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牵牛(学名:Pharbitis purpurea (L.) Voisgt)是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叶片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基部圆,心形,顶端锐尖、骤尖或渐尖,两面疏或密被刚伏毛;花腋生,着生于花序梗顶端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序梗比叶柄短或近等长,苞片线形,萼片渐尖,花冠漏斗状,紫红色、红色或白色,花冠管通常白色,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柱头头状;花盘环状。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被极短的糠粃状毛。5-10月开花,8-11月结果。

该种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沦为野生。

该种子在园林中多作为垂直绿化的良好材料,种子入药,有泻下利水,消肿散积的功效。

中文名

圆叶牵牛

亚纲

合瓣花亚纲

拉丁学名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sgt

植物界

番薯族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别名

圆叶旋花

管状花目

旋花科

亚科

旋花亚科

牵牛属

圆叶牵牛

命名者及年代

(L.) Voisgt,1845

分布区域

中国大部分省区

简介

圆叶牵牛 ,别名圆叶旋花、小花牵牛、紫牵牛、毛牵牛、牵牛花、喇叭花(各地通称)、连簪簪(四川)、打碗花(山西)、紫花牵生态分类,草本植物二年生花卉, 观花类旋花科牵牛花属一年生攀缘草本。原产美洲,我国各地种植或野生于荒地或篱间。全株被毛,茎多分枝,叶互生、有长柄,通常阔心形、全缘。

形态特征

圆叶牵牛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长4-18厘米,宽3.5-16.5厘米,基部圆,心形,顶端锐尖、骤尖或渐尖,通常全缘,偶有3裂,两面疏或密被刚伏毛;叶柄长2-12厘米,毛被与茎同。花腋生,单一或2-5朵着生于花序梗顶端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序梗比叶柄短或近等长,长4-12厘米,毛被与茎相同;苞片线形,长6-7毫米,被开展的长硬毛;花梗长1.2-1.5厘米,被倒向短柔毛及长硬毛;萼片近等长,长1.1-1.6厘米,外面3片长椭圆形,渐尖,内面2片线状披针形,外面均被开展的硬毛,基部更密;花冠漏斗状,长4-6厘米,紫红色、红色或白色,花冠管通常白色,瓣中带于内面色深,外面色淡;雄蕊与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3室,每室2胚珠,柱头头状;花盘环状。蒴果近球形,直径9-10毫米,3瓣裂。种子卵状三棱形,长约5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极短的糠粃状毛。

性状描述

圆叶牵牛

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粗硬毛。茎缠绕,多分枝。叶柄长4~9厘米;叶片心形,长5~12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全缘或3裂,有掌状脉。花序腋生,1~5花;总花梗较叶柄略长或近等长。苞片线形;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2~1.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有粗硬毛;花冠漏斗形,白色、淡红色或紫色,长4~5厘米,有5浅裂;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不肿大,有毛;子房3室,柱头头状,3裂。蒴果球形,光滑;种子卵圆形,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繁殖方法

圆叶牵牛以播种繁殖为主,播前浸种一夜,使种粒吸足水分;然后将水控干净,用湿布将种子包好,置于温暖处,每天洒水1-2次,3-4日后种子萌动,既可播入土中,圆叶牵牛种子棵粒大可采取点播法,10厘米小桶盆可播入1-2粒种子,待真叶长出后选留一棵。枝蔓长至10余厘米时即可脱盆栽于预订地点。

化学成分

从圆叶牵牛全草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胡萝卜苷(1)、伞花内酯(2)、乌苏酸(3)、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6)、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3R,5R,6S,7E,9S)-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5,6-环氧-7-烯-3,9-二醇(8)、(6S,9R)-吐叶醇(9)、丁香树脂酚(10)、异牡荆苷(11)、丁香苦苷(12)、尿嘧啶(13)、(6S,9R)-roseoside(14)。其中化合物3、8、12、14为2010年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生长习性

阳性,喜温暖,不耐寒,耐干旱瘠薄。

景观用途

圆叶牵牛生长茂盛,花色艳丽,在园林中多作为垂直绿化的良好材料,多植于篱垣或攀做荫棚。

主要分布

圆叶牵牛

原分布热带美洲,广泛引植于世界各地,或已成为归化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长在平地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沦为野生。

