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熊(Yù Xióng):芈姓,名熊,又称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书之始),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

商朝末年,鬻熊作为老师扶助姬昌起兵灭商,并成为推翻商朝后的首席火师。《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武王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而早丧。”周成王时,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

鬻熊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楚国的创始人,杰出的巫师和政治家。同时道家的开山之祖只能追溯楚国的开国人物鬻熊,留有《鬻子》一书传世。

中文名

鬻熊

别名

鬻熊子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周朝楚蛮

职业

楚人首领

曾孙

熊绎

代表作品

鬻子

主要成就

协助周文王灭商朝

所处时代

商末周初

后任

熊丽

远古巫师

鬻熊的先辈原为芈[mǐ]姓,芈国后裔。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在商朝末年投奔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且以守火堆祭祀为职责。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意思是“鬻熊如同干儿子般侍奉周文王”,可见楚国始祖鬻熊对周文王的恭敬程度。

《汉书》载魏相奏记霍光,称文王见鬻子,年九十馀,可推定台湾岳麓书社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中有关和姬昌关系的段落描述勘误,逻辑谬误。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

“祝融,火神。相传为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包山楚简中列老童、祝融、鬻熊为楚先,印证了《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的“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根据包山楚简246号,‘鬻熊’是位于‘荆王熊丽’前面“楚先’中的最后一位,他是楚国开国史上很显赫的人物,传说传说他曾为周文王的火师,且“子事文王,早卒”,周成王推翻前朝后因他早卒,所以封鬻熊的后人于楚。”自清华简《楚居》整理公开后,支持此说的学人渐成主流。

鬻熊的儿子叫熊丽,熊丽生下了熊狂,熊狂又生下了熊绎,熊绎生在周成王时代,成王要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把熊绎封到楚蛮,封给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居住在丹阳。

政治主张

鬻熊

鬻子的政治主张,首先是要遵行“道”,在行“道”的前提下,君臣遇合,互相信赖,共同完成大业。他说:“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之,则非道无由也。”君子遵道而行,能不能被君主接受,这要看君主是贤明还是昏庸。所以,他又说:“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见信。”这说明,只有君明臣贤,二者相遇合,“道”才能得到推行应用。因此,贤臣的作用能否发挥,要视君主是否贤明而定。

对于“什么是‘道’”这个问题,鬻子说:“发政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政令,就是“道”。这在商末周初的奴隶制社会,提出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政治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其他作品

《鬻子》旧题周鬻熊撰。《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有《鬻子》二十二篇,小说家类有《鬻子说》十九篇。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中说:“至鬻熊知道,文王咨询,余文遗事,录为《鬻子》。”内容“阐域中之教化,论刑德之是非”(《鬻子·逢行圭序》)。今本《鬻子》一卷,其文与《列子》引道家之《鬻子》三条不类,与贾谊《新书》引小说家之《鬻子说》六条略同,故清人认为系六朝以后人仿贾谊引文撰拟。有唐逢行圭、明谢汝诏注,明杨慎评议,收入《二十二子全书》、《说郛》等丛书。

亲属成员

先祖:季连

儿子:熊丽

孙子:熊狂

曾孙:熊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