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屯古建筑群包括云山屯和本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东南八公里。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军屯村寨。始建于明代初年。屯寨自建成以后,几经战乱烟火和自然侵蚀,逐年均有修葺和增建。屯寨内的屯墙、街巷、宅院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犹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书。

中文名

云山屯古建筑群

外文名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Yunshan Village

所属地区

贵州省安顺市

地理位置

贵州省安顺市

类别

古建筑群

年代

明代

建造时期

明代初期

地位

明代军事屯堡建筑的典型代表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票价

免费

遗址内容

古屯堡、明清建筑

气候情况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简介

云山屯古建筑群

云山屯古建筑群,从寨墙、街巷布局到碉楼、寨门,处处展现出战争防御功能的特征,是《明实录》中所录“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的立体风俗画。

云山屯地处峡谷,由东、南两屯门为前后关口。古民居建筑于谷地两侧,或单体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顺山体布局。本寨古民居建筑靠青山坡北依山而建,前以三岔河为屏、后依青山为障,封闭式自成体系的三合院、四合院相套,整组建筑群建有七座粗大料石砌筑的高层碉楼,云山屯古建筑群石的屋顶、石的山墙、石的街道,各宅院大门雕凿精美的垂花门罩和隔扇门窗,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紧凑舒适。云山屯集防御与生活于一体,是明代军事屯堡建筑的典型代表。2001年06月25日,云山屯古建筑群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俯瞰云山屯古建筑群

黔中安顺云山屯,酷似一部历史书。其“书”生动形象地记载一个“屯堡文化圈”数百年的建筑史、军事史、文化史、经济 史、民族史……

顾名思义,“屯”是驻兵的地方。云山屯的种种建筑物,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它的城墙及城楼,从民间传说及风化程度,判为明代军事建筑当无什么问题。屯上古堡形“云鹫山寺”的建筑手法与平坝天台山“伍龙寺”如出一辙。亦文亦武、半军半教的天台山伍龙寺建于明万历年间,这有修建题记作证。由此推断,同为屯堡人修建的云鹫山寺建于明代应当可信。有人说,屯中民居及街道也都是明代建筑,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实访得知,现存民居建筑,是屯堡人的后裔陆续修建的。多数为清代建筑,民国年间及解放以后修建的民居也不算少。无论是何年代建筑,都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军事特色,即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盛产之石礅奠基、石块砌墙、石板盖顶,且隐蔽留有枪眼,有的还建造碉楼。然而,它们毕竟是民居,不可避免地保留着徽派建筑的遗风。在中国南方建筑史上占有支配地位的徽派建筑,对江苏、江西影响极大。来自“两江”地区的屯堡人将徽派建筑文化带上贵州高原,营造四合院,巧建垂花门,精雕石柱础,细刻木窗花……可惜因受经济及地理条件的限制,规模小了一些,有的也不那么规整,但其建筑形制及工艺,同徽派建筑别无二致。

这些来自“两江”地区的屯堡人,大半是明初“调北征南”、戍守滇黔驿道的屯兵。在此前后亦有来者。这从屯堡人后裔的家谱及口碑可以得到佐证。也就是说,屯堡人是出于军事方面的原因从“两江”地区迁到贵州的。他们的行动本身就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屯堡文化”军事史。

战时为兵,平时务农,闲时搞些从其故乡带来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主要活动项目便是春节期间演唱的面具戏。此戏因不搭台、平地演唱而称“地戏”。“地戏”又被人称“军傩”,剧目尽是武戏,强烈表现屯堡人的尚武性格。来自不同地方的屯兵,有的信佛,有的信道,故云鹫山寺既有“玉皇阁”又有“观音殿”,特别是还有“关帝庙”。在屯堡人到来之前,当地据说是没有这种宗教文化的。引人注目的是,屯堡人的妇女服饰,数百年来很少变化,依然长袍宽袖,右衽大襟,常被外人误为“少数民族”。说是明代服装,一点都不勉强。但在笔者看来,此种款式的明代服装可以上溯到元代。元为人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所建,蒙族服装盛极一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蒙族以游牧为主,无需下田干活,故其服装缝成长袍,白天当衣穿,晚上作被盖,骑马上下也方便。屯堡人的妇女服饰,堪称服饰文化史的珍贵资料。

实地考察发现,云山屯中的居民,有众多的经商者。街道两侧民居,皆建石板铺面,表明都做生意。据说,云山屯中的屯堡人善于纺纱、织布,不少人家竟以此道为业。其纺织技术无疑是从“两江”地区带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由军转民后从事农业生产,但不知怎的,好像总是不如做生意在行。此风甚至一直延续至今。今云屯山中的许多石板房是长年锁着的,人道房主举家外出经商去了。此举亦颇具研究价值。

常住云山屯的居民,有相当一部份不是屯堡人的后裔,而是自称在云山屯地区住了二三十年的苗族人。一位熊姓苗族老翁称,其人黔始祖最早住在此山上。后来,“调北征南”,大军人驻,被屯兵迁下山,山上修起了营盘。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他们以贫雇农的身份,分得屯中地主的房子,又从山下搬了上来。解放前,他们与屯堡人的后裔不开亲,甚至与苗族内部的其他支系也不通婚。现在变了。他家现有苗族、汉族、仡佬族等几个民族成份。苗族中又有所谓的“大花苗”、“小花苗”、“红线苗”。因此,他说:“我家是真正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屯堡集萃

