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0世纪末期开始的一系列发生在中亚、东欧独联体国家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而且这些运动有向包括中东的一些地区在内的地方蔓延的趋势。

参与者们拥护民主与普世价值,颜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现任政权的反对党,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控制着他们国家的现政权。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

颜色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在前苏联和中东北非地区发生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的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更迭运动。 

中文名

颜色革命

外文名

Colour Revolution

别名

花朵革命

时间

21世纪初期

地点

中亚和中东北非地区

结果

几个国家,推翻了原来的亲俄罗斯政府,建立了亲美国的民选政府

类型

以颜色命名的非暴力政权变更运动

活动介绍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是指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参与者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目前颜色革命已经在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几个国家推翻了原来的亲俄罗斯政府,建立了亲美国的民选政府。

西方的角色

颜色革命(ColourRevolution)参与者们通常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颜色革命已经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几个国家取得成功。因为没有采用军事手段,所以没有大量人员伤亡。但有时候和军警冲突,有少数人受伤。颜色革命的发生地大多为仿效西方的国家,因为宪法的规定,一个国家可以有多个政党,并都可以参与选举,因此颜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现任政权的反对党。

革命的原因

政治方面:执政党腐败,选民对他们缺乏信心;同时也存在着民族经济秩序混乱和部族矛盾

经济方面:经济秩序混乱,贫富差距拉大、失业严重、贫困者众多,失业和贫困者成为“街头政治”的积极参与者。

外交方面:原当政者多倾向与俄发展密切关系,而反对派多倾向与西方发展密切关系。

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是美国的霸权主义。

世界各国称谓

丝绒

【失翼灵雀】刻画了1989年的「丝绒革命」

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又译“丝绒革命”。不属于颜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是指东欧剧变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鹅绒革命”也成为非暴力的通过和平方式更迭政权的代名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天鹅绒革命”类型。玫瑰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Rose Revolution):发生于2003年,因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

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格鲁吉亚原总统谢瓦尔德纳泽2003年11月在议会选举中下台,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成为新的执政者。由于萨卡什维利每次出席示威活动,总是习惯手里拿一朵玫瑰花,所以西方把发生在格鲁吉亚的政权更迭叫“玫瑰花革命”。)

栗子

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

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发生于2004年,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这个运动的标志是橙丝带和一面书有Так!Ющенко!(“对!尤先科!”)的旗。由于种种原因2007年乌克兰又有可能爆发蓝色革命。2010年,亚努科维奇重新夺取政权。

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又称“橙色革命”,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市花是橙色的栗子花。另一种说法是在2004年乌克兰的总统选举中,亲俄势力和亲西方势力进行激烈较量,最终代表亲西方势力的尤先科获胜。由于俄罗斯支持的亚努科维奇选择了乌克兰国旗的两个颜色—蓝色和白色,尤先科选择了橙色作为标志,因此这个“革命”被称做“橙色革命”。)

紫色

伊拉克的紫色革命(Purple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伊拉克民众选举时,涂了紫色墨水按手印,故名。

雪松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

黎巴嫩的雪松革命(Cedar Revolution):发生于2005年,雪松为黎巴嫩国树,故名。郁金香

颜色革命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Tulip Revolution)或黄色革命,柠檬革命。发生于2005年,因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为黄色,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革命。2010年4月7日,巴基耶夫政权被推翻。

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又称黄色革命,柠檬革命”,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为黄色,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革命。又称是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在议会选举之后发生的骚乱迫使总统阿卡耶夫流亡国外,因为当时很多示威者的头上都系着黄色的头巾或是举着郁金香所至。)

番红花革命

缅甸的反军政府运动又称为番红花革命/袈裟红革命。

伊朗

在艾哈迈迪·内贾德进行第二次选举时,伊朗险些发生颜色革命。军队干涉革命,使社会趋于稳定。

茉莉

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北非国家突尼斯发生了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阿里被迫选择离开突尼斯,前往沙特避难。总理加努希出任临时总统。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次一个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流产的国家

伊朗

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负面表现不断,当美国形象贬值,它再企图煸起颜色革命的成功可能性自然下降。例如,2009年伊朗大选后的颜色革命势头极大,但伊朗政府却硬挺到底,使得它无功而退。

白俄罗斯

2005年后国际油气价格上涨,俄国经济改善和普京的地位趋于稳固,对颜色革命已懂得反制。最明显的乃是白俄罗斯“牛仔布色革命”前夕,白俄罗斯即对渗透入境的波兰及乌克兰地下工作者大举逮捕及驱逐。[1]