药用价值

种子有药用价值,与同属中俗称“喇叭花”的牵牛(Pharbitis nil,亦称裂叶牵牛)一样,能泻水下气、消肿杀虫,主治水肿、尿闭等症。

花语

虚幻的爱情

疾病防治

白锈病

发病部位:

主要是叶、叶柄及嫩茎,受害叶片初期在叶上有浅绿色小斑。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扩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产生白色疤状突起,破裂时,散发出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茎受害时造成花、茎扭曲,当病斑包围叶柄、嫩梢时,环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长不良,萎缩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旋花白锈菌(Albugoipomoeae-panduranae),属白锈属的一种真菌。病菌在病组织内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产生孢子囊,侵入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为发病盛期,牵牛花种于可带菌并成为翌年浸染源。

防治方法:

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以减少对种子的浸染。

选留无病种子作为繁殖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避免与旋花科植物轮作。

发病初期喷l%波尔多液或50%疫霉净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圆叶牵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育苗,因一般花期控制在五一、国庆,所以播种时间秋播在10~11月,春播在6~7月。播种前装好介质,浇透水,播后细喷雾湿润种子,种子不能覆盖任何介质,否则会影响发芽。播后保持介质温度22~24℃,4~7天出苗。第一对真叶出现后施50×10-6浓度的氮肥液,并注意通风,种苗也可逐渐见光。种苗出现2~3对真叶时,介质温度可降低到18~20℃,每隔7~10天,施0.1%尿素液或氮磷钾15-15-15的0.1%的复合肥液。此阶段仍应注意通风,防止病害产生,每隔1周左右喷施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当植株出现3对真叶时,根系已完好形成,温度、湿度、施肥要求同前,仍要注意通风、防病工作。

移植上盆

用288穴的育苗盘育苗,秋播直接移入13厘米口径的营养钵,春播一般只移入10厘米口径的营养钵。也可先定植于苗床上,再移入营养钵内。

光照调节。圆叶牵牛夏季生产比较耐高温,一般只在移栽后几天加以遮阳、缓苗,在整个生长期均不需要遮阳。

温度控制。圆叶牵牛移植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不要低于15℃,温度过低会推迟开花,甚至不开花。在实际生产中,要求国庆开花的要在大棚内进行生产,避免在国庆前因温度低而影响开花;要求在五一开花的,也可在露地进行生产,但必须保证冬季霜不直接落在叶片上,否则叶片会出现白色斑点,影响观赏效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均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

盆栽技术

圆叶牵牛,叶阔心脏形,全缘,花型小,有白、玫红、莹蓝等色。生性强健,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通风适度,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盐碱、不怕高温酷暑、属深根性植物,地栽土壤宜深厚,最好直播或尽早移苗。大苗不耐移植。圆叶牵牛不仅是篱垣栅架垂直绿化的良好材料,也适宜盆栽观赏,摆设庭院阳台,盆栽宜在4月初,用普通培养土与素面沙土各半,装二号筒盆(内径13厘米),每盆点播4~5米种子。因种皮较厚,发芽慢,可在种脐上部,用小刀刻破一点种皮。播种后保持25℃,7天左右发芽。观察两片子叶长平时分苗移植,可整坨脱盆把小苗带土分开。作盆栽时随之将主根下端去掉1厘米,用普通培养土栽在二号筒盆,每盆一株。注意露地移植牵牛,绝不许碰伤主根,移苗宜小,宜早,土坨越大越好。

当小苗长出6~7片叶即将伸蔓时,整坨脱出,换上坯子盆(内径24厘米)定植,盆土要用加肥培养土,并施50克蹄片做底肥。栽后浇透水。待盆土落实,在盆中心直插一根1米长的细竹竿。再用3米左右长的铅丝,一端齐土面缠在竹竿上,然后自盆口盘旋向上,形成下大上小匀称的塔形盘旋架。铁丝上端固定在竹竿顶尖。圆叶牵牛为左旋植物,铅丝的盘旋方向必须符合牵牛花向左缠绕的习性,当主蔓沿着铅丝爬到竿顶时,摘去顶尖。侧蔓每长到6~7片叶时掐尖,这样可使花朵大,不断发蔓开花。

