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斑石斑鱼,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3.0-3.6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凸。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5列。分布于西北太平洋。

中文名

三斑石斑鱼

外文名

Threespot grouper,Black-saddled grouper

别名

石斑

二名法

Valenciennes, 1828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

深海、近海沿岸,1 - 20米

有毒鱼类

经济性

食用鱼类

观赏鱼类

分布区域

西北太平洋区、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及大陆

模式种产地

Japan

鲈形目

动物界

鳍科

脊索动物门

辐鳍鱼纲

石斑鱼属

鲑点石斑鱼

拉丁学名

Epinephelus trimaculatu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同种异名

Serranus ara, Serranus trimaculatus, Serranus ura

亚纲

辐鳍亚纲

亚目

鲈亚目

亚科

石斑鱼亚科

体长

最大40 cm

保护级别

无危

形态特征

三斑石斑鱼

鳃耙数8-10 17-20。前鳃盖骨后缘微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3-74;纵列鳞数95-112。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XI,软条13-16;臀鳍硬棘III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圆形。体侧及头部呈淡灰绿色或褐色,散布着暗橘红色或深褐色的圆形深色斑点,斑点中央色泽较周围深;体侧另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块位于背鳍最后四根硬棘之基部上;有些鱼会有5条暗色垂直的斑纹。

栖所生态

幼时栖息于潮池或礁石区之浅水域,成鱼则迁移至深水域。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摄食甲壳类。

三斑石斑鱼

渔业利用

具经济性之食用鱼,已有实验性之人工养殖。一般渔法以延绳网及一支钓捕获。清蒸食用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