇稿件背后付出的劳动或社会意义往往超出稿件本身。对此,刘守华表示,考评办主任会在听取相关意见后,根据采访、策划的难度为稿件等级加权,即给同等级稿件按照一定的系数加分,充分尊重编辑、记者的劳动。这个环节同样公布上墙,做到高度透明。

都市生活

如果相关编辑、记者对打等结果不满意,可以从内网上下载申诉表,填写自己的申诉理由,提交主任批准后申请复议。“申请复议的流程和打等流程一样。”刘守华介绍说,这种开放而严格的申诉流程,既体现了公平、民主的作风,又维护了考评办公室的权威性。每天的考评结果加大稿件优劣的奖惩力度,已经成为编辑、记者把握新闻质量和导向的风向标。

流程督察:提高出版效率

如果说,选题汇集和全员评报以及考核打等是为了把稿子写好、把报纸办好,那么,《扬子晚报》建立的流程督察机制则是为了把报纸办“快”,通过对出版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考核,从制度上确立“出快稿、出快报”的出版理念。

据了解,《扬子晚报》建立了专门的流程督察室,制订了《流程督察考核章程》,调派既熟悉编辑业务,又了解发行工作的人员担任督察重任,对出版过程进行全程督促检查。流程督察从每天上午的选题会开始,到下午的编前会以及晚上每一叠版面的发稿、组版、交版,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流程设置的时间节点进行督促和考核,对延迟交版的责任人,不管是值班总编还是普通记者、编辑,都依照流程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并将考核结果在第二天的评报会上予以通报,会后上内网公布。

报刊改版

常州城事

新一轮大改版后的扬子晚报,正在产生巨大的市场冲击效应,发行量在高起点上持续强力攀升,2005年10月15日一举突破210万份,不仅刷新了曾经创造的日发行量200万份的江苏报纸发行记录,而且再次创造了晚报、都市报等中国生活服务类报纸日发行最高记录。此次大幅度改版的扬子晚报,在继续凸显贴近读者以及报道的权威性、大信息量和高品位的同时,强力推出了早晚滚动刊发新闻、一报两投、一报两拿的新闻传播和发行新模式,并对报纸内容和版面形式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昨日新闻传递更快,当日新闻做得更强,阅读更加方便实惠,传播效能更为显著,受到广大读者和新老客户的广泛认同和赞誉,直接推动了发行量在高起点上的持续攀升和报纸征订的日益红火。[3]

扬子晚报此次改版,着力提高了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大力开发并突出刊登早报出版以后的当日新闻、独家新闻。改版后,A版的新闻版将从16个版扩展到32个版。A1版到A16版,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今日”理念,力争一网打尽当日发生或获取的国际国内最新新闻和独家新闻,使晚报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新增的A17版到A32版,将相对集中报道昨日国内外和省内外的突发新闻、热点新闻和文体新闻等。改版后的扬子晚报,除了新增“今日视点”、“今日评说”、“今日专稿”等具有较强新闻冲击力的原创版面外,还在原来“繁星”副刊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漫工场”、“艺术欣赏”、“E指天下”、“时尚消费”、“小女生”等新版面。连载每天一个版,由原来的每天两篇扩展到三至四篇。在版面形式上,进一步增强视觉冲击力,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广告的设计和运作也将跃上新的平台。

2005年8月6日,在北京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2005年全国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揭晓,扬子晚报再次入列“全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20强”,成为江苏地区惟一入选的媒体。[7]

2008年1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持评比的2007年中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20强揭晓,扬子晚报由2006年的排名第六上升到第五。

2014年,在《亚洲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扬子晚报再次成为唯一入选的江苏报纸品牌,品牌排名上升至175位,品牌价值上升至140.98亿元。

2015年6月,经世界品牌实验室统计《扬子晚报》品牌价值达165.28亿。

网站建设

扬子晚报网是依托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自1998年6月创办以来,扬子晚报网就以信息量大而受到广大网民青睐。2001年6月,扬子晚报网站被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为江苏首家具有刊载新闻业务资格的网站。2001年6月18日在江苏新闻网站中首家开通英文频道。2001年7月30日,在全国新闻网站中率先开通手机短信息(“扬子随身看”)业务。与全国多家重点网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扬子晚报网所发布的信息被人民网、中华网、新浪网、搜狐网大量转载,转载量一直在江苏省名列第一,扬子晚报网成了宣传江苏的一个重要窗口。扬子晚报网站自创建以来,进行了多次改版,坚持图文并茂,每天多次更新内容。

