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北部湾,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北部湾港北靠渝、云、贵,东邻粤、琼、港、澳,西接越南,南濒海南岛,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门户,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北部湾开发是国家的重要战略。[1]

中文名

广西北部湾港

机场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部

人口

约3000万

方言

粤语

气候类型

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770、0771、0777、0779

政府驻地

中国广西

下辖地区

防城港

车牌代码

桂E

邮政区码

538000

外文名

Beibu gulf port

火车站

防城港站,钦州站、钦州东站

著名景点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白浪滩、三娘湾

珍稀动植物

金花茶、中华白海豚

医院

钦州市第二医院、防城港人民医院

行政区类别

省级

高校

广西大学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为22.5℃

成立时间

2009年12月20日

高速公路

钦防高速 南钦高速 钦北高速

所属地区

中国广西

港口

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

形成

在1919年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把钦州港规划为我国南方第二大港,并赋之文曰:凡在钦州以西之地,将择此港以出于海,则比经广州可减400英里。海运比之铁路,运价廉20倍,节省400英里者,在重庆、贵州、云南及广西之一部言之,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孙中山那时所提的钦州港就是现在的钦州、防城港、北海三港,如今统称为北部湾港。而孙中山的这段话道出了新形势下北部湾联动大西南共襄发展的要旨所在。

长期以来,北部湾的港口之间因缺少统一规划、整合,导致各自为政。为此,广西于2007年2月14日对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重组整合,成立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进行港口建设及经营管理、地方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年3月19日正式批准广西沿海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统一使用“广西北部湾港”名称。因此,北部湾港实际包括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个部分。

据统计,到2008年底,广西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91个,总吞吐能力达9420万吨。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港口总体规划》,广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010年为1亿吨,2020年为3亿吨。

2012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174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3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87亿吨(规模以上),位居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第15位,同比增长7.09%;集装箱首次突破100万标箱,达到100.33万标箱,同比增长21.86%。

防城港

防城港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大港;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门户;是链接中国——东盟、服务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广西北部湾港

位置及交通

防城港地理坐标为108°21′E,21°37′N,位千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地理位置和地缘条件得天独厚。港湾水深避风,三面环山,犹如内陆湖泊。航道短,水域、陆域宽阔,可利用岸线长。

防城港北接渝黔,西靠云南,东临粤、琼、港澳,南濒北部湾,是联接中国大陆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便利,南防高速公路直达港口,与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相连,这使得防城港可以直接与全国公路联网。铁路经南防线、黎钦线与全国铁路相联。特别是经南昆线、水柏线、内昆线抵达防城港,可大大缩短运距时空。海运开辟有联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并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通航,海运网络覆盖全球。集装箱航线开辟了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西、美东、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的国际直航或中转班轮航线以及防城港——蛇口/赤湾——全球集装箱公共快线。

自然条件

风况:防城港地处北部湾,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本地区常风向为北北东,出现频率为30.5%,次常风向为西西南,出现频率为8.4%,强风向为东风,出现频率为4.7%。港内有群山环绕,风力不大,多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强风风速一般为20米/秒;热带风暴年平均一次,最多3次,多发生在6~9月份,风力一般为8~10级。每次风暴持续的时间不长,最多2天,一般为半天至1天即可解除。

雾况:防城港雾天较少,平均每年为10天左右,最多23天,最少4天。雾气一般发生在冬末春初之间的清晨及夜晚,浓度较薄,晨雾一般维持2~3小时,日出雾气消散。

气温:港口所处的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历年平均气温为22.5℃,历年最高气温为36.5℃,每年的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6℃~29.1℃之间,历年最低气温为2.8℃,最低气温多在冬末春初之间。

降水:防城港地处低纬度地区,受海洋和十万大山山脉的共同影响,雨量较充足。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每年的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年最大降水量为3111.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为1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是2362.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44.1毫米,日平均降水量在25毫米的每年为26.5天。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5.2天。

冰况:防城港地处亚热带,无结冰现象。

水文:潮汐:防城港为混合潮港,每月小潮汛有6~8天,属不正规半日潮,其余为正规日潮。大、中潮为正规日潮,小潮为不正规半日潮。其特点是:当全日潮显著时,最高潮位5.54米,平均高潮位3.82米,最大潮差5.39米,平均潮差大于4.5米,涨潮延时15小时,落潮延时9小时,利于冲淤航道;当半日潮显著时,潮差小于1米,最低潮为0.79米。持续2小时以上的潮位全年天数分别是:潮高2.8米为338天,潮高3米为315天,潮高3.5米为251天,潮高4米为140天,潮高4.5米以上为28天。

