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angle of mandible)系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相交而成,其角度的大小与年龄及咀嚼力的大小有关。下颌角的内外区的骨面粗涩,外有嚼肌附着,内有翼内肌附着,中有茎突下颌韧带附着,下颌角为颌面部表面的骨性解剖标志之一,颅面测量常用之。

中文名

下颌角

外文名

angle of mandible

作用

种族和地域进行甄别

改变方法

整形外科手术

形状

左右对称

类型

角状结构

组成

下颌骨的下颌支和下颌体

辅助结构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的前壁,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和舌下神经的深面,至颏下三角,经下颌下腺后上方的面神经沟后,至咬肌附着前缘处,绕下颌体下缘至面部。有研究报道称,在下颌骨下缘处面静脉与面动脉伴行,80%的面动脉位于面静脉的前方,20%的面动脉位于面静脉的前深方。面静脉在颌下区走向外下与下颌后静脉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平下颌骨下缘处,面动、静脉位置表浅,浅面有面神经下颌缘支、颈阔肌、皮肤;深面紧贴下颌骨骨膜。

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于下颌骨颈的后方汇合而成,穿入腮腺,在外耳门前方下行于颈外动脉的浅面。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或其主要分支近于十字形交叉,它们之间很少有腮腺组织分隔,多直接相贴。下颌后静脉与下颌骨升支后缘几乎平行走形,此处管壁较薄,管径较粗,仅隔骨膜或薄层腮腺组织与下颌骨升支后缘相贴。穿出腮腺下极后,分为前后两支16侧(占80%);前支行向前下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4侧(占20%)不分前后支直接和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下颌后静脉与下颌角的关系分为2种类型:①紧密结合型: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形成的弧形结构与下颌骨紧密相贴,距离较近8侧占40%;②松散结合型: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形成的弧形结构与下颌角有一定距离12侧占60%。下颌角越往后下突出,下颌后静脉与下颌角距离越近。下颌后静脉与下颌骨升支后缘、下颌角距离分别为(3.00±0.56)mm(12.20±1.09)mm。

下颌角区域主要神经:面神经下颌缘支为1~2支,多为1支,从面神经的颈面干发起后,均经过下颌角上方和咬肌后缘处,位置较为恒定。下颌缘支自腮腺浅出后的行径大体为走行于咬肌筋膜内,在咬肌前缘跨过面动脉,此位置比较恒定,未发现不与面动脉交叉的情况;最后分支支配颈阔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颏肌。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为(10.36±0.41)mm,下颌缘支出腮腺后与下颌骨下缘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平行走行于下颌骨下缘之上,距下颌骨下缘(6.84±0.70)mm,12侧占60%,在咬肌前缘几乎平行与面动脉交叉;②大致平下颌骨下缘,相当于下颌骨下缘与颌下腺之间的沟内行走6侧占30%,在咬肌前缘斜向上与面动脉交叉;③呈弓状行走于下颌骨下缘以下,最低不超过1.2cm,2侧占10%,在咬肌前缘斜向上与面动脉交叉。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动脉交叉情况可分为三种:①下颌缘支位于面动脉浅面者16侧占80%;②位于深面者2侧占10%;③下颌缘支分两支经其浅面或深面夹持或环抱颌外动脉,然后合成1支,2侧占10%。观察还发现4侧占20%面神经下颌缘支与面神经下颊支存在吻合现象。面神经下颌缘支跨越面动脉位置与下颌骨下缘的距离(6.93±0.42)mm。面神经颈支为面颈干的终末支,由腮腺下缘穿出,行经下颌角后方(9.92±0.40)mm,在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方,分支支配颈阔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