当地特色建筑

王朝遗影 秋阳暖暖地泡着古朴的本寨。庄稼已经收割,翻耕后的稻田弥散着泥土的清香。天空明彻,青山妩媚中透出安详。

村后一峰突兀,犹如古代少女高绾的发髻,当地人叫它“妹儿顶山”。这山与远处高峨峻峭的云鹫山相连,构成“云峰八寨”的天然屏障,有着雄关险隘的磅礴气势。大山阻隔了外界的喧嚣,有幸为我们保留了“屯堡”这份大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历史文化遗产。日暮西斜,云鹫山那一线黛色似乎执拗地显示着大明王朝的背影。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驻守云南的元朝降臣梁王把匝瓦密举兵叛乱,云贵边陲局势动荡不安。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30万大军征讨云南,这就是史称“太祖平滇”的战争。叛乱平息后,为了巩固西南边防,朱元璋令这支江淮亲军屯守在云贵两地,尤以“滇之喉、黔之腹”称誉的安顺居多。据《安顺府志》载,安顺一带“有八十二屯、一百七十四堡”,还有众多的哨、所,可见当年屯军规模之宏大。600年来,这些屯军及其后裔在黔中大地上繁衍生息,固守着祖先遗留下来的江淮汉族传统文化,形成了贵州独特而罕见的“屯堡文化”。

本寨的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2001年8月8日立”。本寨的知名度远不及离它数十里的天龙屯堡古镇,那里已成旅游景区,门票20元。而本寨目前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和满街拥堵的人流。

本寨的建筑有着十分显著的明代军事堡垒遗迹和悠久的江淮古风。走进寨门,石板小巷逼仄曲折,两侧是石片高筑的围墙,一层层铺叠着,十分坚固。如果不熟悉这里的路径,真像走进了八卦迷宫。几座高耸的碉楼,巍然立在石片屋顶上,俯视远近,互为犄角之势。明碉暗堡,石径幽巷,森严壁垒,处处潜藏杀机。这样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无懈可击。

村子里很难碰见人,石头古巷错综复杂,连洞开的院门都没有见到人影,偶尔钻出一条狗,向你摇着尾巴,眼光和善,毫无一点恶意。

屯堡四合院主体建筑一般称正房,居于纵轴线上,砌有一至三尺高的台基,左右两厢的台基稍降,倒座的台基更降,几乎与天井石院平齐。正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为堂屋,正壁设香案神龛供奉祖宗天地牌位。堂屋是一家人祭祀、聚餐和议事的重要场所。堂屋的边房由家中主要成员父母、祖父母居住,左右两厢则为子女、儿孙辈居住。因为要畜养耕牛———屯堡人往往在左右两厢与正屋交接的拐角处或朝门两侧辟一暗室作为牛槛。

屯堡民居建筑的构架为木结构穿斗式,悬山顶,内部间壁和前楹的门庭均用木板装修,后檐墙和山墙则以石块砌筑,屋顶用山间常见的薄石板铺盖,就地取材,既省工省钱,又能造成一种既厚重又轻灵的视觉效果,石板呈现菱形铺盖,有整齐而生动的韵律感,屋脊用小青瓦装饰,使白石板材的屋面轮廓清晰,不显得单调呆板。

本寨的这些古宅,不论地位高低抑或穷家大户,几乎家家都有雕饰精美的垂花门楼,图案多为琪花瑞草、吉兽祥鸟,那一派温柔的江淮情调,无不镌刻着怀乡的暖意和尚美的情趣。当年驻守在这里的明军和家属,面对着敌视的眼光和格格不入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他们的心灵是孤独的,天长日久,谁不怀念江淮故地。回不了家,于是,在石头城堡里盖起了一座座江淮风味的庭院,盛满故乡的春江花月、彰显文治武功的辉煌。在那些古老的四合院里,乡音乡俗一代一代地传袭着。

云山屯古建筑群

杨家大院是很典雅的四合院,古香古色,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正房门额雕花枋板上刻着“孝弟根本”“言行枢机”8个 字,门斗上刻着“鼎”“新”二字,连天井正中的方块石板都雕刻着“太极图”,甚至角落的水漏也精细地雕刻着青龙的花饰,足以读出当年庭院主人的良苦用心,诠释着耕读传家的江淮遗风。二楼木栏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和红彤彤的辣椒串,在古老的天井中是最温暖、最祥和的色调,也是一道很诱人的风景。那是屯堡人家衣食无虞的写照,家家户户都有。堂屋供奉着祖宗牌位,两侧贴着大红对联。对联的尺幅和书写,都显出江淮官宦的儒雅和气魄。供桌上一对大红烛,烛光的暖意,映照出世代的荣耀。如果不是门楼旁幽幽的十字箭孔,泛着战争的冷光,显示着当年环境的险恶,在这充满江淮情调的温馨庭院里,谁会想到这里是关山重重的贵州高原?

