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分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分配方式,完整的应该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同时,“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用俗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尽责任的劳作,然后索取自己的需求。

中文名

按需分配

外文名

Distribution on Demand

性质

共产主义社会分配方式

提出者

马克思

实现基础

在列宁所著的《国家与革命》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一节,引用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述:“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 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之后,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的时候;当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时候;当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 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本主义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 所能,按需分配。”

这是一段经典的论述,可是无论是这里还是在马列的其它论著中都没有明确指出生产力应当增长到什么程度,才能实现其论述中所描述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的消失;才能实现阶级与国家的消亡;才能实现社会中的所有的人自己来管理社会生产。

马列没有论述是因为在当时可能消灭社会分工、消灭阶级关系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还在隐藏着,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让他们看出来的程度,但是如今它已明显出来了,这就是电脑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技术与机械自动化技术。这种软件控制硬件技术的发展将会把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消灭在物质生产中所存在的社 会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因为在物质生产中的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从而消灭阶级这一社会现象,消灭商品所具有的价值这一社会属性,实现人与人的 平等以及物质财富的按需分配。

不断发展

按需分配社会制度的实现,不是一步登天,不是说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说要天,就给天,说需要地,就把地分配给他。按需分配这种社会制度与其它一切社会制度 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逐步实现的过程,由基本的生活资料按需分配逐步到高级生活资料按需分配,再到更高级生活资料也按需分配。直到生产方式发生质的 变化,使得人类社会所可以生产的各种物质资料都能按需取用。

在现实世界中各国所实施的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物质生活资料按需分配的最 初萌芽。这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得到扩大和发展,最终这种保障将扩大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由生到死,无论他有无工作,都能无差别地给供 一定量的货币,让其在市场上自由选择所需。以期实现满足社会中每个个人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医疗的需要。那时,中国就可以说自己初步进入了按需分配 社会,实现自己社会制度的一个大变革。实现无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无差别的对每一个人都同样的保障制度与其它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将会有一个长期共存的过程,这个共存的过程也是各种社 会保障制度逐步统一的过程。其中的无差别保障制度将逐步由社会生活中凸显出来,由社会生活中的次要因素转化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现象。

无差别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有个量到质的变化过程,从人的意义上说,是由社会人口中的少数逐步扩展到社会全体过程;从实现物质需求的能力的角度上说,则是由低级到高级,由少量到充足,由限制供给种类到逐步可以自由选取的过程。

这种无差别的生活保障与有无工作无关。相对失业救济,这种无差别的提供保障,扩大了社会发展的收益面,无论老人还是儿童,妇女还是男子,有工作还是无工作 都可以有保障,将会极大缓和当今世界日益强烈的社会矛盾,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家庭矛盾,减轻人们心理上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有极大好处。它扩大 了社会的物质需求,为人们放心消费提供了保障,增大社会需求拉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动力,将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无差别的生活保障会对资本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产生影响,使得人可以逐步摆脱资本的束缚,摆脱资本奴隶的角色,可以平等的站在资本的面前,有选择不工作 的自由,并使财富的分配更加有利于生产者。资本的价值逐步降低,财富的分配将更加公平合理,直到有一天物质财富上的分配矛盾完全解决。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这种无差别的利益分配将会不断发展,直至最终与其它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统一,实现所有可以生产的物质资料都可以按照 每个人的需要提供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相信中国可以在二十年内,在不断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初步按需分配。

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或者可以说是按需分配的初级阶段,物质分配还不能真正无差别地提供给每一个人。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中仍然需要人,仍然存在着社会分 工,存在着商品交换,存在着因为物质生产中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分配上的差异。生产力水平还不能达到无差别地满足每一个人的物质需求。生产方式 与分配方式要发生真正的革命性变革--消灭社会分工,消灭经济、阶级现象,以及国家机器,真正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只有通过电脑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 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物质生产完全自动化,使得科学的进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唯一要素,把人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

未来社会的人将只有两种工作--科学与艺术。届时,兴趣、爱好是工作的唯一原因,没有人被迫为了生计而劳作,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自我的兴趣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对他人的最大帮助。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将会得到真正的统一。

