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积层是陆地上的汇流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有从盆地.四周,高地向湖心的环带状分布特点。湖中沉积以细粒质粘性土为主。

意义

有助于研究深层水

概念

湖积层由湖泊四周的高地流来的河水、地下水、雨水和融冰等形成。湖积层大多是淡水,也有少量的咸水。湖积层中常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影响底下矿物质和学成分。

湖积的沉积规律

湖泊是大陆的洼地,汇集由四周高地流来的河水、地下水,融冰水及雨水。在湿润地区,湖水补给量大,蒸发消耗小,一般都是淡水湖。但在干旱地区(或地质历史的干旱期),蒸发特别强烈,在径流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常形成咸水湖。因此,在一些湖积层中常会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类,影响地下水的矿化物和化学成分。

湖泊主要是静水沉积环境,沉积物以淤泥质粘土为主。但在湖泊滨岸地带,破坏的滨岸碎屑物在波浪作用下不断淘洗分选,把粗粒泥沙和胶体化学物质带到湖里;而粗碎屑物质堆积在滨岸附近,形成粗碎屑的滨湖砂堤。继而向湖心扩展的是颗粒更细一些的滨面砂带。

近山的大型湖泊的砂堤沉积物通常是粗碎屑的砾石、卵石和粗砂,向湖心颗粒逐渐过渡变细。使湖泊沉积具有

环带状

特点(即滨湖砂堤,滨面砂带和湖心粘土质淤泥)。

在河道入湖附近,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湖冲积三角洲。在沉积历史过程中,随着湖水涨落湖泊亦随之扩大和缩小。湖泊扩大时,细粒的湖积层也扩大并掩覆原来的粗粒三角洲和滨湖砂堤及滨面砂带。当湖水下落时,细粒的湖积物也向湖心退却,代之以粗碎屑的滨岸、滨面沉积、三角洲沉积,或冲积洪积物沉积。这种沉积的反复进行,在湖积粘泥慢细粒层中也常会含有—些粗碎屑的沉积夹层和湖积冲积等过度类型的沉积物。

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湖泊生物繁盛,沼泽发育,形成有机的泥煤和油气田。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蒸发浓缩作用则沉积一些易溶性的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盐类等化学沉积。这些化学沉积盐类,溶解度低的先沉积,溶解度高的后沉积,因此在湖中心都是溶解度最高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等盐类;向外逐渐过渡到硫酸盐(芒硝、石膏等)和碳酸盐(苏打等)类。

由上所述,以湖心为核心,成环带状分布的碎屑沉积物和化学沉积是湖积层的一个

重要特点

。通过对地貌和古地貌的分析,可以判断湖积含水层和古河流冲积三角洲可能分布的范围。这对寻找古湖泊沉积层中的地下水有很大的意义。

湖积层富水带

湖积层

湖积层

湖积层是以细粒为主的沉积物。所以湖积分布地区地下水常比较贫乏,其中大多为水量不多的高水头承压水。特别在巨厚层的湖盆中心,补给径流条件困难,水中有机质和矿物含量比较高,常含有硫化氢( )和沼气( )等气体。在湖中岛附近,环岛粗碎屑沉积物中可以形成较好的富水地带。

湖积层地下水的富集带主要是滨湖砂堤、滨面砂带和湖(洪)冲积三角洲的含水层。因此,在湖积层中找水,主要是找上述3个地方。

湖积层中地下水

在新第三纪、第四纪各时期,我国有广泛的湖泊分布。因此,解决湖相沉积分布地区的水源问题,是建设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图1

湖泊沉积物是大陆上的汇流作用(即四周流水汇集于集水盆地中称为汇流)形成的。因此,沉积物有从盆地.四周,高地向湖心的环带状分布特点。这种沉积物有时被注入湖泊的大河流形成的冲积三角洲砂层所切,这种砂可延至湖心部分。因此,在滨湖砂砾石带中常有矿化度不高的、埋藏较浅的潜水分布,是这些集水盆地供水的有利地带。

我国许多大型盆地,如青海柴达木盆地近山部分,常有冲积扇分布,它们常延伸到湖积平原。如图1中10号钻孔,其中有中细砂层,砂层中承压水位高出地面20.80米,水的矿化度1.15克/升。湖心沉积一般以细粒质粘性土为主,其中夹有少数薄层细、中砂透镜体f由于淤泥质土隔水作用,砂层又细又薄,分布又不连续,故其中含有水量不大的承压水。只有在冲积与湖积交错的三角洲部位可以有较理想的承压含水层,如前述柴达木盆地及天山北麓,河流入湖的三角溯湖积平原中,为砂层与含淤泥质的亚粘土交错层,其中含有承压水。此外在细粒的现代湖相沉积中,要注意湖积层下埋藏的其它成凶的砂砾石层,其中含有丰富的承压地下水。

黏土裂隙水

在冲积、湖积平原区还广泛分布着裂隙粘土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分布在范县、梁山以东地区,鄄城、郓城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裂隙粘土分布在湖积层或湖积层以上的冲积层中。粘土层中的裂隙多为干缩裂隙,裂隙宽0.1cm~2cm,层厚0.5m~2m。地下水赋存于黏土裂隙中,一般埋藏深度为2m~5m。水质较好,透水性和中细砂相似。

湖积平原区

位于东平湖附近的梁山、东平等地,处于黄河冲积扇的前缘、鲁中南山地及汶河冲积平原等不同地貌单元相向倾斜的交接地带。区内地势低洼,周边微向东平湖湖区倾斜,高程为40m~34m,在东平湖的西部及西北部分布有许多孤山残丘,如梁山、小安山、卧牛山、金山、玉皇顶、解山等。

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全新世(Q)的冲积湖积层,厚度为15m~19m。地表为冲积层,大致以张坝口为界,东部为汶河冲积层,西部为黄河冲积层,岩性主要为壤土、粘土及砂壤土等粘性土层。

黄河冲积层和汶河冲积层的主要区别是:黄河冲积层的粉粒含量较多,砂粒含量较少,砂土的透水性较小;汶河冲积层因距基岩山区近,砂粒含量较多,粉粒含量较少,透水性较大。

图2

湖积层位于冲积层之下。常和冲积层交互沉积,一般埋藏深度为2m~4m,厚度为2m~6m,层面微向湖心倾斜,坡度一般为1/200~1/300,见图2。

图3

湖积层的特征主要为灰色、灰黑色淤泥质土,粘粒含量很高,不少为重粘土,含湖相动植物遗骸,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10%。一般为软塑状或流塑状,局部含泥炭层,如东平湖流长河排水闸地基:湖积层的上部为0.6m软塑及流塑状的淤泥质土,其下为0.05m~0.12m的黑色泥炭层,饱和快剪内摩擦角分别为1°43’,2°17’。该两层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属工程地质不良的土层。湖积层的下部有0.6m棕褐色的裂隙粘土,硬塑状,属于抗剪强度低,但压缩性较小的土层,见图3及图4。湖积层之上的黄河冲积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和(Ⅰ)、(Ⅱ)区类似。

图4

本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又临近曹县、巨野及汶泗活动性断裂,区内普遍分布着淤泥质软弱土层,强震时易产生变形,故划为稳定性较差的地区。

本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沉降与滑动变形及渗透变形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