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濒危亚洲陆生动物肉食性简介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由于林区开发、人口激增,过去偏远地区都已发展为村镇,虎亦常到林区居民点附近觅食。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由于人类的猎杀和野外栖息地碎片化,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动物。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为3890只。

中文名

老虎

别名

体重

雄性 约108~261千克

外文名

Tiger(英文) Tigre(法语) Bagh(印地语) Harimau(印度尼西亚) Tigr(俄语)

同义学名

Felis tigris Linnaeus,1758

拼音

lǎo hǔ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体长

约160-390厘米

分布区域

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等地

保护级别

IUCN 濒危(EN)

拉丁学名

Panthera tigris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亚纲

兽亚纲

亚目

猫型亚目

亚科

豹亚科

亚属

虎亚属

亚种

9亚种

猫科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原产地

亚洲

保护级别

濒危

豹属

食肉目

猫科

物种简介

剑齿虎

虎是由古时期食肉类进化而来。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的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其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

因此,要弄清楚虎的起源,就必须依靠颅骨化石,尤其是牙齿化石。邱占祥(1998年)认为,在中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古中华虎(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这个种是1924年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所建,标本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属于同一个体的头骨、下牙床和一个寰椎(即第一颈椎),化石是当时在中国政府任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Anderson于1920年在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发现的,这个地点的确切地质年代尚不清楚。

但是据有关专家推断,其时代至少在距现代200万年以上,这是因为,第一,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据Zdansky记述,和中国华北各地典型的含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红土很接近,而不像时代比较晚的第四纪的比较松散的黄色或绿色的砂岩或黄土,这表明它的时代可能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第二,在同一地点还发现过中华长鼻三趾马化石,这种化石主要发现于中国距今大约300万年至200万年的地层中,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残存至距今100万年左右。关于这个种是否应该归入虎,科学界还有不同的看法。1967年德国科学家Hemmer著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在很仔细地讨论了每一块骨头的形态特征并作了详细的测量和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的绝大部分特征都和虎更为接近,只是个体比虎小,而稍大于豹,因此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

真正的虎的材料首次出现于陕西蓝田公王岭。化石发现得不多,只有一段上颌和一件不完整的下颌。这两件标本已经和虎很难区别了,在大小上比虎稍微大一点。公王岭地点的地质年代开始时认为可能只比周口店稍稍早一点,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古地磁地层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王岭含化石层位落在古地磁年表中松山反向期内的贾拉米洛正向事件之下,其地质年代大约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左右。因此,可以说,至少距今100多万年前虎就和人类的祖先——蓝田人在一起生活。到中更新世时,也就是从距今60万年左右开始,虎的化石较多,至少在中国的东半部普遍可以发现。发现化石最多的,在华北是在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产地;而在华南则是在四川万县盐井沟裂隙堆积中,在盐井沟发现的虎化石,据统计至少有46个个体。

关于虎的历史起源,比较公认的观点是: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东亚(即现今华南虎的分布区),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向亚洲其它地域扩散和辐射适应的过程中,虎演化为9个亚种,即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由此可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至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经灭绝。中国曾经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等5个亚种。由于生活地区的不同,以及个体大小、体毛的长短厚薄、毛色的深浅浓淡、条纹的多寡疏密、尾巴的粗细等形态上的一些差异。

现代虎的祖先是一种叫做“中国古猫”的小型食肉类,大约是在距今300万年的更新世以后在地球上出现的,与人类的出现时间较为接近,而且可能曾与人类的祖先——蓝田人一起生活过。由于气候的变迁促进了动物群的演变、分化和迁移,虎便从发源地向亚洲西部、南部等各地逐渐扩散,向西发展的一支经蒙古、新疆和中亚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但没能过阿拉伯沙漠进入非洲,也没能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向南发展的一支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朝鲜半岛,受阻于朝鲜海峡,未能踏上日本列岛;另一个分支通过华北、华中和华南,进入中南半岛。到这里后,又分成两股,一股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国,直抵印度半岛南端,另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西亚半岛南下,渡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登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岛屿。

