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同时,警方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的请立即拨打110。

中文名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发起时间

2011年1月25日

发起方

于建嵘

作用

解救乞讨儿童

行动缘起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缘起一名妈妈求助

寻子

2011年1月,只要您在微博上关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每天打开微博必定能看到该微博一连串的更新,内容均是全国网友发布的街头乞讨儿童照片和信息。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昨日,在上传的乞讨儿童照片信息中,共有50余名为广州地区的乞讨儿童。

寻子信息引网友关注

于建嵘表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1]的建立,起因是1月17日一名母亲让他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杨伟鑫。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网友关注,并且有网友表示,2010年初曾在厦门看到一名和杨伟鑫相似的孩子在乞讨,并上传了孩子乞讨时的照片。随后,孩子的家人立刻赶往厦门寻找其下落。

于建嵘说:“这个事情过后,不少网友都让我帮忙发寻找孩子的信息。于是我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希望通过网友的力量,让丢失孩子的母亲在这个微博里看到希望。”

组织规模

目前已形成五人团队

据介绍,目前该官方微博已形成一个5人小团队,管理微博的分别是网友“@色色猴”、“@王瑶瑶”和“@80后大男生”。“@朱日坤”提供场地支持、摄影机、负责筹备制作工作。目前,该官方微博还在招募合适的志愿者。

据于建嵘教授介绍,“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于1月25日正式建立,立刻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微博开通才5天就已有1万余人关注,300多条乞讨儿童信息发布其上。其中以广州、长沙、厦门等地的乞讨儿童最多。另据微博网友“董崇飞”统计,1月25日至2月2日,网友上传的乞讨儿童照片信息中,广东共有104个信息。

发展情况

首先,微博的作用占了很大一个方面。

春晚说,微博就是公开的短信,这句话反应了微博的即时性和信息含量。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特定的人收到,而短信的信息量则要求信息具有简短的话语和明确的含义。除此之外,微博还有广泛的流通性,能够最快速的凸显出具有共同关注价值的社会事件,并且不受交际圈的限制。信息量、流通性以及广泛性,足够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平台的成功了。对于微博来说,他的下一步也体现在这三次词语,怎样在同样字数或者多媒体的限制下给出更多的信息,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共享微博而不是局限于手机电脑等个人IT设备,如何让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有着共同的信息分享程度。第二,使人联想到了当今社会的精神状态。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是由一位教授发起的,他的关注者有很多明星大腕以及政府机构。但是,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行动的响应者,志愿者,信息收集者是谁?我想应该是7080后的一代年轻人。他们有热血,有激情,热爱生活,感恩社会。尽管被这个社会的种种压力压得无法喘气,但是他们的骨子里仍然充满着爱,想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

曾几何时,我们大声呼喊着,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中国人没有信仰的社会,金钱成为了一切的标准,成为了信仰。似乎那些摒弃道德和爱的人更容易获得金钱上的成功。在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随波逐流,开始体会父辈们的真理,走进社会,接受现实社会的再教育,放弃自己从书中从学校中收获和体会到的真诚和脚踏实地。营救拐卖儿童,正是对于这种情绪的发泄口。我们还有爱,我们还是真诚的,我们还是有激情的。工作上用不到这些词语,与人打交道用不到这些词语,那么就拯救孩子这一点,我付出再多也不会错。

刘易斯拐点是最近热起来的一个词语,互动百科的意思,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在我看,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精神状态是有联系的。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着非农业产业转移,但是并没有转移的限制,而是直至农村劳动力枯竭,工业劳动力过剩,此时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到来,工业部门不再有无限的劳动力,必须用有竞争力的工资来决定生产力,农业开始步入工业化,工业化劳动力与农业化劳动力将产生新的平衡。

