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近危陆生动物植食性简介野牛以体躯巨大而著称,体长250-330厘米;尾长70-105厘米;肩高165-220厘米;体重650-1000千克。雄性较大。是现在牛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肩部到前背有一个像瘤子一样的隆起。体毛大都是棕褐色、黑色,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颈下具肉垂,喉部有黑色长毛。尾细长,被毛较短。雄兽和雌兽均有角,但雌兽的较小。雄兽的双角弯度很大,由额骨高起的棱上长出,先垂直上升,再向外弯,复又向上,最后角尖又向内并略向后弯转,长度可达60-100厘米。角基部色淡向角尖渐深,角尖黑色。

野牛以草、树叶、嫩枝、竹笋和树皮等为食。

历史上,野牛曾出现在整个大陆南部和东南亚及斯里兰卡。截止2008年,它仅在以下国家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马来西亚半岛、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的零星地区生存,在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已经灭绝。

中文名

野牛

别名

美洲野牛

体重

约998千克

哺乳纲

同义学名4

Gauribos brachyrhinus Heude, 1901

同义学名5

Bos cavifrons Hodgson, 1837

同义学名6

Bos gaur Sundevall, 1846

同义学名7

Bos gour Hardwicke, 1827

同义学名8

Gauribos mekongensis Heude, 1901

同义学名9

Uribos platyceros Heude, 1901

同义学名10

Bos subhemachalus Hodgson, 1837

命名者及年代

C. H. Smith,1827

洞角科

动物界

偶蹄目

脊索动物门

同义学名3

Bos asseel Horsfield, 1851

牛族

美洲野牛

拉丁学名

Bison bison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同义学名2

Bubalibos annamiticus Heude, 1901

亚纲

兽亚纲

亚目

反刍亚目

亚科

牛亚科

同义学名1

Bibos gaurus H. Smith, 1827

食性

植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近危

野牛属

分布区域

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奥勒岗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

高度

约1.8米

外文名

英文 Gaur, Indian Bison 缅甸 Pyaung 德文 Gaur 马来 Seladang 越南 Minh

物种简介

欧洲野牛

野牛

一种非常大类型的野牛(自1627年灭绝)。欧洲野牛又被称为Bos primigenius,是欧洲最为著名的灭绝物种之一,它们是体型非常大的一种牛,200万年前,欧洲野牛进化形成于印度,之后迁移至中东和亚洲,在25万年前抵达欧洲。13世纪的时候,欧洲野牛的生活范围仅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和东普鲁士地区,当时捕猎大型动物只是当地贵族和王室成员的一种特权,随着欧洲数量的减少,王室政府禁止了所有捕猎行为,并要求猎场看守员为欧洲野牛提供草场,对欧洲野牛进行放牧养殖,作为一种交换,猎场看守员可以免征当地税费,更为严厉的措施是,偷猎一头欧洲野牛者即可判处死刑。截至1564年,据王室统计猎场仅有38头欧洲野牛,最后一头被记录的活欧洲野牛是一头雌性,在1627年死于波兰Jaktorow森林,其骨骼之后被瑞典陆军带走,现保存于斯德哥尔摩市Livrustkammaren。

二十世纪20年代,两名德国动物园管理员:汉兹•海克和卢斯•海克兄弟试图试图从欧洲野牛的后裔物种——家养牛中繁殖并重新饲养出欧洲野牛,他们的计划基于只要某一种物种的基因仍存在于现有存在的物种之中,那么这种物种就不能算为灭绝。之后他们繁殖培育出一种“海克牛”,又被称为“重生欧洲野牛”或“海克野牛”,这种动物具有欧洲野牛不完全的生理特征。

动物学史

命名史

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2003年)裁定,野牛该野生物种的学名,并不因其在分布国内的形式命名在其之前而无效。因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裁定,野牛的野生物种“Gaur”,学名为“Bos gaurus”;而家牛“Mythun、Mithan或Gayal”则被称为“Bos frontalisLambert,1804”。