形态特征

虎的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老虎

虎各亚种之间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很大。西伯利亚虎最大,雄性体长可达3.7米,体重423千克。雌性的体长最大为2.4米,体重为168千克。雄性印度支那虎虽然体形比西伯利亚虎小,但体长2.85米,体重195千克,具所有虎亚种中最长的头骨,长319-365毫米。苏门答腊虎是最小的活亚种,雄虎体长2.34米,体重136千克;雌虎体长1.98米,体重91千克。

虎不同于狮子吻长所以脸廓狭长的特点,老虎吻部较短,显得头大而圆。它们的脖子短而粗,肩膀宽,前肢粗大,非常适合与猎物搏斗,同时用长长的可伸缩爪和宽大的前爪抓住。虎的舌头上覆盖着坚硬的突剌,可以将肉从猎物的骨头上刮下来。所有虎的齿序均为3 / 3、1 / 1、3 / 2、1 / 1。孟加拉虎具有任何活着的猫科动物中最长的犬齿。长度从7.5-10厘米。虎的头骨结实,短而宽,具有宽es弓。鼻骨很高,比犬只适合的上颌骨突出得更远。虎具有发达的矢状冠和冠状突,为它们的强咬提供了肌肉附着。

物种对比8.2万次播放01:10一只成年东北虎,体重竟然可以达到七百多斤!

对比维度

老虎非洲狮子
外观

体长约160-390厘米1.5~2.2米
体重雄性 约108~261千克、雌性 约75~164千克150~250千克
分布区域四川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等地非洲大草原
食性肉食性肉食性
展开表格

栖息环境

2.6万次播放03:18家在中国 专家揭秘全球老虎“消失的栖息地版图”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老虎

生活习性

领地

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在地上打滚,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尽管虎是独居动物,并有着自己的领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们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未知是否长期性)相互协作,共享收获。一个公虎的领地内可能有不止一只雌虎,不过雌虎之间的领地未必交叠。公虎对自己的领地严格捍卫,领地面积过大,就难免有人想占便宜。面对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灭杀政策,而且这样也能减少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雌虎一般没这么无聊,即便它们的邻居死了,它也未必会去开拓疆域。

虎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100-4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达900平方公里以上。在北方觅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短。东北虎生活在猎物最稀少的地区,所需要的活动范围也最大,雌虎需要400平方公里,雄虎需要1000平方公里。印度孟加拉虎雌虎的活动范围仅为10平方公里,雄虎仅为30平方公里。华南虎的活动范围大于孟加拉虎而小于东北虎,保守地估计为100平方公里。

行为59万次播放05:31奔跑时速50公里,一巴掌能拍碎牛头骨,老虎真是太厉害|自然传奇

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不会爬树。基本上是夜行动物,不过在有些远离人类的保护区里,这些家伙们白天也出来溜达。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时在白天也得出动四处捕食。

虎不喜欢炎热的天气,因为它们缺少汗腺,夏季到来之后它们总会四处找树阴躲着。由于游泳技术高超,它们更是十分热爱游水,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不过它们的爬树本领就远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计这是体型太大太重所致。

捕食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但捕食猛兽时,若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干。老虎在亚洲没有天敌,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

老虎捕食

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并且寻找掩护,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就突然地跃出,攻击背部,这是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老虎会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锐利的犬齿紧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直到猎物死亡才松口。这种攻击方式也是猫科动物最典型的攻击方法。老虎特殊的攻击手段是咬断对手的脊椎,在大型猫科是较常见。