生产力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到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电脑和机器人这类自动化技术,把人不断地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放出 来,使更少的人在更少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更多人的物质需要。它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体力劳动减少了,而脑力劳动增加了;并且在脑力劳动 中也表现为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的比重不断增大的趋势。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对物质财富生产的影响日益扩大,将来会有一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实现农业工业 化,工业生产自动化;软件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会使得完全由机器人代替人从事生产劳动,由电脑控制物质的交流与运输,信息网络会把地球上一切生产活动都 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总而言之,一切可重复的非探索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将有机器人或电脑代劳。在物质的生产上,表现为产品生产与运输中的每个环节都完 全实现自动化,由最初的原始资料加工到最后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完全不再需要人的参与,既不需要人生产,也不需要人来管理,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提出自己的需 要。

软件控制硬件,知识决定生产,通过软件技术控制生产机器,告诉生产系统如何进行生产、运输,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把未来的人们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解放出来,并且那些可重复的脑力劳动也将由电脑完成。人的工作只是进行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并把已经证明了的科学研究成果交给生产系统去实现。生产系统中不再有人,没有 人再从事物质生产,当然也就不需要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社会分工,不再有商品交换,不再有为了规范买与卖等经济行为而产生的法规制度,因社会分工不同 而产生的物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也必消失。人类社会将不再有阶级的存在,不再有为商品交换及为解决经济利益中的问题而存在的服务部门。

现代社会产生的所有制问题,如: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国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都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存在分工而产生的现象,只有在物质具有可交换的意义,所有制才具有意义,才存在所有制问题,物质才会具有价值的属性。当生产力的发展消灭了社会分工,从而消灭了经济这一社会现象时,物质的分配只与需求发生关 系,是一个是否需要的问题,与所有权无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物质所有制的问题当然也就不再存在了。

在按需分配社会里,物质财富的所有权或者说所有制的问题不再具有意义。或者也可以说旧的概念不再适用于解释新的物质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方式与所有制无关,只与需求有联系。

一切社会现象都有产生发展直到消亡的过程。所有制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样也会有消亡的时候。

我个人认为按需分配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公有之间并不能必然地划上等号,因为共产主义包含了所有制的观念,而所有制关系在未来按需分配的社会里是不存在的。

我相信未来社会是个按需分配的社会,而共产主义等于按需分配已经是公识了,所以我仍然沿用了旧的概念。而且除此也没有更加合适的概念去称谓这一未来的社会制度。

在按需分配的社会里,要按照不同的个性化的需要进行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生产自动化只是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提供一个新的更好的实现的平台。在那时,社会生 活中的物质利益上的矛盾,将由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化次要方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始物质资料的限制(这点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比如星际旅 行、地球钻探能力的提高以及替代物质的发现而得到解决),另一个则是能否生产出来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科学技术水平是否达到的问题(而这点将随着人类社会 的存在而永远存在下去)。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资料的按需生产,按需取用。

在按需分配的社会里,物质生产中的社会分工与劳动交换的消失,使得整个经济这一社会现象消失,同时一切因经济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现象也将消失,因为社会物质 分配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也将随着分配上的差异的消失而消失。阶级关系将不复存在,不再有阶级差异。因追求物质利益而产生的社会犯罪以及其它一些社会 现象也必然会随着消失,社会矛盾主要存在于精神生活领域。

那时物质产品只有使用价值,不再有交换价值属性。或者也可以说物质产品将完全回归它的自然属性--既只具有使用价值,不包含再有社会劳动这一社会属性。人 们对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就好像人们与所需要的空气和阳光一样,再不需要花钱去买了。一切都是免费的,物质的分配与所有权无关,它按照需要进行生产和分 配。

科学技术的进步消灭了物质资料生产中的社会分工,但是精神生活中的分工,比如科学研究中的或者说知识的创新中的分工仍然会存在,电脑技术可以帮助人从事科学活动,用已知的方法去研究新事物,但是它不可能由事物中发现认识事物的新方法。未知领域的科学研究仍然需要人去完成。

知识交流以物质为媒介,当物质不再使用商品交换的方式时,精神生活资料的交流也将变得完全自由,人类社会将以另一种方式运行。人们的主要追求会转向自由、幸福、快乐、健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转向知识的增长,生命时间的延长,情感上的满足,荣誉的获得。届时,每个人都是学生,每个人都是知识的探索者、普及者;同时每个人也都是艺术的实践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加速度的,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观察这些社会的发展变革,可以发现在新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总是超越 了旧的制度。能准确知道社会变革的方向,适时制订相关政策,即使在同一个社会制度下也会使得社会的发展加速。信息化技术(它最初产生主要是为了军事服务)带动了美国在九十年代的一次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率先使用以及普及的国家很可能同样是美国(军事自动化技术将是一个突破口,在无人驾驶飞机,无 人坦克,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等尖端军事武器里自动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但是所有这些武器装备还没有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将来会有一天,技术的进步会把所有这 些武器整合成为一个武器,成为人的无限延伸的手臂。同样,我们也将把生产工具整合成一个整体,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它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速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危机和风险。在当今时代,我们的破坏能力是如此之大,同时,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 之间矛盾是又如此严重,以至于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就会有被矛盾所毁灭的风险。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它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和 机遇。

