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4月,是建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街道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给这座小城带来独特的小气候,使新安江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中文名

新安江水电站

控制流域面积

10480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建德市新安江街道桐官峡谷

面积

580平方公里

电话区号

0571

邮政区码

311600

所属地区

中国,杭州

建立时间

1957年4月

类别

城市风光

正常高水位

108米

总库容

216.26亿立方米

票价

38

别名

长江三峡的试验田

年径流量

113 亿立方米

总装机容量

662.5兆瓦

保证出力

17.8万千瓦

年发电量

18.6亿千瓦时

死水位

86米

调节库容

102.66亿立方米

调节性能

多年调节

最大水头

84.3米

最小水头

57.8米

水轮机型号

HL662-LJ-410 HL009-LJ-410

设计水头

73米

基本状况

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利发电站,被人们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范例,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电站建成投产于1960年,至2010年已安全稳定运行50周年。为国家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多座大中型水电站输入了大量人才。以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为代表的杰出水电专家,以及柴松岳、葛洪升、孙华锋、苏立清、钟伯熙等一批优秀人物,就是在新安江水电站经过锻炼,先后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的。历史背景

1959年9月,大坝比计划提前15个月封堵最后一个导流底孔,水库开始蓄水。1960年4月、5月,第一、二台机组提前20个月发电;同年9月,220千伏新安江--杭州--上海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1965年12月,电站工程竣工。新安江水电工程施工期,包括准备工程在内,共46个月。工程开挖土石方585.92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175.5万立方米,使用水泥34.75万吨、钢材3.62万吨、木材13.55立方米,修建专用铁路64公里。浙江境内水库淹没耕地30.98万亩,移民29.15万人,工程总投资45,697.4万元。新安江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抗咸顶潮、航运、渔业、林业等社会经济效益。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达19.6亿千瓦时,同时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做出了重大贡献。电站建成前,常因山洪暴发,江水陡涨,新安江两岸田淹房毁,人民深受其害。电站建成后,避免和减轻了下游30万亩农田的洪涝灾害。新安江水库淹没了85座山,形成了大小岛屿1078座,称为"千岛湖"。最大的岛为界首岛,面积1320公顷,最小的岛为龙珠岛,面积仅0.24公顷。千岛湖蓄水量为178.4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34米,湖中岛屿森林覆盖率达82.5%,年平均气温17°C,水温14°C。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淳安、遂安两县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淳安县境内的13个村于1957年3月10日开始首批移民,至1971年6月,淳安、遂安两县共淹没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移民累计29.15万人,其中在县内安置的82544人,在省内桐庐、富阳、德清、金华、常山、兰溪等14个县安置的约14万人,安置在江西省64680人,安徽省5630人,其他省市1293人。

发展创新

新安江水电厂所属多种经营企业从1979年兴办,通过26年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集水工建筑工程、水电站运行管理、电力安装检修、水电备品配件、消防产品、房地产、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多行业经济实体。不仅承担了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送出设备的安装检修任务,还承接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大修、小修以及电站设备检修等重大项目,解决了多项国产及进口发电机组与变电设备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还直接从事水力发电设备的备品配件、电力设施的水喷雾灭火小房产品的生产。自主开发的弹性塑料瓦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已在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富春江电厂、紧水滩电厂、葛洲坝电站、向山电厂、丰满电厂、大化电厂、岩滩电厂等大、中型发电机组上广泛应用,运行良好,国内市场占有率45%以上。新安江电厂多种经营与哈尔滨电机厂多能公司合作,承接了洪石岩水电站发电机定子、龙津河、广西里定、金鸡滩等电厂机组线圈的制造工作。

水电站风光

新安江水电多经企业---综合服务公司依托新安江水电厂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又把经营领域扩展到小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服务,先后圆满地完成了浙江省重点工程温州北溪电站(36MW),丽水应村电站(32MW)的委托运行管理项目,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积累了丰富的小水电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支能吃苦、懂技术、适应市场需求的小水电管理队伍。实施企业"西进"战略后,承接了云南洪石岩水电站委托运行管理项目,并将以该项目为开端,在云南组建专业公司,专门从事水电站委托运行、备品配件加工和发送电设备检修任务。

水电站大坝之西,就是千岛湖,因建水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新安江水电站控制流域面积10442平方公里,占新安江流域面积的89.4%。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设计正常高水位108米,相应面积58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为220亿立方米。1959年,周恩来同志为新安江水电站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

