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语是闽语的一个子方言。主要分南北两大片,北片包括:福安、宁德、霞浦、周宁、寿宁、柘荣、福鼎7个县市,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安话;南片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各县市:福州、长乐、福清、闽清、平潭、永泰、屏南、古田、罗源、连江,南片方言的代表是福州话。

分布地区

闽东语主要分布在福州宁德两市,在浙南,尤溪东部,南平南部以及南洋也有分布。闽东语音韵特点是韵腹保留完整的地区韵尾基本合并(大部分地区),韵腹简化类似闽南语的韵尾保留较好。内部分化较为严重,北片福安,周宁,宁德变异最大,其次南片闽县,侯官,长乐以及连江永泰部分地区。前者与其他闽东语沟通十分困难,后者则较为困难。

形成过程

福州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一样都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方言的形成和社会的分化、人民的迁徙以及山林沼泽的天然阻隔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福州方言的形成同历史上中原汉人迁徙入闽是很有关系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大规模迁移入闽发生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史书上就有所“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如闽八族”的记载。这次入闽的汉人带来了当时中原(即今河南中州一带)的口语。难怪乎今天福州话词汇、语法还保留着魏晋时代汉语的若干痕迹。中原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是在唐末,当时中国北部又一次发生战乱,于是,河南中州固始县人王潮、王审知起兵南下,占据福建全境,大批河南中州人随军入闽。于是第10世纪中州话对福州话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至今福州话还保留古汉语语音特点,保留大量古语词和古汉语语法痕迹的历史渊源。

社会影响

福州话长期以来一直在很好地为我们方言区人民群众的日常交际和社会生活服务,尤其是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如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剧和评话、尺唱等)福州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些用福州话唱出的乡音曲调不仅为家乡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还深深地打动海外赤子思乡爱国的心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对离乡背井还是远涉重洋的闽东游子来说,福州话的乡音,听起来,说起来,都是那样亲切,那样温馨,那样令人陶醉,因而成为联结乡情、乡思的强有力的纽带。

福安话

闽东方言区按地域分布可分为南北两大片,南片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各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北片包括以福安为中心的闽东沿海山区各县市,以福安话为代表。福安话在周边的柘荣、寿宁、周宁等县完全可以自由交际,在宁德、霞浦两县基本上也可以自由交际;在福鼎城关也可以交际,当地居民基本上都能听懂。

福安话在语法、语汇和语音等方面的特点与福州话都很相近。主要的区别在于腔调上,福州话比较柔和,分七个声调;福安话比较刚劲,有八个声调。

福安方言保留了许多上古中州汉语的重要特点,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如“我们”、“你们”、“他们”福安话讲作“吾侪”、“尔侪”、“伊侪”,“早上”讲作“早头”,“晚上”讲作“暝晡”,“房子”讲作“厝”,“母鸡”讲作“鸡母”,“斗笠”讲作“笠斗”,“跑”讲作“走”,“热水”讲作“汤”,“稀饭”讲作“糜粥”,“门槛”讲作“门限”……

福安方言有“文”“白”两套系统,即书面语与口语有较明显的区别。旧时为了规范方言读音和识字教学的需要,福安曾经有过三部方言字典,这也是闽东地区历史上仅有的三部方言字典:

一是《安腔戚林八音》,又名《陆琼园本腔八音》,简称《安腔八音》,作者陆求藻(字琼园),韩阳鹿斗人,成书于清乾隆后期(约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另一是《简易识字七音字汇》,简称《七音字汇》,作者郑宜光,甘棠外塘人,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还有一本是《福安话西班牙语拼音字典》,系天主教西班牙传教士冯意纳爵(Ignacio Ibañez)编写。冯于1873年到福安传教,1882年开始编写字典,1893年初步完成编写,历时十年多;1941年西班牙传教士高大涵(Blas Cornejo)对字典进行扩充改编,并得到罗江公教学院中文教师郑宜光的帮助,编成后改名《班华字典·福安方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按拉丁字母音序编排,收录了较为丰富的福安俗话俚语和当时的风物名词。

(李健民.品读福安.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p33-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