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民勤县(两汉三国时期叫武威,明清两代叫“镇番”),在地质上属于阿拉善台块的边缘凹陷,是石羊河延伸到腾格里沙漠腹地出现的非地带性景观。现在一般是指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下冲积成的狭长而平坦的绿洲带。

中文名

民勤绿洲

面积

0.18万km2

地理位置

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民勤县

年平均降水量

100mm左右

历史

自然水系时代起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止于西汉在此设置行政区(公元前111年),由于石羊河流量大,冲积范围广,形成沼泽平原。“白亭海”时期被称为半自然水系,起于隋代,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止于公元1840年左右,达1260年之久。该时期全区湖水水量逐年减少,众多的支流大部分由长流水变成季节性间歇河,尾闾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季节性湖泊。“青土湖”时期,1840年左右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青土湖是民勤出现最晚的湖泊,但新中国成立前夕,原有的湖泊也已变为湖滩荒地。人工水系时代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修建了红崖山平原水库和跃进总干渠,人工渠道替代了天然河流,水利枢纽和灌区内的各种渠道,形成状若蛛网的人工渠系,将大量河水分配到农田,较快地发展了绿洲经济。

石羊河从南向北,经武威,向民勤县流淌,顽强地深入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戈壁之中,浇灌出一片长140公里、最宽处约40公里的绿洲,汉代被称为潴野泽,水草茂盛,林木葱郁。

其中的武威地区民勤县,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0万。石羊河末端,曾经自然蔓延成一个巨大的湖泊——青土湖,湖区曾是民勤的主要产粮区。史载,民勤设郡置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明清两代,曾因科举取士甲于河西,而享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1929年,因民风“人勇知义,俗朴风淳”,得名民勤。

然而,五十年代前的100多年中,民勤县境内被沙埋的村庄6000多个。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青土湖干涸成为沙漠,昔日“可耕可渔”的湖区逐渐变成生态贫困区。八十年代,青土湖彻底干涸。九十年代,原来的湖底逐渐被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近十年,湖区已有7000多户,3万多群众外迁,沦为“生态难民”。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甘肃民勤,是中国重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甘肃民勤东西北三面被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包围,近九成面积为“沙漠和荒漠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石羊河上游来水量减少,进入民勤的地表水锐减,加之当地超采地下水灌溉,荒漠不断扩张。[1]

民勤绿洲就像一把插进沙漠里的梭子,阻截了两大沙漠在此合拢的“企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民勤绿洲现在一般是指石羊河下游红崖山水库以下冲积成的狭长而平坦的绿洲带。

地形地貌

民勤绿洲周围是广大沙漠、戈壁、低山等。

气候

民勤绿洲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00mm左右,一些地方降水甚至只有,50mm左右,而蒸发量却在2000-2600mm之间,属于极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水文

冯绳武先生经过科学考证将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分为三个时代:“猪野泽”自然水系、“白亭海”和“青土湖”期半自然水系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工水系。

土地

绿洲面积约0.18万km2,包括城镇、灌区和废弃的盐碱荒地,占民勤县土地面积的11.3%。绿洲的核心为红崖山以下的坝区、泉山、湖区3个灌区,灌溉面积近6万hm2,占全县灌溉面积的85.3%。

人口

人口27.38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30万人的91.2%。因此,除了武威市凉州区和金昌市的环河、昌宁两个小灌区外,民勤县的绝大多数人口和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中部的民勤绿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