基本数据

所在河流:新安江

建设地点:建德

控制流域面积:10480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357立方米/秒

正常蓄水位/死水位:108/86米

总库容/调节库容:216.26/102.66亿立方米

装机容量:85.5万千瓦

台数:9台

年发电量:18.61亿千瓦小时

最大水头/最小水头:84.3/57.8米

其它效益:防洪、灌溉

淹没耕地:332200亩

迁移人口/推算年份:295800人

坝型:混凝土重力坝;宽缝重力坝

最大坝高:105米

开挖土石方/填筑:585.8/万立米

混凝土总量:175.5万立米

水泥:34.74万吨

钢材:36150吨

木材:135500立方米

静态总投资/水平年:4.863/ 年

单位千瓦投资:499.12元

坝基岩石:砂岩

建设情况:57.4开工,60.4发电,77年竣工

勘测设计

初步设计

在钱塘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报告被审查批准后,为了编制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决定筹建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主要负责进行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1954年冬,勘测设计院在王醒、刘桂、徐洽时、覃修典等同志领导下开始组建。各级党和行政领导由地方调派;技术干部由总局调来一部分骨干,主要在上海市及江、浙两省吸收。为了使新从事水电勘测设计的同志能迅速掌握水电站勘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总局又派来一部分主要技术骨干进行短期技术指导。总局还及时调集各工种的勘测工人和勘测设备,使初步设计阶段的各项勘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初步设计由杨德功同志担任设计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技术工作。初设一开始就较大规模地开展勘测工作。在地勘方面的工作主要为: 

(1)在铜官坝段内初选几个比较坝址,分别进行地质测绘、地面勘探、洞深、钻探等选坝勘探工作,于1955年夏在工地进行选坝,根据所获得的地形、地质资料,经过深入的技术经济比较,选用了现今大坝所在的铜官坝址。然后对铜官坝址进一步进行工程地质勘探,查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初步设计和选定坝轴线提供地质资料。当时为了查明所选铜官坝址的坝基地质条件,在河床以下约40米深处开挖一过河探洞,先在右岩河滩上开挖一施工竖井至所需深度,然后自井底横跨河床开挖水平探洞直达左岸。在当时开挖、排水和升降运输设备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勘探同志们为了保证安全,迅速地施工,认真从事,兢兢业业,排除困难,如期安全地完成了任务,开挖成我国第一条过河地质探洞,为选用铜官坝址和选择坝轴线提供了可靠资料。 

(2)为了查明水库一侧石灰岩分水岭是否会导致向库外漏水,在分水岭高处钻水文地质深孔,量测得地下水位在最低时也高出水库正常蓄水位,于是排除了水库漏水问题。 

(3)进行天然骨料场的勘探,以查明骨料场的储量、开采条件和骨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提供选择料场所需的资料。 

(4)进行坝基灌浆试验,探索灌浆技术,检查灌浆效果,为坝基灌浆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在测量方面建立了三角平面控制网和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重测1:10000高坝的水库地形图和1:500坝址及施工场地的地形图、料场地形图和有关的运输路线地形图。在水文测验方面进行了新安江的历史洪水调查,加强已设立的水文测站,增设一些水文测站,以提高水文分析成果和施工期与运行期的洪水水文预报的可靠度。这些工作都为提高初步设计的质量作出了贡献。 

初步设计的设计工作,是勘测设计院的主要任务,集中了主要技术力量在院中进行。总局也请当时在总局的苏联专家,配合各专业的设计进度,来上海院进行指导。参与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的同志,都以能参与我国自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的设计为荣,忘我地努力工作,仅用了一年半时间,于1956年第二季度即完成了初设上报。在初步设计中通过对坝型、坝高、单机与总装机容量、泄洪消能方式、枢纽布置、导流方式、施工方法等的方案比较,推荐采用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和本文第一部分中所述的枢纽布置方案和工程规模;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采用了国内第一个高达15米的木笼围堰和分期导流方式,并推荐自浙赣铁路的兰豁站修建国内第一条水电站施工专用铁路支线通达工地直接进人厂房;对混凝土浇筑则推荐初期采用门机和后期采用缆机的施工方法。经过施工和运行实践,都证明初步设计是正确和成功的,在当时是先进的。 

当时由于缺乏经验,在初步设计中也难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未考虑设置木材和航运过坝设施;以限于坝址地形和水库库容过大,未设置可放低库水位的泄水设施;对左坝头下游岸坡的地质条件和稳定性,估计不足,在施工期中发生坍方,给施工造成困难。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的成绩,应得到充分的肯定。 

