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部队,陆军力量的代表,而且可以在一回合内攻击数次。装甲部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它包括装甲车和装甲兵。

中文名

装甲部队

组成

装甲车,装甲兵

特点

陆军力量的代表

技能

可以在一回合内攻击数次

包括

装甲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

建设简述

装甲车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5年12月,成立东北坦克大队。

1949年上半年,在东北和华东各组建一个战车师(后改为坦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9月,成立装甲兵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全军装甲兵部队的建设。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在作战中,与其他兵种部队密切协同,充分发挥了突击作用,为夺取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装甲车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现编制有坦克师、坦克旅、坦克团和坦克营。坦克师分为机械化集团军属坦克师和摩托化军属坦克师;坦克旅在合成集团军编成内,分为南方坦克旅和北方坦克旅;坦克团分为机械化步兵师属坦克团和摩托化步兵师属坦克团;机械化步兵团和部分守备师编有坦克营。坦克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基本的合成战术单位。机械化师属坦克团和装甲师属坦克团为五营制,下辖三个坦克营、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炮兵营及其他战斗、勤务保障分队。摩托化师属坦克团为四营制,下辖三个坦克营、一个机械化步兵营及其他战斗、勤务保障分队。坦克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基本战术分队。每个营辖编三个连,坦克31辆。

部队特点

1.98、99坦克自重大(99坦克战斗全重51吨),只适合北方平原或沙漠地区,而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水网纵横地区和丘陵地区,土地比较松软或者地势比较陡峭,都不利于98、99这种48吨以上的“庞然大物”的机动。所以装备超重的98、99还不如装备轻型点的69、88甚至59改。另外96坦克南方部队装备也比较少,也就中原地区部队装备了少量。

2.我国等西欧国家相比,德国的豹2坦克虽然也有50吨以上甚至60吨的重量,而且德国很多地区也是湿润而且水网密布。但是西欧国家军队普遍依赖公路实行部队机动,西欧国家富裕的经济使他们国内的公路等级普遍较高,能够承受70-80吨的机动车辆。而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我国的地域原因,短期内不可能做到让高等级公路通遍全中国。

3.要的原因:价格。虽然比起M1A2、挑战者、豹2等来98、99不算贵,甚至可以算是便宜。但是我国的现实还是不能允许大量装备,只能重点装备少量重点、拳头部队。

装甲车

装甲车是装甲汽车、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等的统称,它是装有武器和拥有防护装甲的一种军用车辆,按行走机构可分为履带式装甲车和轮式装甲车。装甲车是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工程保障车辆及各种带装甲的自行武器的统称。

在装甲车辆中,除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人员运输车这三种主要车型外,还有装甲侦察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以及工程保障和后勤技术保障车辆等。

装甲输送车

设有乘载室的一种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输送兵员,也可用于战斗。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大多数为水陆两用。由装甲车体、武器、通信设备、观察瞄准装置和推进系统等组成。动力装置位于车的前部。车后部为乘载室,其两侧和后部均有射击孔。车上武器有机枪、小口径机关炮。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运输作战物资和器材。利用装甲输送车底盘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供弹车、和坦克架桥车、坦克保养工程车、坦克修理工程车、坦克运输车等多种变型装甲车。

乘载室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输送物资器材。装甲输送车一般只安装有机枪,火力较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最先研制出了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输送车。车上有轻型装甲和一挺机枪,可运载20名士兵。虽然车上的装甲可使车内士兵免受枪弹的伤害,但习惯于徙步作战的步兵仍把首批装甲输送车称为“沙丁鱼罐头”和“带轮的棺材”。1918年8月,英军第七集团军的一个战车营首次在华尔夫西使用装甲输送车,12辆装甲输送车吐着火舌向敌军冲击,德军官兵极为惊恐,仓惶溃逃。英军士兵随即跳下车,占领了德军阿地,其它国家军队也从而发现了装甲输送车的军事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最早大量装备使用装甲输送车,在战争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装甲输送车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步兵的机动作战能力,并由于步兵可乘车伴随坦克进攻,也提高了坦克的攻击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装甲输送车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国家把装备装甲输送车的数量看作是衡量陆军机械化、装甲化的标志之一。

装甲侦察车

一种装有侦察设备的车辆,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战斗全重5~18吨,个别可达19.5吨,乘员3~5人,车上配有20~3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机枪,个别装有76~105毫米火炮和14.5毫米机枪。履带式装甲侦察车最大爬坡度可达70%,越壕宽达2.1米,通过垂直墙高度为0.7米。轮式装甲侦察车陆上最高时速105公里,最大行程80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51%。车上一般装有大倍率光学潜望镜、红外夜视观察镜、微光瞄准镜、微光夜视观察系统和热像仪等。昼间光学仪器对装甲车辆最大观察距离15公里,夜间一般为1.5~3公里。如装有雷达和激光测距仪,可观察20公里左右。目前,主要的装甲侦察车有美国的M3步兵战车、前苏联BPTIM装甲侦察车、法国AMX-I0RC轮式侦察车和英国的“蝎”式侦察坦克等。