要不了多久,这一切就会实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将要见证并且参与这一伟大并且也是充满了挑战的变革。

国家机器

马恩论证了国家机器的消亡,他们认为国家政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施行无产阶级专政,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 有,消灭私有制。最后在“国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会“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 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恩格斯《反杜林论》转引自列宁《国家与革命》15-16页)。

这种认识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通过生产资料国有化,并最终实现“国家政权成为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恩格斯《反 杜林论》转引自列宁《国家与革命》15页)。就是说必须使得国家政权控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切,在经济上消灭私有制,政治上消灭私有权力,把社会上 一切权力统归国家所有。这种扩大国家行政权力,全面扩大“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的做法,与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国家权力是完全背道而驰互不相容的。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调和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 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 内”,这种力量,就是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就意味着国家政治权力的扩大意味着这个社 会的内部矛盾冲突加大了,所以才需要扩大国家政权的控制领域,强化的国家机器,用以控制社会矛盾。国家的政治权力只能是表现在掌握国家机器的人的身上,从 政府机关来说,就是拥有了更大的社会权力,在政治上只能是更加专制,在经济上则是国有化,由此实现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但是共产主义并非是要完成和巩 固国家的权力,而是要消灭国家权力,如果目的是国家制度的消亡,手段却是国家权力的加强;想的是要实现社会的大融合,手段却是暴力;目标与方法是南辕北 辙,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走向事物的反面。

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论》中曾说过“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国家是自行消亡的,但是这种消亡是与掌握国家政权的人的利益相矛盾的,它绝不可 能由掌握国家权力人的手中实现。一个无限的对社会的有着严密控制的政治权力决不会是自己“自行停止下来”“自行消亡”的。

马恩在认为必须在经济领域里实行国有化的同时,也谈到了民主制度,应当“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务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提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 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实际上真正的彻底的普选制从来没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过,正如经济上权力的分化必然会产生政治权力上的分化一样,在政治上具有独立 权力的个人必然会在经济上要求自主的权力,而这点是社会主义所不可能允许的。当个人的经济要求与政府的经济权力发生矛盾时,为了维护经济权力上的统一,政 治上压制民主实行专制就成为必然。

相对旧的社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它的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是存在扩大的迹象,这种扩大是因为工业化的加快,新产业、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得国家的社会职 能扩大到了新的领域。如果抛开这一因素,则政府的权力的控制面在不断收缩而控制力度不断减弱,向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发展。在经济领域里,政府的控 制由起初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可买卖;到封建社会的土地可有限自由流通,存在着国家对工业商业行为的严密控制;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矿业、商业甚至 军工业都有私人参与。同时,要求政府尊重尊重人权的呼声在增加,社会的发展使得个人逐步在国家政权机关面前享有更大的自由,国家机关随意处置个人的自由逐 步受到控制,法律上的量刑也在逐步减弱。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对经济活动控制的范围逐步减少,对个人的控制强度不断减弱的过程,而其中,个人的自 由则在不断发展,这是一个政治权力向个人手中不断转移的过程。或者说是由公众手中异化出去的权力回归的过程。

马恩认为必须施行国有制的另一个理由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矛盾”,其实这并不不矛盾,这点不仅不应当是产生资料国有化的理由,相反,它表明 社会化的活动、社会化的服务、社会化的职能可以也应当通过拥有私有财产的个人去完成。通过“小政府,大社会”,在经济上扩大私有财产(在社会各个阶层扩大 物质财富的拥有量),在政治上扩大个人的权力,实施民主制度,以此实现国家权力的逐步社会化,实现国家政权的逐步消亡,逐步由私有企业来完成以前由政府承 担的社会服务。质变因量变的一步步积累而爆发,国家机器、国家机关的消亡权力转移到人民大众手中这一过程不可能违背普遍的物质运动规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 社会分工的产生与消亡、按需分配的实现、国家机器的消亡都有一个量到质的变化过程,研究社会科学是不能抛开辩证法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这样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永远不能直接参与所有社会活动管理所有的社会财富,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精力,这就 需要某些人在不同领域代表公众利益进行社会管理。就是说在社会生产中存在着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永远不会产生人民对社会公共财产直接的权力,永远实现不了那个 代表人民权力的国家机器的消亡。旧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旧的国家形式的打破只可能建立在物质生产分工消亡的基础之上。