潮流:防城港的海流主要有潮流和防城河流以及风浪流共同影响构成。防城湾入海河流主要是防城河,其主流沿渔万岛的西侧经牛头岭出海,另一支经渔万岛北端海峡流入暗埠江。防城河多年平均流量为58.7立方米/秒,由于河床地势平缓,入海口流域面积宽广,流速极缓慢;防城河只有在台风影响的短短几天内,对海流造成一些影响,其余的时间都是风平浪静,对海流的影响甚微,即防城港的潮流在海流中占主导地位。湾内涨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涨潮最大流速约为0.4~0.6米/秒,落潮最大速度为0.6~0.9米/秒。航道口外三牙石灯塔附近为逆时针回转流,其余各处均为与航道基本一致的往复流。

波浪:防城港由于东面有企沙半岛,西面有江山白龙半岛两道天然屏障,港风风平浪静。只有在每年6~9月份的台风季节才有4~5级波浪,但次数不多。一般平均波高为0.5米,常波向为北北东,出现频率为21%左右,次长波向为南东、南、北东,出现频率分别为16.4%、15.4%和12.8%。强波方向为南南西,次强波浪方向为南东。风暴时产生的最大波高为7米。

经济腹地

北部湾是中国大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其中防城港素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通道,是全国20个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现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如下

■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

■建设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

■建设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

除打通上述三条主通道外,在重要枢纽上,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加快运输通道建设提高干线运输能力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打造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实施一批干线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新建局部支线和联络线,畅通能力紧张“卡脖子”路段,形成东、中、西线合理分工、相互补充的铁路运输网络。

完善公路运输网络。进一步扩大公路网覆盖面,有效扩大主通道辐射范围。加快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瓶颈路段扩能改造和待贯通路段建设,有序建设一批对通道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和通往港口、口岸的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推广应用,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运输干线重点项目

铁路:加快贵阳至南宁铁路、叙永至毕节铁路、渝怀铁路增建二线、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改造升级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研究建设黔桂铁路增建二线、重庆至贵阳铁路等项目。

公路:加快推进G69待贯通路段、G75渝黔和南宁至钦州段扩能、G5615墨江至临沧段、G85待贯通路段等项目建设;升级G93重庆至遂宁段等。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完善运输场站设施。加强铁路货运场站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具有集装箱办理能力的铁路货运基地,增强铁路班列始发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加强公路运输场站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货流集散的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港口货运功能,优化堆场布局,推进港口设备升级改造,提升作业效率。推动各种交通设施优化整合,大力发展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设施运行效率。完善边境口岸站、铁路换装站及其他交通设施,提高对公路跨境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的保障能力。

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统筹交通枢纽与各类园区的空间布局,按照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强直达港区、重点园区、大型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装卸场站共用,打造一体化集疏运体系。加强铁路货运基地、主要港口集疏运公路建设,提高联运便捷性、安全性。推进港城融合、协调发展,合理建设重点港口城市绕城公路,减少疏港货物运输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交通枢纽重点项目

运输场站:推进重庆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重庆鱼嘴铁路货运站云南河口滇越货场升级改造,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铁路货站、成都龙泉驿铁路货站、钦州港东站铁路集装箱办理站、昆明南亚国际陆港物流园区公铁联运项目。

集疏运体系:推进南宁—防城港铁路升级改造和钦州、北海铁山港区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成都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建设,建设洋浦港疏港公路二期工程,推进沟通广西西江至北部湾港的平陆运河研究论证。

加强物流设施建设

结合腹地经济条件、区位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物流枢纽布局,推动物流设施整合,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现代化物流枢纽体系,推进通道物流规模化组织、区域化集散、专业化服务和网络化运行。

物流枢纽布局

两端枢纽:重庆、成都、广西北部湾港、海南洋浦港。

沿线枢纽:南宁、昆明、西安、贵阳、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湛江、遵义、柳州等。

边境口岸:防城港(东兴)、崇左(凭祥)、德宏(瑞丽)、红河(河口)、西双版纳(磨憨)等。

重点培育物流园区

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重庆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园、成都铁路局城厢铁路物流基地、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遂宁)、云南腾俊国际陆港(昆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西咸新区)、广西防城港市东湾物流园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物流园等。

大型货运场站:重庆南彭贸易物流基地、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西部(成都)汽车物流多式联运中心、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黔北(遵义)物流园、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心、柳州西鹅铁路物流中心站等。