1855年,英国J·科恩在蒸汽拖拉机的底盘上安装机枪和装甲,制成了一辆轮式装甲车,并获得专利权。但这种装甲车未能实际应用。1899年,英国人西姆斯在四轮汽车上安装了装甲和一挺机枪。1900年,英国把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正在南非进行的英布战争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坦克的诞生,火力,防护性和越野性都比较弱的装甲车汽车失去了在战场上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地位,于是它转向其它用途发展。一是发展为装甲输送车,为步兵和作战物资提供装甲保护;二是利用它轻便灵活的特点,发展为某些特殊用途的轻型装甲车辆,如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三是用于镇压城市群众暴动和对付缺乏反装甲火器的游击队。

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Infantryfightingvehicle-IFV)和装甲运兵车作用相近,都是运送步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车辆,两者不同的地方是步兵战车的防护力较好,火力较大,能够让步兵乘车作战,本身也能够伴随下车作战的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装甲运兵车则更接近于有装甲的运输车辆。

兵机动作战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它是由装甲输送车发展而来的。装甲输送车上通常没有供乘车步兵使用的射击孔,到达战场后步兵需下车徒步战斗,这就使步兵在某些战场条件下难以协同坦克前进,攻击,并容易受到敌方火力杀伤。而且装甲输送车通常只装有机枪,不具备反装甲能力。另外它的装甲较薄,仅能防枪弹。为使步兵能乘车协同坦克作战,增强对敌方装甲目标和反装甲武器的作战能力,提高作战部队进攻速度。自本世纪5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研制步兵战车。

1954年,法国利用AMX-13轻型坦克底盘改制了一种装甲车辆,该车载舱两侧及后门上开有射击孔,步兵可乘车射击。最初车上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所以仍称为装甲输送车。后改装了12。7毫米高射机枪或“陶”式反坦克导弹,改称为AMX-13型步兵战车。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步兵战车。继法国之后,苏联60年代装备了BMII-1型步兵战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步兵战车之一。这种步兵战车反装甲目标能力较强,装有一门73毫米滑膛炮和一枚反坦克导弹。

由于兵战车真正实现了步兵乘车作战,具有一定的反装甲目标能力。战车的装甲通常可防小口径炮弹和炮弹碎片,并能够与坦克更好地协同作战,性能比装甲输送车有明显提高,所以它有许多先进国家的军队中基本或部分取代了装甲输送车的地位。

装甲指挥车

装甲指挥车(ArmoredCommandPostCarrier)是具有装甲保护的移动指挥站,提供指挥官与支援的参谋和其他人员协调部队的相关事宜。装甲指挥车是早期以卡车或者是拖车为基础的移动指挥所衍生出来的架构,用意在于提供指挥单位快速移动,持续掌握情势与下达命令命且提供一些保护。大部分的装甲指挥车是从装甲运兵车改装而成,扩大内部的空间以容纳额外的人员,通讯器材与其他设备。在到达预定指挥地点之后,部分装甲指挥车还有另外设置的顶蓬可以伸出车外,进一步地扩大人员使用的空间。

装甲通信车

装甲通信车是指装有通信设备的装甲车辆,常见的设计有两种型态,一种是将通信装备与装甲指挥车合并在一起,因此并非单纯的通信车辆。另外一种是作为地面通信的活动中转站,以延伸无线电通信的有效距离,或者是克服地形对通信的遮蔽效应,强化地面单位之间的联络与资讯交换。目前各国陆军很少装备单纯的装甲通信车,不过有不少国家配备由一般运输车辆改装的通信车辆来支援地面部队的通信需求。

装甲兵

装甲兵简介

陆军中以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又称坦克兵,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装甲兵具有猛烈的火力、广泛的机动力和良好的防护力,可以减轻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袭击的损害,并能迅速利用常规火力突击和核突击的效果,实施快速机动、猛烈突击,在短时间之内歼击敌人。在合同作战中,可在其他军种、兵种协同下或独立遂行作战任务,也可配属步兵作战。

组成

组成各国装甲兵在编成上,习惯以坦克部队、机械化步兵部队为主体,同时配置有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学、工程及其他保障部队(分队)。一般包括编入统帅部和军区的独立装甲兵部队,编入军以下部队的队属装甲兵部队、分队。独立装甲兵部队的编制有坦克(装甲)集团军、师、旅、团等;队属装甲兵部队、分队编有军属坦克旅、师属坦克团、旅(团)属坦克营等。

作战任务

在使用时,坦克兵可配属步兵战斗,也可在其他兵种配合下独立战斗。

其基本任务是:

(1)以猛烈的突击消灭敌人,夺占重要地区或目标。

(2)向敌纵深发展进攻,扩张战果。

(3)追歼退却之敌。

(4)歼灭敌空降兵或配合我空降兵战斗。

(5)以反冲击、伏击消灭进攻之敌。

(6)巩固扩大登陆场,发展登陆成果。

(7)担任仓促防御,阻止敌人发展进攻,封闭敌突破口等。

运用原则

1.通常用于机动作战,并主要用于进攻。

2.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

3.力求使用在便于坦克行动的地形上。

4.密切与步兵、炮兵、航空兵等兵种的协同动作。

5.加强对空防御及后勤、技术、工程保障和电子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