通过私有化的方法市场化的方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方法,大私之后才有大公。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经营者必须改进生产方式,进行减员 增效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通过生产方式的改进,不断减少生产、运输环节中的人的参与,最终实现物质产品从最初的生产到最后产品送 到消费者手中完全无需人的参与。

而且这里,关于国家政权的认识在理论上也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国家是阶级矛盾的产物,它怎么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国家政权有可能成为“整个社会 的代表”之前,阶级和作为阶级矛盾的产物“国家”都应该已经不复存在了,它怎么有机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生产资料上的私有权曾 经被消灭过,但是国家机器仍然存在着。决定着社会制度上层社会建筑变迁的是生产方式,而不是所有制关系。

共产党人在认识自身时往往会忘记这一点,在讨论资本主义国家性质时他们是生产力决定论者,但是谈到如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只知道道德标准了。根子我认为在 马克思那里。在认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时马克思他显然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尺度。考察阶级社会时,马克思主义者使用的是生产力标准,分析它的生 产工具,研究它的生产方式。但是一说到如何实现共产主义,道德观之类的东西就占了上风。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道德应当达到“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 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时候”,共产主义才有可能实现。列宁极大地赞扬义务劳动,称之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似乎不是生产方式的改进,而是道 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肯定不会有恩格斯所说的“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因为在社会中存在着这一现象就意味着--人还必然从事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 产,在物质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分工,存在着脑力与体力的差异,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存在着因为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的分配上的差异。

说到无产阶级专政,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无产阶级可以掌握国家政权,他们也就不再是无产阶级了。奴隶制不是由奴隶消灭的,封建社会也不是农奴消灭的,同样的道理资本主义制度的消灭也不可能由工人来完成。

在所谓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家里,如果存在着无产阶级对政权的参与的话,也是通过代理的手,只能认为是一种对国家政治的间接参与,对政治的影响力是极其有限 的,工人阶级的统治地位只是在意思形态领域里被承认,从没有被完全实践过。这种参与甚至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那种民主水平都达不到。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本质 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在早期可能会有助社会的发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它只有在后发展国家,在其它国家为它的发展方向摸索出正确的方 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式之后才有可能是有益的。

要想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必须进一步私有化,实现每个个人的需要。就是说,国家的权力将进一步转移给个人,人们把自己交出的权力逐步收回。政治改革上就 是通过政府各部门逐步企业化,政治家成了职业经理人,政府的社会职能通过逐步市场化,来达到人民自由选择所需要的服务以及由谁来提供社会服务(政府由管理 走向服务,由垄断性服务走向人民自由选择服务的提供者)。人民也不再需要一个管理者,他们将有完全的权力决定由谁来为自己提供服务,直到有一天这种服务也 不再需要人来提供。

行政上权力的转移是通过市场化的方法。经济间接的权力转化为直接的权力的表现就是国有制的消失。在国有制下,财产虽说是由大家共同拥有,但必有一个代理,无论这个代理是谁,实际上普通公民是很少有对自己的财产的发言权的,甚至由谁来代表自己的权力都没有,怎么能谈得上是拥有了呢?私有化以后,个人才真正直 接地掌握了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财产,才可以说真正拥有了。社会服务市场化后人民才有了选择服务的自由。股份制就是一种扩大私有化的手 段,让更多的人直接掌握自己的生产资料,拥有自己的财产。

