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现金鱼胡同、校尉胡同、煤渣胡同一带,寺庙建筑已基本不存在。清朝时贤良寺因为临近皇宫,许多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是内城中一座著名寺院,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地。

中文名

贤良寺

地点

北京东城区

怡王府时期

贤良寺最早在明朝时是著名的“十王府”,满清入关后,这里就成了清王公贝勒的府邸。雍正年间,这里成了怡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的王府,雍正八年(1730年)允祥死后,尊其遗愿舍宅为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允祥死后谥曰贤,并世袭罔替,寺名由雍正皇帝钦赐,并依其谥号取名“贤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乾隆二十年,贤良寺迁建于冰碴胡同路北,之后,贤良寺便成了外省的朝廷重臣进京朝见的住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炙手可热的地方督抚进京都寄住于此。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便住这贤良寺,之后的无数次进京,李鸿章均居贤良寺。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李鸿章从广州被调回北京与联军议和。当时的北京城里,八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京城的其他区域都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联军所称的“两个小院落”,一个是与联军议和的庆亲王府,还有一个就是李鸿章回京后居住的贤良寺。怡王府地处帅府园一代,面积很大,据绘于乾隆年间的地图,怡王府西临王府井大街,东至校尉胡同,北到金鱼胡同,南至帅府园胡同,包括了中央美术学院等一大片地方。

历史见证

乾隆二十年(1755年),贤良寺迁移建至冰渣胡同(有称冰盏胡同),正门开在冰渣胡同北边。移建后的贤良寺面积减少,但仍规模不小,主要建筑有山门、碑亭、前殿、正殿、经楼、东西配殿、寮房等。正殿前有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五间,为绿琉璃瓦歇山顶,悬木额“贤良寺”。其余建筑均为大式硬山灰筒瓦顶,还有乾隆皇帝御书心经塔碑。因贤良寺距皇宫很近,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如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维新派人物进京时都居住于此,左宗棠进京也多次在此居住。

李鸿章故事

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便住在这贤良寺里,与当时外省官吏一样,之后的多次进京,李鸿章也居于贤良寺。庚子事变之后,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从广州被调回北京与八国联军议和,就住在贤良寺。当时的北京已被八国联军控制,贤良寺因有李鸿章居住而成为当时“由清国政府管辖的两个小院”之一(另一个是与联军议和的庆亲王府)。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贤良寺死于钦差大臣任上。死之前,北京的天气突然骤变,秋风萧瑟,满街的落叶如人们撒落的冥纸。已经穿上寿衣卧于病榻上的李鸿章忽然睁大眼睛,嘴唇喃喃颤动,两行清泪缓缓滚出。匆忙赶来的部下周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李鸿章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须臾气绝。终年78岁。

消息传到慈禧处,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老人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史书记载,临终前李鸿章曾吟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或许,这就是李鸿章一生的苦衷。

民国时期

民国时贤良寺对普通游人开放。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院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房舍宽敞,十分幽静。寺中有画工精致生动的壁画,“实臻上乘,艺术之佳,洵为近代所罕见”。由于寺内建筑宽敞,民国时,在配殿设有民众小学校。清朝时,这里还是许多富贵人家操办丧事的场所,民国时,这里开设国殡仪馆,是北京最大的殡仪馆之一,灵柩多停于北墙内,使用到1950年以后停止。

1949年后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寺院的前殿、东西配殿及后罩楼一层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楼二层存放经书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贤良寺也深处于居民的大杂院之中。1988年贤良寺所在地区开始进行拆迁改造,金鱼胡同、校尉胡同、冰渣胡同的居民房被拆除以拓宽马路、改造街道、修建豪华饭店。1990年代,校尉小学改建,贤良寺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深藏在校尉小学的高楼东边。