铁路物流基地:南宁沙井、贵阳改貌、昆明王家营西、西安新筑等。

提升通道运行与物流效率

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干线运输优势,加强通道物流组织模式创新,扩大开行铁路班列,积极开拓沿海港口近远洋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鼓励发展物流新模式新业态,推进通关便利化,提高通道物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物流运输组织

■优化铁路班列服务。加强货物运输组织,大力开行货物班列。鼓励推行大宗货物中长期协议运输,开行重庆、成都等至北部湾港口的高频次班列直达线和运量较大的其他物流枢纽至北部湾港口的班列直达线。鼓励其他地区结合发展需求,对接班列运输,引导货源向主通道集聚,开行至北部湾港口的班列直达线或中转线。做好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全程运行图的联合铺画,支持开行至中南半岛的国际联运班列。

■织密航运服务网络。依托洋浦港积极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辐射广西北部湾港和沿海其他港口,组织开行至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要港口的国际中转或直达航线,培育至南亚、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远洋航线。依托广西北部湾港,持续开行至香港、新加坡“天天班”航线,推进常态化和规模化运营,开行至越南沿海港口的直达航线和至洋浦港的海上“穿梭巴士”。研究扩大沿海捎带和内外贸同船运输适用范围,降低货物物流成本。

■加强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衔接。统筹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的对接,有效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及欧洲地区的陆桥纽带作用,减少货物中转时间。统筹协调铁路班列和长江航运的运营组织,提升铁水联运组织效率,促进通道与长江航运协同发展。

■扩大通道辐射范围。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在铁路物流基地与邻近园区、港口之间开行小编组、钟摆式、循环式的铁路货运列车。充分发挥公路短途集疏运的优势,普及公路甩挂运输。加强车货匹配,鼓励和规范公路信息港及相关平台型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向无车承运人经营主体转型。发展至中南半岛的跨境公路班车运输、航空物流和空陆联运。

南昆铁路投入营运后,大西南的渝、云、贵、川、桂的货物将便捷地通过防城港中转世界各地。防城港直接的经济腹地为广西防城港市和钦州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南昆铁路线沿红水河以南地区,及广西百色市、南宁市、南宁地区西南部分。间接的经济腹地为广西区内的其它地区以及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的西南部和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西部地区。

在防城港经济腹地内,有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有农林海洋资源和丰富的矿产;在间接经济腹地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有50多种矿藏储量居全国前10位。腹地资源的开发、运输、利用,都为防城港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港口现状

防城港建成和在建的有矿石、粮食、大豆、水泥、木片、化肥、油气、硫磺、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具备了装卸、储运、中转各种大宗散货、件杂货、集装箱、石化产品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防城港现拥有泊位35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1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建成投产。码头库场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年实际吞吐能力超过4000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50万TEU。

在防城港中转有三大特点:一是以外贸货物为主,占总吞吐量85%以上;二是以西南地区货物为主,占总吞吐量80%以上;三是以大宗货、散件货为主,占总吞吐量80%以上,主要是铁矿砂、磷矿砂、重晶石、硫磺、氧化铝、煤炭、钢材、大豆、化肥、工业盐等。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散件货比例逐年走低。

防城港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规划的建港岸线长50.3公里,可规划建设深水泊位200多个。防城港2011年起正在同时建设5~20万吨级等各类泊位11个,建成后港口通过能力届时将达6000万吨,形成集装箱、进口铁矿、其它有色金属矿、硫磺、粮食、液体化工产品,出口磷肥、非金属矿、煤炭等九大专业化物流系统。

为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防城港实施“以港立市”战略,防城港计划从2009年至2025年,筹措1000亿元重点发展企沙港区、江山港区,统筹建设茅岭、竹山等中小港口群,加快推进30-40万吨级深水码头群、30万吨级深水航道等建设,形成一批20-30万吨专用公共泊位和40万吨级干散货码头,建成在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超10亿吨现代化国际枢纽大港。2013年防城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增长5.4%。

集疏运条件

防城港的集疏运以铁路为主,全港集疏运量的73.4%是由铁路运输完成的,公路运输仅占11%。受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港口集疏运条件限制,防城港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仅10万TEU,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铁路存在问题第一调车场该场线路布局混乱,有效长严重不足,平行进路少,调车机作业效率低。具体情况一是集1~集4、散1~散3、面1一面4、港7一港9装卸线与调车场的联接全部是从撕道岔处引出,造成港区调车机每次只能从一条装卸线取送车;二是港l~港6、港10装卸线与调车场的联接全部是从8。道岔处引出,造成港区调车机每次只能从一条装卸线取送车;三是调车场线路有效长仅为409~839m,只有11.2港区铁路现状防城港港区有第一和第二两个调车场。第一调车场建有股道11条,正线接防城港站,联接有17条港务集团的装卸线,9条粮26条股道能按整列4ooOt的要求集结车辆。