哈萨克斯坦

美国在哈萨克斯坦也没有成功。2005年哈萨克斯坦大选可以说形势非常紧张,当时哈萨克斯坦反对派实力很强,也想搞以黄色为标志的黄色革命。[2]

但哈萨克斯坦政权很聪明,马上把其竞选标志全部换成黄色,黄旗、黄围巾、黄衣服都用上了。如果反对派也穿黄色出去,民众还以为他们在支持大选。哈政府还通过维持秩序,控制所有室内场馆,通过在电视上不断宣传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颜色革命”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政客们的明争暗斗等,使老百姓看到这些宣传资料后不赞成”颜色革命”,包括反对派后来也不赞成“颜色革命”了。成功阻止了“颜色革命”。

深层原因与教训

“颜色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简单地说,可以分成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两部分。[3]

国内

1.法律上的民主制度,实际上的权威主义政治[3]

颜色革命

苏东剧变的基本成果是西方的基本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前苏联国家落地生根,历史性地转变了前苏联国家的发展方向,但没有也不可能使前苏联国家在一夜间被彻底改造。从理论上讲,这些国家在苏联解体后就已经在欧美宪法层面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军队实行了国家化,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有美国学者认为,一些独联体国家使用民主的语言但却在实行他们自己的“反自由主义”(illiberalism),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甚至厌倦了这样的伪装。当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是,绝大部分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前苏联时期的高级政府官员。在民主的形式下,大量与西方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为反对派的夺权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革命的理由,为反对派通过“天鹅绒式革命”夺取政权提供了可能性。

2.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这些国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获得独立后都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历史任务:一个是完成独立进程,一个是完成社会经济转型。苏联解体以后,国与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中断了,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格鲁吉亚独立后,经济出现了雪崩式下滑,虽有所恢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没有超过独立前的水平。格鲁吉亚的贫困现象极为普遍,根据一个抽样调查,到2002年为止,格鲁吉亚90-95%的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吉尔吉斯在独立后经济严重滑坡,人民生活急剧恶化。最近几年,吉经济逐步回升,但它仍是独联体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29.1美元,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达38%。吉的外债达19.2亿美元,为全年税收总额的5倍。独联体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至今都没有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显著改善,导致人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和求变的心态。

3.政治腐败严重,社会分化加剧

颜色革命

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前苏联时期的国家机器和政治精英绝大部分都保留下来,原有的各种弊端和转型过程中的丑恶现象,包括总统个人集权、权力寻租、法律虚设等现象都腐蚀着这些国家的机体。在乌克兰,官商勾结、任人唯亲、利用私有化侵吞国有资产、逃税漏税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

2000年,库奇马总统的一个前保镖泄露了几百个小时的总统私人谈话录音带,显示大量的徇私舞弊、收受贿赂、阴谋镇压反对派的事实。国家安全局的一些官员,指责亚努科维奇犯有盗窃和袭击罪,并与攫取了乌克兰许多国有财产的腐败商人有密切联系,他们不想为这样一个人服务,暗中给反对派提供支持。吉尔吉斯斯坦前政权腐败盛行,总统家族和政府高官大肆贪污受贿,几乎所有赚钱行业都被总统家族和政府高官所控制。政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加剧了人民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最终失去了民心。另外,这些国家贫富分化十分严重。中亚国家在涌现出大批富翁的同时,失业成为普遍现象,人均月工资只有几十美元,百姓不满情绪上升,民众对现政权无力解决社会问题感到失望,很容易受人操纵搞街头革命。

在仅仅1年左右的时间里,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先后因“颜色革命”而出现急速的政权更替。从表面上看,三国“革命”的发端无一例外是大选舞弊,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国家近些年来腐败现象泛滥成灾。

颜色革命

格、乌、吉三国是世界腐败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国家。在格鲁吉亚,大企业大多控制在包括谢瓦尔德纳泽家族在内的经济寡头手中。“影子经济”猖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许多政府官员千方百计把大量的外国援助和国有资产装入私人腰包。格前任政府高官中有多人在新总统萨卡什维利的“反腐浪潮”中“落水”,其中包括前能源部长、前电信部长、前副总检察长、前全国铁路公司总裁等。

乌克兰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乌反腐官员指出,乌处于银行控制外的货币流通量占全国货币总量的43%,而在其他经济转轨国家,这个比例不超过25%。乌金融资本的50%都是来源于灰色经济。在商业活动中,乌几乎每位行政领导和业务执行人员都绕过公司索取个人回扣。

