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路,指元大都的街道,规划整齐,经纬分明,相对的城门之间一般都有大道相通。《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

拼音

dà dū lù

沿革

元至元21年(1284)改大兴府置,治大都(北京市区),直领县六:大兴、宛平、良乡、永清、宝坻、昌平;领州十:涿(领范阳、房山二县)、霸(领益津、文安、大城、保定四县)、通(领潞、三河二县)、蓟(领渔阳、丰润、玉田、遵化、平谷五县)、漷(领香河、武清二县)、顺(领怀柔一县)、东安、固安、龙庆(领怀来一县)、檀。辖今河北中北部及北京市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改置北平府。

大都城

大都路

元大都因系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约束,所以其居民区与金中都新旧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为开放形式的街巷。按照方位,元廷将大都街道分为50坊:福田坊,在西白塔寺,即今北京白塔寺一带。阜财坊,在顺承门内金玉局巷口,即今北京民族文化宫以北。金城坊,在平则门内,即今北京阜成门内大街以南之大水车胡同一带。玉铉坊,在中书省前相近,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保大坊,在枢密院北,即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带。灵椿坊,在大都路总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门内大街之西灵光胡同一带。丹桂坊,在灵椿坊北。明时坊,在太史院东,即今北京建国门内观象台一带。凤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即今北京鼓楼西大街以北。安富坊,在顺承门羊角市,即今西皇城根南街以西、甘石桥东北。怀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太平坊,有大承华普庆寺,在今北京西直门内宝产胡同一带。大同坊、文德坊,以其取义,或在元大都国子学和宣圣庙,即今北京国子监一带。

金台坊,有齐政楼,即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一带。穆清坊,地近太庙,在今北京朝阳门内以北。五福坊,坊在中地,或在中心阁附近,即今北京鼓楼一带。泰亨坊,地在大都城东北。八政坊,地近万斯仓、八作司。时雍坊,有庆寿寺,即今北京电报大楼西侧一带。乾宁坊,在大都城西北。咸宁坊、同乐坊、寿域坊、宜民坊、析津坊、地近海子,即今北京积水潭东北、鼓楼西大街一带。康衢坊、进贤坊、嘉会坊,在大都城南部。平在坊,在大都城北部。和宁坊、智乐坊、邻德坊、有庆坊、清远坊,在大都城西北隅。日中坊,在今地安门西北。寅宾坊,在大都城东部。西城坊,在大都城西部。由义坊,在今北京阜成门内北三里。居仁坊,在大都城东市。睦亲坊,地近诸王府。仁寿坊,地近御药院,在今北京隆福寺一带。万宝坊,大内前右千步廊之西,在今北京故宫午门以西。豫顺坊,有福寿兴元观,即今北京西直门内桦皮厂胡同一带。五云坊,大内前左千步廊之东,即今北京故宫午门以东。湛露坊,近官酒库,在大都城东部。乐善坊,地近诸王府,与睦亲坊相近。澄清坊,地近御史台,在今北京米市大街甘雨胡同一带。

元大都的坊皆以街道为界线,虽有坊门,但无坊墙,坊门只不过是标志而已。《析津志》称元大都有50坊,但《日下旧闻考》引《元一统志》只列49坊,或有遗漏。《析津志》又载有里仁坊、发祥坊、善利坊、乐道坊、好德坊、招贤坊、善俗坊、昭回坊、居贤坊、鸣玉坊、展亲坊、惠文坊、请茶坊、训礼坊、咸宜坊、思诚坊、东皇华坊、明照坊、蓬莱坊、南薰坊、迁善坊、可封坊、丰储坊等坊名,均为《元一统志》所不载。《析津志》著于元末,其所记坊名当即旧坊所改,或元末所增设。

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虽然大都城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但从丽正门北穿皇城正中的崇天门及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门、延春阁、清宁宫、厚载门,直抵中心阁的中轴线上,亦有一条宽阔的御道。经勘查,近年在今北京景山公园(延春阁、厚载门遗址)之北发现的御道遗迹,宽达28米。《析津志》载: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其著名街道有“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棋盘街”。经勘查发现,“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米”。