而拜金主义,完全可以理解为当代人为了适应这种高速发展并且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副产物。就像工业化,无限的劳动力与如今的工业现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说如今的中国是无数农民工前赴后继硬推上去的应该不为过。拜金这种浮躁的社会状态,也正如精神领域的农民工,这样的精神状态是最简易最容易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所以就廉价的,无限的充斥在社会上,尽管有人不断呼吁和提醒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但碍于大环境不会有根本性变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工业化基本成型的今天,物质丰富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终于开始回归精神上的健康了。就好比,如果十年前招人的标准是会说话有小聪明,现在的用人标准就是诚实与脚踏实地。当社会继续前进,物质需求得到更加充分的满足,必然是精神上的高度进步,如果最终能达到共产主义,这些都是历史的必然路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个事件,只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时间上正是社会转型期,更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始被关注,和谐二字被逐渐回归到其本质的含义,就算不是解救乞讨儿童这个事件,也必然有其他诸如关爱老人,整肃社会治安等类似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出现。而地点上则是微博以其独特的信息共享能力使得这个事件被快速的无限放大,引起各种媒体和政府机关的关注。这个途径,相比从前的报纸社评,电视曝光,天涯跟帖等相对传统的途径来说,又是一种进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必然会成为一种独特的有示范作用的平台,为日后更多类似的有规模的社会关注事件提供参考。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发展问题

发布消息网友联系难

据于建嵘介绍,目前发布的乞讨儿童信息中,已有部分家庭留言称可能是自家失踪的孩子,并与发布消息的网友联系。“现在这个微博的一个缺陷是信息反馈太慢。有时候家长或公安部门想联系网友不能第一时间联系上,而我们也不可能让网友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于建嵘说。

曾有网友建议于建嵘将微博的活动发展落实到地,建立相关组织收留乞讨儿童。于建嵘则表示,公安部门等相关单位有对乞讨儿童进行调查的职责,而网友的作用应该着重在信息搜集方面。

各方回应

解救乞讨儿童广州警方

关注微博

2011年2月,在天河区体育东路与天河路交界处看到两名身穿校服、在马路上乞讨的女学生。其中一名叫常丽红,她们来自甘肃定西市岷县中寨镇,在妈妈的带领下前几天才到广州乞讨,目前居住在番禺市桥百越广场附近。常丽红说:“我今年15岁,父亲病了,姐姐在上海念大学。妈妈说家里急需钱,让我出来乞讨。”

常丽红只知道母亲姓马,不知道全名,而且姐姐在哪所大学念书也不清楚。记者因觉得其妈妈身份不明,便拨打110报警让公安民警前来协助调查。经民警查证,常丽红所说的家庭住址、父亲姓名均正确。民警表示,过年期间,广州也有不少贫困地区人员带着孩子到广州乞讨,常丽红应该属于此种类型。广州市公安局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已经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同时,警方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请立即拨打110。

“以后看到还会报警”

2011年2月5日,微博网友“GJ的微博”在微博上发信息表示,他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鹿港小镇”餐馆门口看见一名男子在路边抱着一名2岁左右的小孩乞讨。当时孩子的头部包着纸,纸上有很多血。男子自称孩子跌伤了没有钱看病,所以乞讨。为了以防孩子是被拐来的,于是拨打110,乞讨男子及其孩子随后被带回天河南派出所调查处理。

昨晚7时许,记者前往天河南派出所找到网友“GJ的微博”。他告诉记者,经公安部门证实,乞讨男子和小孩是贵州人,已确定为父子关系。不过小孩头上的伤是假的。而另外还有3名乞讨母子也被送往公安局,目前公安部门正在确认他们的身份。

“GJ的微博”说,“我一直在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尽管我觉得看到这种乞讨儿童就报警的行为有点过激,但是下次让我看到有乞讨的儿童,还是会报警。目的就是推动大家关注乞讨儿童,发现怀疑是被拐的儿童一定要报警,这样被打残废、弄伤出来乞讨的儿童就会减少。现在已经有600多人关注我在公安局发布的最新消息”。

事件评论

兔年(2011年2月)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网友们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等社会力量结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舆论焦点。或许,在微博传播的历史上,这是一起值得被铭记的事件。

事件起于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该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并吸引了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一时间,微博与“打拐”分别成为春节期间的重要关键词。这起高举道德与法律旗帜的公共事件,为兔年春节涂抹了一层人文的亮色。

众所周知,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是极其野蛮、残忍的社会丑恶现象,而那种逼迫儿童致残之举,更是令人发指的反社会、反人类行为。鉴于儿童处于更为弱势的行为状态,拐卖儿童比之拐卖妇女犯罪更牵动人心,更容易引发公愤。于建嵘教授“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之所以一时间应者云集,既有其个人的影响力因素,也因为“解救乞讨儿童”这一话题本身的张力。

