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米话是一种兼有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混合型方言,是珠三角东部一种特有的语言。分布于汕尾市西南部(深汕特别合作区、陆丰区)和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坪山区)、惠州市(惠东县、惠阳区),即深圳东部至汕尾东部一带,使用人口约20多万。

中文名

占米话

定义

兼有白话、客家话、闽南话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混合型方言

分布区域

广东省汕尾市西南部(海丰县、陆丰市)和深圳市东部

使用人口

约20多万

基本介绍

在惠东县铁涌镇溪美村,当地人所说的一种话被称为“尖米话”。尖米又作“占米”,原指粳米,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方言,也与粤语有别,也不像惠东县平海镇的“军话”。在当地人听来,溪美村的“尖米话”是带有客家方言的语言,这可能与先祖400多年前从福建迁徙过来时,受沿途方言影响有关。溪美村人爱唱山歌,用“尖米话”唱出的山歌被称为“尖米山歌”。目前,讲“尖米话”的人口不多,共约7万人,惠东县内主要集中在铁涌,有关尖米山歌的文字记载也不多,溪美村的尖米山歌非常独特。

尖米山歌现存千余首。

今年65岁的溪美村人方承银是村里公认的唱尖米山歌的能手,也是村里唯一的男歌手,如今和村里人聚在一起,他随时都能唱上好几首山歌,有对唱时,你一首我一首,一唱就起劲,根本停不下来。“好姐好妹难舍你,好兄好弟难舍你,我肯舍包爷田地,不肯舍莲花一支。”曲调高亢,抒情又高扬,这首意为宁愿舍弃田地也不愿舍弃情人所赠莲花的情歌就是方承银追求爱人时唱的歌曲。据了解,尖米山歌没有歌词谱式,一般四句就是一首,它曲调高亢,抒情委婉,以情歌类和“花笺”类为主要歌体,用溪美尖米土话清唱,叙事与抒情相表里,如豆腐歌、杂财歌、姐妹歌、草鞋歌、采茶歌以及各种兄妹对唱等。目前,收集到的尖米山歌作品除了歌册《第八才子花笺》中第50个短篇集,还有《杂财歌》、《姐妹歌》、《草鞋歌》、《寻人歌》、《四六连情歌》等,共约1000余首。

有文艺工作者着手尖米山歌收集配乐等工作。

“尖米山歌是靠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传下来的,旧时上山割草等大家都习惯唱上一阵,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上山割草了,没了那个情境,唱得越来越少,有的我都忘了。”方承银说,作为老一辈人,他十分珍惜和怀念那段时光,老一辈人如今休闲时依旧能聚在一起对唱一番,也积极参加村里的活动,把山歌表演给观众看,他们十分担心这种特有的文化会消失。据了解,尖米山歌数量虽然很大,但歌词和曲谱都是靠历代传唱者通过清唱保存下来的,现在能唱、会唱、唱得好的多数是妇女群体和老年群体,溪美村全村1300多人,也仅有上百人会唱,真正公认唱得好的也不过六七个,而年轻一辈对尖米山歌这样的娱乐方式并不热衷,知之甚少,如不及时保护,尖米山歌恐濒临消亡。

“尖米山歌已是县级非遗了,目前正申报市非遗,希望更多人重视起来,让尖米山歌传承下去。”该村村委会主任方云清说,尖米山歌是惠州地区广大农民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热爱乡土、热爱生活的表现,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一些文艺工作者已经着手山歌的收集、整理、配乐等工作,他也希望能在村里设立文化站,集中教大家唱山歌,让年轻一辈也学唱、爱唱,尖米山歌才不会消亡,如村里一位4岁的小女孩在她奶奶的熏陶下,已经学会了许多首山歌。

文/图本报记者赖金朗赖燕珍通讯员宋水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