助航信息

防城港航道原设计全长6.9海里,分三牙、西贤、牛头三个航段,共四个转折点,经过不断改造,现航道最小曲率半径已达到1000米,三牙、西贤航道底宽100米,底标高-8.0米,边坡比1:10,牛头航道底宽80米,底标高-8.2米,边坡比1:5,整个航道走向曲率半径为2000米,利于船舶安全进出港口。锚地:(1)0号锚地为引航、检疫锚地。它以21°27′56〃N,108°21′13〃E为圆心,半径为1000米圆圈内的水域,水深-12米以上。(2)1号锚地为大型船舶待泊及避风锚地,位于0号锚地以北,该锚地设有10个锚位,编号为B1~B10,每个锚位的半径为450米,水深在-12米以上,是泥沙和粘土底质。

临港工业

防城港临港工业以钢铁、核电、铜镍冶炼、粮油、化工等为特色。由于临港工业集中发展形成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位于港口区企沙半岛公车镇万鑫路以东、企沙一级路以西,距防城港港口8公里,距钢铁基地12公里,园区规划面积2762公顷,依托大港口,利用西南各省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布局磷化工产业、资源加工型企业,形成大西南出口加工基地。依托钢铁基地,采用“飞地经济”模式,布局大西南地区的矿山设备、特种设备等制造业,发展成为以机械制造、矿山及特种设备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之一。

随着装备工业、机械制造、新型化工、商贸物流等一批新兴的产业集群的不断形成,以及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将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钦州港

地理位置

钦州港位于北部湾湾顶的钦州湾内,三面环陆,南面向海,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发达,是我国西南主要出海通道中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出海口。这里建港条件优越,后方陆域广阔,建港成本低,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是国家重要港口,《广西南北钦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定位为广西临海工业港。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钦州港设立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至此,钦州港成为中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

优势

钦州港具备建设多功能的以货物、工业港为主的国际贸易深水港口的优良条件。国家的第六个保税港。

(一)建港条件优越

钦州港三面环陆,南面向海,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水深,港池宽,潮差大,回淤少,后方陆域广阔。钦州港规划码头岸线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54.49公里,可建1~30万吨级深水泊位约200个,可形成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钦州湾为典型的溺谷型海湾,由内湾和外湾组成,内湾沿岸为低山丘陵环绕,湾口向南。内湾水域宽达3km,水深为-15~28m,外湾水域呈喇叭形展布,形成东、中、西三条水道。

(二)区位优势突出

钦州港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中心,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连结部。钦州港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是中国西南物资的主要出海口,是西南省区走向东盟和世界的门户,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三)经济腹地广阔

钦州港的经济腹地为南昆线、黔桂线、昆贵线、湘桂沿线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湖南枝柳沿线地区。腹地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

(四)交通便捷发达

广西桂海高速公路、南昆铁路、黎钦铁路构造了钦州港四通八达、立体、快捷的运输网络。西南货物由昆明经钦州出海仅900多公里,铁路运距比防城港短约25公里,比北海港短约80公里,比湛江港分别短约136公里(走黔贵线)、294公里(走南昆线),比广州港分别短约517公里(走黔贵线)、667公里(走南昆线)。航空港可利用南宁、北海机场,高速公路里程均约100公里,十分便利。

(五)土地资源丰富

港区后方可利用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业等产业的低丘荒地达600平方公里,农田少,地基承载力好,容易平整,开发成本低,是大港口、大工业建设的天然场址。

(六)淡水资源充裕

2004年港口的对坎龙水库和金窝水库日供水量5.5×104m³,2005年将扩容达到日供水量20×104m³,2006年将达55×104m³以上,“十一五”期间通过郁江调水扩容至日供水量达120×104m³以上,为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提供充裕水源。

(七)电力资源充足

钦州港已建成220、110KAV变电站各一座,拟建500KAV变电站一座。布局在钦州港的钦州燃煤电厂已动工建设,一期工程2×60万KW机组计划于2007年9月发电,二期工程2×60万KW计划于2008年6月发电,三期工程扩建后发电能力达420万KW,将为港口、临港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充沛的电力资源。

(八)临港工业初具规模

大型石化、能源、造纸、冶金、粮油加工项目落户钦州港,五大工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逐步为港口提供巨大的工业物流。