食性

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麂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每次食肉量为17-22千克,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0千克,然后6天里不用吃肉。有时也捕捉各种小动物,像鸟类、猴子、鱼等等。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有时饥饿之极虎也会捕食人类家畜,甚至杀人(吃人的虎经常是那些老弱病残,无法对付健康动物的可怜家伙,而这种惨剧通常只有在人类进入虎的领地后才会发生),因此遭到某些人类的憎恨。如果食物吃不完,它们也会把剩下的藏起来,通常是距离水源不远的地方,等过几天再来吃。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安徽-地区性灭绝、北京-地区性灭绝、重庆-地区性灭绝、福建-可能灭绝、广东-可能灭绝、广西-地区性灭绝、贵州-地区性灭绝、河北-地区性灭绝、黑龙江、河南-地区性灭绝、湖北-地区性灭绝、湖南-可能灭绝、江苏-地区性灭绝、江西-可能灭绝、吉林、辽宁-地区性灭绝、陕西-可能灭绝、山东-地区性灭绝、上海-地区性灭绝、山西-地区性灭绝、四川-地区性灭绝、天津-地区性灭绝、西藏、新疆-地区性灭绝、云南、浙江-可能灭绝)、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地区性灭绝、爪哇-地区性灭绝、苏门答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西马)、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泰国、越南。[1]

老虎

可能灭绝: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区域性灭绝:阿富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巴基斯坦、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1]

生长繁殖

老虎一般在自己的领地内独居,这个领地大约得有方圆40公里才行。独居的老虎是由它们独特的联络方式来决定交往的,这种方式一是吼叫,即所谓的虎啸,二是通过留下气味来区分,加强自己领地。嗅觉很差的老虎总是担心嗅不到自己留下的边界警示。老虎分泌物的气味相当浓烈,一般来说,这种强烈的气味可以维持3个星期。跟人类的某种天性相似,雌雄老虎总是比邻而居,这是它们祖上不成文的规矩,不过这个实实在在的规矩倒是对生性独来独往的老虎有着很切实际的好处。至少一只老虎发情时,可以顺理成章地就近寻求交配。

一只雄虎发情后,它会预先就把自己的气味留在边界地上,就是那种有着强烈味道的排泄物。这种“广告”由于发布有效期较长,因而比邻而居的雌老虎不可能没有觉察,一旦看到对方接二连三不停地广告着的最新发情信息,雌老虎也开始发布系列“广告套装”,通常,一方发布完自己的信息,也很关心对方的信息。广告发布类似一个信息交流,按上当然就该进入交易,这种交易一般很顺利,因为它在这之前已完成各自对对方的考察,相互认可。

雄虎主动向雌虎的领地靠过来,雌虎不会出门迎接,它还在做着交配前的最后准备。雄虎一点点逼过来,围着雌虎绕着圈子,雌虎也站了起来……。交配一次的雄虎有了继续留在雌虎领地的借口,这个借口是那么有力,使得雌虎也不好立即就将雄虎赶开了去,当然,雄虎也有好的表现,它像一个尽责的丈夫一样开始与配偶一同出门围猎,一起过着好不容易凑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它们还会继续交配,仍然不会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仿佛只是程序上的一种补充,是一种仪式,必须完成。短暂的婚期终于结束,雌虎下了逐客令,雄虎也失去继续居留下去的兴趣,于是,雄虎说走就走了,毫无牵挂,走得坦坦荡荡,一如来时的随随便便。

老虎

雌虎开始怀孕,生活仍旧孤独,只是多了怀孕,不过,单调的独居生活因为怀孕而有了某种寄托。

亚种分化

82万次播放04:25你知道老虎有多少个亚种,多少个变种,看完有一种想去动物园冲动

东北虎

东北虎(学名:

Pantheratigris

ssp.

altaica

在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东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野外仅有20只左右。它是体型最大的虎,体长为180-250厘米,尾长100-120厘米,体重180-350千克。它的毛色最淡,冬季呈现乳黄色,下体胸腹部和四肢内侧的白色范围较大,身上的黑褐色条纹也较疏较淡,虎尾比较丰满,尾上的毛显得较为肥大,体毛也特别长,以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

华南虎

华南虎(学名:

Pantheratigris

ssp.