分布史

该物种的生存地区严重破碎,分布图概括的非常清楚,特别是在印度、老挝、缅甸、中国和马来西亚,IUCN将野牛的驯化形式视为一个单独的物种(Bos frontalis; Mythun,Mithan或Gayal),在印度,中国和缅甸的部分地区以野生,半野生和家畜的形式出现。这些动物被排除在野牛列入红色名录(IUCN)的考虑范围之外。

研究史

中国对野牛的研究始于1958年,寿振黄等在西双版纳首次发现野牛。1962年高耀亭等描述了野牛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分布区域、栖息地环境及生物学特征。1965年,邓向福开展野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捕捉方法及捕捉后的后续饲养工作等方面研究。1972-1973年,李致祥等基于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捕获到的雌雄幼体开展人工饲养试验,同时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及生理特征,如发情期等。1984年,李纯开展对野牛活动规律、活动地点和食物类别等研究,发现野牛早晚活动于开阔的地带,中午和夜晚则在森林和草地较隐蔽的地点。1985年,孟端琦开展野牛的食性研究,发现其以蔓生荞竹、野古草、金茅、类芦、五节芒和棕叶芦等禾本科草类为主要食物。

物种信息

野牛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阔叶林、竹间混交林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

国内分布:云南南部和西藏南部

分类地位:牛科Bovidae

形态特征

野牛

野牛属Bison是唯一分布非洲和亚洲以外的牛亚科成员,包括美洲野牛Bison bison和欧洲野牛Bison bonasus两种,欧洲野牛数量稀少,现处于半野生状态,美洲野牛曾经是美洲数量最多的大型动物,但一度几乎被捕杀殆尽,经过保护得到了恢复。物种对比

对比维度

野牛家牛水牛
外观

体重约998千克147~1363千克-
分布区域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奥勒岗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遍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每一块大陆-
食性植食性植食性植食性
洞角科牛科牛科
展开表格

生活习性

印度野牛产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一带,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养、勐腊、勐阿、易武、勐棒、景洪,以及思茅、江城、澜沧等地。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地森林和草原中,通常都是坡度较陡、林木葱郁、环境清幽、食物丰富、远离人繁,但却离水源不甚远的地方,最高可达海拔2000米左右,并且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多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冬季则逐渐下降,活动范围较广,过着游荡的生活,没有固定的住所。喜欢群居,但群体不大,由数只到20—30多只不等,以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组成,其中有一只体形较大的雌兽为首领。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它就会用鼻子哼气,整个群体立即奔逃离去。虽然躯体十分笨重,但在受惊逃跑时,却非常迅速。如果领先的几只跑得太快,在跑了一段距离后会停顿下来,等待落后的个体跟上时再一起前进,表现了群体中团结互助的情感。成年雄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独自栖息,或仅有2—3只在一起同栖,所以多是“孤牛”,仅在发情期回到群体中生活,交配之后再离开。

分布范围

野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具体分布国家为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孟加拉国可能有分布;斯里兰卡曾有分布,但已灭绝。在中国,野牛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勐腊、勐海和景洪以及普洱市的思茅、澜沧和江城县)和西藏南部。

生长繁殖

生理

野牛

美洲野牛冬天的毛长且深啡色;夏季则较轻薄和浅色。野牛高2米,长3米,重450至900公斤。而据纪录最大的物种重约1140kg。其头部和前半部巨大,雌雄野牛均有短而弯的角,可作为战斗和防御之用。野牛一般于8月至9月交配,然后红啡色的小牛就会于接著的春天出生,小牛会由其母亲照顾约一年时间。野牛一般3岁为成熟,野生野牛的寿命由18至22年,饲养的则有35至40年。

在罕有情况下,部分野牛出生时全身是白色的。但某些并非白化症,因为其身体,如皮肤,毛发和眼睛仍然会整正常生产色素,并在渐渐长大后变回啡色。但有些则是白化症,即使长大了也是白色。此外,白野牛更被美洲原住民认为是神圣物。