扬子晚报网立足江苏,报道全国,辐射全球,从新闻报道到事件聚焦;从互动答疑到沟通平台;从横向信息的广角传播到纵向实用信息的深度解析,设有“新闻中心”、“江苏”、“南京”、“文娱”、“体育”、“教育”、“健康”、“美食休闲”、“时尚消费”、“旅游”、“理财”、“楼市”、“汽车”、“分类广告”等20余个频道,近30种分类新闻,200多个栏目。“时尚消费”、“美食休闲”频道分别开设了时尚读者俱乐部、扬子美食团,组织网民参与免费体验优质的美容、美发、美食品尝等优惠活动;“理财”频道有专家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财方案;“旅游”频道有各大旅行社最新推出的旅游线路,还提供了网上酒店预订服务。新改版后的网站浏览量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页面日均浏览量从200多万人次迅速上升为近400万人次,已成为google、百度、新浪等著名搜索网站为网民提供服务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8]

报刊影响

余秋雨先生来南京演讲时,给扬子晚报写下了这样的题辞:“在信息传播的风雨大潮中,人们都在寻找公正的岛屿。暮回首,岛屿就在身边不远处。”这说明,余先生相信的,是“扬子晚报”这四个字给予他的信息公正性的承诺。余先生对扬子晚报的选择,就是对扬子晚报品牌的认同和忠诚,这就是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创刊于1986年的扬子晚报,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持续走强,根本原因就是它能勇担社会责任,并且因此建立了为千百万读者喜爱的扬子品牌。在22年的办报历程中,扬子报人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构建、打造和丰富着这张报纸的品牌内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扬子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全面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办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而贯穿于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这三个力量的动力之源,就是“社会责任”。下面,我从构建扬子晚报品牌的三个力量的角度,来谈一下扬子晚报的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

公信力

扬子晚报入选大学生最爱十大报纸

公信力

是一个勇担责任的媒体的生存根基,追求公信力的媒体,必将赢得信誉。

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大量的信息,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我们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水平去判断。举这样一个例子,关于香港武星洪金宝去世的消息在坊间盛传,我们的记者也听到传闻,但记者努力想核证却没得到结果,由于难以判断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我们最后决定不用这个消息。但第二天一家报纸却登出来了,这是全国唯一刊登这个消息的媒体,网上为之哗然。第二天,求证有了结果,这是一个假信息。那家报纸不得不刊发更正。

还有一个例子,是扬子记者亲身经历。有一天,我们记者所在小区的一幢楼失火,波及一个单元的十几户人家,火情不大,楼里冒出一阵浓烟。第二天,扬子晚报作了客观报道。但是,有一家报纸,却说这

场火灾受灾人数有几百个人,有两条火龙从窗口窜出来。如果把两份报纸放在一起,那家报纸明显夺人眼球,一般读者可能会认为那家报纸的内容好看,但如果是住在那幢楼的读者看到那家报纸的报道会作何感想呢?我们的记者说他非常震惊,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竟能如此虚假浮夸,说他以后很难再相信那张报纸了。失火的那幢楼里的居民,恐怕也会有这种看法。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同一个信息,不同的媒体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始终恪守的就是尊重事实,追求真实。只有以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天持之以恒地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它的公信力才会在读者心中沉淀下来,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得读者的信任,从而最终在报业市场赢得信誉。

引导力

扬子晚报

引导力

是一个勇担责任的媒体的心智能力,追求引导力的媒体,必将赢得赞誉。新闻信息有三大特性,即时效性、真实性和导向性。其中的导向性,说的就是信息在传播流动中的方向。扬子晚报如何把握信息流动中的方向,从而体现出报纸的引导力量?

有这样一篇新闻,同城媒体在标题的制作上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2009年1月10日,江苏南京尧化门火车站信号灯发生故障,造成沪宁铁路一度中断,第二天几张早报都报了这个新闻。一张早报的标题是一行字:“信号灯坏了沪宁线14趟火车晚点”;第二张早报的肩题是:“信号系统故障引发通行受阻”,主题是“14趟列车晚点,沪宁线瘫痪2小时”;第三张早报的主题是:“信号灯坏了沪宁铁路瘫痪三小时”,副题是:“事发南京尧化门段,数千旅客滞留南京火车站”。扬子晚报肩题是“沪宁线尧华门段信号灯坏了”,主标题是“列车集体晚点,南京应急疏导”。不同的处理,彰显了媒体不同的追求。这里面哪张报纸既报道了事实,又巧妙的“引导”了一把,读者是能看明白的。第二,特刊体现引导力。

