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

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这些都比半坡和河姆渡的农耕文化略早。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中文名

原始农耕

外文名

original farming

拼音

yuanshinonggeng

出处

《中华文明的起源》

类型

历史时代

提出者

伏羲氏

播种五谷

关于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古史多有记载,如《周易》说:“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拾遗记》说:“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课本上的引言和古文引文便源自上述《逸周书》和《白虎通》。此外,《淮南子》上尚记载有“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和“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劳。

磨制石器

河姆渡的磨制石器,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锛等,还有专门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铲,和用于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约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于石器,出土各种骨器七倍于石器,最常见的有骨耜。骨耜上部安装一根木棍,称为耒。用耒耜耕作,称为耜耕农业。

农业生产

在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耜耕农业已占统治地位。这里出土的石耜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还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长的鹿角鹤嘴锄,至于各种质料制作的镰刀,其总数超过了整地农具的数倍。耜用于翻地,鹤嘴锄用于中耕,镰刀用于收割,整套农具的出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农业技术的提高。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由于剩余粮食的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半坡氏族的猪,绝大部分是在幼小时宰杀掉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资料还比较缺乏。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宰杀的,则多为一二岁的成年母猪,且猪的数量也很大。猪的饲养,间接地反映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农业的相对发达。

骨耜复原图

这些骨耜是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系用动物的肩胛骨加工制成的。粗的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耜长约二十厘米,肩臼处横凿方孔或磨成半月形,骨板正面中部琢磨出平浅的竖槽,浅槽下部两侧各凿一孔,木柄竖贴着骨板浅槽安装。图上是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式样,使用时手握耜柄,脚踏横棍,推耜入土,进行翻地。这种骨耜比较锐利,适于开发南方的沼泽地带。

特点

栽培谷物,聚族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