初步设计上报后,迅速通过上级审查,获得批准并随即将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列入国家基建计划,于1956年8月即筹组施工单位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进行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技施设计阶段

技施设计阶段,先后由邢观酞、潘家铮二位同志担任副设计总工程师。在初步设计通过审查获得批准后,即开始进行技施设计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 

技施阶段的地质勘测工作主要为:补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探与分析研究工作,进行现场地质试验,为设计提供各种地质参数,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左坝头坝轴线位置,提出各坝段和厂房的建基面高程,对开挖暴露的坝基和其他建筑物地基以及边坡等进行详细的地质测绘并会同施工与设计同志进行鉴定和验收,提出地基处理的意见,研究提出在运行期对各种地质问题需设置的观测与监视设施等。水文勘测分析工作主要为复核修正初设阶段的水文分析成果,研究和改进施工期与运行期的水文预报工作,会同设计同志研究新安江水库如何调洪运行,使下泄洪峰能与下游兰江洪水相互错峰以减少富春江洪峰流量等问题。测量方面主要为在枢纽范围内设置精密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基准点,作为施工放样测量和运行期观测监视的依据,并协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放样测量以及补充某些地形与剖面测量等。 

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在开始时仅有少数施工设计同志在工地配合施工单位进行一部分施工设计,其余设计都在院内进行。当时曾根据地质资料设计绘制成一整套大坝与其他建筑物的地基开挖施工详图,送交施工,可是在开挖工程中,发现很多局部地质条件与原先地质资料所预计的有出入,需要在工地现场根据开挖所暴露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大量修改,才能使设计符合实际和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就认识到有很多部分的设计需要在现场进行。于是上海院组织了庞大的设计代表组,驻在现场进行设计,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修正设计,并向施工单位介绍设计意图,会同施工单位研究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对重大问题或修改初步设计的问题,需向院内或总局汇报请示),共同检查施工质量和对隐蔽工程进行鉴定和验收。设计代表组由一位副设总担任组长,另一位副设总则在院内组织领导在院内进行的其他部分的设计工作,使院内和现场的设计工作能相互协调配合。后期设计代表组曾由张发华同志担任组长,设计代表组成员由各专业组配合各时段施工进度的需要,派出有关勘测设计人员组成。这样的设计代表组一直保持到最后一台机组安装完毕和全部工程竣工,只是规模逐渐随着任务的减少而有所缩小。

地质概况

坝址岩层为泥盆系砂岩和下石炭系石英砂岩。坝基内小断层和构造节理相当发育。全坝基内有小型断层16条,开挖后基坑出露断层宽度一般小于30cm,断层倾角较陡,为40°~60°。左右岸坡地段节理密集,岩体切割以碎裂结构为主,河床地段以块状结构为主。

水文特性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48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12.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57立方米/秒。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洪水流量27600立方米/秒,水位111米。校核洪水流量41280立方米/秒,水位114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08米,防洪限制水位106.5米,死水位86米。水库总库容22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02.7亿立方米,死库容75.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7.3亿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最大水头84.3米,设计水头73米,最小水头57.8米。

主要功能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中国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上,距杭州市170km,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105m,水库总库容220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85.5万kW,年发电量18.6亿kW·h,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10月全部投产。水库有多年调节性能,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并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水上运动、林果业等综合效益。

数次泄洪

除1966年试泄洪和1983年曾泄洪外,由于汛期坝前水位低于限制水位,实际防洪库容大于9.5亿立方米,基本上是来水全蓄。

当库水位达到或超过106.5米,流域内继续降雨,预报库水位继续上涨。由浙江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牵头,召集杭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建德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新安江电厂、华东电管局有关人员组成防洪调度协调小组,针对上下游雨情、水情、灾情和防洪调度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洪水调度建议,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审查同意后,由新安江电厂具体执行。

水电站建成以来,为保证上、下游的安全,共进行了7次泄洪,其中1次试泄洪。

一、1983年6月28日开始,7月3日停止,7月5日再次开闸至15日停止泄洪。

二、1994年6月15日开始泄洪,历时123个小时。

三、1995年6月25日,历时135个小时。

四、1996年7月3日,历时48个小时;7月11日再次开闸139个小时。

五、1999年6月29日,8孔泄洪,历时163个小时。

六、2011年6月21日,3孔泄洪,泄洪时间为33小时。

洪灾

此次洪灾是自1955年来浙江省中、西部内最大的洪灾,6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安徽考察后赶赴浙江洪涝灾区,察看汛情灾情,考察指导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广大军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省政府秘书长张鸿铭;陪同考察!