繁花渐落

“凤阳汉装”曾经是屯堡妇女的标志和骄傲,在黔中安顺一带,只要看见身着斜襟大袖长衫,领口和袖口绣着花边,系青丝腰束,脚穿“高帮单勾凤头鞋”,头包白布或青布的,就知道这是“屯堡人”。这些装束带有明代江淮特色,以前在田间地头非常引人瞩目。而今,在本寨,甚至周围的村落,“凤阳汉装”已很少见了。大多数妇女既不穿“凤阳汉装”,也不去追求时装,穿着打扮十分简朴,同贵州山区别的农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让我们感到疑惑不解。

改革开放20年来,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引发了屯堡人思想观念的巨大改变,屯堡人改变贫穷落后、追求富裕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20年突变,许多屯堡村镇已旧貌变新颜,传统的屯堡文化已面临着颠覆的命运。贵州本土作家郑正强先生在所著的《最后的屯堡》一书中分析说:“屯堡文化走到今天终于碰到自己无可回避的难题,陷入困境:一面在发掘宏扬,一面又在瓦解和消失。这种矛盾的局面,其实质是传统和现代化的冲突所致。”

这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古老的屯堡遭遇的对象不再是古典时代的农耕文化,而是强大的现代工业文明。它过去的一切优势感,在这场不等量的冲突中显得如此微小,节节败阵,无法再去守卫过去的一切。郑正强预言:“它最终的去路是寄身于图书馆博物馆或旅游文化之中,保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永久的历史文化积存。”他的话让人伤感。

建筑文化

明王朝为了制止内患,巩固边陲和减轻驻防军队的粮饷负担,实施屯田制后,官兵民众,跑马圈地,聚伍为营,聚族而居,立栅建寨,一个个屯堡村落在安顺的山野林间出现。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而成今天的屯堡建筑群体。屯堡人利用安顺一带碳酸钙岩层的丰富资源,从简陋的栅栏式建筑,演变成封闭式建筑结构。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屯堡建筑的选地讲究风水堪舆。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地势干燥,视野开阔,水源方便。左右有大山“关拦”,坐向以南北为宜,要符合“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山关人丁水管财”的五行学说要求。对屯堡人来说,传统的天文地理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被视为“万年龙窝”的居屋,如果不讲究风水龙脉,不注重相生相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财源命运,还会牵连到全寨的兴旺发达。这种习俗心理无疑对促进屯堡人的内聚力起到无形的作用。

安顺一带多山多树,岩石以沉积岩为主。其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选择石木为主要建筑材料,那是为生存而作出的明智决定。他们深知,军事镇压并未带来永久的和平,环顾左右,反抗之事不绝。仅从明到清,大大小小的“焚烧屯堡”事件就不下数十起。如此险恶的环境,选择坚固而又阻燃的石头来建房,不能不认为是屯堡人生存智慧的一种选择。

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各支巷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巷道,构成“关门打狗”之势。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结合特定环境的需要而加以改进成全封闭式的格局,从燕窝式到城堡式到城堡碉连结体式。在各种式样的独立庭院中,天井不仅是家庭活动的场地,更是防止进犯敌人纵火的措施。屯堡人的建筑观念,把防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在房屋平面布局上,屯堡民居强调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屋面覆盖的石板讲究美学的几何结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平稳和谐、包容宽纳的审美观念。其住房分配既讲究实用性又充分体现内外、长幼、主宾的儒家纲常伦理,从而制约和维系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正房是屯堡民居中的主体建筑。是敬神、祭祖、会客、起居的主要场所。分三间、五间、七间不等。其立柱有五柱落脚九个头和七柱落脚十一个头等,其头、脚数均为单数。建房立屋,是屯堡人心目中一生追求的目标和大事。讲究礼数方规的屯堡人很看重破土动工、立柱上梁、盖瓦装修的日子。万事俱备之后,要请风水先生来推算选出黄道吉日为动工之日。

基础完成之后,上梁是最庄严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主人上下忙碌,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来朝贺。届时,要举行庄重的仪式,把一生的希冀寄托在美好的祝愿中。祝毕,放鞭炮。帮忙的人用绳子将梁木吊拉上去安好。主人在屋顶向围观的人群抛撒粑粑(称抛梁粑)和糖果,让亲友乡邻一齐分享甜蜜生活的快乐和吉庆日子的喜悦。生活在冰凉石头世界的屯堡人,把追求幸福美满希望家业兴旺的生存需要,寄托在构筑遮风挡雨的小屋新居上。用朴素虔诚的祈祷去感动命运之神,去实现创业发家的沉重使命。

服饰文化

当地建筑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 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着短衣;冬天着长衫,穿布帮皮底钉子鞋。这种长统的钉子鞋形同战靴,俗称“战要鞋”。这种“战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绵绵的贵州山区不可缺少的实用物。穿上这种战靴,屯堡男人显得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战要皮鞋穿脚上,行走如风稳当当;走南闯北脚有劲,妖魔鬼怪也避让。”