现状

钦州港始建于1992年8月。1994年1月2个万吨级起步泊位投入使用,1997年6月钦州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从1995年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钦州港走:“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市场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建港路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7年钦州港已形成公用码头和工业码头共同发展的局面。2007年9月,港口设计年吞吐能力达2296万吨,完成货物吞吐量806.8万吨,同比增长50.2%。随着港口集疏运条件的逐步完善,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快速增长。

码头

建成投产泊位2007年9月底,钦州港有市港口集团、中石化、广明、国星、广西东油、中山港务等码头经营及仓储企业32家,建成投产的件杂货、散货、油气、滚装、集装箱功能等公用、工业泊位共39个,其中7万吨级2个,5万吨级5个,3万吨级1个,1万吨级3个,1000~5000吨级16个,1000吨级以下12个,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2296万吨。

在建泊位在建的有市港口集团、中油等公用、工业泊位共13个,功能为散杂货、油气、件杂货、集装箱等,其中10万吨级有4个,5万吨级有1个,1000~5000吨级有7个,500吨泊位1个,预计2007年底,有关泊位建成投资后,设计年吞吐能力2409万吨。

仓储

现有仓储企业10家,已建成投入使用仓库13.8×104m²,堆场62×104m²,各种储罐72×104m³,其中植物油储罐7.1×104m³,散装沥青储罐2.8×104m³,成品油储罐38.8×104m³,液化气储罐9.9×104m³,食糖储备仓8.8×104m²。港口仓储业经营范围涉及粮食加工配送、沥青加工配送、油气配送运输、食品油配送、食糖储备配送等。

航道

船舶进出钦州港主要利用钦州港东,西两水道。

万吨级西航道,底宽95~110m,设计通航水深9.6m,底标高为-6.6m,至勒沟作业区航道全长24.4km。

3万吨级东航道,该航道连贯11个作业区,航道全长33.7km。设计底宽110~120m,设计通航水12.3m,底标高为8.9m。

10万吨级航道于2004年2月21日开工建设,其走向基本和3万吨级航道一致,长30.7公里,连贯可建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8个作业区,设计水深16.65米,设计底标高13米。

集疏运条件

铁路:港内勒沟专用线、鹰岭专用线经钦港线可通过南防线、钦北线、黎钦线等铁路与南昆、黔桂等全国铁路联网。

公路:贵阳、重庆、成都、昆明和长沙等至钦州港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干线公路均已贯通。

航空:南宁和北海机场距钦州港高速公路里程均约100公里。

海运:钦州港可与世界各港口通航,已经与50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建立贸易往来。

口岸服务

1997年6月,钦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为港口涉外服务的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边防等配套齐全,通关快速,服务优良。

此外,船舶代理、外轮理货、引航、船舶拖带、船舶供应、通讯、金融、保险等方面均已形成优质的服务体系。

商业贸易

钦州港装卸、仓储等港口业务以及补给、维修等港口配套服务业全面开放,一个投资、经营多元化的港口市场正在形成,大中型港口企业已达26家,体制涵盖国有、中外合资、民营、内联等多种形式。开港以来,钦州港已和国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已由地方小港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内外贸运输和临港工业为主,兼有国际中转、边境贸易、商贸、旅游、客运多功能,配套设施较齐全的港口。

临港工业

随着港口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钦州港,大型临港工业初显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有:

中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化项目:项目于2006年12月30日启动奠基。项目总投资153亿元,计划于2008年投产。该项目是截止至2006年来广西最大投资项目。年产30万吨浆、60万吨高档纸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已动工建设。项目(共三期)总投资410亿元。

钦州燃煤电厂项目:一期工程2×60万KW机组已于2007年3月12日试产发电,7月5日正式投产,第2台机组将于2007年10月并网发电。二期工程2×60KW计划于2008年6月发电,三期工程扩建后发电能力达420万KW。

广西东油项目:一期工程生产规模为年加工100万吨重质原油,已投产。

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一期年产10万吨酒精,2万吨变性淀粉、2万吨CO2产品,于2005年2月份试投产;二期生产酒精50万吨,变性淀粉10万吨,CO2产品10万吨。

大洋8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于2005年6月份投产。

华港6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2005年9月已动工建设,计划2008年投产。

200万吨特殊钢厂项目正在申报国家核准。200万吨沥青、250万吨磷化工等工业项目正在抓紧筹建。这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钦州港临港工业的总产值将达一千亿元,形成港口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

北海港

自然条件

风况:该港风向季节性变化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常风向为北向,其次为东南东向,频率分别为22.1%和10.8%,夏秋两季受台风影响每年平均2-4次。台风由南海进入北部湾时,因受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阻挡,一般只有6-10级,风速大于8级的大风平均每年出现11.1天。