amoyensis

体型稍小,体长140-30厘米,尾长80-00厘米,体重140-10千克。体毛较短,显得贴体而平滑,虎尾也不够肥大,但毛色要比东北虎浓艳,呈桔黄色,有时还略带赤色,身上的斑纹也较黑和较宽,体侧还常出现两条上下互相连接而形成的菱形花纹,显得更为清晰美观。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亚种,20世纪50-60年代时,它被当作“害兽”,遭到了毁灭性的捕杀,如今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交界的山区尚残存有不足25只。

巴厘虎

巴厘虎(学名:

Pantheratigris

ssp.

balica

实体性最小的虎,体型仅90千克,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虎山,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已经灭绝。

印度支那虎

印度支那虎(学名:

Pantheratigris

ssp.

corbetti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一带,由于多年的战争现仅存1220到1785只野生的。在和马来虎分离后平均体重180千克。

马来虎

马来虎(

Pantheratigris

ssp.

jacksoni

在2004年认为是新的老虎亚种,雄性全长约为2.7米,分布在马来岛南部、马来西亚和泰国境内。以前以为是印支虎,后来才发现它自己是一个亚种。

爪哇虎

爪哇虎(学名:

Pantheratigris

ssp.

sondaica

仅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最后一只目击者报导是在1979年,据信已经灭绝。
展开表格

主要品种

4268次播放03:44老虎的各个种类,从外形到体型都有区别。好奇武松打的是哪种老虎

白虎

白虎

虎一般为金底黑纹,应该是环境适应的结果,所以很少有其它颜色。记载或传说中白底黑纹的白虎非常的罕见。后来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被人发现,并予以人工饲养育种,结果培育出一些白虎,现全世界的动物园里共200多只白虎全是那只野生孟加拉白虎的后代。可能因为基数少的原因,其它虎亚种还没有白虎被发现,据说俄罗斯分布的东北虎也发现过白色变种。

雪虎

雪虎

孟加拉虎的雪白色变种,全身雪白,条纹颜色浅。全世界动物园里也仅有几十只。雪虎是白虎基因进一步变异的结果,出现概率为10万分之一。属孟加拉虎银白色变种,世界珍稀动物。

纯白虎

纯白虎全世界仅有过两只纯白孟加拉虎诞生。全身都是白色,没有条纹。

金虎

金虎

孟加拉虎的金色变种,金底棕纹,但是条纹较浅。毛短,除尾部、四肢内侧存在较浅的褐、黄色条纹,其金黄色。金虎也被称为金斑虎或草莓虎。这种罕见的金黄色的原因是由于隐性基因,只能在“圈养”的老虎中被发现。世界上的金老虎的确切数量还不清楚,但它被确认在全球30多个公园存在。相比原虎体型稍大,皮毛非常柔软,它们是橙色老虎的亲戚。

保护现状

保护措施3.2万次播放02:12急!全国野生老虎数量不足30头,又一个快被人吃灭绝的动物!

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严格管制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经营利用活动的通知》,严格禁止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所有出售、购买、利用、进出口犀牛和虎及其制品的活动。

种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14个产虎国中虎种最多的国家,印度则是世界上现存老虎数量最多的国家,尽管只有一种孟加拉虎。20世纪中叶,由于森林砍伐和过度猎杀,印度老虎的数量一度减少到数百只。1970年,印度成为立法保护老虎的第一个国家。1973年印度总理英。甘地提倡保虎计划,将虎立为国兽,划定了十余个虎保护区,到1984年野生虎的数量,已经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1872只,增加到4000只,到1989年,又上升到4334只,但是,在这个贫富悬殊、人欲横流的世界,保护终难抵御盗猎。[2]