外出赶场经商,屯堡男人总喜欢随身带着用麦草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是女人选用白色的麦草,一根一根地衔接起来,编成长辫后再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制而成。精巧的麦草帽是女人心灵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爱恋的寄托。因此,麦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更是爱的信物。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层油漆。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5尺的烟杆选用竹节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节越多越密为最好。用麻线或铜线编成网包裹竹根成为烟斗,用桐油经常涂拭烟杆,使长长的烟杆黑红油亮,非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或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朴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屯堡饮食

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从主食中的糍粑,糕粑、包谷耙,到副食中的腊肉、香肠、血豆腐、干盐菜、干豆鼓、糟辣子等、无不具有可以长期存放和便于收藏的特点。屯堡人的饮食文化源于军队,在征服与反征服的激烈对抗中,运动是不可避免的,动荡的战争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其中吃什么就成了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他们就把主菜通过盐制,烟熏伙烤,便于存放和携带。这些食品是当年他们的祖先为适应战争和迁徙的需要而特意制作的,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屯堡人家家户户都有炕腊肉、血豆腐、香肠的习惯,是招街贵宾必不可少的菜肴。

风土人情

旧时的地方志把屯堡人称为“凤头鸡”、“凤头笄”等,是因为已婚妇女的簪子酷似凤头而得名。云山屯的男子头包青布帕,身着扣边长衫,系腰带,妇女以纱帕为头巾,腰系织绵丝质长腰带,打结于臀后,脚睛是鹰色尖头平底乡花软靴,腿扎白布绑腿,宽衣大袖的大襟长袍、衣领、袖口、襟边均饰有花边。

正月初九的玉皇会,正月十六迎汪公,六月初六土地会,六月二十四敬雷神……这些节日中,以迎汪公最具屯堡特色。从安徽迁来的云山屯人把故乡的轶事也随之带入,奉安徽汪姓始祖汪公为祖。正月十六这天,云山屯人要把汪公从平日焚香侍奉的汪庙中请出来放在红色的轿子里,由村中德高望重者为前引开道进行游乡,轿过的每一家都要烧香鸣炮奉迎,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在正月和七月到云山屯,还可以见到当地有150多年历史的花灯镇戏。演出地戏时要戴面具,内容大多取材于“说唐”、“三国”等故事,多为武戏。

区域戏曲

地戏

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临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地戏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屯堡人。屯堡人保存了地戏,而地戏又增强了屯堡人的依托感和内聚力。屯堡人定居黔土后,虽说有黔中地平土肥的天然优势,有明王朝对屯田戍边的优惠条件,但“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正因如此,来自江南的屯堡人将源于江南农村的“傩舞”和“嗔拳”假面戏,借黔中相对封闭的态势,借屯堡人怀乡恋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灵护佑的需要,在安顺这一块古夜郎的领地扎下了根,年复一年传承至今。

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从他们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只能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了。一堂戏的演员20余人,由戏头或称“神头”负责全部书的排演和指导。

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或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开箱跳“米花神”,时间约3—7天。另一个演出时间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家家康乐,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风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颜开。春节期间演出,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为了增进村寨间的友谊或艺术上的交流,有的村寨会互请地戏队去演出。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其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借鉴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农民的艺术,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在套路的叫法上极富有农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搏杀,勇猛逼真,铿锵之声不绝于耳,看得令人心惊胆战。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伴唱者手执彩帕纸扇,边伴唱边手舞足蹈,动作虽简单,却使格杀挂上了一条美的彩带。

由于地戏演出的场地有限,且农民的经济实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军万马征战的“大书”,以至在演出的时空转换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虚拟、写意、象征来表现实情实景。一个“二龙吐珠”送出两队人马就代表了两军对垒的千军万马;一个“龙出海”或“龙摆尾”绕场一周,就象征着人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条板凳可以是雄兵据守的高关;一张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树可以是繁茂的树林;一块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征西》中苏锦莲与陈金定交战后,苏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场,观众明白苏锦莲已被陈金定杀死;《三国》长坂坡赵云救阿斗一段戏中,演员将一双鞋脱下,放在用两对锏拼摆成的一个“井”字旁后退下,观众就明白糜夫人不愿拖累赵云已跳井自杀。地戏表演中的虚拟性写意性,让人不能不佩服农民艺术家的聪明才智。难怪在1992年安顺召开的国际军傩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看了地戏表演后,来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剧艺术的专家感慨说:“徽班进京两百年,而地戏存在已几百年,我从地戏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影子。”

一个地戏剧本就是一部书,就是讲唱一个完整的征战故事。不分场次,不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打讲唱完毕。由于它表现的内容是征南而来的屯兵熟悉的军旅生活,所表现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封神将军等,故而几百年来在屯堡村寨中传承至今。

地戏剧本的内容比较单一。可以说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赞诗篇。既没有谈情说爱的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抒臆心怀的清官公案戏;既没有悱恻悲切的《窦娥冤》之类,也没有妙趣横生的《风筝误》之属。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在30来部剧目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将书。如《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岳传》等,却没有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妖道怪的《西游记》和抗暴安良的《水浒传》。

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关于面具的发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傩文化发展轨迹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光点。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慑功能,沟通了人神之间的距离,在崇尚图腾畏惧大自然风雨雷电不可知的摧毁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们对生的希冀和对死的恐惧的膜拜物。