回良玉充分肯定了我省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并对我省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今年浙江汛情之急、灾情之重确属罕见。面对严重洪涝灾害,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部署,高度重视,全面动员,周密部署,超前安排,工作成效十分显着,取得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阶段性重大成果。特别是在这次抗洪救灾斗争中,领导重视,部署落实有力有效;科学防控,工程调度有力有效;以人为本,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多方合力,群防群控有力有效。对于浙江的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中央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满意。现在全国已进入主汛期,正是江南的梅雨期、东南华南的台风活跃期,也是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关键期,防汛抗洪救灾正处在重要节点上。各地方、各部门一定要坚持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群防群控,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防范,抓好干流堤防、大中型水库的应急值守和巡堤查险,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抢护,确保不溃堤、不垮坝。二要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安排"拦、分、蓄、滞、排"各项措施。三要强化雨情汛情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四要做好人员转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生产恢复工作,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群众,并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五要抓好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台风的防御,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六要落实好防汛抗洪责任制,继续强化防灾抗灾合力,做好解放军、武警防汛抗洪救灾的保障和服务工作。

工程概况

水库总库容220亿米3,为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保证出力17.8万千瓦,年发电量 18.6亿度,并入华东电网。20多年来已发电350亿度,产值达20多亿元,为电网提供了大量的电能,有力地支援了沪杭宁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重要的是在电力系统中担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对保证跨省电网的安全经济、灵活可靠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华东电网的明珠。通过水库调节,增加其下游富春江水电站保证出力4.4万千瓦;减轻了下游建德、桐庐、富阳等城镇和30万亩农田的洪水灾害。新安江坝址地处铜官峡谷,两岸高山对峙,河道狭窄,汛期泄洪量较大,地质较复杂。枢纽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和溢流式厂房,水电站平面布置见图4。最大坝高105米,厂房紧靠坝下游,全长213.1米,安装4台7.5万千瓦及5台7.25万千瓦的机组。最高洪水位至厂房顶的落差62米,最大下泄流量13200米3/秒。根据厂顶泄洪动水压规律及对厂房上部结构的振动影响,厂坝连接采用下部结构完全脱开,厂房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拉板简支坝体。坝体采用大宽缝,缝宽为坝段宽的40%,降低了坝基场压力,改善混凝土浇筑散热条件,并节约坝体混凝土9万米3。施工期采用大尺寸底孔导流,在20米宽的坝段内设置宽10米、高12米的导流底孔。左岸拟建船闸,已建了上闸首。现库内码头接铁路,进行过坝运输。

新安江工程土石方开挖586万米3,混凝土总量176米3。施工初期坝基混凝土浇筑使用拌和机群拌和、斗车和汽车运输入仓,浇筑总量达75万米3,约占坝体混凝土总量的43%;中后期安装了两台缆机、9台门机配以3米3吊罐,混凝土最高日浇筑量9000米3,最高月浇筑强度14万米3。

在电站的运行管理中,使用了电子计算机,对水库、电网及厂内机电设备的运行,进行全面监视和自动控制。

新安江水电站由原上海勘测设计院设计,由集团公司第十二工程局施工。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仅3年,是建设很快的大型水电站,1965年全部竣工。工程实际造价3.92亿元,比设计概算节约0.12亿元,单位千瓦造价595元,单位电能成本0.44分/度。新安江水电站在我国已建水电工程中是投资省、速度快、质量好、效益大的一项工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的科技成果奖。它的建成,反映了我国五十年代水电建设事业发展的水平,并在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枢纽布置

枢纽由大坝、溢流式厂房、开关站及泄洪结构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体分为26个坝段,长466.5m。0~3号、24~25号坝段为实体重力坝,4、23号坝段只有一侧留有宽缝。坝顶高程115m,最大坝高105m,最大底宽93.664m,挡水段坝顶宽8.5m,溢流段顶宽38.7m。坝体混凝土138万m3。

溢流道布置在7~16号坝段,设有9个溢流孔,每孔净宽13m,总净宽117m,溢流堰顶高程99m,在堰顶上安装平板钢闸门,闸门重76t,闸门尺寸为10.5m×14.47m,门顶高程109.5m。电站最大泄洪能力约14000m3/s,(其中机组发电流量按800m3/s计)。设计洪水时下泄洪能力9500m3/s,在正常高水位108m时,9孔闸门泄洪能力为6060m3/s。按万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13200立方米每秒校核。调流消能方式。厂房顶末端设有差动式挑流鼻坎,高低坎高低差1.6m,宽均为2.5m,射角分别为30°和12°17′8″,高坎两侧设有20~30cm"L"形补气孔。在溢流坝段内安装有直径5.2m压力钢管9条,钢管长度在92.4~94.97m不等。在有钢管的坝段,用斜缝浇筑。

