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裂是喉腔的最狭窄部,位于两侧声襞、杓状软骨底内侧缘和声带突之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当呼出的气体通过声门裂时,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一些运动项目中,当憋气时,声门裂关闭。

位于两侧声襞及勺状软骨底部和声带突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呈三角形,前窄后宽,成年男性长23mm,女性长17mm。按其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位于两侧声带之间,为膜间部(声带部),此部约占全长的2/3;后部位于两侧勺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为软骨间部(呼吸部),占全长的1/3。

声带之间的矢状裂隙。位于喉腔中部最狭窄处,其大小和形状随呼吸运动而改变,平静呼吸时呈三角形,深呼吸时则呈菱形。声门裂的大小还受喉内肌肉舒缩作用的调节,发高音时,声带紧张,相互靠近,裂隙变狭窄。当异物误入喉内,可刺激声门裂引起反射性痉挛和咳嗽,防止异物落入气管。

中文名

声门裂

类别

器官

地位

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位置

喉腔中部

喉腔

喉腔是由喉壁围成的管腔。喉壁由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及喉粘膜等构成。前壁由会厌软骨,甲状会厌韧带,甲状软骨板前部,环甲(正中)韧带及环状软骨弓前部等而成;两侧壁主由喉方形膜、弹性圆锥、小角软骨、杓状软骨及环状软骨弓外侧部等而成;后壁由环状软骨板与杓肌而成。上述各壁内面都盖以喉粘膜。喉粘膜极为敏感,受异物刺激,可引起咳嗽,将异物咳出。喉粘膜向上方,由会厌粘膜向前移行于舌粘膜,向后外移行于咽粘膜,向下方移行于气管粘膜。喉腔上方借喉口开口于咽腔喉部,向下直通气管,可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最宽大为喉前庭,中部最狭窄为喉中间腔,下部为声门(喉)下腔。

局部解剖

喉腔是由喉软骨支架围成的空腔。上经喉入口与喉咽部相通,下与环状软骨下缘与气管相接。分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三部分。

1.声门上区:位于声带上缘以上,前壁为会厌软骨,两侧壁为杓会厌襞,后壁为杓状软骨上部,杓间肌和粘膜介于喉入口与室带之间者,又称喉前庭。该区内主要有以下结构:

(1)室带:亦称假声带,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与声带平行,由粘膜、室韧带组成,外观呈淡红色。

(2)喉室:位于室带和声带间、开口为椭圆形的腔隙,其前端向上向外延展成一小憩室,名喉室小囊或喉室附属部,此处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润滑声带。

声门上区又可分为两个亚区:上喉区和上喉区以外的声门上区。前者包括舌骨上会厌,两侧杓状会厌皱襞。后者包括舌骨下会厌喉面、室带及喉室。

2.声门区:位于声带之间。包括左右声带和前联合,杓状软骨和后联合。声带由声韧带、肌肉及粘膜组成。声带张开时其间的三角形腔隙称为声门裂,简称声门。声门裂前为前联合,前联合腱长1.5~2.0mm,是阻止声门上区癌向下发展的屏障。

3.声门下区:位于声带下缘和环状软骨下缘之间,有前后左右四壁。声门下区的上界在前部为声带游离缘向下2~3mm处,中段则为向下5m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