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用此两种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质细疤结少,便于用刀。随着人口激增山林减少,且独具特色饱熏民俗特征的面具随旅游发展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们更青睐易生易长的白杨。

一堂地戏面具的多少视剧中人物而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类主要以“将”为主。粗分可为“正将”和“反将”(或称“番将”)。由于地戏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在汉民族正统思想的支配下,总以汉人当政一方为正方,称“正将”;以番邦为反方,称“反将”。

面具的用色比较讲究人物的性格特征。按雕刻艺人的话说“要跟书走”,书中对人物的描述是什么性格,就要用艺人们心目中性格化的颜色来表示。以单色论,一般红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贵),黑色代表刚烈(如张飞),蓝色代表果敢(如单雄信),绿色代表稳沉(如尉迟宝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马超)。另外,书中对人物脸相的描述是什么颜色,或者内涵情节因素,用色上也必须“跟书走”。如脸若重枣的关羽用红色,性如烈火的黑炭头尉迟恭用黑色,脸似金妆的余化是金色,因与尉迟恭争当征东元帅举石狮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宝,自然就要用黄色代表了。若单色加上对称的花纹,那就是反将了。

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在其戏剧本体中就包含着诸多的祭祀因子。当剧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晕后,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戏看作娱人娱己的艺术样式时,更把剧中人物赋予神性而视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稼禾的丰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兴旺等既靠科学技术,也依赖神灵的保佑。如此,祈福纳吉的祭祀仪式就自然构成地戏演出中的一部分了。

综观地戏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也有一些很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剧目看,都是演唱中国历代王朝兴衰、英雄建业的征战故事。何以在中国戏剧已进入鼎盛时期,题材范围已大大扩展,地戏却固守如此?元代忽必烈的蒙古铁骑驰骋中亚震撼欧洲,此伟业可谓惊天动地,此争战可谓悲壮惨烈,而热衷战争题材的屯堡人却何以对此视而不见呢?

作为把地戏带来贵州的征南将士,大部分都是耕作农民和城市平民,军旅生活的职业特性,文化水平的局限,理所当然地使他们对反映自身生活而易于接受的众多军事题材情有独钟。那一个个出身士卒而经过奋斗终成军中主帅大将的英雄是他们追求的偶像,那一位位赤胆忠心义贯长虹的忠臣是他们膜拜的圣杰。如此,这一个个英雄人物所构成的英雄故事自然而然地成了屯堡人钟爱的地戏首选的剧目了。詹家屯《三国》神头曾建章就说:“老辈人讲,我们曾詹两姓跳《三国》已有十六代了,主要让儿孙不忘记祖先的光荣,不忘掉武艺以防祸乱。”可见,征南入黔的屯堡人需要用演武增威的故事来缅怀祖先激励后辈,需要英烈忠勇的英雄义气来宣教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对于泛神论的屯堡人来说,剧中人物的神灵光环,始终吸引着他们。当年铁马金戈的威风已随历史的烟云散淡在山野田间,而四顾环境的险恶,不得不顶礼于这些英雄神将,以便获得自我心理平衡。也正是这种强烈而执着的宗教意识,把初具戏剧模式的地戏凝固起来,年复一年“以唱神歌”。

也正是基于神灵崇拜的思维走向,汉民族正统思想的延续,作为推翻元朝统治的明王朝军队,作为镇压元朝残余势力而南征入黔落土的屯堡人,是绝不会为敌对者去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的,异族的英雄是不能进入神灵的行列的。元人如此,清人也如此。地戏剧本里,狭隘的民族排他主义,只能是正方(汉文化一方)打败反方(番文化一方)。汉文化中的英雄是至高无上的。

地戏是屯堡人的一本大书,是最能反映屯堡人的行为方式、思维倾向的一项民间艺术。正因为它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等方面富含的文化因子,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詹家屯、蔡官屯、九溪、麒麟屯的地戏队到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和中国台湾。

屯堡旅游

云山屯建筑

云山屯实际上是由云山屯、本寨、云鹫山、云峰八景和云峰八寨等内容组成,许多摄影爱好者经常光顾这里淘宝,在屯堡文化的宝库中寻觅作品。还有不少“背包族”常到云鹫山上露宿。春天来到时,山谷中、田野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云峰八寨仿佛淹没在油菜花的黄色海洋之中,这是云山屯最美的季节。云峰八寨在2000年以“最大的、保持最完整的明初屯堡文化村落群”载入基尼斯记录。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驾路线

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境内,距老320国道月12公里,离安顺市西秀区约30多公里。从贵阳出发,走贵黄(贵阳-黄果树)高速公路,在天龙出口下,继续沿320国道西行,到七眼桥镇拐进去云山屯的乡村公路即可,也可在贵黄高速的安顺东出口下,沿320国道返回走,到七眼桥镇转进到云山屯的道路即可。通往云山屯的公路经过改造,现在的路况良好,从贵阳出发总行程约80多公里。

旅行线路

以贵阳市为起点,在火车站、体育馆及客车站均可乘坐到安顺市的汽车,票价15元,需两小时。到安顺后在体育馆车站乘坐至七眼桥镇的中巴车行程20公里,票价2元左右,七眼桥镇有拖拉机到云鹫山前的一个寨子,票价1元左右,至此可步行到云山屯。