在吉尔吉斯斯坦,以阿卡耶夫为首的政府高层腐败现象非常普遍。阿卡耶夫当政期间着力扶持自己的亲属从政,试图修改宪法延长自己的统治或为自己的“接班人”铺路。在“颜色革命”爆发前后议会选举的75个议席中,被提名的有阿卡耶夫的女儿、儿子和几个亲戚、政府总理的儿子和总参谋长的女婿。阿卡耶夫的长子、长女都是经营大型超市和加油站的大企业家。[4]

严重的腐败对中亚各国“颜色革命”的爆发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造成严重两极分化,使政权丧失民心。格、吉、乌社会转型过程中,都出现了国家阶级迅速分化,少数权力集团和新生资本家相互勾结,大肆掠夺人民财产的现象,造成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贫困的严重两极分化。大权在握的贪官污吏、暴发户和新贵们肆无忌惮地掠夺财产,剥削人民。格鲁吉亚1.5%的人控制着60%以上的国家财富,民众对当局极为不满,未排解的积怨像地层下汹涌的岩浆一样蓄势待发。不少人把希望寄托在政府更迭上,使反对派得到了攻击政府并最终夺权的力量依托。

致使权力部门缺乏行为能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调查显示,乌克兰50%的人认为国家是由腐败的官吏和黑手党共同掌管,只有9%的人认为总统府有实际权力。5%的人认为议会有实权,2%的人认为执政当局能治理腐败,74%的人认为当今政权本身的腐败已不能“自我清除”。在格鲁吉亚,只要向官员行贿,就能获得驾照、护照或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开办公司、逃税或者不交水电费。政府威严丧失殆尽,控制力极差。在政局出现动荡时,根本无力控制局面。

推动了反对党的产生与壮大。在发生“颜色革命”的三国,当权者的腐败对反对党的发展“功不可没”。在格鲁吉亚,萨卡什维利等反对派领袖都曾是谢瓦尔德纳泽的积极追随者,但是因为谢不支持萨打击政府中的腐败行为等改革措施,萨卡什维利愤然辞职,建立了国家运动党,并通过更加猛烈地抨击谢瓦尔德纳泽和官员们的腐败行为,博得了民众的欢迎和好评。由于国家运动党惩治腐败的口号迎合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该党势力不断壮大。在2003年底议会选举和政局动荡的关键时刻,萨卡什维利又拿出了许多官员的腐败证据,使谢氏在面对面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在吉尔吉斯斯坦,阿卡耶夫的贪污丑闻是反对党的攻击重点,腐败成为当权者不堪一击的痛处。

给西方大国的干预提供了口实。格、乌、吉的腐败问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这些国家掀起动乱,建立亲西方政权的重要突破口。在吉尔吉斯斯坦,一家接受美国赠款并受美国操控的报纸刊登了一幅正在修建中的豪华住宅的照片,豪宅的主人是总统阿卡耶夫。照片一经刊出,立即激起了普遍的愤怒,成为大规模街头抗议事件的导火索。美国及其追随者的煽风点火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事态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军队的建设。腐败使军队的管理一片混乱,战斗力下降。格鲁吉亚军队仅2万人,由于高官们贪污腐败,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国家的军费拨款,致使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士兵生活艰苦,财务混乱,管理松懈。在谢瓦尔德纳泽执政的11年间,格从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军队基本听命于各自的指挥官,近乎地方武装割据。在政局动荡时,谢氏根本指挥不动军队。腐败也大大削弱了执政者在军中的威望和对军队的控制力。调查显示,乌克兰军官中只有5%的人信任作为军事最高统帅的总统,90%的人对军队现状不满。

4.地区和族群的对立是“颜色革命”中不能忽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在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中,对立双方不仅以当权派和反对派来划界,以民主和反民主来分野,而且还以不同地区和族群的对立为特征。地区的对立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族群、宗教、文化、历史的差异所形成的社会两元化构造,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还形成两大阵营最基础的框架。乌克兰是以东部和西部地区为两大阵营,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是在南方和北方势力之间展开。离开了这一背景,不可能全面理解“颜色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性质。[5]

5.新生政治力量快速发展,反对派队伍不断壮大

独联体国家独立后的第一代领导人为国家的政治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民主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外部民主压力的加大,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难题和社会思潮的快速变化,很多执政党和领导人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不和谐因素,给反对派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加上西方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长期扶植,反对派的力量迅速壮大。他们大都推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反对独联体国家盛行的个人集权和一党长期执政。这些人深谙选举政治的运作程序,善于利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发难,有相当的社会号召力,对现任领导人构成极大威胁。[6]