厂房位于溢流段坝后,全长216m,宽17m,高42.75m,装有国产水轮发电机组9台,其中1、2、7、8号机容量为7.5万kW,3、4、5、6、9号机容量为7.25万kW。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构架和坝体分开,用拉板连接,副厂房顶板结构为筒支板,厂坝之间设置伸缩缝未设键槽,但进行灌浆,以共同承受库水压力。1983年对厂房过水引起的振动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令人满意。厂房装有两台起重能力各为200/30t的电动桥式起重机。副厂房共五层,控制室与配电设备位于中间一层,其余4层自上而下分别是回风道、母线层、电缆层、输水钢管伸缩节层。

尾水平台与两岸进场公路相连,宽7.85米,高程33.75米,设20吨门式启闭机1台启闭尾水闸门。

工程施工

用明渠导流,导流流量4600m3/s,设有3×10m×13m导流底孔。一、二期均用木笼围堰,一期围堰高16m,顶部浇1.2m厚混凝土,可以过水。二期围堰利用一期围堰木笼,在其上再加木笼,高22m,但由于改成了不过水围堰,当来水量达4400m3/s时,造成围堰失事。

工程量、工期和造价: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58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176万立方米。混凝土最大日浇筑量达9000立方米,最高月浇筑量14万立方米。工程开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仅3年。工程实际造价3.92亿元,单位千瓦造价591.7元。

经济效益

新安江水电站是华东电力系统主要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电源。至1990年底,累计发电430.21万千瓦时,总产值达27.05亿元,为电站总造价3.92亿元的6.9倍。

遭遇二十年一遇到千年一遇洪水的情况下,经水库调节可以削减洪峰流量22%~28%,免除或减轻下游建德、桐庐、富阳等城镇和30万亩农田的洪水灾害。1960~1988年已拦蓄大于1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11次,减轻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以上。

水库上游形成110公里的深水航道,轮船可由大坝直航安徽歙县。下游增加枯水期流量,航道得到改善,如坝址至梅城航段,建库前只能通小木船,现可行机动高温度降低,无霜期从238天延长到263.2天,有利于马尾松、柑桔、桑树等的种植。

移民安置

新安江水电站

1957年至1960年,国家在建设新安江水库期间,动迁移民30.6万人,其中后靠安置7.9万人(淳安4.3万人,歙县3.6万人),远迁安置22.7万人(安置在浙江省12万人、江西省10.7万人)。从1962年到1970年前后,原迁安置在浙江省淳安、建德、开化、常山、衢县、金华、龙泉、云和、遂昌等12个县的新安江水库浙江省移民中约有10016人,因没有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措施,迁移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以投亲靠友方式二次自行迁入绩溪、旌德、歙县、祁门、休宁、太平、黟县、泾县、屯溪市等8县1市落户。这部分移民已繁衍至2万余人,分布在黄山市的歙县、徽州区、黄山区、屯溪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宣城市的旌德县、绩溪县、泾县等10个县。

由于时间跨度长,加上文革时期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自发迁移,造成了一系列遗留问题。大部分移民分散居住在偏远贫困山区,生产、生活均存在很多困难。1998年以来,新安江水库浙江省自迁移民的遗留问题引起党和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重视,随着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渠道筹集的资金陆续投入,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困难有所缓解,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游览须知

门票:成人28元 1.1米-1.4米儿童15元,学生持有第二课堂券可免费入站参观 老人和退役军人包括伤残军人15元(老人必须出示身份证,军人则必须出示军人证)

开放时间:7:00--18:00

所获荣誉

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主要遗存:拦河大坝、发电厂房和升压开关站;设计资料、图纸、周总理题词 

入选理由: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我国第一座百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范例,中国水利电力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华东电网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被誉为“华东电网的明珠”;电站在设计中大胆采用拉板式大流量溢流厂房等先进技术,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溢流厂房,尤其是潘家铮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宽缝重力坝,首创抽排理论降低坝基扬压力,为大量节省工程量、提前发电作出贡献;1978 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反映了我国20 世纪50 年代水电建设事业发展的水平,并在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特别是为建设大型水电站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多座大中型水电站输入了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