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学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称新疆大头鱼,是中国的特产鱼类,也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起源于3亿年前,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仅一属一种,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已在原最大产地博斯腾湖绝迹,它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与陆上大熊猫同属一个级别,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文名

扁吻鱼

外文名

Big-Head Schizothoracin

体重

12~14千克,最大约50~60千克

扁吻鱼

鲤科

分布区域

新疆

扁吻鱼属

鲤形目

拉丁学名

Aspiorhynchus laticeps

脊索动物门

动物界

拼音

biǎn wěn yú

辐鳍鱼纲

体长

约1米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

新鳍亚纲

食性

肉食性

生活环境

水生动物

保护级别

濒危

物种简介

扁吻鱼(Aspiorhynchuslaticep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俗称:大头鱼、老虎鱼。英文名:Bigheadschizothracin。

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扁吻鱼

体修长而侧扁,体背隆起,腹部圆。头大。吻宽平。口宽大,斜裂,下颌前端厚,略长于上颌,其边缘无角质。须1对,位于口角。眼小。鳃孔大,鳃峡窄。侧线鳞105-115个。胸部裸露,腹部鳞片埋于皮下,臀鳍发达,背鳍硬刺强,后缘具锯齿,背、腹鳍起点相对。体背侧蓝灰色,腹部银白色,胸、腹、臀鳍浅橙红色,尾鳍浅红色。

一种生活在湖泊、河流水体中的大型底栖鱼类,栖息环境静水、缓流均可。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以鱼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4月底、5月初溯河产卵。个体较大,最大个体长可达2米。

扁吻鱼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特有鱼类,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海拔800-1200米之间。

近年来的水利建设隔绝了本种的产卵洄游通道,影响群体数量的补充。此外,由于保护不力,捕捞过度、引进外来物种、农业用水使水位降低和水量减少等,直接破坏资源的补充。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约为80—94厘米,体重12—14千克,体重最大的可达50—60千克。身体肥大,呈长梭形,稍微侧扁。头部所占身体的比例较大,吻部扁平,呈楔形。口宽大,口裂呈斜状,下颌略微突出于上颌之前,前端较厚,其边缘没有角质。口角处有短须一对,口内有3行细柱状且尖端有钩的下咽齿。腹背部鳞片细小,体侧鳞则较大,肛门及臀鳍基两侧各有一行特大臀鳍,臀鳞发达。眼睛为椭圆形,位于头的侧上方,靠近于吻的端部。身体表面有细细的鳞片,但胸部裸露无鳞,腹部的鳞片则埋藏于皮的下面,臀部的鳞片行列的前端接近或到达腹鳍的基部。背鳍有很强的硬刺,其后侧具有细细的锯齿,鳍的起点到吻端的距离大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的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下方或稍后方。尾鳍呈分叉形。体背的颜色为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每个鳍均呈浅橙红色,体表有很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扁吻鱼的下咽骨狭长,下咽齿呈柱状,顶端尖而稍微弯曲。鳃耙短而稀疏。肠管较短,仅为体长的1.2倍。体内的鳔有2个室,前室膨大,后室长度约为前室的1.6倍。

栖息环境

扁吻鱼是随着青藏高原的抬起而逐渐定居于西北地区的物种,生活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地处干旱荒漠、水位变化较大、水温较高的静水水体或缓流的湖泊之中。栖息地大多河床宽阔,底质多为土壤,沿岸多为放牧草场。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盐冲流入水,鱼类饵料生物丰富。湖水矿化度低,属于淡水类型。

扁吻鱼属于凶猛的大型食肉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

生长繁殖

4月底至5月初繁殖,一条体长77厘米,重7.2公斤的雌鱼,怀卵量可达19万多粒,卵黄色,卵量少,微黏性。产卵前首先逆水而上,在上游找到适合的水域后,雌鱼才在水草之间产卵,然后离开。雄鱼排精,使卵子受精,幼鱼出生后,便再顺水而下。

胚胎发育

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h40min胚盘突起;2h10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h15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h4min发育到囊胚期;16h36min为原肠早期;30h20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h37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mm。孵出后的第6d,全长为11.6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分布范围

扁吻鱼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特有鱼类,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海拔800-1200米之间。