20世纪80年代,猎虎取骨,走私到中国,成为印度虎被盗猎的主要威胁。虽然自从中国政府1993年禁止虎骨贸易以来,猎虎取骨的非法活动有所收敛。但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虎的数量再度急转直下,据印度环境与森林部的官员介绍,进入新的世纪,野生虎的数量只有3750只了,其中1600只分布在28个老虎保护区中。近年,在这28个保护区中,至少有5个保护区问题严重,其中一个叫萨瑞斯卡的老虎保护区最可悲,2003年尚有24-28只虎,2004年九月前还有16-18只,2005年以后,这里便虎迹全无了,老虎保护区竟然没有老虎可保护了。2003年,中国拉萨海关查获一个从印度入境的动物贸易大案,当时,一举截获走私的虎皮31张,豹皮579张,水獭皮665张。之后,在云南瑞丽又连爆动物走私大案,当然,罪犯已受惩处,但这一系列不祥事态,引起国际社会轩然大波,国际上不得不认定,大型猫科动物皮张的主要消费国——中国。[2]

无可否认,中国在禁贸虎骨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入药需求对老虎猎杀的压力,提高了公民保护意识,也缓解了一些国际舆论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西南部分地区利用虎皮、豹皮制作民族服装的现象随着人们手头余钱的增多、追求奢华攀比之风的兴起而甚嚣尘上,在市场上公开摆卖虎豹皮张及其服装的情况,愈演愈烈。在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走私截获的大型猫科动物中,少数是骨架,多数则为皮张。骄奢淫逸,富而不仁,畸形消费,导致皮毛贸易,贸易导致偷猎,罪恶之源,乃是以穿戴虎豹皮装的时尚——与虎谋皮。这种动物贸易与穿着风尚,是荣辱观的错位,是对藏传佛教的无礼并受到宗教人士的一致谴责。[2]

来自俄罗斯的消息令人欣慰,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虎即东北虎,20世纪40年代,这里的老虎仅有50只,随着人为影响的降低,作为老虎猎物的野猪、野鸡、驼鹿和狼的数量日益增加,老虎逐渐复苏,前苏联的垮台,美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开始介入打击偷猎的工作并为之买单,近10年来一直保持在四五百只(据最近调查显示,成年东北虎331-370只,幼年100只),占世界东北虎总数的95%,是全球最大单独连续的老虎繁殖种群。随着森林居住人口的减少,人虎冲突自然也明显下降。[2]

虎曾在亚洲各地分布很广,数量很多。然而,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后,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50年代,亚洲虎的总数约6万只,其中孟加拉虎4500只左右,东北虎500只左右,华南虎4000只左右,印支虎约2000只,苏门答腊虎约600只。但是在中国,虽然有虎的4个亚种,但每个亚种的数量都非常少,孟加拉虎约30-40只,东北虎约12-20只,华南虎约20只,印支虎约30-40只,在中国野外生存的老虎,总共只有100-120只左右。处境最危急的是华南虎,其次是东北虎。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亚种。20世纪50~70年代,华南虎被当成“害兽”捕杀,30年中杀死了约3000只,使华南虎遭到了灭种之灾。只有20只左右散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省的交界处。华南虎处境十分危急,它很可能继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之后,成为被人类绝灭的第四个虎亚种,而且野生种群在自然界复壮的希望非常渺茫。[1]

华南虎

长期以来的过量捕杀是虎数目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加上虎皮值钱,虎骨又用作传统中药。虽然过于强调因为虎骨入药而导致虎的濒危,是不符合虎这种大型猫科动物濒危的历史过程的。因为历来入药所用‘虎骨’实际含有许多种中大型动物的骨骼一并在内。但是,虎皮和虎骨的贸易的确也是虎类面临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护措施建议:

尽快拟定中国虎的生存计划,就中国虎的保护的有关问题作出策略性的统一行动安排;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国际性的合作组,筹划和推动虎的保护行动计划。

迫切需要在有东北虎活动的地区建立新的保护区,并保护好可作为东北虎食物的动物资源;现在黑龙江省七星砬子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由于已无东北虎存在,所以作为虎的保护区名存实亡(高中信等,1993)。

在统一协调的保护行动计划实施中,加强虎栖息地及其生存条件的管理,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提出具体要求和管理办法,以期能取得切实有效的保护结果;