新中国建国初期,拐卖儿童妇女犯罪曾遭严厉打击,基本绝迹。上世纪80年代初,此类犯罪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虽几经严厉打击和整治,但屡打不绝、时有反复,呈发展蔓延之势,急需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很明显,这一次的微博“打拐”事件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影响力,与微博这种传播平台密切相关——所谓“以围观的方式改变世界”,个中反映的,正是微博的一种传播规律与特性。同时,拐卖儿童妇女犯罪形势的渐趋严峻,则是微博“打拐”事件的主要社会背景。

2010年,曾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随着微博注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平台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舆论甚至制造舆论焦点的力量。在2010年的多起公共事件当中,微博的功能展现可圈可点。不过,在微博“打拐”这一事件中,撇开技术层面的东西不谈,就本质而言,其反映出的,仍是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涌动的不可小视的民间力量。这种力量促使政府与民间行为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回顾仍在进行中的微博“打拐”事件,人们在对微博发起者致以敬意的同时,也对众多网友的热心围观乃至参与,感慨良多。不少网友纷纷将所见到的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不断与各地新闻媒体以及公安部门互动交流,形成了难以阻挡的“打拐”力量。没有众人拾柴,微博“打拐”这把火怎可能烧得如此之旺?民间的力量在督促、帮助警方加大对“打拐”的重视与投入,而不只是袖手旁观。另外,高度流动的信息,其巨大价值难以用语言评估。从微博“打拐”这一事件中,人们也发现,事件的核心,即拐卖儿童妇女犯罪必须得到更为有力的打击。儿童被拐,一般有两种去向,一是被“卖”,与买方的私自收养联系在一起;二是被逼为丐——许多报道都已经梳理出,儿童被拐为丐的背后,有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而不论是被“卖”还是被逼为丐,都致使许多家庭骨肉分离,甚至家破人亡,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警方近年来公布的一些信息看,拐卖儿童妇女犯罪已现上升势头,若不能有力遏制,后果必然十分严重。

行动呼吁

给力关注

希望大家在看到街头乞讨儿童时随手拍照或录像,可上传自己的微博并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

1、在(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猫扑、新华、人民、人人、开心、凤凰、央视、天涯、优酷、百度、51等)各大主流网站首页、频道首腾出位置,专题推荐报道“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只要一有关于儿童失踪或者被拐卖的信息,立刻整理资料并上传活动官方网站,并进行推荐报道。发现失踪被拐卖的儿童,立马联系当地媒体进行直播,并通知家属确认,连同当地警察一起解救。让父母和被拐卖的儿童写个解救后感,让更多的儿童失踪父母看到希望,鼓舞他们,让他们坚持不懈地找到自己的孩子为止。其他儿童失踪家庭也可以上网关注信息,以便早日找到自己的孩子。不会上网的,可以由会上网的人陪同。

2、为保被拐儿童安全,要建立新数据库

于建嵘教授表示,连日来,网友积极响应,警方及时出警,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但微博照片数量不断增长,网民浏览数量的暴增让他意识到了一个新问题。

于建嵘说,我们要考虑到拐卖儿童的可能是团伙,有人可能将转移被拐儿童。从被拐儿童的安全考虑,尽量避免行动被犯罪分子发现。我们要建立新数据库,做好保密工作。网友可以上传照片,我们实行数据库管理,把家长发的照片进行对接,身份确认后允许他来看,免得打草惊蛇,照片将来不公开。总之我们要改变相关工作,使事情更加有效。

于建嵘教授说,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不仅仅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也引起全国各地公安系统的关注,更得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公安部、各省公安厅、各地方公安民警都非常配合。他们在微博里也反复呼吁,号召网友们打110,让大家重视这个活动。

3、鼓励全民参与,只要看见和发现乞讨儿童,立即报警并拍摄照片上传网络,门户网站负责推荐。并联系当地媒体进行跟踪报道,以便能顺藤摸瓜找出更多的失踪儿童。

4、建立有奖机制,凡是看见、发现、拍摄到乞讨儿童或者提供线索的,并成功协助解救的,由家属奖励现金或者话费。

5、报纸开辟专栏报道“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儿童被拐卖信息传播、跟进、解救、回家等全程报道。