降水:每年降水量在849.1毫米至2211.2毫米之间,年均降水量为1664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以雷阵雨为多,并明显受台风过境的影响。

雾况:年均雾日数为13.2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出现时间一般从02时开始09时结束,多为平流雾,能见度为100-800米。气温:北海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6℃,历年最高气温为37.1℃,历年最低气温2℃。

冰况:本港地处亚热带,全年无冰冻。

潮汐:北海港属于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大潮汛期为全日潮,月平均22天。小潮汛期为半日潮,月平均为8天。最高潮位5.55米,最低潮位0.03米,最大潮差5.36米,最小潮差0.17米,平均潮差2.55米。

潮流:北海港石步岭港区大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为0.13米/秒。落潮平均流速为0.31米/秒;小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为0.11米/秒,落潮平均流速为0.15米/秒。涨潮最大流速为0.79米/秒,落潮最大流速为1.03米/秒。在长落潮过程中,也会形成局部地区旋转流,除潮流外,没有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余流,实测余流流速很小,为0.56~1.17米/秒。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北海港按统计范围来分,全港包含北海市区内的商用和专业货主码头。按管辖来说,北海港管辖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港区和大风江港区。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是在营运港区,铁山港港区在建设中,大风江港区是规划建设港区。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和铁山港港区的状况如下:

北海港老港区(第一作业区):现有生产用泊位5个,非生产用泊位2个。生产用泊位:200吨级2个,700吨级2个,1000吨级1个。核定年吞吐能力35万吨。另外在200吨级和700吨级泊位之间改造成1000吨级客滚泊位1个,年旅客吞吐能力30万人次。

北海港石步岭港区(第二作业区):现有泊位4个:10000吨级2个,20000吨级1个,35000吨级1个。年吞吐能力180万吨(其中集装箱4.8万TEU)。

铁山港港区:在建2个20000吨级杂泊位,年吞吐能力95万吨。因后续资金还未到位,而在陆域形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他工程项目现还未开工。

另外:北海港货主码头有7个,年吞吐能力90万吨。其中海运公司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10万吨;航海公司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2万吨;外贸公司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10万吨;广西中油水产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10万吨;石油公司冠头岭码头一个,年吞吐能力5万吨;二级站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3万吨;化工厂油码头1个,年吞吐能力50万吨。

仓储堆场及能力

仓库十座,面积达3.5万m2,堆场面积达43.6万m2。建有硫酸库10个,容积4.6万立方;磷酸库3个,容积1.7万立方;沥青库3个,容积0.6万立方;植物油库3个,容积1.3万立方;机油库6个,容积2.6万立方。

装卸机械及能力

北海港共有装卸设备77台,其中:50吨汽车起重机1台,25吨汽车起重机1台;16吨轮胎起重机7台,25吨轮胎起重机1台;5吨门式起重机3台,10吨门式起重机4台,27.5吨门式起重机2台,16吨门式起重机1台;64立方米皮带输送机8台,5吨叉式装卸车26台;3吨叉式装卸车2台;1.5立方米单斗车13台;2.55吨牵引车8台。

港内铁路、道路

北海港运输配套设施完善。公路方面:随着中国西南地区到广西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北海港距南宁204公里,距贵阳994公里,距成都1717公里,北海港的公路集疏运能力大大增强。铁路方面:随着钦北、南昆铁路的全线通车,北海与大西南的运输动脉已经贯通,形成西联大西南各省,中联湘西、豫西、桂西,东联广东的铁路交通网络,使北海港与全国铁路网络连成一片。海上客运方面:开通了海口、涠洲岛及下龙湾等国际国内航线。航空方面:北海机场已开通了至全国各大中型城市航线十多条,年旅客吞吐量达30多万人次。北海已经初步实现了以港口为龙头,港航结合,海陆空配套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港作船舶

目北海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设备及成套机械设备超过400台,作业船舶7艘。

助航信息

航道:(一)、北海港新(石步岭港区)老港区航道北海新老港区航道基本上都是坐南朝北,面对廉州湾水域。走向为由南向北,向东折转进入新、老港区。

2013年外航道已进行浚深、扩宽,航道的轴线相应调整为:

第一段:外海检疫锚地灯浮,位于21°21′20.8″N,109°00′06.8″E,-12米水深处,设立0号闪光浮标,由0号标至6号标走向为10°

~190°,长约7海里。

第二段:由6号标向东偏北至9号标,走向为238°~58°,长约2海里。

第三段:由相交角对准新港区岸上导标,走向130°52′,至码头岸线长1700米。航道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二段与第三段间,均由半径为600米的曲线半径过渡,内外航道总长约17.28千米。水深-8~-12.9米,航道宽为100~130米,助航灯浮19座,1~4号标为对标,检验锚地设0号专用标。