盆栽圆叶牵牛还可使它不爬蔓,养成矮化丛生、丰美的株型。当小苗长出5~6片叶时,栽到二缸筒盆(内径23厘米)中。随即掐尖促发2~3个侧芽,其余抹掉。侧芽展叶伸蔓时,再留2~3片叶去尖。这样一次可开花10朵左右。花谢后当即摘掉,促其侧枝再发新芽,酌留几个,多余抹去,仍照前法掐尖。如此可保持株丛始终丰满,花卉不断。

栽培管理

浇水始终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生产盆花,小苗生长前期应勤施薄肥,肥料选择氮、钾含量高,磷适当偏低的,氮肥可选择尿素,复合肥则选择氮磷钾比例为15-15-15或含氮、钾高的,浓度控制在0.1%~0.2%,水溶性肥料一般选择20-10-20和14-0-14 两种,浓度在50×10-6~100×10-6。冬季生产盆花,在3~4月勤施复合肥,视生长情况,适当追施氮肥。矮牵牛生产中一般不经摘心处理,但在夏季需摘心一次。圆叶牵牛较耐修剪,如果在第一次销售失败,可以再修剪一次,之后通过换盆,勤施薄肥,养护得当,一般不影响质量,仍可出售。

病虫害防治

圆叶牵牛的病害主要是苗期猝倒病(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生长期茎腐病;主要虫害有菜蛾、蚜虫、卷叶蛾等,尤其在国庆花卉生产中较为常见。出现蚜虫一般不能用杀灭菊酯喷施,容易引起药害,影响生长。

出圃质量

冬季生产的盆花,采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冠幅一般在20~25厘米间,株形整齐、饱满,开花一致;夏季生产的盆花,采用10厘米口径的营养钵,冠幅一般在15~18厘米。圆叶牵牛可进行长途运输。

冬种培育方法

圆叶牵牛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因此亦可迁之入室,引为冬季观赏花栽培,给冬季居室平添盎然春意。

冬种牵牛花的培育方法

是:

秋季及时选择和采集优良花色的圆叶牵牛种子,立冬后,将种子播于盆土。盆土要求埋施三四片马掌或掺匀少量麻渣面作底肥。播种后,用25℃左右的温水浇透盆土,并盖玻璃板或套上塑料袋,置于温暖向阳的窗台上。小苗出土后,及时去掉覆盖物,经过间苗、蹲苗,最后选留2~3株壮苗,竖以架杆,引导蔓茎上爬,任其自然生长,开花。平时的管理,只要注意适时浇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始终保持充足的光照,谨防叶片遭受冻害即可。矮化栽培的方法是:当圆叶牵牛小苗子叶或第1~2片真叶展开后,及时摘掉顶芽,强令其植株矮化而直立,这样子叶和真叶的叶、腋便可孕蕾开花。因此时牵牛花有子叶阶段就能接受光周期诱导的特性,故孕蕾开花可显得花冠硕大,花色艳美。如果拉开时间播种多盆,而且每一盆里播有多种花色的牵牛花种子,这样花开时则此起彼伏,一日一新,极其新鲜别致,可使冬季居室内平添情趣。

牵牛花来历

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宠儿了。

牵牛花有个俗名叫“勤娘子”,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时针还指在“4”字左右的地方,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晨曦中人们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那一定会有人问:“牵牛花是怎么来的呢?”这可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很久以前,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座形状像伏着的牛一样的山,大家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伏牛山”。伏牛山下有个小村子,村子里人不多,其中有一家是一对孪生姐妹。村子里的人都很穷,没有钱买牛耕地,只有用一些自制的土工具来刨土、耕地。那对孪生姐妹就住在山脚下,她们在山前山后开垦了一些荒地,靠着自己的双手,春播、夏耘、秋收,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还经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人。

