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佛教用语,拼音为yī chén。常喻事物的微小,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借指相当大的差距。

中文名

一尘

外文名

A dust

拼音

yī chén

反义词

贪得无厌

成语

一尘不染

佛教

华严经

网络

是国内最大的邮币卡专业投资网站

道教

孙觌 《奉寄沉理问》

近义词

一干二净

释义

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

词目释义

佛教

一尘者。一微尘也。佛教用语。出《华严经》:“譬如有大经卷。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一微尘既然。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谓佛也)智慧明达。有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即以方便。破此微尘。出此经卷。令诸众生。普得饶益。以譬一切众生身中。具有如来无碍智慧。但由众生妄想颠倒而不自觉。惟有诸佛乃能知之。即以方便。令诸众生修于圣道。破除虚妄烦恼。显出如来真实智慧。故云一尘之内。有大千经卷。是也。 ”

古典名籍

一粒微尘。常喻事物的微小。[1]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虽陋生於万物,若沙漠之一尘。”唐 聂夷中 《古兴》诗:“片玉一尘轻,粒粟山丘重。”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附上《周易》质疑若干条,一尘勺水,未必无补於高深,或去道尚远,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

借指相当大的差距。明 王守仁 《寄邹谦之》书:“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道教

道家称一世为一尘。《太平广记》卷四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丁约》:“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宋 孙觌 《奉寄沉理问》诗:“可怜仙凡一尘隔,哀乐纷纶殊不极。”

成语

一尘不染:

【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示例】: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 ◎臧克家《老舍永在》

【近义词】:一干二净、冰清玉洁

【反义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