小贴士

屯堡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国事初定,为了巩固西南边陲,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派引川侯富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率30万人马远征云南。大军到达贵州后将大本营设在安顺。平定云南后,为防止乱事再起,朱元璋下令就地屯田养兵,并陆续将屯军家属和部分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移来贵州,在屯军驻地建村设寨,平时务农,战时用兵。斗转星移,逐渐形成了以屯、堡、关、卫、哨、所、铺等带有军事性质的村寨。700多年过去了,这些江南水乡的建筑形式与贵州高原山地石头建筑相结合的屯堡村寨,零星地散落在贵州高原中西部。生活在其中的屯堡人不仅把当时中原的文化保存下来,而且还与当地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屯堡文化。

云山屯

一个屯堡村寨,因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古屯堡、民代一条街,以及屯堡文化、民清建筑艺术和屯堡宗教文化被誉为一座“现存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安顺市东面七眼桥镇的云鹫山峡谷中。

门票及食宿

云山屯是自然村落不需门票,上云鹫山进寺庙门票1元。在寺庙住宿厢房每人每晚10元,中餐或晚餐每人每餐10元,早餐5元。

相关评论

走进云山屯

6月一个艳阳的周末我辗转来到被誉为现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馆”的云山屯。

南方山区的田畴与北方不同,没有一望无际,田野总是会被山、水分割,山与田比例适中,放眼望去,能望到较远的距离,目光不会马上被山挡回来,当我们的目光顺着田间发白的路最大限度地延展时就延到一个隘口,隘口那边探出的半个山峰,还隐约可见一角亭沿,那就是云鹫山。

顺着路上山,走一段,只看见一两座坟茔,峡谷越上越窄,越没有人居住的迹象,这时面前出现一个石头垒成的土地庙,庙壁上简易地画着几只虎,旁边有一放牛的老者,我们这才相信山上是有村寨的,转过一个弯,山间稀落的有一两间农舍,山路变成了整齐的石台阶,两旁还有护栏、古树,越走树越茂密,光线也越暗,一抬头一座城门赫然眼前,从右到左刻着三个大字:云山屯。

山屯里飘来《

国际歌

这是一座石基木楼的屯门,两旁蜿蜒的石砌屯墙正好将峡谷封住。想当初定是“一门紧闭,万夫莫开”,然而现在却门洞大开,只见一屯民担着担,领着孩子悠然走进门洞里那午后强烈阳光中,我们也悠然走进了云山屯。

一条不宽的石板路,两旁是石墙石瓦的房子,窗口小得似枪眼,在阳光下泛着晃眼的灰白光,这种房屋结构具有战争环境中易守难攻的特色。几个穿着蓝咔叽布中山装的男人围在一条撬开石板的沟旁在商量屯里的排水管道的疏通方案以及每户出工出钱的办法,看来这条明朝就有的石板路下面早就藏着排水设施。

走过不长的石板路,耳边传来响亮但含混的广播声,好像唱的是《东方红》,我们的面前也开朗起来,有一块篮球场,一位妇女在上面晒油菜籽,边上有一座相对比较雄伟的木房,但是木房的大门却是紧锁着的,在好奇心唆使下我透过门缝往里看,里边塑着威武高大的财神,原来这是座财神庙,当我退到门廊上看到庙门两边的对联,不禁大笑起来,这左联是:财神招财进财来,右联是:计划生育就是好。这时广播里的歌已经换成了通知,村干部在通知各家各户参加打扫卫生,还说村里这几家人,哪家来哪家不来大家都是清楚的。通知播了几遍,广播里又响起了歌,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国际歌》、《国歌》……这歌声响彻了整个峡谷,也伴随着我们走通这个恬静的村子。

过了篮球场又走上石板路,这一路都是在下坡,两旁的房屋也不完全都是石头结构,而是石木结合。石墙、石瓦,木门脸的房子一间挨着一间,有倚门而坐聊着天的老人,有在门前洗衣的妇女,有扛着麻袋脸涨得红彤彤的小姑娘,还有静悄悄的小学校。越往下走房屋越疏,石板路变成了台阶,在台阶上坐着一个身穿蓝咔叽布的,脚穿解放鞋的老者,他的脚边放着一个玻璃杯,盛有小半杯透明液体,从老人脸上的红色可以断定那是酒。上前与老人攀谈,老人说他姓张也姓陈,还告诉我们他本姓陈,当兵转业后到云山屯张家当了倒插门女婿,所以又姓张,是拿退休工资的人。难怪他能这么优哉游哉的坐在石阶上喝酒。与他的清闲不同的是在石阶两旁有不少人正忙着用镰刀割着路旁的荨麻,一打听是在打扫卫生,我恍然大悟,原来广播里号召的打扫卫生就是割荨麻呀。在石阶的尽头我看见了两道相距不远的屯墙,与屯前的屯墙一样,爬着有历史感的藤蔓,封锁住了峡谷,小小的屯门外是不知通向哪里的蜿蜒山路。