由于其体型关系,并受到同住野牛群的保护,美洲野牛除了人类外,牠们很少有令其受威胁的敌人。即使灰熊和狼群会攻击刚出生的或年幼的小牛,但也只是在严冬,因为那时候野牛无法消耗能量去保护那些离群的野牛。虽然狼群也能击败一头野牛,但一般都要有7只狼以上才能做到,不过狼很多时候都会败给野牛。除了人类的猎杀外,野牛消失的另一原因就是与家畜牛的品种杂交。实际上,现时在北美的野牛里,很少是纯种野牛。

繁殖习性

野牛

野牛每年11—12月发情交配,此时雄兽之间难免发生一场激烈的争雌格斗。在争斗中,双方以坚硬的角作为武器,互相剧烈撞击,并发出大声吼叫,其声音可以传到1公里以外的地方。雌兽的怀孕期约为9个多月,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的体色为淡褐色或赤褐色,2—4岁性成熟。寿命为20—30年。

亚种分化

野牛(2亚种 1品种)
中文名学名命名者及年代
野牛大额牛亚种(白肢野牛)Bos gaurusf.frontalisC. H. Smith,1827
野牛指名亚种(印度野牛)Bos gaurus gaurusC. H. Smith,1827
野牛老挝亚种Bos gaurus laosiensisHeude,1901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1989年,野牛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种。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濒危状况

野牛

曾经有几百万只野牛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后来因为商业猎杀和居住地的丧失而逐渐灭绝。至1889年,仅有不足1100只野牛存在。1905年,美国野牛协会在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布朗克斯动物园总部成立,借助于动物园和其他地方的野牛资源,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在大平原恢复野牛的数量(当时在布朗克斯动物园和昆士动物园有野牛)。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万只野牛,其中仅有2万只是野生的,其余的生活在私有农场。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的首席执行官史提芬·E·桑德森(Steven E· Sanderson)说“野牛不仅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珍贵遗产,更是整个美国的珍贵遗产。100年前,通过很多人的努力,野牛脱离了灭绝的危险。我们现在展望,在未来100年间野牛可以兴旺起来,因为我们相信北美地区会有一个美好的生态前景。”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量估计在15000-35000头物之间。资料显示,野生成熟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可能在0.4-0.6之间,表明总共有6000-21000个野生成熟个体(大多数数据只是猜测而已)。

在中国西双版纳的种群现状

有关野牛在西双版纳的种群数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3-5月,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开展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考察,记录野牛种群数量约532头。1984年4-5月及10-11月,杨德华等开展野牛分布及数量调查,发现西双版纳全州野牛数量为605-712头。野牛数量增加了86-194头。然而,1996-2000年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野牛种群数量减少至350头。2016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州范围内的野牛种群数量及分布调查,发现全州一市两县(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均还有野牛分布,较1988年数量严重下降,仅有约152-167头。

濒危原因

历史原因

野牛分布区为少数名族居住地,而少数民族有狩猎的习俗,历史上野生动物是村寨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分布地区的村民还保留有打猎的习俗;很多老猎人曾猎捕过野牛,且还保留有用野牛角做的火药桶。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保卫边境,中国民兵曾配备枪支,期间导致大量大型野生动物被捕杀,包括野牛。

非法狩猎

猎杀野牛除做为肉类食用外,人们普遍认为野牛的角及胆囊是治疗肝炎最有效的消炎药,在黑市上野牛的相关产品售价极高。这样就催生了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铤而走险猎杀野牛,加速野牛灭绝的速度。云南省属中国西南部不发达地区,科技文化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贫困面较广,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人类争夺野生动物栖息地甚至猎杀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象,加剧了物种丧失与生物多样性衰减。

生境破坏

生境斑块破碎化也是导致野牛消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类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面积消失,生境日趋破碎化,最适生境总面积逐渐减少,残留生境斑块面积还在进一步缩小且生境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魏辅文等,1988)。