积极推动开展虎的易地保护和重引回野外的研究试验;建立虎的基因资源库,整顿提高现有繁殖基地和设施。

加强国际合作活动,开展野生虎的联合调查和圈养虎的科学管理和野化试验的合作研究,应积极参与《老虎全球存活计划》(TigerGlobalAnimalSurvivalPlan)活动。必要时,从国外引进野生东北虎的种源,以改善中国野生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6]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5]

主要价值

相关文化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虎的形象

虎符

中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传达军事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西安市的陕西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民俗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民将自己的头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风病时,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

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丰收,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两人同约会。值得一提的是,此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虎撑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传说药王孙思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这条笨拙的扁担对付老虎这又谈何容易。他一无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正相反,它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他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去除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头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铜环后,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都是药王的弟子,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

传说

老虎学艺在中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

图腾

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举足轻重崇拜,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中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中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森林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姓氏

《百家姓》中并无虎姓,《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虎氏姓名也仅五例。在拥有约1300万人口的广州,姓虎者也少之又少。

虎氏名人:《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扮演“二嫂”而闻名全国的广州演员虎艳芬。

虎姓根据其来源不同读音也不尽相同,作为汉姓应该是读Hǔ,Māo音主要是少数民族中虎姓的读音。其来历如下:

1.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据古史传说,伯虎,是帝喾高辛氏的大臣。相传帝喾有八大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实际上是八个部族的首领)辅助他,史称“八元”。帝喾死后,尧继帝位,八元退隐。舜接替尧为帝时,重新起用大批元老旧臣,伯虎部族的首领才又复出为大臣。伯虎一族从此再度发达,他的后代遂以虎为姓,称为虎氏,成为今日虎姓家族的重要来源。此来历读Hǔ。

2.出自回族中有虎姓:据《回回姓氏考》载,虎(Māo音猫)姓回族“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其实,云南地区的虎姓也读猫(Māo)音。虎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

3.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南部的克木人,以崇拜的图腾为姓氏,这种姓氏有的用动物作姓氏如虎氏、野猫氏、松鼠氏、水獭氏、白头翁氏、孔雀氏等6种;有的用植物作姓氏,有树蕨氏和细白花氏两种。每种姓氏都有它的来历和传说,如姓虎的人传说他们的祖先被虎所害,后人一方面畏惧老虎,一方面又崇拜老虎,因此,把老虎作为这个氏族的标志。克木人的传递方式也较奇特。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子随父姓,女随母姓。

4.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云南省昭通地区的虎姓则是取祖上“虎威将军”封号的“虎”字为姓。生活在甘肃环县虎洞乡的虎姓人居多,自称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后裔。虎姓望居晋阳郡。

相关新闻

虎脑容量

据新华社伦敦电(记者黄堃)老虎和狮子都是兽中之王,但它们谁更有“头脑”?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老虎比狮子的脑容量大,理应更加“智勇双全”。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检测了大量的老虎、狮子、非洲豹及美洲豹的头骨样本。结果发现,尽管狮子头骨的最大长度大于老虎,但其脑容量却小于老虎,即使是小型的雌性巴厘虎(曾栖息于印尼巴厘岛,于上世纪灭绝),其脑容量也超过大型的非洲雄狮。此外,从脑容量占整个颅腔的比例来看,狮子、非洲豹和美洲豹相差无几,而老虎的这一比例要比它们高出约16%。

老虎

牛津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狮子是群居动物,而老虎通常是单独行动,曾有理论认为群居带来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大脑发育,但现在看来这一说法有待商榷。由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源于相同祖先,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导致它们大脑进化不同的原因。

数量上升

据委内瑞拉南方电视台2016年4月10报道,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于10日宣布,自1900年以来,全球野生虎首次出现数量上涨。

据报道,近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和全球老虎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已经远超2010年的3200只,上升到3890只。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吉内特·赫姆利称:“趋势比数据更重要。当前趋势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环保人士警告说,数值的增加不一定就会直接意味着野生虎数量的增加,他们认为调查方式的改进是有可能是数量增加的原因。据悉,由于栖息地丧失以及偷猎问题的存在,老虎数量一直在不断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