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话又称莆仙话,莆田方言,是分布于中国福建南部沿海的方言,部分有对应的文字。分布于莆田县、仙游县、泉州泉港的部分地区,以莆田话为代表,属于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在莆田和旁边的使用人口约500万,因历史上该地区属于兴化郡、兴化府,故莆仙话又称为兴化话。以莆仙话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莆仙戏等。是长期受闽东话影响的闽南话,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

中文名

莆仙话

别名

莆田话

语族与语系

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

分布

中国福建南部沿海

人口

约500万

使用地区

福建(莆田,仙游,福清,泉港)

语言特色

莆田话的特点及相关历史在汉语方言特别是福建诸方言中,兴化方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其语音特点所决定的。莆田话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显著,国际音标中的清齿龈边擦音" ɬ "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有的话好像很“土”,根本就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任何一句话都可写成文字,且句句字字有来历。如,莆仙人将淘米水之类的猪饲料叫做“潘”,1949年大众书局出版的《大众字典》第377页关于“潘”字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是:淘米泔水;第二个是:姓氏。又如,莆仙话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会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猎捕鱼。莆仙话连古代社会的家族成员分工都能反映出来,其源流之久长可见一斑了。莆田话中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语音,也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

当今地区

莆田话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仙游县全境、涵江区、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湄洲湾南北岸、湄洲外,还分布在广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梅州市大埔县、丰顺县、海南省,湛江、雷州、茂名的电白、千年以来本来是隶属莆田县的新厝镇在1956年割给福清等地的大部分地方。部分分布的有:泉港北部、东部,永泰南边、福清西南边和原来的莆田县新厝镇东边、北边的镇的某些村、西边,广东的韶关、广西东部、南部,浙江温州南部、东部,舟山群岛、江苏宜兴,兴化,安徽的歙县等市、县的部分地方。“厝”,莆田话,意思是房子。

移民原因

广东和海南的莆田话分布区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过去的。虽然随着移民外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受到当地周围的方言影响,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其他地方,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但上述这些广东、海南、浙江、广西等地地方方言来源于莆田话,广东和海南的莆田话分布区多由莆田人直接移民过去的。

主要在唐朝后期,南宋末年,元朝后期,明朝,清朝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的潮州汕头、湛江、雷州和海南岛,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和逃避战乱,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唐朝后期、宋开始,大量莆仙人因谋生或迁徙他乡,例如移民泉州漳州并且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话比较容易地转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兴化方言岛。

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潮州、汕头、海南岛等地,因此这部分移民到潮汕的莆田人带有某些泉州话或漳州话的特点。

主要移民路线:莆田 直接到- -潮汕,少量移民路线:莆田-泉州-潮汕、莆田-漳州-潮汕、莆田--泉州-漳州-潮汕

方言影响

潮汕话主要来自于闽方言莆田话,而莆田话本身就和泉州话、漳州话有区别,所以潮汕话开始就和泉州话等有很大区别,潮汕话已经严重偏离泉州话等。由于潮州和漳州相邻,所以有受到漳州话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移民广东海南,但仍然有大量的莆田人留在了莆田,而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的莆田话则继续受福州话的影响,和潮州话有了一些差距。潮汕长期远离祖籍地闽南的莆田,不和福州相邻,和漳州相邻,容易受漳州话等其它方言的影响,但是潮汕话是以闽南莆田话为基础的受漳州话等影响的闽语。

由于福州是省城,莆田与省城交流多,而莆田不与漳州相邻,所以莆田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大于泉州话受福州话影响程度,而且莆田话难以受漳州话影响。