野牛种群需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而生存。野牛喜好较为宽阔的林缘空间作为主要栖息环境,而不喜欢郁闭度大、森林茂密的原生森林,其栖息地范围内应存留有大面积的荒山草坡。通过野牛实体分布区域的初步观察,与其它区域相像,野牛在夏季出现于荒山草坡较频繁,而秋冬季节对树林选择较多。这些区域为野牛提供了躲避危险的场所、充足的食物来源及充足水源。而这些区域很多都是处在交通状况较差、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边远地区。这些区域由于橡胶、茶叶的大面积推广,野牛的生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片段化、孤岛化使区域内的野牛种群分离成小种群,对野牛种群非常有害。

保护措施

《科学日报》消息,根据动物保护协会与一些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野牛将在从阿拉斯加至墨西哥的美洲地段重新繁衍兴旺起来。研究者认为,对这一体现美洲自然历史的关键物种――野牛的生态恢复是可以成功的。动物保护学家认为在下一世纪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适宜生存地域,包括从美国西南部的草原到阿拉斯加北冰洋附近的低地地带。美国、加拿大的草原和山地森林的狭长地带是野牛生存的最佳地域,而墨西哥的沙漠地带也能适应野牛的生存。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动物保护记分卡”,借此来估计这些地域的发展潜力。这一记分卡可以估测生物生存的适应性、野牛与本地动物麋鹿、食虫、牧羊犬等动物的互动,同时也可以记录一系列的其他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野牛的潜在文化背景。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所得的分数越高,这一地域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可能性愈大。研究人员之一、野生动物协会的埃里克·桑德胜(Eric Sanderson)博士说:“野牛是北美最重要的象征性物种之一,此次评估表明,通过艰苦的努力和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我们可以在下个世纪将这些物种的数量恢复到从前的规模。”

2021年2月1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野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现存的野牛种群,提出以下建议:①野牛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做好野牛保护宣传工作,使全社会都认识到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②基于野牛栖息分布区域特征,社区的参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野牛分布区划该物种的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并积极地推行退耕还草或退林还草等政策,为野牛提供充足的食物及隐蔽场所;③加强枪支的收缴动员工作及对野牛分布区域的监控,禁止在区域内狩猎。[1]

主要价值

野牛是西双版纳的财富,同时也是中国的财富。野牛在中国西双版纳州境内历史分布较为广泛,并且作为西双版纳的指示物种被给予高度的重视。野牛的存在可为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完善提供明确指示;同时,在保护野牛这一明星物种情况下,可有效保护与其共生的其它动物及其栖息地。野牛种群及栖息地有效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体现,生态价值较高。

最早的画

野牛

受伤的野牛(洞穴壁画,长185厘米,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鹤)这是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最著名的美术作品之一。它是1879年由一个名叫蒙特乌拉的西班牙工程师偶然发现的。由于这一壁画中描绘的动物太生动了,以前也从未见过这类壁画,所以,这位工程师将它公诸于世时,西班牙考古界反而说他造假惑众。使他蒙冤二十多年。西班牙的这个洞穴长约270米,壁画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9米的地方。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鹿、2匹马和1只狼。这里所见的被人称为“受伤的野牛”,位于主洞的顶部。从现在的画迹来看,这些壁画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都是天然矿物颜料,可能是用动物的脂护和血调合,所用的绘画工具,可能是利用当时的一些动植物和兽毛制成的。这些壁画距今约有二、三万年的历史。相关新闻

野牛

时代2007年度十大动物新闻:百头野牛围攻狮群在南非克鲁格尔国家公园上演了一场狮牛大战。一名游客在这座公园拍下了一段令人吃惊的录像,在这段长8分钟、名为“克鲁格尔的战争”的录像中,一头小水牛被几头狮子围攻,然后被拖进一个水坑,水坑里的一条鳄鱼毫不犹豫地扑向这头仍在挣扎的猎物。这时候,一群水牛出现了,欺负小水牛的几头狮子最终还是不敌数十头水牛,其中一头水牛甚至用牛角将一头狮子抛向空中。那头小水牛呢?它终于得救,回到牛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