该航道顺直,无栏门沙,便于航行,已有7.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入新港区4号泊位作业。

(二)、铁山港区航道在排敦至青龙沙段,长10千米,宽750~1400千米,水深-6~-18米,从青龙沙开始分东西两水道,东水道长8.5千米,宽800米,水深-6~10米,出口栏门沙宽2.5千米,水深-2.2~-3.5米。西水道长10千米,宽800~1600米,水深-8~-10米,其中有浅滩长1.5千米,水深-2.7米(均属自然航道)。现航道上设有灯浮4个,东侧沙田附近设有富达灯桩和台风警报站,西侧有大牛石灯柱。港内有老鸭石灯桩,老鸭洲至钓鱼台还有红白灯桩4组。

锚地:位于廉州湾南部湾,即在天然深槽的末段,距地角码头约100米;据西港口约1200米。1、2、3号锚地共长2650米,宽450~550米,水深-5~9米,面积1.37万平方千米,海底为沙质,可同时停泊1~3万吨级轮船6~8艘。方位为21°29′14″N,109°01′14″E。

检疫锚地位于冠头岭南海域0号灯浮,(21°20′20.8″N,109°00′06.8″E)为中心,以800米为半径的圆周范围,水深-12米,海底平坦为泥沙质。

相关企业

广西北部湾港

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月14日,是自治区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由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重组整合设立而成,主营:港口建设经营管理、铁路运输、道路运输等,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现有资产超55亿元人民币。公司本着“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沟通东中西,服务大西南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以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港口物流中心为目标,全力搭建临港工业平台和港口物流平台,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港口服务。

2013年公司已拥有生产性泊位54个(含12个在建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8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20万吨级。年通过能力超过6000万吨,初步形成了以集装箱、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石、硫磷、非金属矿石、煤炭、液体化工、粮食、油气等码头为主的港口生产结构布局和港口物流体系布局。“十一五”期间,将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新增吞吐能力6700万吨,到2010年,全港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2020年达到3亿吨。

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800万吨,同比增长18.5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61万TEU,同比增长22.62%。其中:防城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01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7万TEU;钦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83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1万TEU;北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13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3万TEU。全年实现利润2.6亿多元,同比增长82%。

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港口装卸、仓储服务、船舶物资供应、水电安装、港航工程、港口工属具、车船货物运输、货物代理、租船及订舱服务。(兼营:)五金交电化工、机电产品(除汽车)、百货、建筑材料、农副产品、自来水销售,工业和民用工程施工技术开发,成套机械设备技术开发,金属钢结构和构件制作安装,机械设备及装卸工属具的设计,机械维修。

主要业务:货物装卸、仓储、货运代理、客运、引领航、理货、远程公路运输、货物配送、港机出租和修造、船舶供油供水、港口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功能。所辖的防城港码头现拥有泊位35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1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20万吨级,库场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企业概况:防城港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个主枢纽港之一,西部第一大港,是云、贵、川、渝等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出海门户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防城港始建于1968年3月22日,当时作为援越物资的起运港,被誉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起点。1983年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6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1987年全面投入运营。港口现有码头泊位35个,码头库场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港口建有一批大型的铁矿石、硫磺、粮食、水泥、木片、油气、磷酸、沥青、植物油等货种的专用仓储和装卸船系统,具备了装卸各种件杂货、散货、集装箱、石油化工产品诸货种能力及其仓储中转联运等功能,是国家重要的建材出口基地和粮油走廊之一。港口年实际通过能力超过3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为25万TEU。自1983年开港以来,防城港已和80多个国家(地区)的220多个港口通航,中转货种主要有进口金属矿石、粮食、化肥、植物油、化工产品、石油等,出口非金属矿石、煤炭、水泥、木片、钢铁等。2006年,防城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06万吨,同比增长2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03万TEU,同比增长24%。