元大都内的胡同,其规划是以相邻两城门区间为一区域。近年在元大都光熙门(东北门)至大都城东北隅进行勘查,计发现东西向胡同22条。值得注意的是,今北京东直门(元崇仁门)至朝阳门(元齐化门)之间现仍保存的东西向胡同也是平列的22条。可见,相邻两城门区间内平列22条胡同,当是元大都城规划的统一格式。今北京东西长安街以北的街道,因同在元大都和明北平(北京)城内,所以改动不大,至今仍多保留元大都时期的格局。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大都城有中心台,是城市东西南北的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实际情况是,中心台距元大都南北城垣相等,但距城东垣比西垣略近些。中心台占地一亩,其旁有中心阁。《析津志》载:“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在中心台正南有石碑,刻“中心之台”四字。中心阁在中心台之东,正位于大都城的中轴线上。《析津志》又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齐政楼即元大都城的鼓楼,其在中心阁西,亦即大都中轴线西,位于今北京旧鼓楼大街。明代,始将鼓楼和其北的钟楼向东移至今北京鼓楼、钟楼位置,亦即城市中轴线上。元大都鼓楼上置有壶漏、鼓角等计时、报时工具;钟楼上有阁楼,飞檐三重,内置大钟,声响洪亮,全城遍闻。钟、鼓楼是元朝统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马可·波罗游记》述云:“新都的中央,耸立着一座高楼,上面悬着一口大钟,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除非遇有紧急事务,如孕妇分娩或有人生病,非出外请医生不可者可以例外。但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外出的人必须提灯。”“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

元朝统治疆域十分广阔,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仅《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即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析津志》描述其地盛况云:“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今北京积水潭东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又云:“钟楼……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大都钟、鼓楼一带是元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因这里沿积水潭北岸是一条斜街(今北京鼓楼西大街),所以又称斜街市。

顺承门内羊角市也是大都城内繁华之地,有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穷汉市,买卖奴隶的人市也在此处,其址大约在今北京西城区甘石桥至西四一带。此外,和义门、顺承门、安贞门外各有果市,中书省前(今北京南河沿大街以东)有文籍市、纸札市,翰林院东(今北京旧鼓楼大街东北)有靴市,丽正门外三桥、文明门丁字街、和义门外各有菜市,等等。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除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为当地产品外,很多商品来自全国各地。当时,海运大开,河运通畅,“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 下”,为大都城提供了丰富商品。当然,这些商品中,更多的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氀毷貂豽等珍贵皮毛,珠瑁香犀等奇珍异宝,锦纨罗氎等高贵纺织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在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中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远自中亚、南亚的商人,“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根据登记表明,用马车和驮马载运生丝到京城的,每日不下一千辆次。”元大都城和境内外其他地区的这种经济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作为封建社会都城的经济特点。

元大都北墙为何少开一门

罗保平

《考工记》中提出,都城为方形形制,四壁各设三门。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含义。

风水讲究“气”,世间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都与气有关。

我国古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大都依据先秦时期《考工记》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即都城为方形形制,四壁各设三门。显然这是周人根据礼制思想所提出的一种理想方案。实际上历代兴建都城之际,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考工记》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真正按《考工记》规定建造的都城并不存在,而在众多古都之中,元大都则是体现《考工记》规划思想最为彻底的一座都城。但即使是元大都也有与《考工记》不相合的地方,北墙不依“旁三门”之制,只开安贞、健德二门即为一例。

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的原因史书未载,但也并非无解,究其原因应该是风水观在起作用。营建之事方面我国古人笃信风水,城市兴建亦自如是。风水又叫“堪舆”、“相地术”,属古代“数术”范畴。从西安半坡遗址、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等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已出现了风水思想的萌芽,到了周代,风水观在建筑选址上的应用已比较普遍,《礼记·王制》说:“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其中就包括风水方法。风水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宅经》云:“上至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至村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说明风水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影响。负责大都城市规划建设的是元代著名学者刘秉忠,他自幼熟读经史,“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元史·刘秉忠传》故刘氏以风水观指导大都营建是很正常的事情。

风水讲究“气”,世间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都与气有关。对这种“气”,《葬书·内篇》说:“聚之使不散,行之则有止,故谓之风水。”正因为如此,古人建城,安居择墓,必先选择“藏风聚气”的兴旺之地,“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依风水之观点,南属阳,北属阴。元大都是一座规整而对称的城市,如南北两垣均辟开三门的话,因城门南北相对,那么阳气从南门进入大都城后,沿中轴线北行,经皇城、宫城至北墙,气即由中门而泄,乃属不吉之形。为防“气泄”之弊端,由是设计者将北墙改为二门,以实现“挡气”之目的。

元大都北墙只开二门在风水上还有一种含义。我国古人认为:在一至十这几个数字当中,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五个偶数为阴数,而南为阳,北为阴,故大都南垣取阳,辟建三门,北门就阴,只设二门,此即大都城北墙只开二门之缘由。

城市结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