有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刨地,突然刨到了一块特硬的地方,姐姐和妹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来,却怎么也刨不动一丝土。姐妹二人累了半天,就坐在硬土边上歇一会儿。忽然,那块硬土自己就裂开了,姐姐连忙瞪大了眼睛瞧着,里面发出银闪闪的光亮,妹妹跑过去拿出了一块东西,原来是一个银喇叭。姐妹二人正在奇怪时,旁边突然走来了一个白须白发的老翁,老翁笑着对她们说:“这座山是玉皇大帝从天上降下来的,里面压着一百头青牛精,这些青牛精都修炼得很好,幻成人形,在人间作恶,是玉皇大帝收服了他们,并把他们压在伏牛山下,到今天,他们已整整压了九百年了,到明天他们就会全变成金牛,再也不会危害人间了。这个银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钥匙,今天夜里听山里“哗啦啦”晌,过不久就会有一处发出金光,那就是山眼,只要把银喇叭插进去就行了。不过还必须记住口诀‘伏牛山,哗啦啦,开山要我这银喇叭’念三遍,那山眼就会变大,可以进去抱出一头金牛,一辈子吃喝不愁了。这钥匙是九百年一现,只有一会儿灵验,天一亮就不灵了,千万不要被山关住了,否则就必死无疑。还有,这银喇叭千万不能吹,否则一百头牛就全会变活冲出山口的。”两姐妹还没回过神来,那老翁已不见了。

姐妹二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里很高兴。她们就赶紧回家,商量如何开山抱金牛。姐姐说:“我们要把腿脚放快些,争取把一百头金牛都抱出来,分给穷乡亲,让大家都不再受地主的气,都过上好日子。”妹妹说:“金牛虽好不能当饭吃,黄灿灿的金,白亮亮的银,在富人眼里是值钱货,可在穷人眼里还不如一勺面呢。如果吹晌银喇叭,把那些金牛全变成活牛分给乡亲们,让他们有牛耕田,不更好吗?”姐姐高兴地同意了妹妹的意见。

于是,姐妹二人分头去通知乡亲们,交代他们夜里去伏牛山下牵牛。夜里,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山前山后漆黑一片,看不到一点亮光,姐姐拉着妹妹从山前转到山后,听了听,一点动静也没有,姐姐对妹妹说:“不要放弃,我们再等等。”就这样等到了五更,忽然听见山里面“哗啦啦”作响,山北坡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姐妹俩急忙朝发光的地方跑去,只见那洞眼只有手指头那么粗,顺着洞眼往里看,见到内有一张金方桌,方桌上整齐地摆着一排排馒头大小的金牛。妹妹忙把银喇叭拿出来插进山眼,姐姐忙念:“伏牛山,哗哗啦,开山要我这银喇叭。”念了三遍,山眼慢慢变大了,但只容一个人钻进去,姐姐闪身就进去了,妹妹也跟着进去了。姐姐一进去就吹起了银喇叭,顿时桌上的金牛都变活了,它们伸伸腿,抖抖毛,跳下桌子来,就都变成了大牛,它们顺着山眼往外冲,当最后一头牛刚刚伸出头时,东方已经微微泛红了,山眼慢慢变小了,这一下要急坏了姐妹俩,姐妹二人合力推牛屁股,就是推不动。

再说乡亲们,他们听见喇叭响,就纷纷往伏牛山跑,只见一头头牛满山坡跑,他们跑上去,一人牵一头牛,心里好感激姐妹二人,都想去谢谢她们,就是找不到人影。这时有人发现被卡住的那头牛,大家有的扯牛头,有的扯牛脚,使命往外拽,就是拽不出,后来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个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长绳,大家齐心协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来了,山眼马上就合拢了,姐妹俩被关在了山里。

这时太阳出来了,山眼里的那只银喇叭朝阳一变,就成了一朵喇叭花。也有人说,为了纪念那姐妹二人,所以喇叭花也叫牵牛花。还有人说,如今闻名全国的南阳大黄牛是那些金牛的后代呢!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传说而已,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良好愿望。不过,牵牛花还真的有益于人民,它不但可供观赏,而且还可入药。它性寒,味苦,有逐水消积功能,对水肿腹胀、脚气、大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别的疗效。直到今天,一些农民还用它来治病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