6.当权派长期执政,被指责选举不公

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大都长期执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都面临着是继续执政下去还是进行权力交接的问题。由于处于转型期,很多国家尚没有形成一套国家最高权力正常交接的机制。在独立之初为讨好西方国家、凸显民主,均照搬美国模式,立宪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届。此轮换届使两大问题突出出来:其一,现任总统是否还会参选,如要参选势必要突破现行宪法的限制,而修宪有可能引发不同政治势力之间激烈的对抗;其二,如现任总统决定不再参选,问题就在于将权力交给谁,自己选定的接班人能否得到国民的认可,其过程能否保持平稳?长期执政加上治理不善,很容易使民众产生逆反心理,给反对派以可乘之机。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三国的政局动荡,都是由选举引发的。选举中的操纵和不公正,如贿选、来自官方的种种限制以及官方对媒体进行控制等都引起群众不满,是政局突变的直接导火索。[3]

国外

从这轮“颜色革命”的外部背景和原因来看,主要是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地缘战略争夺和意识形态竞争。有学者认为,俄美欧之间的战略博弈是“颜色革命”的一个重要诱因。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后苏联地区各国施加影响,使之与俄罗斯保持最大的距离,这正是美国、欧洲在这次“颜色革命”中的重要目标。[7]

1.俄罗斯国力的衰落及其独联体政策的失误

首先,继承前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无论其“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均有较大下降,面对转轨时期处境困难的前苏联独联体各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提供相应的援助,降低了俄罗斯在各国人民中“领导威信”,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乘虚而入,影响不断扩大。赵华胜教授认为,俄美竞争无疑是“颜色革命”的背景之一。但与冷战时期的苏美竞争有所不同,这场竞争的制胜手段不是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而是“软国力”和“软力量”。在这在场竞争中,美国占有明显的上风,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俄罗斯不仅在“硬”国力上而且在“软”力量上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处于全面下风。在政治文化上,俄罗斯提不出任何可以与美国和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相抗衡的概念;在经济模式上,俄罗斯不是值得仿效的成功样板;俄罗斯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一代也缺乏吸引力。在独联体国家的年轻人中,亲俄感情已经日渐式微,而亲美和亲西方的情绪却不断涌涨。这一切都使俄罗斯在与美国的争夺中处境艰难。这一总的态势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恐怕也难以改变。

其次,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存在失误。俄罗斯一直把独联体视为其无可置疑的势力范围,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前苏联时期的高官为主的当权派身上,与各国反对派之间缺乏联系。俄罗斯的做法激起各国反对派的反对和广大民众的不满。实际上,10多年来,俄罗斯严重缺乏对各国国情和现状的深入研究,缺乏系统的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外交政策。当“颜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和西方挖自己的墙角。

俄罗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后院”和维持自己的战略生存空间,一方面不断批评、警告美国、欧盟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要“谨言慎行”,另一方面,主要利用历史形成的纽带联系和政治支持施加影响。比如,在乌克兰的总统选举中,当亚努科维奇宣布自己获胜时,就迫不及待地承认并发出贺电,结果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被动。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限制,俄罗斯的具体作为很少,也无法给亲俄的政治势力提供现实的帮助,在争夺中明显处于下风,给人以力不从心之感。

西方尤其是美国政府公开支持反对派

自“9·11”以后开展反恐战争以来,布什总统一直强调在海外扩展西方式民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威望也在降低,包括美国的欧洲盟友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许多美国的分析家都认为,布什应该放弃这种扩展民主的意识形态使命,转而采取一种更实用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重新赢得世界的尊重,切实有效地保卫美国的国家利益。

但是,布什很固执,在其第二任期更加突出了在世界范围“扩展民主”的战略。如果说,布什政府的第一任期对外政策的关键词是“反恐”的话,那么在第二任期对外政策的关键词则是“自由”和“民主”,也就是在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以“扩展民主”战略继续为美国获取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利益。布什在2005年1月20日的第二任就职演说中,连续用了49个“自由”(34个freedom和15个liberty),可称是一个21世纪的“自由宣言”。

