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邑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端,江苏省中部,东与泰州、盐城市交界;西通南京,与六合、天长县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常州隔江相望;北接淮水,与淮安、盐城市毗邻;中有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中文名

扬州城

别名

牙城

所属地区

江苏

地理位置

江苏省扬州市

景点类别

旅游景点

占地面积

约20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今日之扬州,地处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大运河,与苏南诸城隔江相望。扬州因水而建,缘水而生。

历史

扬州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地名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古“九州”中所指的“扬州”,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扬州,是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的中国东南地区。

公元前319年楚国筑广陵城。广陵便是今日扬州的发祥地。西汉时期,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以广陵为都城。三国时魏吴战乱,广陵成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北周时,广陵更名为“吴州”。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隋文帝改“吴州”为“扬州”。

唐代

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唐代扬州有两座城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唐初只有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于此城内。子城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十字大街贯通四座城门。

罗城系公元783年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下令所建,面积约为子城的四倍。罗城内的主要居民是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

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中,扬州始终起着枢纽作用。唐朝的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都要经过扬州。很多来自各地的客商侨居在城内,从事着贸易往来,使得扬州城工商业发达,在江淮之间“富甲天下”,还成为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

唐末五代时遭到严重破坏。

后周

显德五年,周世宗在旧子城东南方向、罗城东南改筑一小城,称“周小城”。

宋代

北宋时,在五代后周“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城墙,称“宋大城”。

由于位处漕运要地,战乱停止后,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汴梁的重要性可以相提并论。史载扬州商税年约八万贯,居全国之首。

南宋初,宋高宗赵构在金兵围追下南逃,在正式以临安为都前,曾以扬州为行在一年。此举亦促进了扬州繁荣。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扬州一直是南宋抗金、抗元的前线。

明代

分旧城、新城。旧城建于元末至正十七年,相当于宋大城的西南角。旧城开辟有5座城门:海宁门(大东门)、通泗门(西门)、安江门(南门)、镇淮门(北门),以及小东门。

由于扬州旧城范围狭小,明代扬州商业恢复繁荣后,其东侧至运河间形成大片繁盛的商业区,至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修筑新城。此后,扬州形成新旧二城并列的格局。新城为盐商居住区,而旧城为乡绅居住区。新城街巷弯曲不规则,而旧城街巷平直方整,包括南门街、仁丰里、小东门街等。历史上旧城多为安静的住宅区,商业则远不及新城繁盛。

清代沿用明代扬州城。1916年,新旧城隔墙拆除。1950年代,城墙全部拆除,改筑环城马路。

简述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黄慎《维扬竹枝词》。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扬州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历史的古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市西郊,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绕着长春岭之北,又名长春湖。清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遂著。在离瘦西湖不远的蜀岗山,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扬州的其他著名景点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明代的文昌阁“辉耀街衢”。扬州还有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横跨于瘦西湖上的大虹桥,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扬州的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