莆田话和粤语有很多可以互通,莆田话和粤语的某些部分区别很困难,有受粤语影响的潮汕话仍然通过另外的方式保留了莆田话的部分特点。莆田话尽管受福州话影响但在文白对应、语音结构、基本词汇、语法等还是保持和泉州话大体相同的,因此如果一个莆田人很长时间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泉州话漳州话,莆田是闽南中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唐朝后期开始大量莆仙人因谋生或迁徙他乡,例如移民泉州漳州并且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由于莆田人移民泉州漳州很大部分的每年是几百人到几千人,很少有万人以上的,相对于已经在泉州、漳州的人来说是少数,所以容易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何况有的莆田人已经移民几百年到几千年,早就被泉州、漳州人同化了。因此如果一个莆田人很长时间在泉州漳州,他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泉州话漳州话,在泉州、漳州的莆田话比较容易地转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因此移民泉州漳州的莆田人的莆田话不久就被当地话同化了,所以在泉州漳州不容易形成兴化方言岛。莆田县界东北,千年以来一直以莆田县新厝镇北边蒜岭与福清交界,新厝一带在自从莆田县成立时就隶属莆田县,自古就居住着几万莆田人,该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话,是莆田话区的一部分。

新厝镇在1956年因为福清要发展工业而被划给福清。原来的莆田县文秀乡苏田里,安香里,明朝时割给福清县,是今福清市渔溪镇西部、东张镇西部。泉港区前身为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部分和惠安县部分地方融和而成。莆田县设县于南朝,100多年后划莆田县西部地设清源县,后改名为仙游县,莆田县设立300多年后设立惠安县。泉港一带由于泉州话与莆仙话的融和和莆仙话被泉州话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与泉州南部话有些不同的方言。由于泉港一带和莆仙相接,交流频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他地方不与莆仙相接或离莆仙很远,部分莆仙话得以保留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泉州话同化而有泉州话的词汇。这其中的历史缘由,至今鲜为人知。

明朝末以前,界山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多个村落的语言则是莆仙话,这些村一直隶属于仙游县下区连江里(即今仙游县枫亭镇),讲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习俗——至今,这些村落的婚丧节庆的诸多繁文节,还保留着浓厚的莆仙色彩。但由于地理位置邻惠北,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曾任湖广按察副使的惠安籍贯的李恺,以上述村连同本来同在枫亭境内的几个村(今属涂岭镇)与惠北地缘邻,便于管辖为由,提议把这些村从仙游县划出,划给惠安。尔后,李恺出面筹得一笔资金,把这些村买下,从此这七个村落计有1万多亩土地、一万多人,便划给惠安县管辖,并把原先位于白水坑的惠仙两县界碑北移几公里到现在界山镇北部,并把界碑新址重新命名为界山村交界塘。据《莆田县志》、《枫亭志》载,当时这些村落虽划归惠安管辖,但这些村税粮仍由枫亭负责。后龙、峰尾、南埔三镇的方言介于闽南语系泉州话与莆仙话之间,由于两种方言片区的交叉同化融汇,而形成独特的“头北话”或称“下路话”;而界山镇等镇,特别是邻近枫亭的某些村的语言则仍然保留是莆仙腔还没有被泉州话完全同化——人称“顶路话”。自明末至今,由于地域管辖的变化,“顶路话”也多少融进了“下路话”的某些成分,是被泉州话部分同化的莆仙话。莆仙话的底子是闽南话。

莆田与台湾的关系:莆田古代海运业、远洋贸易发达,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背井离乡移民外地,在宋朝时就有莆田人迁徙到台湾,南宋末期,元朝后期,明朝中后期的倭寇侵略,清朝的沿海迁界时陆续有莆田人迁徙到台湾,移民原因是人口过多和逃避战乱。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台湾,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有大量兴化方言的踪迹,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当地话同化了。祖籍莆田的的台湾同胞最少占台湾人总数的30%以上,还有部分莆田人是迁徙到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迁徙到台湾,这部分的莆田人被登记认为是泉州人或漳州人,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他们在明朝和清朝的籍贯是泉州或漳州,但他们的更早祖籍是莆田。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泉州。

清代,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条件人民渡台,清朝官府有登记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从泉州渡船,还有大量莆田人直接从莆田到台湾,有登记的人数只占莆田人渡台总人数的很小比例,这和漳州、泉州的自渡台湾的情况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过官渡而是自己渡台。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移民了。明朝天启四年 (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后,曾招募沿海移民去台湾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他还到漳、莆田(兴化)、泉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垦荒。这个时期漳、莆田(兴化)泉赴台者达15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王+爽)归顺清朝后,漳、泉、莆田(兴化)沿海赴台又有几十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中叶,清政府放宽海禁,莆田和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 1862年,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再次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或飘洋过海,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也被带到各地。远的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的分布,在台湾,有不少寮、廊、莆、“莆”字的同音字埔、蒲、浦、厝、坑、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有大量莆仙方言的踪迹,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当地话同化了。

