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暖池,制约着亚洲、太平洋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变化和某些重大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变化对于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地区

西太平洋

概述

西太平洋暖池,在太平洋由于赤道洋流是由东向西,洋面表层暖海水吹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成为一个暖池,这里是全球热带风暴、台风形成最多的地区,其它洋面上的风暴也是如此。

气候特点

1、暖水区是全球空气对流最强烈的地区,且活动持久,是气候异常的源地之一。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是全球赤道附近大气加热最强的地区,通过卫星资料发现,最大对流中心、最大降水中心(年降水量达5000 mm)、对流层绝热加热高中心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位置几乎重合。

2、大洋暖池(Warm Pool)又称热库或暖堆,一般指的是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SST)在28℃以上的暖海区,它的总面积约占热带海洋面积的的26.2%,占全球海洋面积的11.7%,东西跨越150个经度,南北伸展约35个纬度,西太平洋暖池的深度约在60 m~100 m之间。

3、由于太阳辐射、热量交换、自东向西信风吹送等的作用,大量暖水逐渐积蓄在暖池区,致使该区SST比东太平洋高出3℃~9℃。

科学考察

1、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流域次表层海水专题航次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发展规划项目(973)——“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2007CB815900)”,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参加单位包括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调查船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考察船。

2、该航次从青岛出发,途经东海陆架、东菲律宾海、赤道太平洋,南太平洋,经由西菲律宾海返回,历时45天,航程15000多公里(8000多海里)。科考人员对“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流域进行底质、悬浮体、浮游生物和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现场调查取样和现场分析,通过系统提取中新世以来低纬太平洋海洋环境在轨道和海洋时间尺度上的演变信息,着重研究大洋碳循环的长周期、次表层水古海洋学和浮游微型生物群落的变化;研究中新世以来低纬西太平洋在轨道和海洋时间尺度上的海流、水团、气候的变迁和西部边界流热量输送途径的更改,追踪次表层海水的水温和生态变化及其与全球碳循环和南大洋气候的关系。

样品采集

1、科考人员用底质拖网取样器在Manus海盆1500-2000m水深处采到了大量的火山岩样品,并且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用中国的科考船在该海域采到热液蚀变岩石样品,并采到了多种热液区活体生物样品(管状蠕虫、虾和藤壶等)。在东菲律宾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边缘以及黑潮流域进行了分层和单层生物拖网,系统采集了300m以浅水深的现代浮游有孔虫,获得了大量种类繁多的浮游有孔虫活体样品。

2、科考人员现场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等,首次对西太平洋暖池、黑潮流域海洋微型生物的主要类群(如原绿球藻、聚球藻、超微型真核生物等)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子。现场对东海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域的海洋微型生物现场培养,探讨海洋微型自养生物对于铁的响应。

3、系统采集了东海、菲律宾海、西太平洋暖池以及黑潮流域海表的pCO2和温盐的走航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海水pH、溶解氧(DO)、总碱度(TA)和溶解无机碳(DIC)等参数。通过CTD数据采集,获得了西太暖池中心和边缘3000m以浅的连续水文数据,采集了大量的海水,获得了微型生物的海洋环境参数(DO、TA、DIC、DOC、Ca和C14等),为进一步探讨微型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海洋碳储库变化及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的研究提供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