当然,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其“扩展民主”战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实用主义色彩,也就是说,美国并不是关注所有国家的民主问题,只是特别对那些对美国具有重大的全球战略和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表现出对其“民主”进程的关心。从已经发生“颜色革命”和目前正在受到“颜色革命”威胁的国家来看,几乎都处于关键的地缘战略区域,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需要指出,吉尔吉斯的情况比较特殊。俄罗斯对吉尔吉斯的事变一直保持低调,而热衷于推动“颜色革命”的美国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也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喜悦,国务卿赖斯仅仅表达了希望吉尔吉斯“成为和平演变的成功例子”,并强调“美国跟俄罗斯在这个前苏联共和国发生的动乱问题上没有利益冲突”。美国如此低调,主要是因为吉尔吉斯的情况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相比有些特殊。美国担心,在吉尔吉斯这样一个伊斯兰教传统浓厚的国家搞西方式“民主”,极有可能被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从而引发“伊斯兰革命”。到那时,吉尔吉斯非但不会成为民主国家,反而可能会出现一个伊斯兰极端主义政权和成为恐怖主义的“新温床”。[8]

(2)非政府组织府密切配合

在“颜色革命”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大量的支持、帮助反对派的工作都是由非政府组织具体实施的。当然,非政府组织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具有很强的官方背景,接受政府资助并为政府的对外政策服务,积极参与“颜色革命”,在中亚国家的政治风波中推波助澜。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与政府行为不完全是一回事。

突尼斯

该国失衡的经济结构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出口和旅游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深受不景气的全球大环境影响,国内就业环境也日趋恶化。突尼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失业率为14%。而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52%。成为事件导火索的自焚青年就是因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走上街头卖蔬菜和水果。突尼斯向来鼓励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找工作曾经不是问题,然而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批评者指责政府官员任人唯亲和大搞裙带关系,致使普通百姓没有后门就找不到工作。

此外,本·阿里的独裁统治也广受诟病。在1987年一场不流血的夺权战中,他从终身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手中拿走了权力。他当时说病重的老人布尔吉巴已经无法管理国家,承诺要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不断进步的政治生活”。虽然上台初期本·阿里曾推动政治改革,但是这在其巩固了权力后就戛然而止。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北非地区研究员弗雷德里克·博尔皮表示,本·阿里一直在排斥潜在的接班人出现,他的很多政治对手遭到了逮捕和流放,突尼斯不少反对党都没有合法的地位。他还因为严密控制新闻报道被冠以“媒体捕食者”的外号。维基解密公布的资料显示,有美国外交官评价说突尼斯是“警察国家”,政府已经失去了民心。在外界看来,本·阿里的执政哲学是用相对较好的生活水平来换取民众对缺乏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的沉默。[9]

评价

并非革命

独联体国家的选举,几乎成了“颜色革命”的代名词。这些国家每逢选举,几乎都要上演一场旨在改变政权的所谓“颜色革命”。但是,这种革命并不是在每个国家都能取得胜利。已有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两个国家取得了“革命胜利”,在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及其西方支持者看来,这样的“成功率”足以令人鼓舞,他们的“革命热情”因而得到了进一步激发。白俄罗斯的选举差一点也演变成一场“颜色革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革命还难以取得胜利。

权力分配

颜色革命

分析独联体国家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一个国家发生革命,一般都有深刻的政治与经济原因,其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出现了深刻矛盾,但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的起因并不是维护或打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斗争。

在这些国家,不管是执政者还是反对派,基本上都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反对派并没有与执政者明显不同的政治纲领。他们之所以要发动“颜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推翻政府,夺取政权。虽然全民选举为他们提供了执政的可能,但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选民支持,便采取不正当的“革命手段”,以实现上台执政的目的。可见,这样的“颜色革命”,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再分配。

争夺利益

从发生“颜色革命”的情况看,反对派都得到了美国、欧盟的大力支持。美欧国家不仅给这些国家的反对派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而且还给予资金上的援助和人员上的培训。

美欧国家之所以如此热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并不是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是出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需要,说白了,就是要扶植亲西方的力量,挤压俄罗斯的影响。西方在独联体国家所支持的政治力量均主张疏远与俄罗斯的关系,而极力主张与西方结盟。[3]

“颜色革命”纯属西方制造。研究国际政治的人都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达到其政治与战略目的,热衷于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大搞政权更迭,以打压战略对手、扶植亲美势力上台、收割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 

不同版本

纵观历史,人们不难发现,颜色革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会上演不同的版本。已载入史册的版本主要有: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绒革命”,2000年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被反对派赶下台并被捕入狱,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2005年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2007年缅甸的未遂“袈裟革命”,2009年摩尔多瓦和伊朗先后发生的被称为“推特革命”的未遂颜色革命,2011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及其所引发的“阿拉伯之春”,今(2014年)春乌克兰的“二次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