6、电视和电台在已有的栏目开辟报道“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环节,儿童被拐卖信息传播、跟进、解救、回家等全程报道。

7、为了防止拐卖儿童的人贩子闻风而逃、藏匿,建议进行地毯式的打拐行动。

相关看法

2011年1月25日以来,知名学者于建嵘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颇受关注。据报道,一方面,是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公安部门也对此予以回应,并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的请立即拨打110。

由学者发起,以微博为平台并由广大网友参与的这项“解救”实践,试图通过网络所带来的技术性变革,扭转以往在解救乞讨儿童上信息隔绝的困境。此项“解救”成效究竟如何,自然还有待时间来检验。但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一微博运行仅仅数天之后,我们已经乐观地看到,微博所带来的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一社会力量如能保持良性运转,它所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将无可估量。

在这个“人人都有摄像机(手机拍照)”的时代,经由网络传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具备了随时都可成为“随手拍”志愿者的心境。收获实质的“解救”成果,将只是时间问题。

旨在“解救乞讨儿童”的“随手拍”,还因其贴上了网络媒体的标签,而将担负起监督乃至倒逼一些政府部门履职的功能。“随手拍”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动员,它的社会属性和辅助作用异常明显。解救乞讨儿童的首要责任人仍是政府———当然,还可以具体到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

从法律上说,乞讨儿童本不应存在。《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均应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仅就这一法条的施行而言,年满六周岁的乞讨儿童都应接受当地政府的调查和救助。尽管这一工作可能会涉及复杂的异地协作和部门协作,但“复杂”并不是地方政府可以一推了之的理由。

对于未满六周岁的儿童,也不应允许其乞讨。《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基本建立起了全方位的保护机制。当作为最底层的“家庭保护”出现问题之后,“行政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理应无缝衔接。乞讨儿童集中在城市,且乞讨必须公开进行,因此,乞讨儿童的行踪并不难掌握。作为综合执法主体的城管,能否摆脱与小摊贩进行街巷追逐战的固有形象,也真正履行起管理和协调职能来———至少,城管在发现乞讨儿童后可区别情况及时联系公安或民政部门。

与此相关的另一项政府职能,是打击隐藏于乞讨儿童身后的刑事犯罪。除拐卖儿童外,刑法还明文规定了“强迫乞讨罪”———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即构成犯罪。对网友而言,在发现乞讨儿童之后,既可以“随手拍”上传到微博,也可以同时向警方报案。对公安部门而言,不管有无接到报案,也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信息,只要是本地出现了乞讨儿童,都应进行调查处理。与司法的被动属性不同,侦查是一项主动的权能。并不是所有的乞讨儿童背后都有刑事罪案,只有经过调查之后才能排除暴力、胁迫或拐卖等犯罪嫌疑。从法治的角度看,对儿童乞讨熟视无睹,就是一种失职。

问题考虑

施舍问题

网友夏商建议:“对待儿童被拐去乞讨的最好杜绝办法是:甭管乞讨小孩多可怜,也甭管真是乞丐、自己小孩还是拐来的小孩,一律不给钱。给钱就是培育市场,坚决不给,让这个市场凋敝,才会让杀千刀的人贩子死心,才不会有后面小孩被拐被弄残。”

这条微博引起不少网友响应。但有网友担心:如果不给,孩子讨不到钱会被打的。该网友说,十几年前,他在北京动物园天桥上亲眼看到一个恶妇用矿泉水瓶打不肯乞讨的女孩的头,打得很凶,这一幕迄今难忘!“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联合起来报警。”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不少网友认为,的确不能给钱乞讨儿,给钱只会让人贩子变本加厉地拐骗儿童。“有善心的人们,应该把善款捐到合法的慈善机构。”儿童隐私

随着解救行动的深入,也有一些网友发现,随手拍照上传网络可能带来一些法律问题,比如,会不会侵犯被拍儿童的隐私?