就这样我们在云山屯晃悠了一遍,它的忙碌,它的恬静,它现在的样子已经粗粗印在胶片上,可是在这恬静的乡村照片后弥漫的东西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从屯前逛到屯尾,从艳阳的午后逛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人,搬出几张小椅子,喝着茶,抽着旱烟跟我们慢慢儿摆起了龙门阵:云山屯有一千多年了,我们看到的那一间挨着一间的老屋明代就有,有的原来是药铺,有的是戏楼。原来屯后只有一道屯墙,后来人多了住不下就向后扩,所以又修了一道墙,屯里最繁华的时候有一千多户人家,后来有不少人家到外面做生意,赚到了钱就搬出去,也有的家小孩考起学校在外面工作,老人也跟着出去了,现在屯里还有80来户人家。云山屯穿长衣服的人少,因为是客家,也不跳地戏,只是跳花灯,土改的时候云山屯的人都积极参加,跳花灯到处去宣传,他自己是演老太太的所以绰号叫“老太”。现在有电视的人家多了,平日里晚上人们都看电视,只是到过年过节才跳花灯。旁边的云鹫山上早些时候就有庙子,文化大革命时给砸了,1978年以后,大伙集钱重新修庙,现在庙修好了又有了师父,一到观音的生日还有过年过节来烧香的人好多,还可以住在庙里呢。

“古刹”一家亲

屯堡玉米丰收

踏着夕阳我们上云鹫山投宿,山上石阶级级,古树密密,每上一级台阶就忘却一点山下的尘世,虽然知道山上的庙是才修的,但走在古木蔽日的石阶上,不禁以为即将要走进的是深山古刹,这庙里只有半壁旧墙能看出是原来的遗址,其余的亭台庙殿都是新的,这些新的建筑不论从材料、造型、工艺、色彩都与我心中的古刹相去甚远,再加上内容混乱,不绝于耳的广播让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一个媚俗的地方,不是真正的佛教殿堂,直到我认识庙里的全体成员。

总共有6个人,3个女尼,1个哑巴,一个削发的小伙子,一个10岁剪着男孩头的小女孩。哑巴负责守门和打扫卫生,都叫他老哑伯,他住在上厢房里。削发的小伙子叫罗老三,憨憨的,他是云山屯人,白天在庙里干些背米背油的力气活,吃饭也在庙里,晚上下山回家睡觉。10岁的女孩是被母亲送到庙里托师父们抚养的,每天背着书包到山下的学校上学,放了学就回到山上的家。三个女尼分别是大师父、二师父和大师父的徒弟,她们每天念经、做饭、缝纫……我们在庙里住下,与主人们一同围坐着吃斋饭,那是素素一餐,并没有因为有客人而有什么不同,主人们看着电视有说有笑,回答我们好奇的问题。师父们说着身体不舒服早上起不来上早课的事儿,说着谁炒的菜味道好的事儿,大师父把最好的菜————炒豆腐,先往小女孩碗里送,二师父把剩不多的菜全给年轻力壮的罗老三,哑伯咿呀的劝我们吃菜。如果不是女尼身上的衣服提醒我们,这是在寺庙里,我简直以为自己在一个相亲相爱的普通人家做客,如果不是一只蚊子停在大师父的脸上,她虽奇痒难忍却不打它,甚至不许别人将蚊子赶走,还说“它吃就吃吧,难得吃一回”,我简直难把她们和记忆里那些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女尼联系起来。眼前的这一切让我想起一幅画,伦勃朗的《圣家族》,想起了“佛在心中”。

饭后哑伯对着我们咿咿哑哑指着楼梯,小女孩偎在二师父的怀里给我们解释:“哑伯伯是叫你们上去玩”,顺着楼梯我们来到大殿的顶层,放眼望去西方的天空还残留着夕阳的红晕,红晕下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在我目所能及的天边,色彩也由绯红渐变为浅黄灰蓝暗蓝,在天顶一颗星亮了,我们仰面朝天的躺在平台上,隐没在城市灯光后的漫天的星星次第的被点亮了,亮出北斗七星,亮出牛郎织女星……此时耳畔响起了钟声,木鱼声,女尼们虔诚的诵经声,还有隐隐约约山下人家远远的狗吠声。

云山屯:峡谷深处的屯堡文化

近几年,“屯堡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屯堡文化来源于600多年前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有点类似现代的“新疆建设兵团”。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居然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明代江南的文化生活习俗,与当地的文化结合,形成"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峰八寨”。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云峰是地名,所谓八寨是由云山屯、雷屯、本寨、小山寨、吴屯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

云山屯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云山屯深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七眼桥镇云鹫山峡谷中,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山势险峻,仅有一条盘山石阶可进入屯门。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六米、长十数里的石墙连接悬崖,并如长城般在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围。各显要位置分布十四个哨棚(碉堡)。一条东西向石头主街纵贯全村,街两侧有高台戏楼、财神爷庙、祠堂以及老字号"德生昌"中药铺。数条弯曲的小巷巧妙地将各家各户串联起来,住宅、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状分布于两侧山腰,整个村落布局、道路设施和院落结构绝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闭性防御体系。