一切间接的权力都将转化为直接的权力,人民把权力收回,共同制订公共规则,大家平等参与,自己决定自己的利益所在。不再需要由谁来代表自己。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权力回归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在目标上是正确的(实现国家的消亡,把国家这种社会形式作为一个过程认识),但是在实现的方法上是完全错误的。认为可以通过工人来消亡资产阶级 这与认为通过奴隶可以消灭奴隶主则是同样滑稽的。消灭奴隶社会的是封建社会,消亡封建社会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总是用新的关系来替代旧的关系,而不 是由旧的关系中的一方来消灭另一方(而这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所有这些错误的发生就在于没有认识到要实现共产主义消灭国家机器,要实现人民在权力上的自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政治权力 和经济权力上都应当是一个由少数人向多数人,由政府机关到社会个人,由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逐步过度的过程。是一个各阶级间界限逐步模糊逐步消失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逐步统一的过程,是一个从社会中异化出去的政治权力回归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在政治、文化、经济甚至家庭里的特权逐步走消亡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史也是矛盾的变革史,矛盾有其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也有逐步消亡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社会矛盾又会产生,只不过是要用新的方法去解决,人类社会将以另一种方式运行,新的现象和规律性将会显现出来。

注:政治上立法的权力通过民主的方式转化为直接的权力,行政上的权力则应当通过市场化的方法以此实现制订规则与行使规则的平等,并最终完成阶级关系及因阶级而产生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消亡。本文所说的政权主要谈的是行政权力。

实现过程

如何才能实现按需分配?这必须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要求。由于物质处于人类需求层次的低端(马斯洛理论),而且物质发展相对容易实行。因此,人们的重点首先放在物质发展,提高生产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显然人类自身的贪欲、自私是发展生产力最好的动力。只要保持竞争,适当的贫富差距,允许人们对财产的占有,满足人们贪图享乐的欲望,就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去发展生产。马克思把追求发展生产力为主的社会,叫做资本主义社会。相应实行的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是:差别竞争私有制。

但仅有物质财富就够了吗?人们追求的到底是财富,还是幸福?财富就等于幸福吗?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重点在于发展物质生产,精神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物质与精神不能很好的协调。甚至精神阻碍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地,人们追求的重点将转移到精神方面,追求精神的满足。精神愉悦与物质享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追求精神愉悦与追求物质财富也应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追求精神满足,就必须淡化竞争,加强合作,提倡互助互爱。对应的社会制度应该是高税收高福利,并逐渐发展的公有制。相应的社会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是:互助合作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强调的是“劳”,而忽略不同的“劳”创造财富的差别。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一个渐变的长期的过程。发展生产力,理论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较适合。即允许差别,鼓励竞争,实行私有制。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在追求生产力发展时,实行某些某种程度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可能对生产力发展产生正面推动。

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精神又得到充分满足,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乐观态度。

关系介绍

需求与欲望

一提到“按需分配”,不少人就会问,我想要美女怎么办?我想要钻石怎么办?美女,你想要人家未必乐意;而钻石,代表有限资源,也不可能人人拥有。那如何实现按需分配呢?

其实提出那样问题的,忽略了“需求”与“欲望”的区别。

你想上太阳,那是你的欲望,但不是你的需求。有时,你可能真的觉得太冷,想上太阳去过冬什么。但当你了解了太阳表面有6000摄氏度,你一上去就会立刻气化,所以上太阳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你也就不会再想上去,不再有那个需求。所以说,需求是人们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现实社会,了解自然后的欲望。欲望可以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但需求必须脚踏实地明确现实。

按需分配是根据人的“需求”进行分配,而不是根据人的“欲望”进行分配。需求可以满足,在理想社会也必须满足。但欲望不是。

需求与人性

如果需求是人们在充分了解自身,了解现实社会,了解自然后的欲望。那是不是意味着“按需分配”必须压制人性?必须要求人们清心寡欲,节衣缩食?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这里应该清楚什么是人性。

最初的人性就是动物性,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性也随之进化。事实上,最初我们认为是符合人性的行为,以前会觉得不可想像。而以前认为是符合人性的行为,之后也会觉得不可理喻。比如人类早期的传说中都有兄妹相亲的故事,说明那时候并没有近亲禁忌。可后来人们发现近亲相亲会带来遗传缺陷等问题,便就有了近亲禁忌。如果有近亲相亲的会被认为是乱伦,是畜性不如。

所以说,人性应该是人的动物性加上文明。社会在发展,人性也随着在改变。比如人们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是人性的行为。当你想要哪个美女的时候,尊重美女的意愿是人性的行为。当人们了解了不能上太阳而调节了自己的需求,那正是在了解了自身、现实、自然后的人性行为。相反,非要不可能的事那才是没有人性。