扁吻鱼的分布区仅限新疆南部喀什、莎车、阿瓦提、焉耆、乌拉斯台、若羌、克孜河和博斯腾湖等地的塔里木河水系。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受到很大破坏,数量十分稀少,现仅残存于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的拜城县孜尔水库等地。

灭绝原因

减少原因

扁吻鱼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曾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它的个体大,其肉嫩如豆腐,其汤鲜如牛奶,鱼头比例也大,丰腴可口,富有脂肪,是新疆南部一带民间的传统滋补品。据说古时候生活在该地的居民并不以五谷杂粮,而仅以扁吻鱼等鱼类为食,被称为“吃鱼民族”。195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阿克苏上游地区建立了捕鱼队,1958—1965年,捕捞的新疆大头鱼的产量达140—260吨,占博斯腾湖年产鱼量的20%;1966—1971年,年产量下降到30吨,占产鱼量的10—15%;1972—1973年则仅分别占2—5%;1974年以后,产量逐渐减少,直到绝产;到了1987年,连1条都难以发现了。

扁吻鱼原为产区捕捞对象之一,有一定数量。自20世纪70年代始,数量剧减,至今存活量极少,已成为濒危物种。濒危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制约,成熟龄大、繁殖力低、行动不敏捷而掠食不力,以及对生活和产卵环境要求高等,造成本种的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近些年的水利建设隔绝了本种的产卵洄游通道,影响群体数量的补充。

长期以来保护不力,捕捞过度、引进外来物种、农业用水使水位降低和水量减少等,直接破坏资源的补充。人们对于新疆扁吻鱼的生境、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点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很多方面甚至一无所知,所以只顾盲目捕捞,无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这一宝贵资源濒临绝灭。

使新疆扁吻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另一原因是塔里木水域上、中、下游及各支流水利设施的不断建设,众多的河闸、大坝、水库、扬水站等隔绝了其溯河产卵的回游通道,致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繁殖活动。

此外,还有由于人们的无知所造成的后果。1965年以前,新疆扁吻鱼生活的水域群落组成较为单调,仅有塔里木裂腹鱼、条鳅鱼等少数种类,而新疆扁吻鱼是其中较大的一种,处于该水域食物链的顶极位置,很少竟争对手。1968—1970年,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所谓“北鱼南调”行动,使该地鱼类的群落组成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达到30多种,并且带入了凶猛的食肉鱼类赤鲈,种间斗争日趋激烈,使新疆扁吻鱼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保护措施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疆扁吻鱼已几近消失,濒临灭绝的边缘。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扁吻鱼的科学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同时,加大了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了人们对这一珍贵野生动物资源的自觉保护意识。

水产养殖研究人员以人工授精、人工流水孵化的形式进行扁吻鱼的人工繁殖,2005年首获成功,当年6月,首批通过人工催产手段获得的1万尾扁吻鱼鱼苗被投放到克孜尔水库。到2009年,“中国扁吻鱼原种场”已先后成功繁育出140多万尾幼鱼鱼苗,其中,在克孜尔水库放归的新疆扁吻鱼幼苗总量达到69万尾。

2010年08月17日,新疆在博斯腾湖、天池、乌伦古湖、伊犁河、额尔齐斯河、赛里木湖及克孜尔水库等天然水域同步举行“2010年新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种和数量达到7900万尾以上。其中,增殖放流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扁吻鱼3万尾。此处放流的扁吻鱼体内注入带有编码的PIT电子标签,经过若干年后可以通过无线射频获取扁吻鱼体内标签的编码,从而了解到它的生长情况,掌握放流效果。

2013年8月21日,通过人工繁育的8500尾大规格新疆扁吻鱼鱼苗在拜城县克孜尔水库集中放流。此次放流是克孜尔水库连续第8次接纳新疆扁吻鱼鱼苗,鱼苗长度在12厘米到15厘米之间。至此,该水域人工放流的新疆扁吻鱼鱼苗总量达到80万尾。

虽然渔业部门正在采取措施,严格保护残存的野生资源,并积极进行有关研究工作,但新疆扁吻鱼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成熟晚,需要7年左右的成长期,繁殖率也低,在种群数量过低的情况下,一时难以完全恢复。

保护现状

2021年2月1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扁吻鱼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