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柏木(学名:Cupressus torulosa D. Don)是柏科柏木属植物,乔木,高约20米;生鳞叶的枝不排成平面,圆柱形,末端的鳞叶枝细长,径约1.2毫米,二、三年生枝灰棕色,枝皮裂成块状薄片。鳞叶排列紧密,近斜方形,长1.2-1.5毫米,先端通常微钝,背部平,中部有短腺槽。球果生于长约4毫米的短枝顶端,径12-16毫米,熟后深灰褐色;种鳞5-6对,顶部五角形,中央具短尖头或近平,能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

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和云南。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耐干旱瘠薄;喜钙质土,在中性、微酸性土上也能生长;浅根系,侧根发达;生长速度中庸。

木材与中国云南的冲天柏相似,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硬易加工,耐久,可供建筑、桥梁,车厢、造船、家具等用材。树形美观,也可用于庭园绿化和四旁植树。

中文名

西藏柏木

柏科

拉丁学名

Cupressus torulosa

植物界

裸子植物门

松杉纲

松杉目

别名

藏柏

亚科

柏木亚科

柏木属

西藏柏木

命名者及年代

D. Don,1825

分布区域

西藏

保护级别

濒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西藏柏木

乔木,高约20米;生鳞叶的枝不排成平面,圆柱形,末端的鳞叶枝细长,径约1.2毫米,微下垂或下垂,排列较疏,宽卵圆形或近球形,径12-16毫米,熟后深灰褐色;种鳞5-6对,顶部五角形,有放射状的条纹,中央具短尖头或近平,能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两侧具窄翅。[1]

生长环境

适宜温凉湿润气候,抗寒耐旱能力较强,可耐-15℃和60℃的极端温度。喜钙树种,要求中性至微碱性土壤,也能适宜缓坡地带的微酸性土壤。在深厚肥沃的石灰岩地区和棕色土上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部及南部(波密、野贡和通麦等地)和云南西北部(德钦县)。1986年河南郏县林场从西藏引入中国河南省,中国四川、贵州、湖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西藏柏木

生长繁殖

以播种育苗繁殖为主。一般应选择20-40年生健壮树木作采种母树。采前细心观察球果成熟度,待球果充分成熟,微裂,可见到球果内成熟的种子时可人工采摘,净种后盛入木箱内贮藏。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壤土或黏质壤土pH为7为佳,在酸性土中苗木生长不良。干燥瘠薄土壤中幼苗生长纤弱,不宜育苗。地选好后要细致整地筑床。

播前浸种催芽,先用清水选种,再置入45℃的温水中浸种一昼夜,捞出放于箩筐中催芽,待种子有一半开口露白时即可播种。条播:条距25厘米,播幅5厘米,播种量每亩6-8千克。播后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苗木出土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锄草。适时排灌,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间苗、定苗,施肥浇水。以春播为宜,也可秋播。随采随播。

西藏柏木

栽培技术

选地:选择在海拔1970米的中国云南省林科所试验地,年平均温14.8℃,最低气温-7℃,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干湿季节明显,山地缓坡台地,坡向西南,pH值6左右的第三纪堆积红土层。

栽植:以春季栽植为主,因藏柏冠窄,栽植密度应大。2年生以上大苗栽植需带宿土或土球。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21年9月7日,西藏柏木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级别为一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