2008年6月12日,在距离汶川大地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节点,扬子晚报推出了32版《汶川一月》纪念特刊,以相册的形式,全景记录了地震灾区一幕幕悲情恸人和感天动地的画面。读者评价说,“如同古人以挽歌悼念逝去的亲友,扬子晚报的图片特刊《汶川一月》,通过‘殇’、‘救’、‘爱’、‘悼’、‘生’,这朴素简洁的五章,展现灾难中城市的死与生,爱与勇气,一个个章节回旋而上,最终在灾难尽头展现生的希望。这样的编排布局富于深意,这样的特刊办得及时、办得厚重、办得精彩,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责任感和独特的引导力量。”

扬子晚报在刊登重要的事件新闻时,特别注重言论的跟进,并且摸索出从单一言论发展到“集群式评论”的模式。这种集群式评论每次由一个大主题化解成几个小主题,几篇组合在一起,整体推出,火力交叉但目标集中,形成强悍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以此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引导读者向正确的方向认知和感悟,使这类新闻显示并发挥出更大的启迪意义和作用。

引导力是报纸发展的推进力量,它在引导读者判断是非优劣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引导读者看我们的报纸。每天,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我们有责任选择那些对社会上最多数受众最有益的新闻事实,有责任选择有利于稳定发展,有利于造福于民的信息传播方向,这样一种办报态度与理念,必将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和赞誉。

影响力

扬子晚报

影响力

是一个勇担责任的媒体的目标诉求,追求影响力的媒体,必将赢得美誉。

在报业市场,“影响力”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社会衡量报纸生存状态的标准,有人甚至把影响力与品牌价值看作是一个标准的不同表述。

什么是报纸的影响力呢?我认为报纸的影响力可以这样理解,影响力,是报纸通过自身的办报定位、报道质量、版面包装、活动策划等多种方法,对受众的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为此,我们首先通过改版,把报纸的内容和风格调整到更契合城市读者、更契合中青年人、更契合主流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北京大学一位研究媒体影响力的专家,曾公布过他的一项研究成果:Y(媒介影响力指数)=C(媒介影响的消费者人数)ⅩM(被媒介影响的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ⅩF(被媒介影响的消费者对其他人的示范性)。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让报纸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将报纸内容、风格更符合这些主流人群的需求,可以极大地提升报纸的影响力。

其次,我们着力追求新闻报道内容的影响力。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策划、整合,以及实施“只要有重大事件发生,就有扬子记者在”的战略,来追求新闻影响力的最大化。凡是主旋律报道、政策类报道以及热点事件报道,我们都是整版整版“集装箱”式推出,对信息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崛,使报道不仅成为读者的信息之源,更成为读者的思想之源。

第三,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我们通过版面的创新形成强视觉冲击。比如我们近两年推出的《传奇长征》特刊、《高考30年》特刊、《亚洲金融风暴十周年》特刊,包括不久前推出的“清明”、“端午”特刊等等,版式新颖别致爽朗大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可珍藏的版面,进一步凸显出媒体的价值。

第四,通过举办富有创意的互动活动,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成就自我影响力的扩张。这一年多来,我们策划组织了“全国省级晚报老总看江苏”、“品牌建设与社会责任媒企论坛”、“我看英雄男人”、“与圣火同行”、“选拔读者看奥运”等等系列活动,我们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担当责任,服务读者,服务企业,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品牌价值,与品牌企业、广大读者形成了互动与共赢。

这种面对同一个新闻主题,主流报纸之间共同策划,分头采访,同步刊登,报纸与网络之间再联动发布新闻的组织、报道形式,整合了各家媒体所在地区丰富的新闻资源、出色的报道力量,再通过超千万份的报纸和搜狐网的传播,成倍提升了报道的影响力,使得千百万乃至更多的读者和网民,能在第一时间享用到了这道主流都市类报网媒体合力烹制的“精神大餐”,从而参与到这场纪念和回顾中来,为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打造更广阔的群众基础。系列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读者盛赞“那些人、那些事很有看头,很有创意,值得珍藏”,称赞扬子晚报的这项策划,体现了一个责任媒体的追求,充分获取了社会美誉。

公信力、引导力、影响力,我们通过构建和打造这样的三个力量,撑起了勇担责任的扬子品牌。

取得荣誉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公布扬子晚报数据

扬子晚报发行量世界排名第21位

扬子晚报发行量世界排名第21位

扬子晚报一年增值5.73亿

扬子晚报获广告主广告商最青睐的晚报都市报

进入中国晚报经营管理4强

扬子晚报进入晚报经营管理4强

扬子晚报蝉联全国晚报五强

扬子晚报蝉联全国晚报五强

中国晚报都市报创新奖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

扬子晚报获评中国标杆品牌

扬子晚报获评中国标杆品牌

2012年亚洲品牌500强第172位

2012年亚洲品牌500强第172位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第170位

2021年6月,入选202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传媒榜单,排名第167位。[9]

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第17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