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鳃棘鲈,又称花斑刺鳃鮨、豹纹豹鲙、珊瑚鳟鱼,俗名过鱼、七星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地区。

中文名

豹纹鳃棘鲈

外文名

MiniatusGrouper

别名

花斑刺鳃鮨

体重

最大23.6千克

鳃棘鲈属

保护级别

近危

食性

肉食性

鮨科

动物界

鲈形目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命名者及年代

Lacepède, 1802

豹纹鳃棘鲈

分布区域

东海、南海

拉丁学名

Plectropomus leopardu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体长

最长120厘米

亚纲

新鳍亚纲

亚目

鮨亚目

亚科

石斑鱼亚科

原产地

亚洲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硕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9-3.9倍。身体及头部呈橄榄色至红褐色,头、身体及鳍布满细小的蓝点,胸鳍红色,尾鳍后缘部分有不明显深色带。

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鱼吻略尖形突出,口裂开阔,剖面几乎圆形,头中大。口大;下颌侧边具小犬齿。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数89~99枚。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鳍棘部明显短于软条部,具硬棘8枚,软条10~12枚;臀鳍硬棘3枚,细弱而可动,软条8枚。腹鳍腹位,末端延伸远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鳍条 15~16枚,尾鳍后缘为凹入。体长可达120厘米。

豹纹鳃棘鲈鳃盖有三个扁平棘,胸鳍宽大,头部体侧及鳍散布着淡蓝色小斑点,灵片为细小的栉鳞,吻圆钝而眶间骨区窄,口裂很大,头长和身高相等,头型细小,身形修长,体呈橘红色至红褐色而身带小黑点,胸鳍呈橘黄色;背鳍软条部、尾鳍及臀鳍通常有窄的蓝色缘,腹鳍呈橘红色,也有带蓝灰色缘。[3]

分布区域

豹纹鳃棘鲈原产于中国东沙群岛,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部[3],包括日本南部、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斐济等海域。多自然生长于100米以下的深海。[3]

栖息环境

豹纹鳃棘鲈

豹纹鳃棘鲈主要栖息在珊瑚礁碎屑区或珊瑚繁生的潟湖及面海的礁区,亦常出现于外礁斜坡。生性凶猛,极为贪食,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偶捕食甲壳类。繁殖期时会回游短距离而聚集于礁区产卵;为浮性卵。幼鱼底栖性,警觉性高,主要栖息于珊瑚碎屑堆。因食物链之故,可能含有热带海鱼毒。

经济价值

美味的食用鱼,鱼肉可作生鱼片。在市场上均切成小块出售,头可煮清汤、背肉宜清蒸,腹肉红烧最美。

物种研究

2012年8月,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大堡礁发现,约15%的珊瑚鳟鱼鳞片上出现了癌变组织。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和澳大利亚距离有着臭氧层空洞的南极洲比较近、紫外线辐射强烈有关。

生长繁殖

豹纹鳃棘鲈的生长时期长,在几十年上下。由于野生资源骤减,市面上一般为养殖产品。豹纹鳃棘鲈鱼又名东星斑,东星之名,乃指该鱼从中国东沙群岛而来的星斑,其外形与一般石斑鱼不同,全身布满幼细星点,外皮光滑,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和黄色,颜色缤纷,美丽引人。

豹纹鳃棘鲈的繁殖方式有催情产卵,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2]春季为其繁殖期,并做短距离洄游至礁区群集交配,每次皆有1条雄鱼和12-13条雌鱼交配,在澳洲大堡礁一代会在9-11月出现群集交配情景,因为南北季节不同,造就全年均有鱼种上市。豹纹鳃棘鲈的另一特征是雌雄同体,出生时属雌性,并在两三年急速成长,成长后变为雄性。[3]

保护现状

豹纹鳃棘鲈被列为受保护的鱼类后,政府已经严厉禁止人们捕抓这种鱼,因此豹纹鳃棘鲈已经成为稀有品种的鱼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