相关历史

形成条件

在汉语方言特别是福建诸方言中,兴化方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其语音特点所决定的。莆田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中央政府各部部长)近70名,以上数据没有包括已经移民外地的莆田人所产生的人才,是历史上在全国有名的科举名邦,因此,民间俗称兰骄郎。意即莆田人如兰花般骄傲立于尘世。故而将莆田话雅称为兰骄话。因其方言独特而充满个性,为莆田之外的民众难以理解,故而民间有兰骄郎说兰骄话之说。

莆田话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显著,国际音标中的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

语言特征

兴化方言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在今普通话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这是因为在古汉语的演变中,入声字已于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话中却仍然保留着大量的中古汉语的入声,构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写旧体诗词时,分不清哪些字是仄声,用莆仙话一读便知:音节短促不能拉长尾声的便是入声,入声属于仄声。莆田话在语音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无前后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韵;无平卷舌音之分,仅有舌齿音,因此莆仙人说普通话常闹笑话。

莆田话还有个音变特征。所谓音变就是某些字、词在同其他字、词连读时,语音发生了变化。虽然其他方言也有这个特征,但远比莆仙话来的简单。这也是莆仙话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莆田话中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语音,也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词汇,一直被莆仙话继续沿用着,只是读音发生了变化而已。

莆田话在词汇上除了大量继承古汉语词汇外,另一特点是词汇的通用性较其他汉语方言发达,特别是动词。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达120多种不同意思的动作,仙游人的“装”字,几乎可代替所有动词使用。

但是,总体上,莆仙方言还是有分文读和白读两种读法。文读是为了适应古代官朝语言的交通所演变而来的,读音类似普通话,虽然有所差别,但总体上是听得懂的。而白读则就是真正的莆仙地方方言了,外地人很难搞清楚其意思。

保护行动

目前,莆田地区已渐渐没有了那淳朴而又古老的氛围!由于现在莆田人大都在外地经商,除了涵江,江口,黄石,仙游等农村地区的还在说莆田话,在莆田市区等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说普通话。

目前兴化方言的处境相对较好,除了相当部分90年代生人以外,几乎或多或少的都在讲莆仙话。但是保护莆田话的任务十分严峻!但伴随着普通话的冲击,莆仙戏的没落和快板的消失,我们究竟还有多少文化值得我们骄傲的呢?说方言是一个种族传承祖先文化最基本的能力,现在一些人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方言,就等于是放弃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只接受了北京人的文化成果,但以普通话那么后起的语言,要怎么去承担接续祖先文化的责任呢?因此,要复兴文化,要延续文化,请善待方言。

2010年12月2日,莆田市委召开五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莆田市委关于制定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审议时,与会同志认为,《建议》体现中央、省委精神,又结合当地实际,既讲“普通话”,又讲“莆田话”。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迅速行动,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立足实情、结合实践、取得实效,学习贯彻同样既要讲“普通话”,也要讲“莆田话”。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精神,牢牢把握我市的客观实际,综合分析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筹备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首先要讲好“普通话”。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海西发展的高度重视给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的历史机遇。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摸准吃透,用好国务院有关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深化莆台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巩固和突出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还要讲好“莆田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要着眼于我市发展的基础、条件、潜力、优势,充分利用,大干湄洲湾、突破兴化湾,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奋斗目标。要全面推进湄洲湾北岸临港产业发展,以铁路支线、高速公路等为突破口,统一规划、统筹开发环兴化湾南岸等新增长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临港产业崛起,加快构建以临港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和能源基地。同时,着重突出荔林水乡特色、建设生态环保家园,坚持“跨溪、面海、环湾、集聚”的方向,形成“五山簇拥、四水相依、三湾环绕、二岛添辉、一心为源”的宜居城市建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