流行说法

各种流行的说法都体现了小市民不劳而获和均分财产的可鄙私欲,是一种彻底的空想乌托邦。这种美妙的共产主义天堂只出现在巴枯宁主义者为挑动农民而进行的欺骗性宣传中,与马克思主义无半点关系。但是这种流行说法常为资产者所利用,成为了向科学共产主义泼去的污水。流行的对共产主义的解释充斥着小资产者的庸俗幻想,他们所想要的最多不过是均分财产,这不过是私有制的扩大而已。而在公有制的表象下,极有可能出现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复活。

其实,共产主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共产主义以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觉悟水平极大提高以及三大差别消失为前提。人人都能自觉地、尽其所能的为社会劳动;社会则按每个人的合理需要分配消费品。

然而,这依然不是马克思的原意,按需分配首先由路易布朗提出,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是马克思为了批判一种分配观而提出的,过去的社会主义者曾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主张将社会产品不折不扣的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公民。相对应地,马克思提出了按需分配的概念,力求将它回归于科学的基础上。

意义分析

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必须先进行以下扣除,以满足社会生产扩大再进行的需要,只有对社会产品作出了以下扣除,才能进行分配:

1对生产所需的耗费的补偿;

2对扩大再生产的积累;

3对应付一般意外的物资储备。

除了对生产所需的扣除以外,还要扣除:

1社会的管理费用,类似于财政支出,社会越发展,这种支出越小;

2公共服务和福利支出,社会越发展,这种支出越大。

分配不过是生产之下的分配,分配不是关键,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被组织在生产中才是关键,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马克思指出,在付出同等劳动的请况下,可能所需的消费品是不等量的。例如,他们从事同等劳动,但其中一个却抚养了更多的孩子,就需要更多消费品;或者,他们分别从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但需要的消费品是等量的。那么,共产主义原则要求不以劳动量为依据,而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分配消费品。

但马克思又指出,在刚刚脱离资本主义,人们的思想还带有旧的思想残余的情况下,在物质仍不充裕的情况下,是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提出的按需分配,不是向我们展示未来的共产主义美妙图景,而是指出,在资本主义被消灭后,不能马上实行按需分配,在随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内,应该建立民主共和国,发展生产力,满足工人所需,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想向我们指出的是按需分配所需的物质条件,实现按需分配的艰难,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按需分配不是重点。马克思实际上向我们表达的是按劳分配.

例子介绍

用计算机的应用来说,物质与精神就是硬件与软件。硬件决定软件,软件也影响硬件的功能。计算机应用初期,人们更多的关注硬件,买了一大堆的机器。而在那个时候,一般的随机软件、常规软件也基本够用。但到了一定的时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用普通软件就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就需要一些专门软件、特制软件。这个时候,人们也在换机器,但更注重软件系统。只有好的机器,再配上专门的软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也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硬件软件都是要花钱花精力的,不是说有了好的硬件,软件就自然好了。

买机器时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编软件时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软硬件都合适,机器发挥最大作用,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你总不能先编软件再买机器吧?买机器总是比较容易,而你要做的软件必须有硬件基础。在充分了解硬件、任务等等之后,才能编出好的软件。这也决定了,你得先买机器。而不可能先编程序、或者一边编程一边买机器(再PS一下:这里说的“一边一边”是说以同样的精力物力毫无侧重的一边一边,而不是指有所侧重的一边一边)。由于开始基数低,这种侧重会更明显。所以说,编软件终将取代买机器,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当然,这里说买机器不是说完全不顾软件,而是相对于软件更重视提升硬件。编软件也不是硬件就不升级换代,而是更重视软件配置整合。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重点。

物质是较低层次的需求,也比较容易提高。既是必须,又容易做到,自然人们会先看重物质。事实上就是计算机应用成熟后,软件硬件的投入还是会有侧重。只是那个时候已经不那么明显啦,只是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偏来偏去。

人们最关心的不是说重编程,也不是重硬件,人们关心的是计算机的应用,是软硬件的协调发展(升级)。最初,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或者几乎没有应用,而硬件是必须的,也相对容易,所以硬件得到更快的发展。而当发展到一定时期,软件的要求就会变得迫切。所以推动软件的快速发展。而当软件硬件都相对完美之后,硬件还会继续升级,软件也要不断改进。在某一时刻,也还是会有硬件比软件重,或者软件比硬件重。但是,相对来说改变就不是那么大,也比较协调。如果某个时刻硬件升级为0,那就为0好了,软件也可以不变。等有了新的硬件,或者研究出新的算法,再来改变硬件、软件。社会的发展,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前进,时间或者空间上局部的停止甚至倒退,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