汽车开上险峻的盘山公路,在寨门下的停车场放好车,买门票,再沿石阶走几十米便可进入前屯门。

贵州: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

开发云、贵是明朝的一大举措,在“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批汉族移民进入贵州,把“中原文化”搬了进来,渐与“中州”接轨。自元代开辟驿道以来,贵州战略地位提升,成为“西南之奥区”。明初为了平定云南,沟通川、湖、滇、桂,沿驿道设置24个卫所,就地设屯堡“且耕且战”,于是有了“军屯”,即通常所说的“调北征南”。与此同时,又招募外地农民来贵州屯种,建立“民屯”和“商屯”,即所谓“调北填南”。这些屯民定居下来,子孙繁衍,称为“屯堡人”。贵州的屯堡,数以千计,唯有平坝、安顺、镇宁一带至今保存“大明遗风”、“江淮余韵”,真乃天下一绝。

安顺为湖广通往云南的驿道所经,战略地位重要,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的说法。明代在此设立普定卫,驻军密集,屯堡星罗棋布,云山屯便是一个典型。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以南18公里处,周围有本寨、章庄、吴屯、竹林、小山、雷屯、九溪等屯,合称“云峰八寨”。在方圆11平方公里的地方,山清水秀,阡陌相连,8个村寨分布有序,散布在山间坝子之中,既可耕种又可防守,既可各自为战又可互为支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又是明代开发贵州的历史见证。这些屯堡600年来默默无闻,可是,在现代化飞速推进的今天,明城不见了,明代的村寨、屯堡大都消失,而云山屯依然保存下来,使人感到惊讶,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山屯坐落在云鹫山的峡谷中,山势险峻陡峭,古树浓荫,只有一条盘山古道可以进入。它是一个封闭式的屯堡,数公里的石墙蜿蜒起伏,入口处高耸着歇山顶的箭楼,在险要之处设有14个碉楼。一条东西向的主街纵贯全村,数条弯曲的小巷把若干院落串联起来,有民居、店铺、庙宇、戏楼和碉楼。最早的民居是“栅栏式”的简易建筑,继后建起了“一正两厢一照壁”的三合院,称为“燕窝式”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建起了“一正三厢”或“两正两厢”的四合院,还有正厢不分的“印子房”及两楼一底的“转廓楼”。若干民居构成一条死巷子,在转角处设有碉楼,仿佛是城堡中的一个小城堡,形成第二道防线。大的院落也“户自为堡”,有高大的院墙和厚实的大门,还有枪箭射击孔,成为最后一道防线。云山屯鼎盛时期,住户近千,在中心地点建有戏楼,雕梁画栋,显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云鹫山上建有寺庙,诸子捧钵而来,道家也在山巅的悬崖上修建玉皇阁,三层重檐的阁耸立在悬崖间的拱桥之上,可以登高远眺。岩缝中溢出清泉,流水淙淙。云山屯是国内罕见的明代遗存,2005年被文化部、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本寨依山傍水,后有葱茏的青山拱卫,前面有绿水环绕,一片农田。本寨很可能是当年屯军的大本营,无论选址和建筑都显出军事要塞的特征。寨内碉楼林立,街巷相连,户户相通,8座碉楼形成犄角之势,从不同角度控制屯堡的制高点。各条巷道的交汇处均成“丁”字形,在此可以控扼三方。巷道狭窄,院墙高耸,射击孔及观察孔随处可见。这里住着500多户人家,杨家老宅、杨家大院、金家大院、王家大院、项家宅院都是典型的屯堡式建筑,有的宅院建有垂花门楼,门窗上有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各式雕。寨中有蛛网状的排水系统,下水道入口处有青蛙、龙凤、蝙蝠形状的石板盖着,水沟是藏在地下的阴沟。

云山屯、本寨及周围屯堡的建筑,把江南风格与当地石头建筑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屯堡建筑”。来到屯堡,仿佛走进“石头世界”,“石头的道路石头的墙,石头的屋基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与周围的喀斯特地貌浑然一体。这里不仅保存了古老的建筑,还保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桃红柳绿,田原美美,蛙声一片,俨然是延续至21世纪的“世外桃源”。也许是“集团性移民”的缘故,明代古风世代传承,人们穿着古老的服装,演出古朴的地戏,唱佛歌,摆古话,连说话都带有古音,保留许多老汉人的习俗,来到这里,时光仿佛倒流了600年,回到已逝的明代。

云山屯,体验

明代屯堡

云山屯,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素来有“滇之喉、黔之腹”的美誉。同时,这里也就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派将远征滇、黔,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统治,从江浙一带招募士兵,屯田于此。至此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当地一朵靓丽的奇葩。

今天的云山屯依然群山环绕,各种文化安静地在此保存着,你也许没有想到吧,这里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说到此处,是不是很想体验一下古老的明代屯堡呢,下面请看: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当地人至今仍然穿着明代服饰

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非常特别,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她们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是她们亲手缝制的。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屯堡的妇女是不缠足,据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以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家属缝衣做鞋。屯堡妇女常说:“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因此屯堡地区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把这些文化保留下来,是何等的不容易,这也许在世界上是最后一块完整的保留汉族服饰文化的地方了。

最古老的地戏,可能是京剧的根源

自徽班进京,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国粹京剧,人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京剧的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在屯堡,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戴着面具表演的传统地戏,这里的地戏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的武戏,也有可能就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