知名网友王小山说,这里面确实存在隐私权问题,“乞讨者也有尊严,随便拍你都未必高兴,何况低收入敏感人群、儿童?”有网友说:“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这些孩子长大了,这些曾经的照片,这些曾经的遭遇,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问题?”

媒体人士赵何娟在微博中指出,新闻规范中即要求对未成年儿童的镜头和照片等个人信息未经许可都要打马赛克等,哪怕是劳教者。但被残害胁迫行讨的被拐儿童是否可与正常行乞儿童区别对待,也很难说清楚。

DNA比对

一些网友担心,就算被拐乞讨儿童被拍照,由于分离几年,儿童变化大,其父母未必能够认出来。照片认亲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可靠。

知名网友张洪峰近日观察警方处置乞讨儿童,发现警方按照规定只能调查询问,而几个儿童均回答大人是他们的家长,婴儿则无法询问,这种方式并不能绝对排除儿童系被拐。“公安部是否能出台规定,警方在接到乞讨儿童的报案或巡逻发现后,应对家长和儿童进行血液采集,用技术验证系亲属关系?”

一些人士呼吁,建立全国被拐儿童父母的DNA资料系统,一旦发现被网友举报的可疑乞讨儿,立即用技术手段测试乞儿的DNA进行比对。

儿童伤害

一些人士担心:让乞儿们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会不会给孩子带来即时的危险和伤害?人贩子会不会立即将其藏匿或灭口?

网友易天称:“看见名人们在微博上掀起声势浩大的拯救孩子运动,希望全民拍照监督报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我无任何鄙视的意思,一个无经验的执行者,也许会断送不少孩子的性命。”

网友“染香”称“易天”是“明白人”。她说,拐卖儿童主要是将儿童拐骗然后卖了,被拐卖儿童不一定会去乞讨。而乞讨儿童的组织者常常会每年给孩子父母一笔费用,以收养的方式来逃避法律打击。

一些人士认为,根本解决之道是立法要完善,公安、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以及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打拐体系,网友们的拍照解救行动最多起到辅助作用。不过,几乎没有人怀疑,网友们的参与将会有力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负面效应

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应避免负面效应

由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建嵘等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活动,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截至目前,共有800多张网友街拍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该微博上。警方也提醒网友,如发现乞讨儿童有被拐嫌疑的请立即拨打110。

活动组织者的目的,是通过对乞讨儿童拍照并上网,使失踪儿童的父母在网上辨认,和拍照网友取得联系后去当地解救。但是,也有些可能的负面效应需要考虑,比如犯罪团伙在网上看到相关信息,等乞讨儿童的父母赶到当地时,乞讨儿童已经被转移了,或者为了避免儿童被认出对其进行二次伤害。

有网友会说,乞讨犯罪团伙不上微博啊。但这只是可能的情况之一,谁也不能排除另外的一种可能:乞讨犯罪团伙也会收集相关信息。现在社会各界对此事都很关心,怎么能排除他们获悉情况的可能呢?哪怕发生一起因拍照“曝光”而引发的对乞讨儿童造成二次伤害事件,那这项活动的代价也就够大了。

既要解救乞讨儿童,又要严惩犯罪分子,一个较好的办法是:网友发现乞讨儿童后,悄悄拍照作为证据,并立即报警,要求警方便服前来侦查,以发现隐藏的操纵者,网友可到公安部门作为证人。当警方经调查证实乞讨儿童可能是被拐卖或拐骗的,并已经对乞讨儿童采取了救助措施以保证其人身安全后,经公安部门同意,再将照片发布到微博上,以供失踪儿童的父母辨认。

而且,那些乞讨儿童,一部分是被拐卖的,一部分不是,有的是父母或者亲人领着孩子乞讨,经警方确认再发布照片,也可以避免“误伤”这些乞讨儿童。

因此,网友们在做好线索提供者(对公安部门)和信息提供者(对失踪儿童的父母)的同时,也应注重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警方的联动。

实际上,政府对救助乞讨儿童的工作十分重视,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接到群众举报线索,要快速出警,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记录,件件有人管。坚持解救与打击并重的原则,及时开展调查工作,确保打击有力,解救到位。

这些规定能否最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取决于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和问责制度是否完善,而现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本身还是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