防城港有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航道短、港湾避风水深、淤积少、可利用岸线长、陆路交通便捷、建港投资省,又处于我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门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01年自治区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来,防城港短短几年的投资就超过“九五”以前总投资额的3倍多,建成了包括20万吨级矿石码头在内的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1个,一些标志性工程使港口核心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如20万吨级矿石码头可直接进行“船到船”直装直卸作业属国内首创,设计卸船效率居华南沿海港口榜首;14#硫磷码头是唯一的硫磷专业码头;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结束了广西沿海没有液体化工码头的历史,其配套的3000亩仓储加工区用地,正形成广西从未有过的石化加工、仓储、分销配送一体化的工业、物流园区;10号集装箱泊位是西南沿海港口群功能最齐、配套最好、效率最高的第三代集装箱泊位。根据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防城港将全面提升港口功能和物流系统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在加快完成在建13#~17#泊位的同时,结合新港区建设和老港区技术改造,按照专业化要求建设铁矿石、硫磷、煤炭、粮油、液体化工、集装箱等专业化泊位和设施,期间再开工建设18#~22#泊位和第五港区。通过续建一批,开工新建一批,储备一批的接力建设,将港口做大做优做强。到“十一五”期末,港口年通过能力将超过6000万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100万TEU。

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注册资本1.2亿元,2013年总资产7亿元,是原钦州港务局政企分开后组建的国有企业,现隶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散杂货和集装箱及重大件等多种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及代理业务,已开通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和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

公司2014年拥有生产性泊位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1万吨级2个,5万吨级2个),仓库堆场约15万平方米,装卸机械设备100多台(套),2600马力和3400马力拖轮各一艘,铁路专用线7.5公里。公司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38.8万吨,同比增长57.2%,其中集装箱完成45005TEU,同比增长76.9%;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已超过500万吨。

公司近两年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钦州港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蓬勃发展的临海工业。钦州港已形成集能源、石化、林浆纸、冶金、粮油、治药为主的临海工业,临海工业的发展使港口集团公司吞吐量大幅增长,并形成工业、港口互动发展的势头。“十一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主要有钦州港三期工程、钦州港四期工程和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其中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钦州港大榄坪1#、2#泊位工程已于2007年5月动工建设,钦州港10万吨级航道工程将于2008年上半年竣工。

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

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于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北海港,证券代码:000582。北海港主要从事港口码头建设、国际国内集装箱、内外贸件杂散货装卸、货物仓储中转、交通运输及船舶修理、机械加工及修理、外轮代理、外轮理货、商业贸易、房地产开发等多种经营,已发展成为一个以集装箱、散货运输和客运码头为主,为内外贸运输服务的综合性商港。北海港力图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现代物流的经营方法,为立足于本港物流的客户做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北海港下辖两个港区(石步岭港区、海角港区),共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级泊位1个(泊位),3.5万吨级泊位1个,年设计吞吐能力215万吨。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装卸机械设备及成套机械设备超过400台,船舶7艘。

北海港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之一,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部,与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互为依托。处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国家航程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通向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陆路和海路通道,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距新加坡港1400余海里,距越南海防港200余海里。自北海港出海经马六甲海峡,北航可通南亚,西航经科伦坡可达波斯湾地区及东非,东航至关岛,南航经菲律宾的三宝颜、印尼的万鸦老后达悉尼。随着中国西南诸省区至北海市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建成贯通后,北海港将成为桂、滇、黔、川、渝、湘、藏等省区最便捷的出海主要通道。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6月1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铁道部共同组建的合资铁路公司━━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宁挂牌成立。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南防铁路公司、钦北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黎钦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实行资产重组,由广西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柳州铁路局等6家股东发起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总资产30亿元,员工2800人。经营管理南宁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黎塘至钦州、钦州至钦州港4条沿海铁路,营运里程416公里。

广西沿海铁路位于广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背靠大西南,内连防城港、钦州、北海三个港口,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但广西沿海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线建设时间和投资主体不同,先后由南防、钦北、黎钦等铁路公司分别经营管理,最后又委托南防铁路公司经营,皆因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公司建设负债沉重,导致经营困难,更无力进一步完善沿海铁路网。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利于改变分散经营的状况,促进铁路与港口的协调和合作,提高广西地方铁路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出海通道的作用,促进广西和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新资讯

2021年1至2月,广西北部湾港(本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4006.09万吨,同比增长12.3%;其中集装箱完成81.95万标箱,同比增长41.69%。北部湾港实现快速发展,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激发的新活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辐射范围已覆盖中西部9省区市58站。

2021年01月29日,北部湾港已开通52条集装箱航线,实现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截至2020年底,北部湾港综合吞吐能力达2.7亿吨,建成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等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项目,开工建设钦州港东线电气化改造、防城港企沙支线电气化改造等支专线项目,初步形成了有效衔接的海铁联运体系。

2020年11月28日,四川攀钢集团制造的首批供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使用的8790吨50米高铁钢轨,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广西防城港装船首航,这是中国首次大批量出口长定尺钢轨。2020年1月至11月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133列,同比增长110.8%,有力推动了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